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044阅读
  • 15回复

[影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简介及下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2-23
— 本帖被 欣宇 从 【影视天地】 移动到本区(2015-08-29) —
我会尽量挑选清晰并且下载速度快的,欢迎选择下载。有的电影推荐了几个下载地址,经校园网测试都是速度比较快的。部分电影提供了原声下载。
本届奥斯卡完全获奖名单: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4 08:47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各自的朝圣路 鲜花 +1 2009-02-23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2-23
最佳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Millionaire


◎译  名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贫民富翁
◎片  名 Slumdog Millionaire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英国
◎类  别 犯罪/剧情/爱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8.5/10  5,843 votes Top 250: #167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010048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40x272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120 min
◎导  演 丹尼·博伊尔 Danny Boyle
◎主  演 戴夫·帕特尔 Dev Patel....Jamal Malik
      芙蕾达·平托 Freida Pinto....Latika
      米娅·德雷克 Mia Drake....Adele (as Mia Inderbitzin)
      亚尼·卡普 Anil Kapoor....Prem Kumar
      Irfan Khan ....Police Inspector
      Imran Hasny ....Security
      Madhur Mittal
      Faezeh Jalali ....Newscaster
      Shruti Seth ....Call Centre teacher
      Anand Tiwari ....Newscaster
◎简  介 
故事的主角名叫贾马尔·马利克,一个自小失去双亲在孟买贫民窟长大的青年。18岁的他将在全国人民的注视下经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晚。他参加了一档名为《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节目,该节目将举国上下的热情都煽动到了最高点,而成为焦点的贾马尔离真正的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他正确回答最后一道问题,令人垂涎的2000万卢比将归他所有。
  就在答案快揭晓的时刻,警方却以贾马尔·马利克作弊为由将其带走,等待贾马勒的可能是诈骗嫌疑的控罪。但一个“街头仔”何以在举国关注的电视节目中作弊?到底对贾马勒的诈骗控罪是否成立?这些问题都牵动着大家的心。
  为了能洗脱罪名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贾马尔竭尽所能地讲述了自己18年来艰苦的生活遭遇:他和他的兄弟如何在贫民窟艰难度日;他们在公路上的冒险经历;他们与地方黑帮的惊险“遭遇战”;他如何失去了心爱的女子拉媞卡。
  通过他对自己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随着他的回忆,展示在大家面前的除了是他的人生经历外,还有就是他能答对如此之多的题目的真实原因——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题线索,他能够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当大家消除了贾马尔作弊的疑问后,另一个神秘问题又盘踞在大家心头:如若真如贾马尔自己所说那样,参加该节目并不是对金钱和财富的欲望,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促使这位“街头仔”参与到这个节目当中并坚持到最后?令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巡视员和超过千万的电视观众都大跌眼镜的是,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找到昔日的恋人拉媞卡,因为她是《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忠实拥趸。新的一天就要来临,贾马尔将会给出最后一题的答案。他能不能找回拉媞卡呢?
一句话评论
严肃的浪漫在叙述的力量下爆发。
——《芝加哥太阳报》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爱情梦幻曲,一个关于至死不渝的爱恋故事。
——《华尔街日报》
丹尼·博伊尔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电影创作者,他一直在用行动证明,他可以拍好所有类型的片子,这部片子展现了他对爱情片的驾驭能力。
——aintitcool.com
这是一部典型的丹尼尔·博伊尔式的电影,既新颖又具有穿透力,但加上宝莱坞过度激烈的惯常表现形式后,使整部影片的实际震撼小于宣传攻势。
——《好莱坞报道》
幕后制作
  导演主动向编剧请缨
  与大多数电影制作是由导演挑选剧本不一样,本片编剧西蒙·比尤弗伊从未向导演丹尼·博伊尔递交过这部电影的剧本,丹尼·博伊尔仅仅是因听说有一个剧本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一电视节目为“由头”做情节展示感到吃惊——哪个编剧会有如此创作?这样的电视节目背后会有怎样的故事?但当他得知剧作者的名字后,立刻主动从经纪人那里索取剧本并认真阅读。博伊尔表示,“西蒙·比尤弗伊是我最喜欢的编剧,尽管我和他在拍此片前从未谋面,但自从看过《光猪六壮士》后,我就记住了他的名字。”丹尼·博伊尔说道。自此之后,凡是西蒙执笔编写或参与导演的影片,丹尼一部都不会放过。“对他的喜欢真是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感觉也出现在阅读本片的剧本之后,但我时刻提醒自己,我应该跳出个人崇拜,换个视角和心态去阅读,但好剧本就是好剧本,当阅读到第20页时,我知道是时候做决定了,于是我立即致电给西蒙,很简短地和他通话,表示‘我喜欢你的创作,尽管也许这并非为我而作。’”
  他还表示,“其实在心无旁骛的时候做的决定是最正确的,在那个时候我没有去想我们是否会有足够的钱开工,最后能拍成什么样子,观众会不会喜欢,这些我都没有去想过,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就要把它拍成电影,其他什么也不管不顾。这种感觉很神奇,并不是时常都有,但往往产生这种感觉时,我就知道之后做出的决定将会是正确的。”
  辛苦的选角工作
  在影片里的众多元素中,贫民窟里的“穷小孩”令人印象深刻,这些成群结队的孩子给这部凄美的感情剧凭添了几分厚重感。在影片中,导演丹尼·博伊尔常常用一些闪回的镜头来表示时间的流失--前一秒钟还是矮小青涩的孩童,一辆飞驰的火车匆匆而过之后,孩童转眼间变成了少年。但拍摄这些有意思的片段可是难煞了联合导演洛芙琳·坦丹,因为要在7-14岁的印度少年中选出导演需要的群众演员可不容易。洛芙琳·坦丹表示,“我们之所以将选秀的年龄范围定在7-14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印度孩子接受英国文化的时候,他们从电视、电台、广播、流行音乐、甚至电影里广泛接触英语和英国文化,他们就可以在印地语和英语随便切换,如果我们要拍成主流电影,那么就可以多用14岁左右大的孩子。”
  作为地道的印度人,洛芙琳·坦丹可是帮了丹尼·博伊尔大忙。博伊尔表示,“我需要她每天都陪伴在我左右,第一是我不懂印度语,第二是我需要细心的她来检查我的工作是否有疏漏,在片场我真的变得很依赖她。”洛芙琳·坦丹对这次剧组的经历印象深刻,“其实我更多的工作并非组织而是翻译,年纪较小的孩子对于英语还不是很熟悉的,他们只听得懂印地语。我只得把西蒙剧本上一段段一句句的文字翻译成孩子们能听懂的话,然后教他们如何复述和表演,再选出我们觉得满意的人选。当然你对一个仅有7岁大的孩子要求不能太高,反复演练是常有的事。坦白说印地语很有意思的,就好像要表达‘我饿了’这个意思,用英语就是说‘我饿了’,而孩子们如果用印地语就会生动很多,他们会说‘有个小老鼠在我肚子里钻来钻去’,而这句话从孩童嘴里说出来就会显得十分有趣。”
  异域文化为本片定基调
  由于是第一次到印度,所以导演丹尼·博伊尔显得特别小心。“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都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学习印度的文化以及关于文化的种种知识。一是因为我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取景,我必须对其有所了解;二是我大部分的工作人员也是印度人,为了表示尊重和应该有的理解我必须要学习。” 
  跟西方文化不同的是,印度文化中的“宿命论”使丹尼受到很大的震撼。“在我们接受的一些意识教育和文化中,讲的是‘人定胜天’,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印度文化中,这种天定的命运异常强大,人在命运面前是很渺小而无意义的。每个人都自有一方天地和自己的角色,人在命运前需要做的只是顺天意而非尽人事。”
  “在拍摄过程中我所做的只是尊重我所在的这个国家,尊重他们的文化和历史。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没办法做出改变,去强求或去主宰什么,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很难去驾驭和操控。于是,我就任由影片随着情节自行发展,也许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只要放开怀抱,用宽容的心接纳新事物,奇妙的结果就会产生,事实也证明如此。”
  “正如我们邀请到的主题曲创作者,具有卓越才华的曲作家A·R·拉曼,我相信这也是天意。之前我诚心找他合作时,数次都无缘得见,我在伦敦,而他在宝莱坞各自忙得昏天黑地;而这次我们居然在伦敦遇见了他,这也许就是命运在作祟。”
  印度文化中除了“宿命论”而外,“性别歧视”也给丹尼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由于影片与此无甚相关,丹尼没有太多介怀,但他认为就这一点而言,印度的女性度日比较艰难。
花絮
·在第3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该片夺得最高奖“人民选择奖”。
·之前谈好的广告赞助商梅赛德斯-奔驰由于不愿意自己的品牌标志出现在贫民区,退出了该影片的产品赞助。
·该片根据一本名叫Q/A的小说改编。
·片中出现的演员阿米特巴·巴赫卡安真有其人,他是印度家喻户晓的知名男演员。
·导演丹尼·博伊尔在拍摄该片时是第一次到印度,他对于印度的认识受其父亲的影响较深。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Slumdog.Millionaire.2008.DVDSCR.XViD-GENUiNE下载

字幕



电影原声OST下载地址①
电影原声OST下载地址②
电影原声OST下载地址②
password:Jab007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5:10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9-02-23
最佳动画长片- 机器人总动员/瓦力/WALL-E

◎译  名 瓦力
◎片  名 Wall-E PROPER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动画/喜剧/爱情/科幻/冒险/家庭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8.7/10 (81,848 votes) Top 250: #32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10970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08 x 256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98 Mins
◎导  演 安德鲁·斯坦顿 Andrew Stanton
◎主  演 本·贝尔特 Ben Burtt ....(voice)
      艾丽莎·奈特 Elissa Knight ....Eve
      佛莱德·威拉特 Fred Willard ....Shelby Forthright
      杰夫·格尔林 Jeff Garlin ....Captain (voice)
      John Ratzenberger ....John (voice)
      Kathy Najimy ....Mary (voice)
      西格妮·韦弗 Sigourney Weaver ....Ship's Computer (voice)
      MacInTalk ....AUTO (voice)

◎简  介 

“WALL-E”是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地球废品分装员)的缩写,这种职业出现在2700年,因为地球的垃圾多到爆炸,整个星球几乎被垃圾掩埋了,罪魁祸首-人类-只得移居到太空船上,并且请一家叫Buynlarge公司清除地球的垃圾,待万物更新时再飞回地球安居。Buynlarge公司把这种叫WALL-E的机器人大批送往地球捡垃圾,但WALL-E并不适合地球的环境,大批量地来也大批量地坏,最后只剩下一个机器人还在日复一日的按照程序收拾废品。就这么过了几百年,仅存的WALL-E还在垃圾堆里淘到不少人造宝贝,它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懂得什么是孤独。有一天一艘飞船突然降落,一个女机器人夏娃来到地球执行搜寻任务,捡垃圾的机器人“爱”上了Eve,但是它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跟夏娃飞离地球,还是继续按照身体里的程序捡一辈子的垃圾……

