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01阅读
  • 12回复

偷梁换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4-29
山东大学加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006-04-28 17:11
  〔本站讯〕4月27日下午,晶体材料研究所在报告厅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大会,会议宣布晶体所重新定位为学校独立的研究机构,公布了新的领导班子,并对晶体所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校长展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展涛在讲话中对晶体所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一、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建立的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是学校唯一的985第一层次创新平台,有着明确的发展方向,独立性强,学校对平台的发展非常重视;二、晶体材料研究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山东大学的品牌和标志,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是山东大学的骄傲。三、晶体材料研究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研究队伍,目前这支队伍,已经顺利完成了新旧交替。以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陶绪堂、徐现刚教授为首的年轻的研究队伍已经初具规模,今年,由晶体所年轻的研究队伍组成的功能晶体材料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计划。在晶体所老一辈研究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下,年轻一代会很快成长壮大,迎来晶体所科研的鼎盛时期。四、目前,晶体所正逢迁入新楼、设备更新、交叉学科建立的大好时机,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晶体所目前面临着相当好的发展机遇,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形成凝聚力,依靠新老两代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晶体所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创造更好的成绩。最后展涛充满信心地说:我们相信,独立以后的晶体所,有这样好的条件,有这样一支研究队伍,一定能为国家科研、经济和国防做出重大贡献。山东大学提出在十一五国家发展战略中要占有一席之地,晶体材料研究所要首当其冲。希望晶体所能够发展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新山大成立时,考虑到材料大学科的发展,晶体所和南校区的材料学院共同组成了新的材料学院,并由蒋民华院士亲任院长。新的材料学院在山东大学的材料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山东大学材料学研究的整体实力以及对新山大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晶体材料研究所承担的研究任务逐步加重,目前,晶体所发展成了集材料、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重要研究基地,需要有独立的体制实现新的管理模式,以构建新的科技创新平台,使晶体所的研究方向更加清晰和重点突出,为此在蒋民华院士及其他教授的建议下,学校决定恢复晶体所的独立研究单位地位,重新成为学校的直属单位。学校要求,晶体研究重点实验室不仅要成为山东大学学术实力与水平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要成为所在研究领域国家水平的代表。要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主流方向上占有一席之地,
  新上任的晶体所所长陶绪堂教授代表全体职工和学生表示,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们有信心搞好晶体材料学科建设,一定要把以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建立的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好,真正发展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4-29
当时山工材料学院实力不强,把晶体所划归到里面申请各种博士点,博士导师,一级学科等等。现在目的都达到了,晶体所为了不再受制于材料学院,又重新脱离出来。这种措施在国内很多大学是很流行的。
和”借院士“,”借项目“”借文章“异曲同工之妙。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4-29
http://www.cmse.sdu.edu.cn/xueyuanjianjie.htm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山东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王琪珑教授担任院长,学院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材料科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均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材料学院学科门类齐全。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包装工程两个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有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方向、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方向和材料加工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智能化控制方向,分别隶属于材料科学系、信息功能材料系和材料工程系。
 
  材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233名,其中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1人,教授6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5 人,教师中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54人,荣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40名。

本院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先进,办学水平较高,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育人体系,现有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均设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院长蒋民华教授是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的晶体材料学家。学院现有教职工233名,其中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教授65名,博士生导师4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学院注重发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包装工程专业。
离线meersun
发帖
1763
啄木币
200
鲜花
11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4-29
随 机 事 件轰的一声巨响,天上掉下神仙水一滴,化作一个 超合金鳞甲,恭喜!恭喜啊!


以前材料确实不太强
合校之后又走了不少老师

晶体所虽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但是实力也不是太强
山大拼命地保住的老蒋
只有一个名号罢了
现在对晶体所基本上没有什么大贡献了

年年讲座都是那一套
基础的不能再基础

但是还是有些年轻老师很有前途的

总觉得他们晶体所钱来得太容易
花的更是大手大脚
有点气不过啦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4-29
引用第3楼meersun2006-04-29 20:12发表的“”:随 机 事 件轰的一声巨响,天上掉下神仙水一滴,化作一个 超合金鳞甲,恭喜!恭喜啊! 以前材料确实不太强合校之后又走了不少老师晶体所虽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实力也不是太强.......


