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456阅读
  • 0回复

[杏林风采]北医创办时期的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5-14
http://www1.bjmu.edu.cn/bjmu_95/xshm.htm

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时期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汤尔和的办学思想进行的。他本人是学解剖学的,比较重视基础医学教学,认为只有基础医学上去了,中国的医学才能发扬光大。因此。在学科建设上,也尽先成立基础学科的教室和聘请基础学科的教授。

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参照教育部的规定。并结合学校的情况确定。1912年11月22日,教育部在部令第25号公布了《医学专门学校规程令》,共十条。规定医学专门学校的宗旨为“养成医学专门人才”,并规定医学专门学校的课程为48门,即:1.德语、2.化学、3.物理学、4.系统解剖学、5.局部解剖学、6.组织学、7.胎生学、8.生理学、9.医化学、10.卫生学、11.微生物学、12.病理学、13.病理解剖学、1 4.药物学、15.诊断学、16.内科学、17.外科学、18.矫形学、19.眼科学、20.耳鼻喉科学、21.妇科学、22.产科学、23.儿科学、24.皮肤病学、25.花柳病学、26.精神病学、27.裁判(法)医学、28.理化实习、29.解剖学实习、30.组织学实习、31.生理学实习、32.医化学实习、33.病理学(组织、解剖)实习、34.卫生学实习、35.微生物学实习、36.药物标本实习、37.内科学(临床讲义实习)、38.外科学(临床讲义实习)、39.绷带学实习、40.眼科学(临床讲义实习)、41.耳鼻喉科学(临床讲义实习)、42.妇科学(临床讲义实习)、43.产科模型实习、44.儿科学(临床讲义实习)、45.皮肤病学(临床讲义实习)、46.花柳病学(临床讲义实习)、47.精神病学(临床讲义实习)、48.裁判(法)医学实习。虽然教育部规定了48门课程,但实际上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到1914年才有14名教员。其中解剖学1人(日本教师石川喜直,任解剖学教室主任教授,月薪340元,当时校长月薪仅300元),生理学1人,病理学1人,外科学1人,组织学兼任1人,理化1人,德文专任1人,德文兼任1人,国文伦理兼任1人,体操兼任1人,解剖学助教1人,组织学助教1人,图画师1人,助手1人。所开课程特别是实习课距教育部的规定相差很远。到1919年,学校开出的课程多起来,主要在内科、眼科、皮肤科、花柳科、妇科产科、细菌学、医化学几种学科中添设了教员。

1923年9月,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开出了教育部规定的全部70门课程。预科2年11门课程,计有:伦理、国文、德文、英文、拉丁文、日文、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及体操。本科4年共17类59门课程,计有:1.解剖学(理论、实习、局部解剖、组织学理论、组织学实习及显微镜用法、胎生学)、2.生理学(理论、实习)、3.医化学(理论、实习)、4.卫生学(卫生理论及实习、微生物理论、微生物实习、寄生虫理论、寄生虫实习)、5. 病理学(总论、病理解剖学、病理解剖学实习、病理组织学实习)、6.药物学(理论及实验、处方)、7.内科学(理论、门诊实习、临床讲义、诊断学)、8.精神病学(理论、临床讲义)、9.外科学(总论、各论、门诊实习、临床讲义、绷带实习、泌尿器、泌尿器实习、矫形术、矫形术及外科手术实习)、10.x光线学(理论及实习)、11.皮肤花柳科学(皮肤理论、花柳理论、门诊实习、临床讲义)、12.耳鼻咽喉科学(理论、门诊实习、临床讲义)、13.眼科学(理论及检眼镜用法、门诊实习、临床讲义)、14.产科学(理论、门诊实习、临床讲义、模型实习、临床实习)、15.妇科学(理论、门诊实习、临床讲义)、16.小儿科学(理论、实习)、17.裁判(法)医学(理论、实习)。学校的主要外语课是德语,而学生在中学学英语的占多数,学校为此请有德国教员。许多同学为赶上进度,常常学到深夜。进校第一年春节照常上课不放假。当时教材极少,多从德、日教材中翻译过来。4名外籍教员也都从德、日聘来,他们讲课时,旁边用翻译。当时上课的主要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埋头记,下课后再对笔记。学校每年经费不过几万元,不仅无法从事科学研究,学生的实习也极为困难。特别是解剖,因尸体来源不多,学生难得实践一次,但教师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办好医学教育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要求极严,学生学得也十分刻苦,为学校后来形成教学严谨的校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许多人都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如洪式闾、鲍鉴清、徐佐夏、刘兆霖、徐开、颜守民、梁铎、杨敷海、余贺、黄芸苏、金荣贵、林畿、陈友浩、李茂之、林振纲、林子扬等。

这时期的课程同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48门课程比较,可以看出,某些学科内容有所充实,如外科学、卫生学,另外还增加一些检测仪器的理论及实习课程,如x光线、检眼镜的理论及实习课程。但经过了15年才得到这么少许变化。可见当时中国医学科学的进展速度是相当缓慢的。

此外,这时期还附设看护助产专修科。学制两年,共计7门课程,即有看护学、助产学、解剖生理学、药物调剂学讲义及实习、细菌卫生学讲义及实习、德文、国文。

1915年,学校附设了诊察所,并于2月15日正式开诊,这时的教员除教学外,都要到附设的诊察所看门诊。第一天只接待了3位病人,一个月后,每日增加到70多人,以后,来就诊的病人便络绎不绝了。

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加

1914年,学校仅14名教员,至1919年,全校已有教员25人(其中1名德国教员,3名日本教员),职员12人,校役27人。诊察所也初具规模,并有医员、护士及事务员共13人。

1923年,教员增加到46人。1927年达到50人,其中教授16人,讲师15人,助教9人,另有10名助手。16名教授中,有8位是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毕业的。他们是:病理学鲍鉴清、药理学徐佐夏、外科学刘兆霖、医化学徐开、细菌学杨敷海、小儿科学颜守民、外科学金荣贵、眼科学黄芸苏。还聘请了5位德国教员(2位教授,3位讲师),1位日本讲师。当时,学校通行把优秀毕业生留校当助教,几年后再派出国深造的办法。1920年6月,学校派病理学助教洪式闾、解剖学助教鲍鉴清赴德国留学,这是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1923年3月派生理学助教徐开、外科学助教刘兆霖、毛咸赴德国留学。1924年,派小儿科助教颜守民赴德国留学(这几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德国是战败国,马克贬值,留学所需费用较少)。此外,从1917年起,每年都派教授赴德、日、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研究考察。到1926年,先后出国考察的教授有:汤尔和、周颂声、吴祥凤、孙柳溪、朱其辉、张黼卿、周瑞麟等。有的先后几次出国考察,有的到几个国家进行科学研究。1918年,周颂声赴日本考察回国便成立了生理教室,周颂声任主任。这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除1913年招收两期学生外。其后每年1期,每期招生60--70名,由于各种原因,几乎每学期都有学生不能到校注册。毕业时一般只剩下20--30名。如1913年第一届招收学生72名,第二届招收学生44名,到1917年3月,第一届仅毕业22名,6月第二届仅毕业14名,共计36名,不足招生总人数的一半。主要原因,一是学校考试制度极严,淘汰率较高;二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每学期7块银元)而停学、甚至有在最后一学期停学的。也有部分学生在4年读书期间染上肺结核病而死去,如1919年进校的学生,在4年中就有3人因染上肺结核病而死亡。

1923年9月,学生增加到200多人,1927年8月,进一步增加到300多人。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