  《WALL-E》是《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执导的第二部动画片,计划于2008年6月27日上映。

  影片故事发生在2700年,由于人类无度的破坏环境,地球此时已经成为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人类不得已移居到太空船上,并且聘请Buynlarge公司清除地球上的垃圾,等待着有一天垃圾清理完重新回到地球上。

  于是Buynlarge公司向地球运送了大量机器人来捡垃圾,但是这种机器人并不适合地球的环境,渐渐的都坏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机器人还在日复一日的按照预定程序捡垃圾。显然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这么过了几百年,机器人收集了不少人造的物品,其中最让它喜欢的是一盒录像带——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歌舞片《你好,多莉!》(Hello, Dolly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孤独的机器人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它渴望有人来陪陪它。有一天一艘飞船差点落在它头顶,一个漂亮的女机器人Eve来到地球负责搜索一些东西,捡垃圾的机器人“爱”上了Eve,但是它面临着抉择,是随着Eve和飞船离开地球,还是继续按照预设的指令把垃圾捡下去。当然它最后选择和Eve一起离开,飞向太空,不过好戏才刚刚开始……

  影片片名“WALL-E”是一个缩写,全称为“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就是Buynlarge公司派往地球捡垃圾的那些机器人的官方称呼。另外这部影片中还会出现真人演员佛莱德·威拉德(Fred Willard),他将扮演Buynlarge公司总裁,在动画片中出现真人,这在皮克斯也是首次。

花絮

·你可以从预告片中听到迈克尔·凯曼为影片《妙想天开》所创作的主题音乐,本来《超人总动员》的电影原声也是由凯曼负责的,可惜在此之前,他却死于心脏病。

·为了制作这部影片,吉姆·里尔顿放弃了自己在电视系列剧《辛普森一家》中执行导演的位置,并亲自在剧集DVD的音频评论中证实了这一消息。

·主角WALL·E的名字其实是首字母的缩写,即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 -- Earth-Class——地球废品分装员。

·影片中几乎没有使用任何人类的语言,而大部分机器人角色都是由本·贝尔特用自己发明的机械声响配的音。

·本·贝尔特就是《星球大战》系列中给R2-D2配音的人。


瓦力/WALL-E(RMVB版本)下载
瓦力/WALL-E(AVI版本)下载
瓦力/WALL-E(AVI版本)QQ邮箱下载


电影原声0ST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5:07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9-02-23
米尔克/Milk

◎译  名 米尔克
◎片  名 Milk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
◎类  别 传记/剧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8.4/10  3,118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013753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视频尺寸 656x352
◎文件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长 2:08:03.593
◎导  演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主  演 西恩·潘 Sean Penn....Harvey Milk
      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Dan White
      詹姆斯·弗兰科 James Franco....Scott Smith
      埃米尔·赫斯基 Emile Hirsch....Cleve Jones
      波伊德·霍布鲁克 Boyd Holbrook....Denton Smith
      迭戈·鲁纳 Diego Luna....Jack Lira
      Kelvin Yu ....Michael Wong
      卢卡斯·格拉比 Lucas Grabeel....Danny Nicoletta
      艾丽森·皮尔 Alison Pill....Anne Kronenberg
      维克托·加柏 Victor Garber....Mayor George Moscone
      Denis O'Hare ....State Senator John Briggs
      Stephen Spinella ....Rick Stokes
      Tom Ammiano ....Himself
      Carol Ruth Silver ....Thelma
      Peter Jason ....Allan Baird
      Hope Tuck ....Mary Anne White
      Steven Wiig ....McConnely
      Ashlee Temple ....Dianne Feinstein
      Adam Del Rio ....Jerry Taylor
      道格拉斯·史密斯 Douglas Smith....Paul Hogarth
      Cully Fredricksen ....Assistant Sheriff
      Tim Halpin ....SFPD Officer Bell
      Drew Kuhse ....Pizza Guy (uncredited)
      Brian Vowell ....Castro Clone (uncredited)
      Cory Montgomery ....Michael Davis
      Cleve Jones ....Don Amador
      Maddie Eisler ....Birthday party relative (uncredited)
      Wendy Tremont King ....Carol Ruth Silver
      Mary Dilts ....Channel 5 Reporter
      Gilbert Baker ....Telephone Tree #2
      Tom Ramdol ....Telephone Tree #1
      Cameron Palmer ....Medora Paine
      Brandon Boyce ....Jim Rivaldo
      约瑟夫·克罗斯 Joseph Cross....Dick Pabich
      Howard Rosenman ....David Goodstein
      Ted Jan Roberts ....Dennis Peron
      艾瑞克·斯托罗兹 Eric Stoltz....Tom Ammiano
      Kenny New ....SFPD Officer
      Kelvin Han Yee ....Gordon Lau
      Robert Chimento ....Phil Burton
      Kyle Scudiere ....Conservative Republican
      Jeremiah Turner ....Law Student
      Christopher Greene ....TV Reporter
      Shaun Landry ....Gwenn Craig
      Borzin Mottaghian ....Senator Briggs' Driver
      Jeff Redlick ....Teamster
      Brian Danker ....S.F.P.D. officer at homicide (credit only)
      Awele Makeba ....Supervisor Ella Hill Hutch
      Greg Cala ....Senator Briggs Aide
      Michael Gillespie ....Harry Britt
      Tony R. Vella ....Supervisor Robert E. Gonzales
      Isa Magomedov ....Teamster
      Brad Comfort ....Castro Clone
      Jill Maragos ....Tory Hartmann
      Timothy Roberts ....God Father to Dan White
      Matt Austin ....Campaign Volunteer (uncredited)
      John Douglas Ayers ....Castro Local (uncredited)
      Leonard Baligaya ....Liquor Store Patron (uncredited)
      Jeff Bredt ....So-Cal Conservative (uncredited)
      Cabran E. Chamberlain ....Teamster (uncredited)
      James Cotner ....So-Cal Conservative (uncredited)
      Zachary Culbertson ....Harvey Milk Supporter (uncredited)
      Leesha Davis ....Hippie Girl (uncredited)
      Blake Griffin ....Young heckler (uncredited)

◎简  介 



本片是一部关于哈维·米尔克的传记片。哈维·米尔克在1970年代,曾作为首个公开同性恋身份的政客参加竞选,并成功荣任旧金山市政府官员。随后他一直致力于为同性恋者争取平等的公民权益。然而不久,米尔克和他的政治盟友——市长乔治·莫斯科恩一起被保守派丹·怀特刺杀身亡。该悲剧事件唤醒了当地同性恋者,使他们对争取自身权益作出了强烈的反省和回应。

20世纪70年代,美国正经历着从文化、商业到政治各方面的改革,许多旧有的思想被悄然革命……即将从而立之年迈入中年的哈维·米尔克(西恩·潘饰)是一个事业略有小成的小商人,他居住人来人往,不停穿梭的纽约城,每天在不停的奔波中为着更好的生活赚钱,单身的他,心里却总是觉得空空荡荡。几十年的漂泊生涯里,他有过另一半,最后却总是分开的结局收场,米尔克也曾反省过,也曾扪心自问,但却总是无法参透如何恋爱,在这方面,他还像是一个幼稚懵懂的小孩。

  39岁的生日那天,哈维·米尔克在地铁上遇见了一个年轻俊俏的男人,他名叫斯科特·史密斯(詹姆斯·弗兰科饰)。像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哈维·米尔克被斯科特·史密斯身上的独特气质深深吸引,两人在地铁上热烈的交谈起来,米尔克这才发现自己在性取向上的与众不同,他对斯科特的感觉并不仅仅是朋友、哥们那么简单,他对他的感觉,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另一半的那种感觉。巧的是,斯科特对哈维亦是一见钟情。两个寂寞的心走在了一起。为了避开纽约城里熟识的亲朋好友,两人搬家到了旧金山,合伙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店铺,做着小本生意,自给自足。他们的恋情在圈内渐渐的传开,许多不敢出柜的同性恋人钦佩他们的勇气,渐渐他们的小店成为了旧金山同性恋人的聚集地,跟他们一样的人都在这里敞开心声,倾诉着属于自己的感情。

  随着接触的同性恋人越来越多,米尔克和斯科特发现虽然整个美国都在革新,但在对于同性恋的态度上还是趋于保守和歧视,尤其是政府和警察的态度更是让他们不能接受。因此米尔克决定从政,竞选政府公务员,从而用自己的力量来渐渐改变目前不公的处境。虽然最开始米尔克屡战屡败,但在一位女同性恋助手的帮助下,最终顺利的当选政府调查员。可惜的是因为他将精力全部用在了政治上,斯科特黯然的离开了他。当选后的斯科特利用传统媒体、慷慨激昂的演讲阐述着自己的政见,很快也赢得了旧金山市市长乔治·莫斯科恩(丹尼斯·欧哈尔饰)的大力支持。正当米尔克为推广同性恋合法的法案而奔走呼吁之时,一名在政治生涯上遭受失败的保守派成员丹·怀特(乔什·布洛林饰),却暗暗地展开了他的刺杀计划……

幕后制作

  真实事件的电影化

  哈维·米尔克,一位在上世纪70年代为捍卫同性恋合法而最终遭受刺杀的传奇人物,他的经历被数度写成小说和纪录片。拍摄《米尔克》一片的导演格斯·范·桑特谈到这次电影版的拍摄,他说:“对于哈维·米尔克,我是抱着非常尊敬的心情去拍摄它的。他是非常大胆和革命的人,在美国的民主自由之下,同性恋所受的歧视在几十年来一直存在,米尔克无疑是在推进同性恋合法的进程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人。他为这件事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一点上非常的遗憾,也让我们更加的尊敬他。在拍摄本片的前期资料搜集里,我接触到了更多关于米尔克的事情,从他小时候到长大,再到从政,使我感觉到米尔克是一位非常‘精彩’的人物,在他身上有许多的故事,我很想全部都拍摄下来,让本片成为记录米尔克一生的完整记录片。当然,最终我们还是做出了取舍,把影片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他从政前后的心态变化,以及与詹姆斯·弗兰科扮演的恋人史密斯之间的故事。”

  谈及扮演米尔克的演员西恩·潘,格斯·范·桑特对他赞不绝口:“能和这样的演员合作,我感到非常的愉快。西恩·潘是一位在演技方面无可挑剔的人,尤其是在一些表达人物感情的内心戏上,西恩·潘做得很出色。有几场同詹姆斯·弗兰科的对手戏很棘手,我们也担心西恩·潘放不开,但是他在拍摄中的演出水准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他真的是一名很敬业的演员,影片拍摄中的许多困难,我们都在一起探讨,这些麻烦事也就迎刃而解了。《米尔克》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样,西恩·潘出演这个角色之外,我找不到更适合演米尔克的了!”

