虽此版开了很久了,但此次确是第二次来,因着无甚可言。我当时选过的选修课真是少得可怜。我所选,只一个原则:尽量不要医学专业相关。既是尽量,似又不是什么原则了,又因有一些必须选的选修课现在称为专业选修课的,专业相关,也是无奈。有这样一个原则,只是代表个人的一些偏好而已,代表一种态度了。
----此是前话。
刚刚打出上面的文字时,向其来曾经选过的课,貌似摄影技术、人际关系云云,最有印象影响也最深的要数 美学欣赏了。一个艺术学院的老师开的,很多人去,但并不会没有位子。很有价值,很好。
因着对中国美学史的兴趣、对审美的兴趣选的这门课,大有不甘落俗于大学中的想法。
那个老师貌似很牛,但是很认真负责,也很有学问与墨水的。大讲了自己的很多光辉与成就。看了他的很多证据,还真是像他所说。所言非虚啊...
现在一直在看的一本书----《美学三书》--李泽厚
就是受了当时的影响了。
上那个课算是第一次接触美学吧,现在从读《美学三书》看来,老师当时是按照书里的一些内容进行的,多是《美的历程》所讲的内容。所不同者,书中少了老师课堂中的一些小幻灯片,少了感性的认识,因而再难有理性的体会了。
课上第一次接触到了远古图腾、儒道互补,开始学会分辨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画、陶器等;知道了何为“魏晋风度”、“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知道了“青绿”之类;知道了画的布局、如何布景。还记得老师是很推崇徽宗的,推崇徽宗的瘦金体、山水画。至今也还是对瘦金体有这不一样的感觉。
算是启蒙了,不至于懵懂糊涂在昏昏的无知中,给我的人生中增添了一些审美、寻求和发现美的契机,也让我在自那以后的这几年中和将要来过的岁月中增添一些美的色彩,让我慢慢的、更加深刻的在我的医学生涯中追求一份美。
医学本就是一种艺术,一种美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