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68阅读
  • 2回复

第六,七版本科临床医学教材比较(献给09西医考研)‘转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7-03
关系到复习使用六版还是七版教材的问题,以下这个帖子是从别的论坛上看到的,感觉有一定道理,仅供参考。具体还要等大纲下来再说。但是等大纲下来再复习就晚了,所以自己决定了~
2008年春季新一轮五年制本科临床教材 生物化学(第7版)查锡良     生物化学(第6版)主编:周爱儒 副主编:查锡良 生理学 (第7版)  朱大年     生理学 (第6版)主编:姚泰, 编者有:朱大年, 樊小力病理学 (第7版)李玉林    病理学 (第6版)主编:李玉林 诊断学(第7版)陈文彬    诊断学 (第6版)主编:陈文彬内科学 (第7版)陆再英    内科学 (第6版)主编:叶任高,陆再英外科学 (第7版)吴在德    外科学 (第6版)主编:吴在德 文都09年关于第七版医学教材的说明网址http://www.wendu.com/LocalChannel/1006,2954.html第7版内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含光盘) 作  者:陆再英 等主编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1-1字  数: 1692000版  次: 7页  数: 990印刷时间: 2008/01/01开  本: 16开印  次: 1I S B N : 9787117096522    内容简介      本书科学的介绍了内科学器官系统疾病的病理病因以及治疗方法,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本书主要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本科生作教科书用,然而本书对临床医师也是一本良好的参考书,对准备参加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者亦颇适用。 本《内科学》教材从1979年第l版到2004年第6版,其内容的变更体现了内科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历程,发展没有止境,更新也不容中断。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卫生部教材办公室的指导和组织下,在第6版的基础上,经过编委们的精心修改、编撰,完成了本教材的第7版。  本版内科学的特点:  1.为保持本书的连续性,全书的总体形式按内科各临床专科的分篇构架不变。  2.承袭1~6版教材编写的特有理念,坚持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心的“三基”原则,突出以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当前临床实用的内容为重点,凸显其作为医学本科生教材的特定要求。3.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生活的环境条件不断变化,临床上常见病的疾病谱也在逐渐改变;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本书在第6版的基础上,对各章节的内容特别是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等,根据国际、国内最新循证医学资料作了相应的更新。本书新增的章节有:人禽流感、主动脉夹层、免疫性肝病、缺血性肾病、纤维肌肉疼痛综合征、新型毒品成瘾中毒等。删减了目前已不常见的疾病,如营养缺乏性疾病等。对各篇之间交叉重叠的内容(如酸碱平衡失常)进行了调整,避免了重复。全书力求内容上推陈出新,文字上删繁就简,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面貌。为了更加体现教材用书的特点,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本书同步出版了与书面教材配套的音像教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等,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本书除主要供医学院校本科生教学作教材外,对广大临床医生也是更新知识,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以及备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的重要参考书籍。第七版诊断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页码:619 pages·ISBN:7117095016,9787117095013·条码:9787117095013·版次:1版·开本:16·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介绍       第七版《诊断学》教材的编写,除按照卫生部临床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的统一要求外,还采纳了许多师生的意见,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尽量使本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主要修订意见如下。 物理检查部分:加强了问诊技巧的训练,特别强调医生如何接触患者,如何建立医患间的良好关系,以提高采集病史的真实性。在问诊技巧的练习中,强调了如何进行启发,按照每个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及其相关的其他症状循序渐进地进行问诊。为了使学生先掌握好问诊的方法和技巧,将“常见的症状”一章放在“问诊的内容”章节之后,这样更能顺理成章,更符合逻辑,使学生更易掌握。为了使问诊的内容更趋准确和完善,在“问诊的方法”中,增加了“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以往讲授和实习体格检查,大多按部位或系统分别进行,而缺乏整体检查的概念,使学生面对患者仍感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决定在各系统体格检查之后,增加了一章“全身体格检查”,以建立整体检查的概念和方法。 关于病历书写的内容,本书将其单列一篇,与问诊和体格检查紧密连接,这样便更具系统性,更符合逻辑性。该篇除叙述病历记录的种类、格式和内容外,还增添了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的举例,以及常用医疗文件等记录的要求,以供学生书写病历时参考。 删去一些临床上已经多年不用的或非本课程所要掌握的专业性很强的内容,如心电向量图、经食管心房调搏、支气管肺泡灌洗及诊断气胸的硬币叩击征等内容。“超声检查”一章归并到《影像诊断学》教材中,本书不再涉及此内容。此外,考虑到“临床常用诊断技术”在诊断学课堂上不作讲授,该内容主要供临床实习时参考之用,故本书将其列入附录之中。 