  演员的自我突破

  出演历史上著名的为同性恋争取合法权益的风云人物,西恩·潘坦言这次是他演出中最难忘的经历:“在接拍本片之前,我阅读了米尔克的一些故事,我就被这个角色吸引了。在正式拍摄之前,我也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你知道,这样的电影中,必然少不了一些同性的亲密场面,在拍摄前,我也担心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不过见到詹姆斯·弗兰科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没问题了,毕竟对方比我年轻,也比我帅得多!(笑)我想在拍摄的过程中,比我更有压力的是他吧。导演对这些戏处理得很好,唯美,点到即止,毕竟这部电影的重点不在这上面,我个人建议观众留意影片中我们真正想带给观众的一些讯息,关于人与人的平等,和追求自由的权利。这些并不是过时的话,就算在现在,这两点在社会里也并非做得尽善尽美。”

  在本片中扮演西恩·潘的恋人,年纪足足比西恩·潘小一头的詹姆斯·弗兰科,是在《蜘蛛侠》的时代结束后继接拍《菠萝快车》中的吸毒道友之后,再度出演敏感和具有争议的角色。他说:“拍摄这个角色我还是有一定心理压力的,这个角色导演并不准备找我,之前的演员因为一些原因放弃了这个角色,电影公司再来找我的时候,我看完的剧本,决定认真的想一下是否要拍摄,最后还是对他们说,我可以拍。西恩·潘是我很尊敬的演员,在《米尔克》的拍摄过程里,我受益菲浅,我想带给观众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大家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对我的形象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观众如果一直觉得我是‘绿魔’,虽然我会对大家如此认可我的‘绿魔’形象感到很欣慰,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大的突破。”

花絮

·本片原定由马特·达蒙来饰演片中丹·怀特一角,但拍摄时间与马特·达蒙已接下的《绿色地带》一片冲突,所以马特·达蒙最后放弃了这个角色。

 

·上千名支持同性恋合法权益的人在本片中免费出演群众演员角色。

 

·电影中米尔克工作的店“castro camera”的场景是由现实中一家叫做“given”的礼品店中拍摄的。电影工作人员和礼品店店主一起改变了店的装潢摆设,在这个店中还拍摄了一场影片中出现的照相机店的场景。

·本片导演格斯·范·桑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片没能在大选前上映,的确是因为没有能及时完成影片的后期工作。

 

·詹姆斯·弗兰科采访时评价西恩·潘在本片里面的接吻技巧,只有一个字:Dry(干涩)。如果给所有吻过的人排名,詹姆斯·弗兰科认为西恩·潘可以进入他的Top40。

 

·在参演本片之后,乔什·布洛林正在考虑演漫画改编电影,正式由小成本影片“演技派”走向商业大片“挣钱派”。

·在本片中,影片主角哈维·米尔克为争取同性恋合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三十余年后的2008年11月4日,在影片上映前夕,加州议会通过决议,只承认异性结婚的合法权益。



米尔克/Milk CD1
米尔克/Milk CD2

MORE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7:02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小受 鲜花 +2 2009-02-23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2-23
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译  名 本杰明·巴顿奇事/返老还童/班杰明的奇幻旅程/奇幻逆缘
◎片  名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爱情/剧情/奇幻/悬疑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8.6/10 7,642 votes
◎IMDB链接 http://akas.imdb.com/title/tt0421715/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 x 272
◎文件大小 2CD
◎片  长 159 min
◎导  演 大卫·芬奇 David Fincher
◎主  演 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Lance E. Nichols ....The Preacher
      朱莉娅·奥蒙德 Julia Ormond
      杰森·弗莱明 Jason Flemyng
      塔拉吉·P·汉森 Taraji P. Henson
      Peter Donald Badalamenti II ....Benjamin Button 1928-31
      Joshua DesRoches ....Rick Brody
      钱德勒·坎特布瑞 Chandler Canterbury
      Deneen Tyler ....Queenie's Daughter - Age 40
      Donna DuPlantier ....Blanche Devereaux
      Madisen Beaty ....Daisy - Age 10
      Joel Bissonnette ....David Hernandez
      Naima Imani Lett ....Woman at Whorehouse (uncredited)
      Christopher Maxwell ....Vic Brody

◎简  介 



  本片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做本杰明·巴顿的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1919年本杰明·巴顿(布拉德·皮特饰)降生在巴尔的摩,一出生他就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婴儿,他的父亲胡乱的将他遗弃在街边。幸运的是,一位好心的黑人妇女收养了他,将她那经由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统统教授于他。1930年,本杰明11岁(他现在看起来有60多岁),他遇到了6岁的黛西(凯特·布兰切特饰),他们相爱了。<BR>  后来二战爆发,本杰明坐船从美国来到英国,途中他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物,见识到了真正的悲剧,也体验到人性最伟大的光辉。战争结束后,他和黛西重逢在纽约,此时黛西已经是一位成功的舞者了。1950年,他们终于看起来差不多大了,本杰明和黛西一起,度过了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当本杰明越来越年轻时,他意识到,他不能再和黛西生活在一起了,黛西需要更正常的人生……

幕后制作

  “黑色”的大卫·芬奇电影

  在过去的15年间,芬奇凭着他的勤奋还有那种骨子里的“挑衅与自命不凡”创作了大量的打上“大卫·芬奇式”标签的电影——《异形3》、《七 宗罪》、《心理游戏》、《搏击俱乐部》、《战栗空间》、《十二宫》。在这些影片里充满了大卫·芬奇惯常的阴郁、忧沉、哀伤的基调,并且通过灯光的布置和摄影技术的运用营造这种低沉的氛围。在他的影片里很少使用自然光,大量的使用人造灯光以制造配合影片基调的光影效果。“这样做是为了让观众能拥有和主演拍戏时一样的心情和感受,一种不安定的情愫或者说有些偏执狂的意味。”芬奇说道而芬奇电影里的英雄,在影片结束时都会经历一些因为命运改变而带来的精神创伤。

  当被问及为何要创造如斯基调的电影时,芬奇说道:“我不认为电影就只扮演取悦观众,娱乐大众的角色。我的兴趣在于伤痕电影。”芬奇提及的“伤痕”,不仅包括演员演后的那种感受,也包括观众在看后心里所留下的那种淡淡的哀伤。“有很多人认为我的电影是黑色的,是暗淡的,同时也有些扭曲,而我并非故弄玄虚,我只是想引发大家的思考。正如《本杰明·巴顿奇事》一样,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所想的就是我们必须确定同情本杰明的真实原因,是因为他的疾病,还是因为他的‘诅咒’,或者是其他。这是我们拍摄整部片子的基础,而只要坚守了这个基础,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片中他就是要去到那些他该去的地方,找他应该找的人,做他应该做的事。”

  感人的剧本

  这部影片的剧本经历了两位编剧的打磨——罗宾·史威考德和曾凭借《阿甘正传》获得奥斯卡最佳编剧的艾瑞克·罗斯。大卫·芬奇表示,“罗宾·史威考德的版本让我觉得这是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而当我读到艾瑞·克罗斯重新改编的剧本后,我觉得它包含了更多人们对于‘生死命题’的追问,包含人类生命和情感的脆弱性。片中的主人公整个童年都被垂垂老矣的人群所包围,时常面对死亡的他却能十分适宜的应对,这本就是一个心理挑战,尽管他的心理成熟度很低,仅仅是个初生婴儿。试想想,如果我们刚出生时就面对一大群85岁左右的老年人,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体会。”

  演员塔拉吉·P·汉森在片中饰演奎尼,这个角色在菲茨杰拉德的原着中仅仅只是主人公本杰明的保姆,而在编剧的笔下她却摇身一变成为了本杰明的替身母亲。塔拉吉在采访时说,“因为有了这个身份的改变,让我不得不触景生情,可以说我不是在演戏,我只是在表现我自己。记得影片里我和本杰明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我告诉他,‘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从外表上来对你进行判断,而不会去了解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话我也常常对自己的儿子说——作为一个非洲裔的美国母亲。这也是我最喜爱这个片子的一个部分。”

  对于影片的结尾部分,艾瑞克·罗斯将“感动”放在了首位,他说,“我们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父母的辞世,儿女的生长、成熟,自己的老去。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使人们用一种好的方式来化解一生中紧随而至的悲伤;同时,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共鸣,希望能与他们通过影片进行对话,让他们能体会时间流逝和韶华不再的真正意味,尽管这也许并非是他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高难的视觉特效

  对于一部主人公要从老年变成青年的影片,如何攻克特效制作的技术难关成了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秘密。“处于耄耋之年的本杰明其实是一个合成体,用电子成像捕捉布拉德·皮特的面容,然后安在其他人的身体上。”导演大卫·芬奇在介绍影片的部分制作时说道,“依照我们的想法,这个合成体一定要做得天衣无缝。在观众眼前出现的就是一个整体,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合成体。难点在于布拉德·皮特的面部表演,由于是电子成像,必须对其表演时的脸部面容进行动态捕捉,以保证其真实性。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无论做什么样的特技效果,必须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认出那就是布拉德·皮特。”芬奇对特效技术要求甚高,为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特技效果和后期制作方面最后还追加了成本。“尽管最后的影片还不完全令我满意,但也实在很难想象如何能把它做得更好。”

花絮

·本片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写于1922年的同名短篇小说。

·电影制作方和Levi's品牌服装有紧密的合作。为突现其真实性,该影片大量采用了Levi's的怀旧系列。

·布拉德·皮特的小女儿在本片串演了小角色,出演本杰明和黛西的女儿。

·本片将是泰德·汉森出演最后的一部电影。

精彩对白

Daisy: Are you sick

Benjamin Button: They said I was gonna die soon but, maybe not.

Daisy: You're odd.

黛西:你生病了吗?

本杰明·巴顿:他们说我快要死了,好像又不是。

黛西:你真古怪。

Benjamin Button: Daisy. It's me, Benjamin.

Daisy: Oh my God!

