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72阅读
  • 0回复

[资料]2009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爱人如己
 
发帖
51
啄木币
302
鲜花
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7-17
— 本帖被 xyzmoon 从 :: 升学就业 :: 移动到本区(2009-07-17) —
临床技能培训考试大纲II级
(斜体下划线部分为在I级大纲基础上增加的内容)

一、病史采集
(一)发热;
(二)疼痛:
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腰背痛;
(三)咳嗽与咳痰;
(四)咯血;
(五)呼吸困难;
(六)心悸;
(七)水肿;
(八)恶心与呕吐;
(九)呕血与便血;
(十)腹泻与便秘;
(十一)黄疸;
(十二)消瘦;
(十三)无尿、少尿与多尿;
(十四)尿频、尿急与尿痛;
(十五)血尿;
(十六)惊厥;
(十七)意识障碍
二、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 全身状况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医师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
3.淋巴结
(二)头颈部
1. 眼
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
2.口
咽部、扁桃体
3.颈部
血管、甲状腺、气管。
(三)胸部
1. 胸部视诊:
(1) 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 胸壁、胸廓与乳房;
(3)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2. 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 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 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乳房检查(视诊、触诊)
6.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7.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8.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的测量;
9.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0. 外周血管检查:
(1) 脉搏:
脉率、脉律;
(2) 血管杂音:
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3) 周围血管征
(四)腹部
1. 腹部视诊
(1)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外形、腹围;(3)呼吸运动;(4)腹壁静脉;(5)胃肠型和蠕动波。
2. 腹部触诊
(1)腹部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 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4)腹部包块;(5)液波震颤;(6)振水音。
3. 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2)肝浊音界;(3)移动性浊音;(4)肋脊
角叩击痛;(5)膀胱叩诊。
4.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五)脊柱、四肢、肛门
1.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2)脊柱活动度;(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六)神经
1.神经反射
(1)深反射 跟腱、肱二头肌、膝反射;
(2)浅反射(腹壁反射);
2.病理反射(Babinski 征)
3.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nig 征、Brudzinski 征;

三、基本操作
1. 手术区消毒;
2.换药;
3. 戴无菌手套;
4. 穿、脱隔离衣;
5. 穿、脱手术衣;
6. 吸氧术;
7. 吸痰术;
8. 插胃管;
9. 三腔二囊管止血法;
10. 导尿术;
11. 动、静脉穿刺术;
12. 胸腔穿刺术;
13. 腹腔穿刺术;
14. 腰椎穿刺术;
15. 骨髓穿刺术;
16.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17.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18. 清创术;
19. 脊柱损伤的搬运;
20.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21. 人工呼吸;
22. 胸外心脏按压;
23. 电除颤;
24.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四、辅助检查
(一) 心电图。
1. 正常心电图;2. 窦性心动过速; 3. 窦性心动过缓;4. 房性期前收缩; 5. 心房颤动;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 室性期前收缩;8. 室性心动过速; 9. 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11.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12. 左、右心室肥厚13. 典型心肌缺血;14.急性心肌梗死。
(二) 普通X 线影像诊断
1. 正常胸部正位片;2. 肺炎;3. 气胸;4. 胸腔积液;5. 浸润型肺结核;6. 肺癌;7. 心脏增大(二尖瓣型、主动脉型和普大型);8. 正常腹部平片;9. 肠梗阻;10. 消化道穿孔;11. 泌尿系阳性结石;12.上(下)消化道造影;13. 骨折:长骨骨折。
(三)超声诊断
1.肝硬化;2.急性胆囊炎;3.胆囊结石;4.肾结石。
(四)CT 影像诊断
1.肝癌;2.急性胰腺炎;3.腹部外伤(肝、脾、肾损伤);4.颅脑外伤(颅骨骨折、急性硬膜外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5.脑出血;6.脑梗死。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2.痰液检验(病原学、细胞学);3.血清电解质;4.凝血功能检查(PT、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5.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铁蛋白;6.血脂;7.心肌坏死标志物(CK、CK-MB、肌钙蛋白);8.血糖;9.血、尿淀粉酶;10.肝功能;11.肾功能;12.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13.血气分析;14.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15.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16.腹水常规及生化检查;17.骨髓常规检查;18.肿瘤标志物(AFP、CEA、ER、PR、CA19-9、CA125);19.血、尿hCG 检测。
根据2009年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2009年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内容做出相应调 整。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原三站的考试形式不变,考试内容覆盖面更广。考试总时间比以往延长,其中临床类别为65分 钟,口腔类别为80分钟,公共卫生类别为70分钟。各类别考试调整内容如下:

一、临床类别

(一)第一考站病史采集和病例分析内容不变,项目增加。病例分析考试时间和试题分值调整。考试时间由原11分钟延长为15分钟,分值由20分调整为22分。

新大纲中增加的B超部分,在病例分析中作为辅助检查的形式进行考核。

(二)第二考站的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应具有的基本操作能力,其分值增加,均由18分提高到20分,试题设计中增加医德医风、医师职业素质考察,共4分。全身体检重点考核查体的系统性和触诊、叩诊的手法。

(三)第三考站执业医师增加了CT片考察项目。考试时间由18分钟减至15分钟。

二、口腔类别

(一)第一考站增加了社区牙周指数检查项目。考试时间由23分钟减少至19分钟。总分值由30分减少至24分。

(二)第二考站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总项目由6项增加到12项。每位考生的考核项目由1项增加到3项。考试时间由17分钟增加至37分钟。总分值由40分增加至45分。

(三)第三考站增加了病史采集考核项目,病例分析中增加牙列图和X线片阅读的考核内容。考试时间由20分钟增加至24分钟。总分值由30分增加至31分。

三、公共卫生类别

(一)第一考站从原来的“疾病危险因素的处理”变为“公共卫生调查、分析与处置能力”,包括“公共卫生案例分析”和“样品采集技能”两部分。“样品采集技能”是新增加的考试内容,涉及空气、水、食品和公用物品样品采集技能。考试时间共25分钟,分值为40分。

(二)第二考站改为临床基本技能,取消了多媒体考试部分。考试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和“急救技术”。考试时间20分钟,分值为25分。

(三)第三考站取消原“流行病学资料处理”考试内容,调整为“个人防护”、“现场检测技能”和“卫生处理”。考试时间共25分钟,分值为35分。

四、执业助理医师的实践技能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与执业医师基本相同,考试内容相对减少。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