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我的家乡,行驶着两列只有两节车厢、一节机车的列车,每列在各自的线上早晚往返一次(听说很早以前,每天还往返各两趟的)。在全国火车时刻表上不见它们的踪影,只有沿途车站张贴的时刻表里才有它们的位置。甚至,平时人们都不大会想到它们的存在,只有当第一班汽车还没有发出,或者最后一班汽车开走后,人们才上火车站求助于它。车站卖票很少,人们主要都是上车打票。票价非常便宜,十年前2元就能坐完50多公里的全程,现在也只需要5元。但是列车员,车站工作人员、每个道口,每个人都一丝不苟,仍旧认真指挥停车开车,固守着延续着属于火车人的尊严的传统。
牵引所用的机车看上去没有一点光鲜的地方,所用的车厢也是从干线上淘汰后翻修出来的。每每想起那些老旧的绿皮车,我也总会嗅到车厢内那股特别的气味儿——油漆、皮革、生铁、机油和柴油的味道,以及从车厢连接处钻进的新鲜空气的味道……然而,车厢内的布置依然是无异于干线上的任何一班同级别的列车,似乎昭示着它也是国家铁路的一员。
当列车从干线出岔,拐上这条支线的时候,你可以清楚地听到车轮和很少使用的钢轨间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好像在声明自己的存在。多年前还有许多货列呼啸着驶过,主要是矿石和煤一类的,现在已经少很多了。随着一次一次的提速,许多小站都被“跨越”掉了,而它们还保留着自己的位置,只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知道还能保留多久……
车站。人们就这样在铁道上候车
铁路都是木头轨枕的,干线上已经没有了
来车了,可以看见,很短,只挂了2节
只有2节噢,上晚了就没座位了!!
这趟车是上车买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