本杰明·巴顿:黛西,我是本杰明。

黛西:我的天哪。


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CD1
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奇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CD2


1CD版本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5:27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2-23
蝙蝠侠: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

◎译  名 蝙蝠侠前传2:暗夜骑士
◎片  名 The Dark Knight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动作/冒险/犯罪/剧情/奇幻/神秘
◎语  言 英语
◎字  幕 英文/西班牙文/瑞典文/芬兰文/挪威文/冰岛文/荷兰文/德文/葡萄牙文
◎IMDB评分 9.1/10 (297,288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68569
◎文件格式 XviD + AC3
◎视频尺寸 656 x 272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152 min
◎导  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主  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Bruce Wayne/Batman
      希斯·莱杰 Heath Ledger  .....The Joker
      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  .....Alfred Pennyworth
      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Lt. James Gordon
      玛吉·吉伦哈尔 Maggie Gyllenhaal  .....Rachel Dawes
      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Harvey Dent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Lucius Fox
      埃里克·罗伯兹 Eric Roberts  .....Salvatore Maroni
      Anthony Michael Hall
      Nestor Carbonell  .....Mayor
      Monique Curnen  .....Det. Ramirez (rumored)
      Melinda McGraw  .....Barbara Gordon
      威廉·菲德内尔 William Fichtner  .....Bank Manager
      内森·甘宝 Nathan Gamble  .....James Gordon Jr.
      希里安·墨菲 Cillian Murphy  .....(rumored)
      Vincenzo Nicoli  .....Mob Boss
      迈克尔·加·怀特 Michael Jai White  .....Gamble
      Danny Goldring
      Chucky Venice  .....Gamble's Bodyguard
      黄经汉 Chin Han  .....Lau (rumored)
      Joshua Harto  .....Reese
      Colin McFarlane  .....Commissioner Gillian B. Loeb
      Nydia Rodriguez Terracina  .....Gotham Judge
      毕崔斯·罗森 Beatrice Rosen  .....Natascha
      汤米·里斯特 Tommy Lister  .....Prisoner
      陈冠希 Edison Chan  .....Cop
      Sarah Jayne Dunn
      Ritchie Coster  .....Chechen

◎简  介 



  在上一集故事中,从亲眼目睹父母被人杀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蝙蝠侠”,经历了成长之后,已经不再是那个桀骜不的孤单英雄了。在警官吉姆·戈登和检查官哈维·登特的通力帮助下,“蝙蝠侠”无后顾之忧地继续满世界的奔波,与日益增长起来的犯罪威胁做着永无休止的争斗,而他所在的高谭市,也是进展最为明显的地方,犯罪率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持续下降着,毕竟对方是能够上天入地的“蝙蝠侠”,不借两个胆子谁还敢造次呢?不过像高谭这种科技与污秽并存的城市,平静是不可能维持太久的,果不其然,新一轮的混乱很快就席卷了整个城市,人们再一被被恐慌所笼罩着,而声称愿意为这一切负责的,自然就是所有混乱的源头以及支配者--“小丑”了。

  先不管“小丑”掀起一个又一个犯罪的狂潮的最终目的为何,他的企图都是邪恶的,所作所为更是早就危害到了高谭市民的正常生活……其中自然包括了“蝙蝠侠”身边几个非常重要的人,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将这股新的危机全部亲自用手捏得粉碎。然而在面对着这个有史以来最具针对性、最恶毒的对手时,“蝙蝠侠”却不得不从他的地下军械库里搬出每一件能够用得上的高科技武器,还得时刻纠结着为他曾经信仰的一切寻找答案。<BR>

幕后制作:

  永远不会“重复”自己

  鉴于2005年的暑期档大制作《蝙蝠侠:开战时刻》取得了非同一般的开门红,其版权的所有者华纳公司遂决定继续邀请编导克里斯托弗·诺兰坐镇续集之作《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影片中所讲述的那个充满了奇幻色彩的故事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大卫·S·高耶共同构思出来的,然后由乔纳森·诺兰负责执笔润色剧本。当诺兰于2007年初宣布影片正式开拍之后,随后就是接近一年半的漫长等待了。

  至于克里斯蒂安·贝尔,作为当仁不让的“蝙蝠侠”的完美人选,也再一次披起了战袍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并肩作战。其实了解贝尔的人都知道,在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里,他是最喜欢且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乐于在电影工业中追逐各种维度多变的角色,所以这一次他重复着以“蝙蝠侠”的面貌示人,这样的改变多多少少有点令人惊讶,也引起了许多无端的猜测,认为这部影片很可能会铸就贝尔演艺事业方面的一个分水岭,不过贝尔却全然不理会这些在他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他说:“你知道,‘重复’同一件事情,实在不是我这种人会有的行为,这一次我之所以愿意用同样的面貌在大银幕上出现,全都是因为诺兰。这已经是我们的第三次合作了,除了两部‘蝙蝠侠’电影,还有一部《致命魔术》……我非常了解他,所以我知道他和我一样,如果没有想到一些新鲜且与众不同的故事元素,是不会再接拍续集的。我喜欢他灌输给我的这个想法,因为我不是在简单地重复一件以前做过的事情,我的角色将会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发展和进化,更何况,这里还有一批非常有才华的明星卡司,再加上融洽的合作氛围,我没有理由拒绝,不是吗?”

  虽然这已经是克里斯蒂安·贝尔第二次穿起“蝙蝠侠”的紧身衣了,但是他仍然要为这个角色进行一些相应的特训,因为“蝙蝠侠”到了这一集故事中,拥有了许多全新的特性,某些能力也得到了成比例的提升,贝尔说:“需要得到特训的,不仅仅是新加入进来的元素,原来的一些技能也得进行重新巩固。现在他们可算是对我非常了解了,甚至连我走路时胳膊摇摆的方式,也模仿得丝毫不差……正是因为如此亲密无间的合作,才让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对于高谭市来说,“蝙蝠侠”属于那种熬过了不堪回首的过去后,决定重新清洗整个城市的超级英雄,克里斯托弗·诺兰说:“其实他早就已经超越了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只是还没意识到而已。他已经走出了令人痛苦的过去,也走出了折磨他的记忆,所以我们只好找一些新的东西继续折磨他了……简单的说,‘蝙蝠侠’从来没有摆脱过去,也不可能摆脱。”

  从漫画书到大银幕,“蝙蝠侠”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具侠义之心,克里斯托弗·诺兰继续说:“没错,他没有时间在那里闷闷不乐,他更不能自我放纵、随心所欲地发泄怒气,他不得不时刻稳固好自己的情绪。我们从第一部影片开始,就努力尝试着让他去面对和克服花样繁多的障碍,包括愤怒与踌躇……所以到了这里,我们期待着有所变化,这个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角色开始走出父母被杀死的痛苦阴影,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是一个非常黑暗的角色,与那些阳光型的超级英雄有着天壤之别。”

  影片的另一位主演迈克尔·凯恩,曾经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观点评价过美国最受欢迎的两位超级英雄:“超人”是美国看待自己的方式,而“蝙蝠侠”则是其他国家看待美国的方式……克里斯托弗·诺兰对这样的说法表示赞同:“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因为‘超人’给人最直观的感觉,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完美化身。反观‘蝙蝠侠’,就要更具备人类的特征,他没有那么多理想化的条条框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显得更加人性化,还参杂了一些政治的成分在其中--正好是我喜欢这个角色的最主要原因。‘蝙蝠侠’只要一出现,就能让他周遭变得凌乱无序,令人很难马上就以明确的道德观念去分辨是非对错。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去真正反思一些问题,那就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没有任何人是可以游离于法律之外的,即使是以‘义务警察’的身份也不行。”

  永远的“小丑”

  希斯·莱杰的意外逝世,为《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凭空笼罩了一层悲伤的面纱,而这部影片也成了他生前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克里斯托弗·诺兰谈及“小丑”这个角色时,首先声明道,无论是在莱杰生前还是死后,他饰演的“小丑”永远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也是人们争相讨论的焦点,诺兰表示:“莱杰带给这个角色的是前所未有的体验,黑暗的性格来源于悲伤的过去,诡异中带着幽默。在莱杰的诠释下,‘小丑’不仅仅是一个银行抢劫犯或普通的犯罪分子,他的主要动机其实还在于根深蒂固的无政府主义……我和莱杰曾就这个角色聊过很多,还一起为剧本做过最后的加工,并达成了非常有默契的共识:正是由于现在的社会处于一种混乱的无政府状态,所以才出现了像‘小丑’这种单纯地只想伤害别人的邪恶代表。”

  影片的服装设计师林迪·海明谈到“小丑”的服饰时,表示自己一直在寻找他为什么会把自己打扮成这样的原因,最初得出来的结论是,也许这才是他本来的模样……那么,又是什么促使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小丑”的自我呢?克里斯托弗·诺兰说:“这也是在利用滑稽的表演掩饰性格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挖掘出这个角色更加深层的现实主义特色。我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对于这个角色来说,打扮成‘小丑’,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生命火焰华丽的再现。”

  其实在制作《蝙蝠侠:开战时刻》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询问过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否有拍摄续集的可能性,可是他的回答永远都是一成不变的模棱两可,因为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确切的答案,诺兰说:“当时心里确实没谱,可以说,正是在定义‘小丑’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的过程中,我才下定了执导续集的决心。在上一集故事的结尾处,我们简单地预告了一下‘小丑’出现的可能性,随后我的弟弟乔纳森·诺兰和大卫·S·高耶也加入到编剧的行列当中……其实坐在那里仔细思考一些和‘蝙蝠侠’有关的问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如果失去力量,‘蝙蝠侠’会变成什么样?当‘小丑’第一次露面时,他的出场应该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希斯·莱杰所饰演的“小丑”很大程度取决于原着漫画,其外部特征看似像极了由艾德·布鲁巴克创作的那个特殊版本,克里斯托弗·诺兰表示:“坦白地说,我在这方面还真不如大卫·S·高耶,他对所有原着漫画的知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地步,所以我们真的是根据以前对漫画的记忆,然后创造出了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小丑’的。在磨合剧本的过程中,我们不停地研究这个角色在漫画历史上的演变,希望在视觉表相上,可以尽量制造出属于自己的标志性特色,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莱杰赋予‘小丑’的行为举止的基础上的。在影片正式开拍之前我就曾对高耶说过,通过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必须可以唤回那些被深埋掉的记忆,也就是从原着漫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那一部分……这是我们从《蝙蝠侠:开战时刻》开始就一直贯彻执行的理念。”

  克里斯托弗·诺兰同时也认为,“蝙蝠侠”的故事是永远都不会有终结的一天的,他说:“当你看过第一部影片之后,就会彻底地明白这个故事不得不继续下去,而我之所以同意拍摄它,是因为我恰好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故事点子,而且也知道如何延续之前的传奇。其实对于这种大制作来说,续集拍摄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你有了更多的预算,制造了更宏大的场面,可是本质上,你仍然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之前的那个自我……由于已经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一直在避免犯下相似的错误。”

  有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保证,所有从《蝙蝠侠:开战时刻》回归到续集之作的人,包括演员和工作人员,个个都是怀着兴奋的心情的,诺兰继续说:“直到我们所有人都就位之后,我才体会到其实制作续集也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工程,因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所有的角色,包括以前的和新加入的,期待着能让他们出现在大银幕上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打动观众。”

  相对于其他超级英雄电影,《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在配角的选择数量上确实可以归类到庞大的范围当中了,但与原着漫画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这个数字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克里斯托弗·诺兰说:“我们改变了漫画中的一些角色,甚至包括他们的性别……这是我们的改进手段之一,因为我们阅读了所有的漫画,所以只能从中摘录出我们需要的元素,然后根据故事的发展,看看如何改变角色,让他们为我们自己的故事进行服务。”

花絮:

·休·杰克曼、莱恩·菲利普、列维·施瑞博尔和乔什·卢卡斯都曾公开表示对检查官哈维·登特这个角色很感兴趣。

·为了给大家逗闷子,服装部特别制作了一套有奶头的“蝙蝠侠”衣服,他们还告诉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这就是真正的戏服。由于贝尔在影片开拍之前早就看过设计图纸,所以他立刻就明白了这只是一个小玩笑而已,即使如此,他仍然将有奶头的戏服穿上,摆了很多pose供大家拍照。

