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7楼楼主于2006-09-10 12:35发表的“”:山医最牛的应当是耳鼻喉,中国第一个耳鼻喉学科就设在山医。山医的语言康复医学取得多项度世界领先成就,上网搜一下“中国人工喉”就知道了。
这些是很老的事情了,现在其他学校的耳鼻喉发展很快,国家重点学科山医没有拿上。在喉科手术方面,山医是有优势的,耳科,鼻科还有生物工程技术方面,山医现在并没有太大优势。
鼻咽癌方面广东肿瘤中心很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曾益新院士,鼻科中山耳鼻喉医院也比较强,有全国鼻外科学组组长许庚;耳科和颅底方面上海眼耳鼻喉医院有王正敏院士,人工耳蜗成就卓著,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301耳鼻喉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耳科也是超强,已故姜泗长院士所创办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为国家重点学科,鼻科也是超强,院长韩德民为国内鼻科权威。
“植入性人工发声器有很多缺点,譬如长出肉芽组织,及被分泌物阻塞等。甚至植入物掉入气管而窒息死亡。有时候还会在气管与食道中形成瘘管,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人工发声装置。当喉被切除丧失发声能力时,可以用它作为辅助发声说话的工具。早在1858年就有人提出人工喉的概念和设计,并称之为说话机。1873年奥地利医师比尔罗特在为一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以后,设计了一个管状金属制发声装置为机械人工喉雏形。经过100多年的改进,人工喉有了发展。人工喉分为机械人工喉和电子人工喉。①机械人工喉。发声管的一端联接颈部气管切口,另一端可含在口腔内达舌根处。两端中间设有振动的膜片,接受呼出气流的振动后,将声波送入咽部的导管,借助舌、齿、唇等构语器官的活动发出声音。但此装置附在颈前影响美观,且语音单调不悦耳,往往不被患者接受。②电子人工喉。有各种型号,有的外观像电动刮须刀,用手把握,置颈侧。当患者模拟说话时,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但因颈部肌肉产生的杂音,致使说话吐字含混不清。另一种电子喉是利用音频振荡器发声,由导管传入口腔,利用构语器官活动发声,语音较近似常人。随着微电子工业的发展,电子喉已向微型和口内装置方向发展。由于功能性喉癌外科的进展和普及,全喉切除术日见减少,且无喉者食管发音已不断取得良好效果,故人工喉的使用将逐渐减少。
山医的人工喉在建国初期取得的成就是很伟大的,当时现在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迅猛,当时那种人工喉在今天已经受到很大的局限。山医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呼吸睡眠方面,鼾症之类方面的研究。
*
国家重点医学学科(耳鼻咽喉科类)
复旦大学耳鼻咽喉科学
军医进修学院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
*
卫生部耳鼻喉科学重点实验室
代码:23618902
依托单位:山东医科大学
批准时间:1989年
联系电话:(0531)2952424-810
传真地址:山东济南文化西路44号
邮编:250012
*
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
代 码:23619301
依 托 单 位:上海医科大学
批准时间:1993年
联 系 电 话:(021)64377134 (021)64377151
地 址:海市汾阳路83号
邮 编:200031
主任委员:王正敏
邮编:2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