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校友门”记事
--------------------------------------------------------------------------------
日期:2006-3-6 9:36:39 来源: 编辑: 96

原齐鲁大学“校友门”是一座仿古牌楼式标志性建筑。自2000年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为新的山东大学,将山医大改为山大西校区后,“校友门”才得以妥善保护:重新装修,粉饰一新;此门永久封闭,门前鲜花簇拥、生机盎然;两侧拓宽成人车进出的大门,更显示出高等学府的古朴庄重气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志(1890-2000)》“大事记”中载:“1924年6月17日,齐大千余名毕业校友捐资2000多元,建造的牌楼式校门落成,名“校友门”。
查1924年齐大医学院出版的《齐鲁医刊》第四卷、第三期田 着文“校务纪闻”中,写到:“校友门的建立。关于本校预定之诸大建筑,如大礼堂、藏书楼、办公楼等,均已次第落成,惟无宏大之校门以资配称,不免遗憾。今幸校友会关怀母校,筹积巨款,纠工建筑,颜曰校友门,现距落成之期不远,诚盛举也。”
读1982年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上有王神荫先生着文“七七事变前的齐鲁大学,其中一段关于‘校友门’的记载:“济南的校舍建成(笔者注:指齐鲁大学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大礼堂及教工、学生宿舍等)后,齐大曾向校友们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募捐运动。1925年以前,齐大全部毕业生包括神科和师范科,已有千数人。据说每人以一元为谱,凑了2000多元,盖了一座牌坊式的大门,前面刻着齐鲁大学四个字,称为“校友门”,背面则刻有捐款校友的姓名。1924年6月17日举行落成典礼。当时是齐大最新之建筑物。”
1995年6月,新的齐鲁大学校友会在济南正式成立,并于10月召开了海内外首届校友大会。2005年10月,又开了第三届校友大会,笔者看到了大会文件之一——原齐大理学院化学系校友徐均望教授编著的《齐鲁大学拾遗》,其中也有一段关于《校友门》的记述:“编者指着粉刷一新的齐大校友门,告诉大家校友门三字是清末最后一个状元潍县人王寿彭的亲笔题词。这个高大石坊门是校友们凑钱捐助,在1924年建成,为齐鲁大学校门,保留至今。正面齐鲁大学四字亦是王寿彭书写,现已改名(笔者注:先后改为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大学)。”
笔者对此专门请教徐教授,徐老从烟台来信作了详细说明,今从6页长信中摘英如下。
王寿彭(1874-1929),男,潍县人。清末科举,考中秀才、举人。1903年赴京考进士,进行殿试中第七十名进士(第一名为状元)。当时恰值慈禧太后七十大寿,王刚巧为第七十名,句子字中既有“王”,又有“寿”。慈禧凤颜大悦,特别高兴,特赐予王寿彭“恩科状元”(提前到第一名),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状元。原来,慈禧在六十大寿时曾将殿试第60名进士江苏南通的张骞提为“恩科状元”,同例。
辛亥革命成功,清灭,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后袁世凯纂任大总统,王寿彭为总统府秘书,嗣后军阀混战,各省割据,山东省被张宗昌统治5年(1923-1928年),成了一个独立王国。张土匪出身,是个大老粗,目不识丁,便任命王寿彭为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故此王才有机会、有资格为齐大《校友门》题字。不过,他写得也确实好,一笔正楷浑厚隽秀、苍劲有力。
2001年《山东大学百年史》中载:“王寿彭……1925年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1926年改组山东省立农、工、矿、医、法、商六个专门学校为省立山东大学,兼任校长,并增设文科。”其传略中也提到他为齐大《校友门》题字之事,并说他“工书法”,时人以得其片纸寸缣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