·克里斯托弗·诺兰有一个名叫罗里的儿子,而影片曾使用过的一个假名字即来源于此--《罗里的初吻》(Rory's First Kiss)。

·最初曾有传言“企鹅先生”将会出现在这部影片中,而鲍勃·霍斯金斯就成了影迷票选出来的最合适扮演者。霍斯金斯也表示,自己非常愿意饰演这个角色,而且很期待能够与克里斯托弗·诺兰一起合作,并称他为“梦幻导演”。随后,诺兰却声明自己并没有启用“企鹅先生”的想法,他觉得这个角色出现在这里不太合适、有点牵强。

·在希斯·莱杰得到角色之前,罗宾·威廉斯、雷奇·哈尔米(Lachy Hulme)、保罗·贝坦尼和亚德里安·布洛迪都曾表示,自己对饰演“小丑”很感兴趣。

·因为凯蒂·霍尔姆斯在《蝙蝠侠:开战时刻》中的出色表现,《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决定继续邀请她来饰演雷切尔·道斯这个角色,同时还将她的片酬大幅度提高,可霍尔姆斯却以“时间有冲突”为由,拒绝了这个邀请。

·作为1940年创作出“小丑”这个角色的漫画大师之一,杰里·鲁宾逊(Jerry Robinson)以顾问的身份出现在了电影片场,因为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就是遵照了鲁宾逊最开始在漫画中为其拟定的形象。另外,罗宾逊一起制作《蝙蝠侠》漫画的合作伙伴鲍勃·凯恩(Bob Kane),也曾以顾问的身份出现在1989年的《蝙蝠侠》中。

·在玛吉·吉伦哈尔正式取代凯蒂·霍尔姆斯饰演雷切尔·道斯之前,瑞秋·麦克亚当斯和艾米莉·布朗特都曾被传会得到这个角色。

·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小丑”,希斯·莱杰独自一人在酒店的房间里待了一个月的时间,分析这个角色的心理状态、姿态和声音--他发现声音是最难模仿的。另外,莱杰还开始写日记,记录的都是他在这一个月体会到的“小丑”的想法和感觉,以方便他在拍摄的时候备用。莱杰还看了艾伦·摩尔(Alan Moore)创作的漫画系列《蝙蝠侠:致命的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和《Arkham Asylum: A Serious House on Serious Earth》,并从1971年的影片《发条橘子》中的亚历克斯以及已经去世的摇滚明星席德·维瑟斯那里借鉴了许多个性特征。

·克里斯托弗·诺兰表示,1995年的《盗火线》对这部影片的影响是最深远的。

·这部影片有一部分是以IMAX的格式拍摄出来的,对此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期盼了整整15年时间了,即使是现在,他也希望有机会可以用IMAX拍摄一部完整的电影。诺兰用IMAX拍摄了影片中的4组主要动作系列场景,而且还拍了许多静态的戏剧性时刻,绝对能够让观众的视觉体系得到最高端的享受。

·芝加哥警局的警察,只要不当班的时候,都会来到片场,在影片中客串高谭市的警察。

·2008年1月22日,希斯·莱杰的意外死亡引起了大家对这部影片的很多猜测,同一天,华纳公司发表了一个声明,表示莱杰已经完成了他所有的拍摄工作,影片也进入后期制作了,因此,“小丑”将会是莱杰生前最后一次在电影中完整呈现的角色。

·艾伦·艾克哈特在影片中饰演检查官哈维·登特,他将这个角色描述成“与‘蝙蝠侠’来自于同一个世界,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与“黑暗骑士”相对应的,哈维就是高谭市的“光明骑士”。而艾克哈特在分析这个角色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相似性与对比中寻找平衡,还要给人一种与“蝙蝠侠”相似、却又完全对立的矛盾感觉,于是,艾克哈特决定为了自己的角色学习人格分裂学。

·“蝙蝠侠”的真身布鲁斯·韦恩在这部影片中将会有一件全新的蝙蝠衣,与2005年的《蝙蝠侠:开战时刻》中的装备相比较,改进了不少,这让克里斯蒂安·贝尔穿起来也舒服许多,使他在表演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新款的蝙蝠衣是由200个独立的橡胶、玻璃纤维、金属网丝和尼龙碎片组建而成的,里面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剪裁工艺,然后再加上非常有弹性的皮带进行固定,这样贝尔穿起来可以显得更合身。后面的斗篷则是以摩托车的安全帽为基本设计理念的,在脖子的接缝处完全断开,这样贝尔可以随意地上下左右摆动他的头。另外,还有白色的目镜,那是“蝙蝠侠”在进行声波定位时使用的。

·服装设计师林迪·海明(Lindy Hemming)对照“小丑”的面部特征和个性,同时也从反传统文化的流行大师皮特·多赫提和“朋克之父”伊基·波普的风格中吸取某些灵感,尽量避免让“小丑”的服饰看着像是一个游民,但又得让它尽量破旧且邋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这个角色尖锐、神经质的一面。

·在拍摄影片开头部分、伦敦巴特西发电站冲出的200英尺高的火柱时,火光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他们一致认为有人对这个已经被废弃的发电站实施了恐怖袭击。

·在影片中饰演市长的内斯特·卡博内尔(Nestor Carbonell),曾在由漫画改编而成的真人电视剧《The Tick》中饰演“蝙蝠曼纽尔”,算是一个对“蝙蝠侠”进行恶搞的角色。

精彩对白:

The Joker: Starting tonight... people will die. I'm a man of my word.

小丑:今晚开始……人们将会死去,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Bruce Wayne: I knew the mob wouldn't go down without a fight. But this is different. They crossed the line.

Alfred Pennyworth: You crossed the line first, sir. You hammered them. And in their desperation they turned to a man they didn't fully understand. Some men aren't looking for anything logical. They can't be bought, bullied, reasoned or negotiated with. Some men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布鲁斯·韦恩:我知道暴徒是不会在没有经历战斗前就平静下来的,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他们很有两面性。

阿尔弗雷德·帕尼沃斯:先生,是你先耍两面派的,也就说是你铸就了他们。在绝望中,他们变成了那种自己都没办法理解的人,有些人身上,就是找不到任何逻辑可言,他们不能被收买,也不会被恐吓,只能进行理性的谈判,但有些人,惟一想看到的,就是这个世界被摧毁。



Bartender: Dent! I thought you were dead!

Harvey Dent: Half...

服务生:登特!我还以为你已经死了!

哈维·登特:半死不活……



Harvey Dent: Rachel's told me everything about you.

Bruce Wayne: I certainly hope not.

哈维·登特:雷切尔告诉了我有关你的一切。

布鲁斯·韦恩:我不希望如此。



Gotham National Bank Manager: The criminals in this town used to believe in things. Honor. Respect. Look at you! What do you believe in  What do you believe in!

The Joker: 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 stranger.

高谭市国家银行经理:这个城市的罪犯有信仰,他们相信荣誉,还有尊敬。看看你!你的信仰是什么?你相信什么?

小丑:我相信,不管用什么方法杀死你,你也不过是一个……陌生人。



The Joker: [to Batman] You've changed things... forever. There's no going back. See, to them, you're just a freak... like me!

小丑(对蝙蝠侠说):你已经改变了……永远,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看,对于他们来说,你不过是一个怪物……就像我一样!



Mayor: [regarding The Joker] What do we got  

Lt. James Gordon: Nothing. No name, no other alias. Clothing is... custom. Nothing in his pockets but knives and lint.

市长(谈及小丑):我们对他了解多少?

詹姆斯·戈登警官: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名字,没有别名。衣服……是定做的,口袋里什么也没有,除了刀就是纱布。



Bruce Wayne: People are dying. What would you have me do  

Alfred Pennyworth: Endure. You can be the outcast. You can make the choice that no one else will face - the right choice. Gotham needs you.

布鲁斯·韦恩:人们在面临死亡,你想让我做什么?

阿尔弗雷德·帕尼沃斯:忍耐,你已经成为被排斥的人了,你可以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正确的选择,高谭市需要你。



The Joker: It's all... part of the plan.

小丑:这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Alarm Guy: So why do they call him "the Joker"  

Safecracker: I heard he wears makeup.

Alarm Guy: Makeup  

Safecracker: Yeah, to scare people. You know, war paint.

惊慌的人:那么你们为什么叫他“小丑”?

窃贼:我听说他化着妆。

惊慌的人:化妆?

窃贼:对,为了吓唬人,你知道,就像军人脸上涂的那种东西。



Harvey Dent: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哈维·登特:要么你就像一个英雄一样死去,要么就活着,直到看着自己变成了一个恶棍。



Harvey Dent: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And I promise you, the dawn is coming!

哈维·登特:黎明前的黑暗,我向你保证,光明很快就来了!



The Joker: Where do we begin  A year ago, these cops and lawyers wouldn't dare cross any of you. I mean, what happened  

Gamble: So what are you proposing  

The Joker: It's simple: Kill the Batman.

小丑:我们从哪儿开始?一年前,那些警察和律师还不敢拿你怎么样呢,我是说,发生了什么事?

盖伯尔:那么你的建议是什么?

小丑:很简单,杀了“蝙蝠侠”。



蝙蝠侠: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 (AVI)

蝙蝠侠: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RMVB)

蝙蝠侠: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 OST
解压密码:www.xialala.com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6:05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2-23
午夜巴塞罗纳/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译  名 午夜巴塞罗那/情遇巴塞隆纳(台)/情迷巴塞隆拿(港)
◎片  名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西班牙
◎类  别 喜剧/剧情/爱情
◎语  言 英语
◎字  幕 英文/中文
◎IMDB评分 7.5/10   21,858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497465
◎文件格式 X264 + AC3
◎视频尺寸 656 x 352
◎文件大小 1CD 49x15MB
◎片  长 96 Mins
◎导  演 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主  演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Christina
      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elope Cruz....Maria Elena
      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Vicky
      哈维尔·巴登 Javier Bardem
      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
      凯文·杜恩 Kevin Dunn
      Pablo Schreiber
      Zak Orth
      Carrie Preston
      克里斯·梅西纳 Chris Messina
      Abel Folk
      Julio Perillan
      Joel Joan
      Silvia Sabate ....Rosa
      Lloll Bertran
      Manel Barcelo
      Jose Maria Domenech
      Jaume Montane
      Christopher Evan Welch ....Narrator
      Juan Quesada ....Guitarist in Barcelona
      Richard Salom ....Art Gallery Guest #1
      Maurice Sonnenberg ....Art Gallery Guest #2
      Emilio de Benito ....Guitarist in Asturias
      Rodrigo Rojas ....Party guest (uncredited)

◎简  介 




        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结伴来西班牙旅游。维姬为人古板而且即将结婚,克里斯蒂娜则思想开放、充满好奇心。这两个性格相异的主人公,来到西班牙后,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家和他美丽但很爱吃醋的前妻。随后四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爱情故事。

