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山医的文化,必要先熟悉他的历史。
这是医学院每一个学生都要熟知的知识。
山东医科大学史(1903——2000.7)
一、悠久的历史 光荣的传统(1903——1952)
山东医科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直属的综合性医学院校之一。她座落在济南市千佛山脚下,趵突泉畔的文化西路上,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山东医科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山东省现代西医学的摇篮,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西医学院校之一。山东医科大学是由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省立医学院和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组成的。齐鲁大学医学院始建立于1903年;山东省立医学院创建于1932年;华东白求恩医学院于1944年在抗日根据地诞生,是一所军事医学院。1948年济南解放后,山东省立医学院并入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50年华东白求恩医学院改名为山东医学院。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定名为山东医学院。
198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1997年山东医科大学被确立为卫生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建单位。2000年7月国务院决定山东医科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
1.齐鲁大学医学院
齐鲁大学医学院是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基督教会所办的的私立齐鲁大学所属的一个学院。1865年美国基督教会开始在中国传教,其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登洲(现蓬莱市)开设文汇馆。1883年,美国长老会医生聂会东与其妻子到达登州,准备在文汇馆开设医科,因设备和人员不足,便租赁了一所寺庙的房子,用作教室和诊所,并招收了5名学生,传授西医知识。1890年,聂会东奉调到济南协助教会工作,在东关华美街(今兴华街、后坡街)16号,与洪士凡夫妇及安德逊女士扩建了“女士医院”,并建医校,定名为华美医院医校,当年招生5名。
与此同时,英国基督教浸礼会武成献、巴德顺等分别在青州、邹平、沂州(今临沂)所办的教会医院里设立医学堂,招生授业。
1903年,在山东的美国长老会和英国浸礼会决定将济南、青州、邹平、沂州的医学堂合并成为“共合医道学堂”,聂会东任校长,学制四年,在四地进行教会和轮流实习。
1907年,美、英教会在济南南新街购地建设医院和学校,从此,共和医道学堂有了固定的校址和教学医院,成为当时教会在华所办的四大学堂之一。
1911年4月17日,共合医道学堂正式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医科”,聂会东任校长。1915年,建护士学校,学制四年。1917年,齐鲁大学正式成立,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医科成为齐鲁大学医科,学制七年。1920年设药学专修科、学制二年。1921年4月,创办《齐鲁医刊》。
1924年,加拿大政府准予齐鲁大学立案,批准齐鲁大学具有学位授予权,同时,医科毕业生还授予由加拿大政府批准的“医学博士”学位。 1925年,齐鲁大学医科更名为齐鲁大学医学院。
1931年12月17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批准立案,国内承认毕业生学历。1934年设立公共卫生系。
1937年10月,日军入侵山东,学校迁至成都,借读于华西大学。日军投降后,1946年,学校迁回济南原址。
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齐鲁大学主要负责人带领部分师生迁往福州。9月,济南解放后留济师生相继入学开课。1949年,江南解放,南迁福州师生返回济南,由张汇泉任医学院院长。
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接受外国津贴的机关学校的决定》之后,1951年1月,人民政府出资援助齐鲁大学。
1952年9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改称“山东医学院”,校址迁入原齐鲁大学校园。齐鲁大学医学院共培养各类毕业生1098人。
2.山东省立医学院
山东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该校创建于1932年8月,是由南京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共同领导的学校,尹莘农任校长,校址设在济南市趵突泉前街,占地212.84公亩,学制五年(后改四年)。另设附属医院。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医学专科学校部分学生直接参加了抗日战争,部分师生在尹莘家校长带领下先后迁到汉口、四川云阳县和万县。附属医院被国民党政府改编为“军政部第十重伤医院”,尹莘农任院长。
1946年10月,学校迁回济南。1948年8月18日,由南京政府改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王宝楹担任院长。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该校由军管会接管。同年11月与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定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1950年12月又改名为“山东医学院”。
山东省立医学院办学16年,共培养医学系毕业生353人。
3.华东白求恩医学院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前身是1944年10月新四军在淮南新浦镇创办的军医学校,江上峰任校长。办学目的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为军队培养大批高层次医务人员。学校随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转战南北,直接服务于部队。
1947年1月,根据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的指示,为纪念参加中国抗日战争光荣殉职的加拿大著名外科专家、优秀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军医学校改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由华东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宫乃泉兼任院长。
1948年10月,济南解放后,学校由益都迁进济南,驻经五路纬九路,从此有了固定校址。1948年11月,山东省立医学院由趵突泉前街迁来与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合并,定名“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宫乃泉副部长兼任院长。1950年12月,学校改名为“山东医学院”。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共培养各类学生15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