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185阅读
  • 2回复

[资料]中药部分重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83
啄木币
938
鲜花
7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1-07
— 本帖被 欣宇 从 VIP资料区 移动到本区(2008-05-18) —
一 草药: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泻下药: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膀胱经。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秦艽:苦辛微寒,归肝胃胆经。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利水渗湿药: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泻热。

附子:辛甘热,归心肾脾经,有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亡阳症,脾肾阳虚,寒湿痹证)理气药:
香附: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消食药: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党参
二 方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清热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阳明大汗兼烦渴,清热生津法最宜。 补益剂:
补气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获苓甘草比,食少便溏体赢瘦,甘平益胃效相当。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四物汤: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发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补阴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肾阴亏损虚火上,滋阴补肾自安康。

独活寄生汤:
[ 此贴被yaoyao在2007-01-10 12:0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康复医师 鲜花 +1 - 2007-01-0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btman1
发帖
3422
啄木币
2494
鲜花
29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1-07
中医不是开卷考试吗?
发帖
783
啄木币
938
鲜花
7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1-07
time has changed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