一句话评论:

影片是对爱情的一次诙谐、充满智慧、独具匠心的冥想,里面包含了与爱有关的所有令人着迷的改变。

——《SSG辛迪加》

伍迪·艾伦赋予影片一种自然、流水行云般的活力和生命力,故事处处浸透着有如阳光普照般的光彩,让人信心备增,永不会畏缩。

——《纽约客》

一部性感、幽默的娱乐作品,观影的过程就有如在巴塞罗那轻松地度过了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般让人享受。

——《综艺》

影片是伍迪·艾伦赠予西班牙最著名的城市的一件情人礼物,虽然里面讲述的爱情故事并不是那么深刻,却是他继《子弹飞越百老汇》之后最具娱乐性、最有市场潜力的一部作品。

——《顶级评论》

2005年,一部《赛末点》让伍迪·艾伦重新找到了他作为一位电影人的最佳状态,然而自那以后,他好像重新跌回到"平庸"的漩涡,这部影片自然也不例外。

——About网站

幕后制作:

  伍迪·艾伦过去三年一直“赖”在英国不走,愣是成为了英国电影业和电影旅游业的荣誉坐标,即便三部电影在观众和评论家那儿都没得到太高评价。想必伍迪这几年不仅加深了对君主立宪的认识,偷学了点英国人玩填字游戏的小技巧,还顺便在欧洲的新氛围中重新抓住了活力和灵感,老来乐的伍迪展开了欧洲新旅程——去了热情似火的西班牙。伍迪今年带来的是浪漫喜剧《午夜巴塞罗那》,除了美得令人无话可说的斯嘉丽·约翰逊,西班牙明星哈维尔·巴登以及佩内洛普·克鲁兹的加入更是点燃了影迷心中狂热的火炬。

  伍迪和西班牙摄影师加维尔·阿吉雷撒罗贝(《对她说》、《深海长眠》)让这些魅力十足的男人和女人置身于巴塞罗那独具特色的美景中:建筑大师奥东尼奥·高迪的瑰丽建筑,奢华的都市风景以及洋溢着牧歌情怀的西班牙田园风情。而本来纠结不清的爱情关系,挣扎迷茫的人物状态,也在这样愉悦迷人的环境中变得可爱起来。虽然伍迪那股咄咄逼人的锐气不减当年,但他在这部电影中显示出了更多的幽默、轻松和深情,还真有点他自己所说的“写给巴塞罗那的情书”的味道。

  由于伍迪·艾伦沉醉在西班牙情调中,所以这部电影的原声以吉他为主。豪尔出色地诠释了欲望被剥夺的清醒的维姬,约翰逊也成功地扮演了富有冒险精神的克里斯蒂娜,而巴登和克鲁兹共同完成的夫妻戏则是全片最主要的笑点。

梦回巴塞罗那

  《午夜巴塞罗那》绝对属于那种离开了特定的故事背景地就玩不转的爱情电影类型,影片的编剧兼导演伍迪·艾伦说:“当我开始写剧本的时候,除了巴塞罗那,我的脑袋里几乎塞不下任何东西,所以我决定顺水推舟以这座城市为想象蓝图,去创作一个故事,然后让巴塞罗那在影片中充当一个起到关键作用的角色……我非常喜爱这个城市,包括其所在的国家——西班牙,我想通过这部影片向它表达我最为崇高的敬意。巴塞罗那是一座色彩斑斓、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浪漫意外的城市,每当说起它的名字,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恒久不变的爱情主题,似乎除了巴黎之外,巴塞罗那已经成为全世界第二个将浪漫风情当成全部的城市了。”

  影片中,当两个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来到巴塞罗那,打算在这里度过整个夏天的时候,她们分别登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生命舞台,主角之一丽贝卡·豪尔说:“我在影片中的角色是维姬,一个头脑非常清晰、对生活有着大把的计划的人,她快结婚了,攻读的学位也要拿到手了……结婚之后,她打算离开所在的城市,在郊区买一所大房子,生一堆小孩,她觉得自己期望的一切都会依序出现。”克里斯蒂娜与维姬则完全不同,整个就是那种懒散到底、随遇而安的性格,她刚刚和男友分手,工作也是说扔就扔,其扮演者斯嘉丽·约翰逊说:“克里斯蒂娜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迷茫、喜欢流浪的灵魂,她没有生活目标,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她尽可能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逃避责任,有一天过一天,走到哪儿算哪儿。”

  生命的抉择



  伍迪·艾伦在《午夜巴塞罗那》中所关注的,是两个不同的女人在做出生命的抉择时,因为强烈的人物对照和性格反差,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和交换平衡,他说:“对于一个像维姬这样更加循规蹈矩的中产阶级来说,她固执地坚守的是一个在大多数人眼中更加幸福的人生——更加有组织、更加稳定、更加健康,也许维姬永远都不会收获预期之外的成果,但她至少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好男人,会嫁给他,过着幸福而富足的生活,总之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这般的美好。反之,像克里斯蒂娜这样的人,却鲜少能够得到让自己满意的机遇,因为她总是在观望,不会采取行动,她永远只知道什么才是自己不想要的,却不晓得应该伸手抓住些什么。不过,克里斯蒂娜的人生就像是一块变幻莫测的调色板,也许有一天,她真的能够幸运地等到天上掉馅饼的时刻。”

  到了西班牙,维姬和克里斯蒂娜同时卷进了一系列浪漫的纠缠当中,还包括两个浑身上下都燃烧着激情的西班牙人——画家胡安·安东尼奥和他那火辣的前妻玛丽娅·埃琳娜……尽管因为炽热的恋情而完全迷失了自我,胡安和玛丽娅却总是没来由地让自己置身在令人痛苦的冲突和互相伤害当中,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饰演玛丽娅的佩内洛普·克鲁兹说:“他们尝试了很多次,尽量了解对方,尽量和平相处,然而每一次都是以各种糟糕透顶的方式结束的,不过他们并没有放弃,仍然在继续努力着。”失败的爱情所带来的痛苦,同样让胡安不负重荷,他的扮演者哈维尔·巴登表示:“胡安是一个心里满是等待愈合的伤口的男人,作为一名画家,乃至作为一个人,身处与玛丽娅无休无止的牵扯当中,令他身心疲惫,伤痛慢慢渗透至骨髓,已然成为他身体上一个无法抹去的记号,但是,胡安却勇敢地面对一切恐惧,他拒绝逃避。”影片中的胡安最为显著的特质,就是他总能以一种坦率的方式和别人交谈,巴登继续说:“我的角色并非一个矛盾、复杂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他会具备如此直接的性格的原因。他有一种讲出真相的欲望,然后为其他人制造一些有趣且艰难的时刻。”

  相对于胡安的实际、严肃、随和,玛丽娅就属于那种非常有情感破坏力的人了,几乎威胁到了她生活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伍迪·艾伦说:“玛丽娅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才华的女人,她擅长弹钢琴、画画,但由于她对任何事情都过于热衷了,所以她根本没办法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玛丽娅的激情无人能及,情感炽热的她因为对任何感觉都太执着,而使得她对所有触碰得到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不仅如此,玛丽娅还生性善妒,甚至愿意用刀刺向那个她投入情感最多的人,然后玉石俱焚。”在佩内洛普·克鲁兹看来,玛丽娅在处理情感时所面对的问题,来源于她那不幸的人生,她表示:“玛丽娅曾遭遇过很多痛苦的往事,所以对于她来说,理智地处理爱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所带来的那些混乱,都因为她实在是情不自禁。我不觉得她做这些只是为了获得别人的注意而已,她只是没来由地感到困惑和恐惧,但同时,她也是非常勇敢的。”

  相互碰撞抵触的两个世界



  当胡安在一家酒店与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相识,并以他那非常有标志性的真接方式提出“同游”的建议时,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也终于有了交集。对于这两个来自于美国的“外来客”,胡安说服她们陪他一起去奥维耶多市的一个阿斯图里亚斯小城镇,三人不但在那里受到了非常好的款待,而且吃饱喝足后,还发生了性关系,丽贝卡·豪尔说:“维姬一直在想,‘这个令人讨厌的混帐画家到底是谁?’她希望带着克里斯蒂娜尽可能快地离开他。”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维姬发现自己对胡安最初的判断完全是错误的,他真的是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男人,而且他的意图也并非只是粗鲁的性诱惑,哈维尔·巴登说:“其实胡安真的被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的美丽和人格魅力所征服,所以他尝试着在三个人之间去创造一种不同的相处模式,对于他来说,性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但绝不是一场相识的终点,反而是人生中一种更重要的尝试的开始。对于生活的认识,胡安使用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我猜测是基于一种从伦理出发的观点,这里对于每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公平的,但胡安的道德规范显然与一些人所期望的是不一样的,而这恰好也影片中的一个关键点。”伍迪·艾伦对巴登的话表示同意:“他从没想过要施展所谓的诡计,他是一个非常正派的男人,他认为,做爱只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而且还是美好的那一部分。”

  到达奥维耶多后,胡安意识到维姬可能根本就不若她表现出来的那般头脑清楚……丽贝卡·豪尔说:“维姬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有条理性,但她可能过于追求‘条理’了,已经到了一种强迫症的地步,把自己保护地紧密而严实。她内心深处当然也在渴求着更加浪漫、更加狂野的经历,但是对于她来说,想让自己冒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她总是自我控制地非常好,换言之就是她不相信自己也会有失控的一天,所以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够疯狂到什么样的程度。”

  伍迪·艾伦也认为,如果维姬得到了太多的自由的话,会让她感到无所适从:“维姬偶尔也会卖弄一下风情,做一些冒险的尝试,但是她真正想要的,还是那种没有什么危险和意外的安全生活。”丽贝卡·豪尔表示,维姬的情况,代表的是通过影片所引发的“爱的主题”的一个覆盖面更加广泛的问题,她说:“我觉得艾伦一直在观察发生在梦境般的爱情与真实的世界之间的那种紧张的关系,生活与梦想是完全相反的,然后,一个突然而至的契机,你所幻想的一切,强行闯进那个你一直生活的‘真实世界’。”

  爱情的成功与失败

  自从《安妮·霍尔》之后,伍迪·艾伦就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类角色的心理状态,去探索爱情关系中的成与败,他拒绝使用好莱坞那种非常客观的方式,以一种公式化的爱情故事做铺垫,艾伦说:“其实人本来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生物,这使得两个人的爱情想要维持下去就变得愈发困难,因为人们都有着详细到不可思议的需求,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感到苦恼和困扰,甚至觉得自己有可能为此死去。”

  以胡安和玛丽娅为例,他们时时刻刻都像猫与狗一样水火不相融,即使他们疯狂地迷恋着彼此……克里斯蒂娜的出现,使他们的关系达到了某种化学平衡,让他们的爱情再一次稳定下来,他们都对克里斯蒂娜表示出了相应的喜爱之情,克里斯蒂娜也展示了自己的诚意——帮助这两人不再那么地恼火和愤怒,同时还让这段几乎燃烧成了灰烬的关系慢慢地冷却。