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是为医学生学习诊断学,过渡到学习内科学及其他临床各学科诊断疾病奠定基础。本书最后一篇作了重点介绍,扼要叙述诊断过程中应处理的各种关系,确立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等。 实验诊断部分:第七版《诊断学》中“实验诊断”一篇,仍然按检验标本的不同作为划分章节的基础进行编写,但着重强调了结合医学检验的完整体系,将有关检验项目进行了归类,共归纳为九章。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一章。这样使既能保持逻辑清楚,又能适应教学课程的循序安排。概论中重点介绍实验诊断的概念、主要内容、临床检验的进展、以及学习实验诊断的目的和要求。本书在实验诊断概论中还特别增添了“循证医学与实验诊断”、“实验室质量体系”、“个体化诊断”和“床边检测”等适合当前实验诊断发展趋势和现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学好各项实验诊断奠定基础。此外,在概论中还着重强调学生应掌握实验项目的选用原则,标本的采集和送检,以及对检验的结果作出评价,以达到实验诊断的内容能结合实践运用于临床。 “分子生物学在临床上的应用”一章中,重点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以及基因与染色体检测的基本概念和检测方法,配合当前临床上广泛开展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讲授一些有关该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治疗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本书还在“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一章中增添了“器官与骨髓移植的检测”的内容,使学生在临床上开展器官移植日益普遍的今天,对移植免疫的监测亦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了解。第7版外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含光盘) 作  者:吴在德 等主编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1-1字  数: 1623000版  次: 1页  数: 957印刷时间: 2008/01/01开  本: 16开印  次: 49  内容简介       在广泛征求和收集多数院校师生对第6版教材意见的基础上,为适应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科学的新进展和诊疗技术的新进步,对各章节内容进行了更新、修改和必要的调整、增删,诸如:删除了“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颜面部疾病”两章,以及慢性便秘的外科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颞下颌关节脱位、髌骨脱位、椎体骨软骨病、脊髓灰质炎后遗畸形及矫正等有关节、段的内容,但也有少数内容如肥皂水刷手、酒精浸泡手臂消毒法等,鉴于少数基层医院尚在使用,从“适用性”出发,在配套教材中仍予保留。教材增加了“内镜外科”章,以及各章节均注意删陈增新在内容上予以充实更新,但在文字上要求删繁求简,尽量做到简明得体,便于教学。第七版生物化学作  者: 查锡良 主编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1978-12-1 字  数: 997000 版  次: 1 页  数: 576 印刷时间: 2008/01/01 第七版病理学作  者:李玉林 主编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685000 版  次: 7 页  数: 392 印刷时间: 2008/0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47    内容简介本教材2006年被教育部推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同时被中国医师协会列为执业医师考试的必备参考书。本书是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内容包括: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本教材可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各专业和口腔、卫生、医学检验、法医、护理、影像等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阅读,也可作为重要参考书供研究生、长学制本-博连读生、病理医生、专科医师培训班学生和进修生使用。        是否用第七版教材说法很多,现在教育部没有规定09年西医考研要以七版教材为统考教材,大纲出来一切就明白了!文都网站上到是说要以七版教材复习,但是他们是办辅导班的,不排除为了增加招生人数而这样说,具体是不是,说法不一!现在根本没有官方的消息,我记得05年贺银成在新浪网站被采访时说:换教材时一般是以上一年教材为统考教材,到第二年才会以新出版的作为出题依据,08年才出版的新教材不可能当年全部普及,教育部也应该知道这点!这只是我个人见解,等文都辅导班出来后大家可以下载录音来听,还有也可以到书店把六,七版教材对比一下,,六版教材内科的主编是:叶任高,陆再英, 副主编:谢毅,王辰 外科主编:吴在德 生理学主编:姚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副主编:吴博威, 编者里有:朱大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樊小力(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生物化学的主编:周爱儒 副主编:查锡良(第七版主编) 病理学主编:李玉林(第七版也是他) 诊断学主编:陈文彬(第七版也是他)       如果有新的消息希望大家发贴说明以便能给09西医考研学子更多合理的参考意见!剩下的大家补充,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新教材
[ 此贴被小鹏8号在2008-07-03 10:57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1382
啄木币
8735
鲜花
19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7-03
为什么04六下学期学内外科还用第六版?是不是与第七版没有多少差别?
离线百川堂主
发帖
1744
啄木币
5415
鲜花
41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0-29
感觉七版教材一个很大的进步就是——废话少了 ,仅针对8年制教材对比而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