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涛校长随笔:以生命为代价
几天前的那场大风意外地夺去了我们王禧年同学的生命。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我们身边如此亲近的朋友,就这样在校园里被一棵“外强中干”的树掠走了,这样的现实总让我们无法接受。
在送别她的仪式上我见到了她的父母和同学。失去女儿的双亲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绝望是无法用语言去形容的;失去同学的是那些“大一”的年轻孩子,她(他)们可能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痛苦的不幸,眼神里充满了痛楚,心里的创伤是永远都无法抚平的。我们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在震惊和痛惜中反省自责:如果我们及早发现了那棵隐藏的“杀手”,如果我们及早意识到狂风可以带来这样巨大的伤害,如果!这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去年,我们一名优秀的博士生由于心理压力而轻生。以生命为代价,换来我们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痛苦反思,换来我们“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出台和责任的落实。
虽然生活中会有意外和不测发生,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原谅自己的理由。以生命为代价,这样的代价太沉重!防火防灾,饮食与校园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心理健康指导,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它们原来是这样直接地关系到学生的健康乃至生命。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一份责任,再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用心,再多一份用心,我们就能够避免这样悲剧的发生,就能够给学生,给生命多一份呵护。
4月20日是济南少有的一个灿烂的春天。禧年的同学和老师守候在一起,捧着洁白的玫瑰为她送行。如果没有这样的不幸,她(他)们会是一群多么纯真活泼的孩子,生活对于她(他)们就象这灿烂的春天!但现在,禧年已经永远离去了,而这些刚刚成年的孩子过早地体验了生活的残酷,过早地经历了人生的不幸。我在她(他)们的眼睛里读到了深深的创伤,也读到了痛苦中成长起来的稚嫩的坚强。
以生命为代价,应该换来我们“责任”的分量,应该换来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应该换来我们相互的关爱和面对生活的坚强。
禧年,你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