午夜巴塞罗纳/Vicky Cristina Barcelona(RMVB)

午夜巴塞罗纳/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OST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6:23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2-23
生死朗读/The Reader
  

◎译  名 朗读者/生死朗读/我原意为你朗读
◎片  名 The Reader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德国
◎类  别 剧情/历史/爱情/惊悚/战争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IMDB评分 8.0/10  (2,610 vote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76051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56 x 352
◎文件大小 2CD 2 x 49 x 15MB
◎片  长 124 min
◎导  演 史蒂芬·戴德利 Stephen Daldry
◎主  演 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Hanna Schmitz
      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Michael Berg
      大卫·克劳斯 David Kross  ....Young Michael Berg
      亚历山德拉·玛丽亚·拉那 Alexandra Maria Lara  ....Young Ilana Mather
      莉娜·奥琳 Lena Olin  ....Rose Mather / Ilana Mather
      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Professor Rohl
      卡洛琳·赫弗斯 Karoline Herfurth  ....Marthe
      琳达·巴塞特 Linda Bassett  ....Ms. Brenner
      沃尔克·布鲁赫 Volker Bruch  ....Dieter Spenz
      苏珊娜·罗莎 Susanne Lothar  ....Carla Berg
      汉娜·赫斯普朗 Hannah Herzsprung  ....Julia
      马赛斯·哈贝奇 Matthias Habich  ....Peter Berg
      Jeanette Hain  ....Brigitte
      路德韦格·布洛克伯格 Ludwig Blochberger  ....Seminar Group Student #1
      Jurgen Tarrach  ....Gerhard Bade
      Vijessna Ferkic  ....Sophie
      科斯腾·布劳克 Kirsten Block  ....Female Judge
      Max Mauff  ....Rudolf
      Vanessa Berthold  ....Sophie's Friend
      Moritz Grove  ....Holger
      Jacqueline Macaulay  ....Heidelberg Lecturer
      Joachim Tomaschewsky  ....Stamp Dealer
      Marie-Anne Fliegel  ....Hanna's Neighbor
      Rainer Sellien  ....Teacher
      Benjamin Trinks  ....Holger's Friend
      Alissa Wilms  ....Emily Berg
      Jacqueline Brock  ....Warden
      Florian Bartholom??i  ....Thomas Berg
      Friederike Becht  ....Angela Berg
      Frieder Venus  ....Doctor
      Hendrik Arnst  ....Woodyard Worker
      Torsten Michaelis  ....Sports Master
      Barbara Philipp  ....Waitress
      Hans Hohlbein  ....Clerk
      Fritz Roth  ....Tram Supervisor
      Jonas J??germeyr  ....Seminar Group Student #2
      Alexander Kasprik  ....Seminar Group Student #3
      Burghart Klau??ner  ....Judge
      西尔维斯特·格洛斯 Sylvester Groth  ....Prosecuting Council
      费比安·巴什 Fabian Busch  ....Hanna's Defense Council
      Margarita Broich  ....Co-Defendant #1
      Marie Gruber  ....Co-Defendant #2
      Lena Lessing  ....Co-Defendant #3

◎简  介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在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中,万事萧条,百废待兴。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米夏·伯格患上了黄疸病,但他仍然时不时的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中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对于这位身处战后管制区的少年而言,这是他仅有的娱乐。米夏在公车上意外结识了风情万种的售票员汉娜,这位比他年纪大得多的漂亮女人,在青春期少年米夏的心目中是最让他魂牵梦绕的人,但是他也并不敢与汉娜攀谈。直到有一次路上米夏的黄疸病病发,汉娜将他送到医院,两人才开始渐渐交谈起来。病好的米夏前往汉娜住的地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在汉娜的屋内,米夏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快乐。

  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情欲变成了爱情,他和汉娜私下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两人在汉娜的公寓中度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汉娜常常叫米夏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慢慢地读给他听。同时,汉娜还监督着米夏的学业,并不允许他就此荒废自己的功课。可惜两人毕竟年龄相去甚远,米夏和汉娜的矛盾渐渐爆发,开始有了争吵,而汉娜在米夏眼中也变得不可理喻和歇斯底里,因此米夏开始和其他女人暗中交往。终于有一天,当米夏前往汉娜的公寓,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这段无果之恋也走到了尽头。

  米夏顺利地继续着学业,大学时他选择了法学专业,而他也交了新的女朋友,汉娜渐渐成了他生命里美好的回忆。毕业之前,米夏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审判席上,米夏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战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汉娜!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面对事实,汉娜供认不讳,所有对她的指控全部痛快的承认,审判进行得很顺利,面对汉娜的将是终生监 禁。但米夏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汉娜曾经是这样的人,他开始调查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最后米夏发现了一个令他无法想像的事实真相……

一句话评论

凯特·温丝莱特的《朗读者》和《革命之路》都应该拿到奥斯卡的提名!

——ropeofsilicon.com

我有多久没有为一个虚构的角色而感动了?凯特·温丝莱特在本片的演出无可挑剔。

——GetTheBigPicture.net

与《刺杀希特勒》不同,本片中你不会看到任何纳粹党徽和制服,但是你将看到更多的对屠杀与人性的探讨。

——福克斯网站

幕后制作

  催人泪下的原着

  每一个看过《朗读者》同名原着的读者,几乎都为书中汉娜的悲惨命运而潸然泪下。原着小说是连续多周的畅销书籍,并被译成了十多国的语言文字。对于这次的电影版,曾经在2002年凭借《时时刻刻》横扫金球奥斯卡的导演史蒂芬·戴德利也坦言倍感压力:“这是一本有很多读者曾经为之深深动容的小说。在和电影公司商量影片的拍摄之时,有时候我在睡觉之前常常想,我究竟是否能够把握好这部电影的改编?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我的家人和不少影迷一直支持鼓励我,他们对我说,‘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把握住它’,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着自己如何能够做得更好,现在影片终于拍摄完毕了,我真的得感谢他们,他们给了我太多的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

  提及影片中有关于二战和纳粹的故事,史蒂芬·戴德利也是感慨良多:“第一次看这本小说是,我很惊叹于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视角竟然如此独特。也许很多人提及二战中纳粹灭绝人性的表现,去关注的都是一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但小说用了另一种触角,他关注的是在战争中,一些普通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这个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更多的人会像汉娜这样,不自觉的参与到一个罪恶当中,并且自己也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从来就没有人关注过他们。这部小说提供了这样的思路,我们终于可以明白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里,更多的事实真相。”

  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

  对于出演《朗读者》中汉娜的角色,凯特·温丝莱特说:“ 这个角色是我演艺生涯中颇有难度的一次演出经历,因为汉娜的身份很特殊,而影片中,她的身份经历了几次转换,有几场戏例如法庭上面的情景,我在演出前都很紧张,这种感觉很久没有了。这个角色让我有一种责任感,使我不得不认真的演出她。曾经我还和导演认真考虑过,角色的身份是德国人,是否影片本身也应该用纯正的德语来进行对白,后来我发现这个难度太大,而且也不符合影片在美国上映的相关规定……最重要的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德语(笑),配音那更加不好,气氛就完全被冲淡了。所以最后我和导演商量之后,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观众在电影中可以找到答案。”

  虽然影片的焦点都集中在扮演汉娜的凯特·温丝莱特身上,但男主角成年米夏的出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也不是等闲之辈。同是英国演员的他,以《辛德勒的名单》《红龙》等电影为人所熟知,对于米夏这个角色,拉尔夫·费因斯说:“ 这个角色从我看剧本的第一眼起就喜欢上了,他是整个电影的旁白,也是讲述人,在影片里,观众会跟随他的回忆慢慢的进入整个故事里。他在影片的最后祈求一种救赎,这种救赎也同样打动了我自己,因为他的确伤害了其他人,虽然这种伤害并没有涉及肉体,以致于他不会收到法律的惩罚,但他已经为自己所忏悔。这也是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地方,我希望同样也能打动观众。”

  影片中给扮演少年米夏的演员大卫·克劳斯所发挥的空间也很大。影片中,他与凯特·温丝莱特有大量的对手戏。对于这个年仅18岁的德国少年,他对这次在《朗读者》中的演出显得很兴奋:“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接到这样的角色,我很感谢导演能够在这么多选角的人选里肯定我。从我小时候起,我的父母就对我讲述着国家的历史,我也很清楚影片发生的年代中的故事,不过导演显得还是不太放心,他常常在片场问我,嘿,大卫,你对这段戏有没有什么疑问?这让我很轻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能和他沟通。凯特·温丝莱特是非常棒的演员,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和她如此近距离的演对手戏,整个影片的拍摄对我而言都是相当宝贵和难忘的经历!”

花絮

·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对于女主角的第一选择就是凯特·温丝莱特,但凯特此时要拍摄《革命之路》,所以影片公司选择了妮可·基德曼。但当妮可·基德曼正式开始参与本片拍摄时,却因怀孕而放弃了这个角色,此时凯特·温丝莱特有了空档期,她最终正式出演本片。

·朱丽叶·比诺什曾被考虑过来饰演汉娜一角。但后来导演认为凯特·温丝莱特更适合汉娜的人选而放弃。

·本片制作人西德尼·波拉克和安东尼·明格拉都在本片完成前逝世。




生死朗读/The Reader (AVI)CD1
生死朗读/The Reader (AVI)CD2

字幕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6:41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2-23
最佳纪录片-走钢索的人/Man on Wire


片 名:走钢丝的人/偷天钢索人
英文名:Man on Wire
导 演:James Marsh
主 演:Philippe Petit | Annie Allix | Jean-Louis Blondeau | Ardis Campbell | David Demato | David Forman
上 映:2008年8月1日 英国
地 区:英国 美国
对 白:英语 法语
评 分:8.2/10 ( 2897票 )
颜 色:彩色
声 音:杜比数码环绕声(Dolby Digital)
时 长:USA:90 min (Sundance Film Festival) | USA:94 分
类 型:记录 犯罪
分 级:美国:PG-13 爱尔兰:12A 加拿大:G 加拿大:PG 澳大利亚:PG 英国:12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1155592/

剧 情:

  描述1974年法国杂技名人Philippe Petit,在纽约世贸大楼间搭钢索逐梦的纪录片,产生念头到完成壮举,他缜密调查规划,突破层层关卡,前后花费六年半的时间。911事件后,当年偷拍画面成为珍贵历史纪录,导演生动捕捉这名杂技人的神态及心理状态

演员表:

Philippe Petit .... Himself
Annie Allix .... Herself
Jean-Louis Blondeau .... Himself
Ardis Campbell .... Annie
David Demato .... Jean Louis
David Forman .... Himself
David Roland Frank .... AlanDavid Frank)
Barry Greenhouse .... Himself
Aaron Haskell .... Jean Francois
Jean Fran?ois Heckel .... Himself
Paul McGill .... Philippe Petit
Jim Moore .... Himself
Joel Ney .... 1970s Police Officer #1
Alan Welner .... Himself
Robert Sciglimpaglia .... Pedestrian / Ford Mustang Driver (uncredited)



