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出自明珠之子纳兰性德之手,词牌名是木兰词,名为拟古决绝词柬友,木兰词其实是教坊曲的一种,后来变成了词牌,压仄声韵。决绝词是古代一种女子表述男子的薄情表明与之决裂的一种诗体,这里纳兰写明是柬友,表示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交友也要像情人之间那样忠贞不一。
这首词绝妙的地方就在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觉得真的是一反纳兰词的风法,真的写尽了男女之间爱情的痛挽,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不是都要甜甜蜜蜜相守一生呢?初见的时候总是深情,想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总是要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但此处种种只能是“若只”,第二句马上借用汉代班婕妤的典故“秋扇”将笔锋转到了对薄幸的控诉上,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宠妃,据说天生丽质,而且秀外慧中,但后来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之后,班婕妤遭到冷落,被打入冷宫,曾经有首班婕妤怨,里面就用秋扇指代女子被抛弃。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两句比较好理解,就是说遭到抛弃的时候,借口总是情人之间的感情是易变的。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这四句借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表达自己的感受,骊山华清宫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宣誓生死相守的地方,其时是7月初7夜半,所以写作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是写在马嵬坡明皇被迫赐死杨贵妃之后,归途中听见雨声,触景生情,借哀怨之思写下了雨霖铃一词,寄托自己的思念。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是说现在的薄情郎,怎比得上当时唐明皇的薄情呢。锦衣儿应该就是写的唐明皇,比翼连理出自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相信大家都记得最后的四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读到这里,有几个人不被感动呢。但是白诗是肯定唐明皇对贵妃的爱情的,纳兰对此则是否定的。相比之下,白诗更能深入人心。
纳兰容若得词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写情但是情却是很表浅的情,这首词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就像崔颢当时写出黄鹤楼一样,让人感到词风的改变,但是后面的语句却乏善可陈,没什么新意。
其实这首词并没有用到太多的典故,可能用了我没看出来,所谓典故多的,在古诗词里面称作獭祭,来源于水獭捕食之后,总要把食物在岸上摆满这个事情,记忆中好像是来说李商隐等人的,大概就是咱们现在说的掉书袋。
楼上说的公宫怨,我想大概是元稹的那首吧,其实宫怨诗是一种描写深宫或者久居深居的女性的心理的体裁,跟纳兰要表达的对友情的看法还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点点看法,我在学校里面手头没有什么很多的工具书,很多地方也不知道记忆又没有错误,有的比如班婕妤怨我也不记得是谁写的,具体诗句是怎么样的了,只能写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点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