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手术后处理
术后,肢体用架子抬高5天或置于CPM机,屈曲200-600。也可以将肢体置于膝关节固定装置上,第三天开始主动活动。当患者恢复对股四头肌的控制后,停止使用膝关节固定装置。通常7至10天膝关节至少要达到900 的屈曲活动。术后24~48小时必须保证抗生素的使用。负压吸引,如果有必要至少保持24小时。如果缝合口有明显的肿胀,须延迟物理治疗至肿胀消退。B和C型骨折须保证部分负重(10~15kg)或不负重约6~8周。最终的目标是在术后一个月膝关节屈曲达到1200。6~8周负重可以增加至50%,但必须根据X线摄片上骨折的愈合情况来决定。高能量损伤(B3和C3),完全负重必须延迟至8~12周。低能量损伤8~12周可达到完全负重,4~6个月有望重新恢复从事大部分简单活动。干骺端骨干的愈合通常较慢,如果没有愈合的迹象就需要植骨。更严重程度的损伤,通常需要12~18个月才能恢复日常活动。
7、失误和并发症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最重要的并发症就是伤口问题。如果能对覆盖软组织仔细地评估,再加上精确适时的手术、全厚皮瓣技术的使用、骨折块的骨膜外暴露以及骨折处最少的软组织剥离,就可使伤口并发症减到最小程度。万一表浅伤口溃破,则应立即手术。反复冲洗和清创,伤口二期关闭,旋转皮瓣,或者在很少的情况下,需要带血管游离皮瓣。
畸形愈合会导致晚期创伤性骨关节炎或干骺端骨干连接部畸形。如果肢体机械轴线受影响,有指征进行截骨术恢复机械轴线。如果主要的关节面骨块在术后早期移位,应该立即纠正,否则一旦大的关节面骨块在移位的位置上愈合,就不可能再获得解剖复位。
严重的骨折或术后没有立即开始早期关节活动的病例可能产生关节粘连。对于术后4周内没有达到屈曲900的患者,可在麻醉下关节镜内粘连松解并用软柔的手法,有望获得功能改善。
8 结论
对于低能量损伤的胫骨平台骨折,有许多研究报道表明手术效果非常好。对低能量损伤骨折,与非手术治疗相比采用内固定治疗更好,术后结果可获得75%~90%满意率。一般低能量损伤型骨折伴少量的粉碎骨块且软组织条件好的患者内固定术后预后很好,功能能够完全恢复或活动轻微受限。研究显示,高能量粉碎性骨折切口需要延长,并用一至两块支持接骨板固定,术后发生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和畸形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的比率明显增高。
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给予有限切开,用抗滑接骨板和桥式接骨板内固定,同时应用后内侧骨膜外接骨板,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对严重关节面粉碎骨折或干骺端骨干分离的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关节面固定,联合使用混合型外固定支架,也被证明术后并发症最小,在这些严重的骨折中术后70%~80%获得了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