走钢索的人/Man on Wire(AVI)

走钢索的人/Man on Wire(RMVB)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8:01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2-23
最佳纪录短片-微笑的pinki/Smile Pinki


微笑的Pinki(Smile Pinki)获得最佳短片纪录片奖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8:30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2-23
最佳短片动画-积木之家 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18:37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2-23
公爵夫人/The Duchess




◎译  名 公爵夫人/叛逆激情-她与戴安娜的命运
◎片  名 The Duchess
◎年  代 2008
◎国  家 英国/意大利/法国
◎类  别 剧情/历史
◎语  言 英语
◎IMDB评分 7.2/10 3,022 votes
◎IMDB链接 http://imdb.com/title/tt0864761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40x272 (2.43:1)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110 mins
◎导  演 索尔·迪勃 Saul Dibb
◎主  演 凯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
      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夏洛特·兰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
      西蒙·迈克伯尼 Simon McBurney
      多米尼克·库珀 Dominic Cooper
      Aidan McArdle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Richard McCabe ....Sir James Hare
      Georgia King ....Lady Teazle
      Bruce Mackinnon ....Sir Peter Teazle
      Richard Syms ....Dr. Neville
      Emily Cohen ....Harryo
      Hannah Stokely ....Maid
      安德鲁·阿默尔 Andrew Armour
      Emily Jewell ....Nanny
      Eva Hrela ....Charlotte - age 3
      Mercy Fiennes Tiffin ....Young Georgiana
      Sebastian Applewhite ....Augustus
      Poppy Wigglesworth ....Charlotte - age 10
      Angus McEwan ....Lord Robert
      Sadie Miller ....Aristocrat
      Laura Stevely ....Lady Elizabeth
      Kate Burdette ....Lady Harriet
      Thomas Arnold ....Dealer
      Calvin Dean ....Devonshire House Servant
      Sarah Wyatt ....Servant Girl
      Matthew Swan ....Aristocrat / Gardener
      Dale Mercer ....Dancer
      海莉·阿特维尔 Hayley Atwell

◎简  介 



在这部描写18世纪英国贵族生活的影片里,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憧憬、背叛、报复的故事。在成为德文郡的公爵夫人以前,乔治安娜·斯宾塞(凯拉·奈特利饰)早已艳惊四座,她迷人的风度、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才情和魅力征服了当时的整个社会,成为众多男人心中的“女神”。

  在17岁时,她嫁给了比自己大9岁的威廉·卡文迪什公爵(拉尔夫·费因斯饰)。然而,迷倒众生相的乔治安娜·斯宾塞却在丈夫那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丈夫对她表现冷漠,而且还与自己的闺密贝丝(海莉·阿特维尔饰)发生了“地下情”,这使她饱受精神上的折磨。 

  身边两个最信赖的人的背叛,改变了乔治安娜的人生观,她变成了伦敦有名的交际花,喝酒、赌博、周旋于上流社会各色人等之间。热爱时尚的她同时又是流言中心,在其穿着成为整个伦敦的风向标的同时,其故事也成为人们摆谈的焦点,她成为当时受英国人欢迎的贵族。后来,她遇到了查理斯·格雷(多米尼克·库柏饰),并与之坠入情网,成为他宣扬辉格党政_治理念的帮手,也亦开始步入政坛。

  当她试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式并带着她所谓的忠心去履行职责之时,混乱的关系和相异的政_治立场把她推到了惨遭丈夫、家庭和整个伦敦抛弃的危险边缘,一场尔虞我诈和自我拯救的战争就此打响。
视频片头
一句话评论

第一次拍历史片的索尔·迪勃没让我们失望,他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和华丽的视觉盛宴。"

——《综艺》

幕后制作

  具有现代感的古装电影

  阿曼达·弗尔曼所著的人物传记《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安娜》在名列畅销书榜单之前,就仿佛已经命定银幕了。尽管故事发生在“人民”诞生前的动荡年代,但在英国人人皆知,最容易成为热门话题的“爱、性、政_治、丑闻、财富、时尚、背叛以及香艳大胆的女人”等因素占据了整部小说。

  《公爵夫人》的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是阿曼达·弗尔曼的朋友,在1998年的时候就抢先拿到了该书的电影改编权,“当我第一次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并且感觉到这是一本绝好的电影素材。”塔娜说道,“乔治安娜是一个率真、聪慧的女人,从某种角度而言她也是现代女性的先驱。我比较喜欢的部分就是乔治安娜如何在内心深处与自己做斗争,这些矛盾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也使她变得更加让人着迷。对于我而言,我关心的是故事的现代性,这也能使现代人对以那个时代为背景的故事产生共鸣的原因。” 能得到电影改编权,加布里埃尔·塔娜认为自己非常幸运,但这也更加不能辜负朋友对她的信任,阿曼达对自己的这部获惠特贝瑞奖(Whitbread Award)的小说十分重视。

  加布里埃尔·塔娜表示这个故事对现代人来说并不会有距离感,,“我认为,也许是巧合,乔治安娜的故事与生活在200年之后的戴安娜王妃有惊人的相似。纵然乔治安娜生活在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庞大的18世纪,但她拥有和戴安娜王妃相同的禀性:活泼、聪明、迷人,敢于超越世俗的偏见,冲破流言的藩篱,成为一个勇敢的斗士和可爱的女人——当受到外界胁迫时,她们都能展示出内心无可限量的力量。”

  “在我的眼里,这是关于婚恋这个永恒话题的故事,是记述一个女人如何循着心迹寻找真爱的故事”,塔娜继续阐释道,“当你认识到乔治安娜所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是所有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时,你更加会为乔治安娜所倾倒。她是一个大胆追求爱的女人,只是爱情的发生地全然出错,同时她也是一个敢为了自己的孩子奉献牺牲的伟大母亲。”

  凯拉·奈特利眼中的公爵夫人

  在影片的宣传过程中,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因为将乔治安娜与戴安娜王妃相提并论而遭到一些影迷的投诉。对于这个争议,饰演公爵夫人的凯拉·奈特利做出了回应,她声称,“在整部宣传片里戴安娜王妃一次也没被提及过。”凯拉·奈特利还表示:“戴安娜去世的时候我只有11岁,说实话对于她的故事我了解得并不太多。我在诠释乔治安娜这个角色时并未受戴安娜故事的影响,我并未发现这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再说也并没有人告诉我应该这么做。在影片里,我永远都是乔治安娜,绝对不会是戴安娜。”

  对于这个惹人非议且戏份颇重的角色,凯拉其实和制片人也有相同的认识:“我认为乔治安娜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人,其婚姻就像一个鸟笼罩着她,促使她寻找出路。同时,这部影片还在讨论女性主义的问题。”

  精心打造每一套礼服

  华美的服饰从来都是宫廷片里的一大看点,《公爵夫人》也不例外。本片中的服饰将具有古典气质的“英伦玫瑰”凯拉·奈特莉衬托得更加靓丽抢眼,服装设计师迈克尔·奥康纳功不可没,电影中出现的各种套系的礼服都是他为凯拉·奈特利量身定做的,其灵感来源及创作理念均很独特。迈克尔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结婚礼服:“历史上乔治安娜的婚礼是秘密举行的,为了避免群众因好奇而围观的场面出现仅限很少的宾客观礼,因此在设计乔治安娜的婚礼礼服时,我主要想体现出18世纪晚期的礼服流行趋势,那就是简单、朴实,不奢华、不夸张。这件奶黄色真丝质地的礼服由三角胸衣为主衬,并在三角胸衣上嵌有钻石。穿戴时必须先以紧身胸衣打底,并配有单独的衬裙。”

  维多利亚礼服:“这一套礼服主要是供乔治安娜出现在公众视线时参加相应的集会时穿着,所以感觉有些硬朗,有点‘政_治化’倾向。在这件礼服中,我将蓝色和青铜色混交在一起后作为上身的主体颜色,下摆部分主要采用了棉布质地的围裙并辅以‘骨头色’的透明硬纱。穿戴时再加上相同类型的帽子,就非常完美了。我的灵感来源于庚斯博罗(Gainsborough)为乔治安娜所绘的肖像画,在画里她就戴了一顶非常经典的黑色宽沿帽。”

  绿色大礼服:“这身礼服是当公爵夫人回到德文郡遇见公爵和贝丝时穿的,我想让她看上去自信一些,傲慢一些。这套礼服的款式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丝质双层披肩外套,上衣是绿色生丝的质地,下裙以粉色加橙色的人造绸缎为主,用好看的丝带打上结,再配上高耸的宽边帽。我认为当公爵夫人穿上这套礼服出现在四轮马车厢或者从整个会客厅穿堂而过时,会非常有戏剧效果。”

  买醉服:“这一套系的衣服颜色是典型的 ‘托斯卡纳’(Tuscan)红,也是本片中乔治安娜最抢眼、最震撼的服装。是为她出席酒会专门设计的,她穿着这件衣服”买醉“、疯笑、打闹,尽显娇态和迷情。制作这一列的衣服(共3套)我们运用了大量的特技,也用了36米长的蚕丝,每件衣服上的蕾丝都手工编制,并用白色黄蕊的玫瑰做点缀。”

  迭迭华衣,层层褶皱,翩翩裙裾,好看的服饰不仅难煞服装设计师,同样也使穿戴它的演员受罪。凯拉·奈特利在穿戴那些宫廷礼服时,就不得不穿上束身胸衣,尽管凯拉已经是业界公认的“骨感美人”,但穿上胸衣仍觉紧憋难受,她表示,“午饭时间最难受,胸衣紧到我难以消化,还要在片中继续装淑女。”

  在片中饰演乔治安娜闺中密友的海莉·阿特维尔也能证明凯拉的不易:“凯拉的扮相相当幽默。因为她头顶上的巨大假发太沉重,剧组不得不找来一张特制的木板,以便她在拍片间隙能让肩膀和头部靠着休息片刻,防止她颈部疼痛,这太有趣了。”

花絮

·《公爵夫人》是导演索尔·迪勃继2004年的《子弹男孩》后推出的第二部电影。

·服装设计师迈克尔·奥康纳为凯拉·奈特利设计的深蓝色丝绒礼服,创作灵感来源于是以18世纪晚期的政治漫画和肖像画。

url=http://58.251.57.206/down?cid=9E4535BD731FEA95993485EAE19E0627FDB0E9AB&t=4&fmt=,1] 公爵夫人/The Duchess (AVI)[/url]

公爵夫人/The Duchess 字幕
[ 此帖被小鹏8号在2009-02-23 20:37重新编辑 ]
离线小鹏8号

发帖
10284
啄木币
1
鲜花
269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2-23
占楼
离线catherine721
发帖
3
啄木币
34
鲜花
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2-23
很及时嘛!!
离线wanny

发帖
13126
啄木币
72139
鲜花
1314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2-23
辛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