那怎么的?
晶体所就是老山大的精神领袖,甚至比文科都重要。如果没有晶体所这个重点实验室,山大和山工哪个强还两说呢。
PS,微生物那个重点实验室真的是滑的很快。国内基本没什么发言权了。
前几天生科院有个博士出去还说山大生科院博士都发,6,7分的文章毕业呢。事后我直接揭穿她的话,告诉人家,山大生科院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每年应该毕业不了1,2个。
在国内在校生超过5万的大学里面,没有一个973首席的情况也是相当罕见的。
听完后,此人对山东大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离线meersun
发帖
1763
啄木币
200
鲜花
1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4-29
6,7分的文章?
那真是没有人能毕得了业的了
不过晶体所培养的学生也有不少厉害的
今天刚听说一个师哥得了洪堡奖学金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4-29
随 机 事 件看你很辛苦,你的宠物宝宝为你打工赚了 227 个宠物币!
引用第5楼meersun2006-04-29 20:28发表的“”:6,7分的文章?那真是没有人能毕得了业的了不过晶体所培养的学生也有不少厉害的今天刚听说一个师哥得了洪堡奖学金

他们发了篇JACS。不过晶体所与山大对他们的投入和自己发财挣钱相比,还是低效的。
离线meersun
发帖
1763
啄木币
200
鲜花
11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4-29
hehe,晶体所老师发JACS也算是比较高的了
不过国内的气氛也不太好
很多人一出国就连发好几篇
学生还是很聪明的
环境的问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4-29
引用第7楼meersun2006-04-29 21:36发表的“”:hehe,晶体所老师发JACS也算是比较高的了不过国内的气氛也不太好很多人一出国就连发好几篇学生还是很聪明的环境的问题

JACS还是比较难发的,相当于生物医学的JBC。
晶体的发文章很容易搞成生产线,宁波大学和东北有2个人2,3年发几十篇文章的就是晶体方面的。

国内中科院化学所,有机所,吉大,北大,南开,复旦等等连续发JOC,JACS,NATURE MATERIAL还是比较多的。
去年复旦化学院有个硕士毕业总共发了三十多篇SCI,还包括一篇NATURE MATERIAL,直接给了博士学位。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4-29
〔复旦〕一个有志于科研的人——我校优秀毕业生田博之侧记


作者:校刊
来源:复旦新闻网
日期:2005-12-18 1:28:18
发送给好友



  1998年因获全国化学奥赛一等奖而保送我校化学系,3年后直升研究生,又3年后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破格获得博士学位,6年间在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7篇,如今在哈佛大学继续深造。作为首届校长奖获得者,田博之获得的成绩令很多同龄人惊异不已。

  “做学问,能否全身心投入,兴趣能否集中于一点很重要。”赵东元教授在谈及他的学生田博之时说道。在辅导员李峰眼中,田博之“是很聪明,但并不是最聪明的”。与其他同学不同,田博之虽然成绩数一数二,但从不仅仅为成绩而投入,他是真的喜欢钻研。从大一开始,他就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包括1999年和2000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他作为研究成员、负责人及主要撰稿人,在《化学世界》杂志上发表了两篇专题论文,在本科低年级就能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是比较少见的。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他跟随赵东元教授做研究,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里,如鱼得水,乐在其中。攻读硕士的3年间,他发表了大量高水准的论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JACS、Advanced Material等国际顶级专业刊物上的就有6篇,并申请了2项专利。

  “田博之绝对是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赵教授这样评价自己的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除了优秀与勤奋外,还需要有坚定的志向。田博之就是一个很有志向的人,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他并不觉得这是成就,而是付出了努力后应该获得的。做科研,尤其是创新性科研,正是他今后要走的路。

  对于科研,赵东元教授把它看作一个从苦到乐的过程,刚入科研之门,从不懂到懂,这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一旦从苦中发掘出乐趣,就会感受到科研的魅力,田博之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赵教授建议任何一个有志于科研的人,端正学术态度,正确定位,只有真正爱好科学,才会有激情,才能全身心投入,才有可能做出成果。
离线meersun
发帖
1763
啄木币
200
鲜花
117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4-29
引用第8楼merck2006-04-29 21:41发表的“”:JACS还是比较难发的,相当于生物医学的JBC。晶体的发文章很容易搞成生产线,宁波大学和东北有2个人2,3年发几十篇文章的就是晶体方面的。国内中科院化学所,有机所,吉大,北大,南开,复旦等等连续发JOC,JACS,NATURE MATERIAL还是比较多的。.......


同学的导师很年轻
在国内的时候一篇Jacs都没发
出国一年发了三四篇
方向确定了以后
出国深造还是很有好处的

觉得这边导师的水平一般
做东西很散
指导学生就更是平平了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4-29
引用第10楼meersun2006-04-29 21:47发表的“”:同学的导师很年轻在国内的时候一篇Jacs都没发出国一年发了三四篇.......

晕。
给你个反的。这里有个PI,国外发过science,cell,JBC,NAR等,回来之后3年没发一篇文章。最近刚刚开胡发BBRC。
离线meersun
发帖
1763
啄木币
200
鲜花
117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04-29
所以说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