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607阅读
  • 7回复

[杏林风采]山医校友药学编辑家-陈新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1-01
陈新谦 (1918— )

  陈新谦,药学编辑家。他先从事药学教育,后改从事编辑,把全部精力奉献给药学编辑事业,是我国第一位药学编辑专家。他主编的《药学通报》(现名《中国药学杂志》)影响较大;编撰的《新编药物学》,久享盛名。他倡导成立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现名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

  陈新谦,1918年7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1942年,毕业于陆军军医学校大学部药科。毕业后留校在军医学校附属药品制造研究所工作,从事土法制造酒精、鞣酸蛋白代用品等项研究。此外,还参加《药学季刊》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经同学介绍,在贵州安顺参加“新中国科学建设协进会”(简称科建会)。1943年,科建会负责人何庆钵函请陈新谦入川协助会务。因此,陈新谦于当年11月间辞职离所,于1944年1月到重庆,在科建会办的亚光药厂工作,并负责创办《科学中学生》杂志,担任主编。该杂志因经费不足,只出了一期就夭折了。1945年,陈新谦到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任助教一年,1946年暑期回武汉,应聘到湖北医学院任教,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学。1947年秋,到北平市立第一医院任药房主任。1949年初,到张家口华北医科大学分校任教,是年8月,被调到山东济南的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后改山东医学院,现为山东医科大学)药科任讲师、生药教研室负责人。1952年他到北京,直至1983年,在中国药学会担任《药学通报》(现名《中国药学杂志》)副主编,1981年,评为编审。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卫生部支部副主任委员,《药学学报》、《中国海洋药物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期刊的编委、顾问等。现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杂志》顾问。

  为药学编辑工作尽心竭力成为我国药学界有名的编辑专家 40多年时间里,陈新谦除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科研、教学工作外,绝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药学编辑事业。他早年即一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面从事期刊编辑,曾参加过《药学季刊》的编辑工作,主编过《科学中学生》(1945年在重庆出版)和《药学学习》杂志(1950—1952年在济南出版)。1952年,在中国药学会第十三次大会召开前夕,他离开山东医学院,到北京参加《药学通报》杂志的筹备与创刊工作,开始成为一名专职的编辑工作者。有人问他:为什么放着大学的老师不当,来干一个专职编辑?他的回答是:“杂志也得有人去办嘛。如果能办好一个杂志,其作用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1953年1月,《药学通报》(现改名为《中国药学杂志》)创刊。他以满腔的热情,倾注全部心血于刊物工作。《药学通报》在编委会的领导和他的具体主持下,办得生动活泼,颇有特色,在交流学术经验、传播科技知识、促进药学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因而在药学期刊中享有较高声誉,拥有较多的读者。

  陈新谦有丰富的编辑经验、广博的药学知识和较深的文字造诣。但他从不以此为满足,总是勤于学习,经常参阅国内外期刊,博采他刊之长,不断改进编辑工作。他思想活跃,反应敏捷,结合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读者的具体情况,在编委会及其他编辑的通力合作下,及时调整刊物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稿工作。例如50年代,由于旧中国给药学事业带来的灾难,一般药学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均较低,刊物内容便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以普及药学知识为主。60年代,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刊物内容即侧重介绍新知识、新技术,以推动医药卫生战线上的技术革命为主。“文化大革命”期间,《药学通报》被迫停刊达10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刊物得以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国家建设重点的转移,刊物内容即以配合经济建设为重点,主要发表科研成果,介绍药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国外新学科的发展。如临床药学,近年国外进展较快。在他的主持下,组织了大量的稿件发表,仅据1981—1984年的统计,《药学通报》发表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即达100余篇,约二三十万字,有力地推动了这一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他在编辑工作中,能经常想到读者的需要,照顾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尽量选择切合实用的稿件,并通过细心修改,使文章深入浅出,让读者能看得懂,用得上。他反对发表故作高深、不切实际的文稿,反对把科技文章写成天书,使读者望而生畏。在大量来稿中,只要某稿有一两点可取之处,他都要把它挑出来加以整理发表。这种“沙里淘金”的作法,赢得了读者的好评,也鼓舞了一些年轻的作者。例如1987年第1期刊登的《用管道法提取蛤蟆草有效成分》一文,就是从许多来稿中挑出来的。蛤蟆草(雪见草)成分的提取。原来用萃取法,操作繁琐,且需用大量有机溶剂,作者改用“直接管道提取法”,减少煎液浓缩及高浓度乙醇处理,使工艺大为简化,提高工效约5倍。但该稿投来时是一本油印讲义稿,写得很了草,有不少附图,文字冗长,叙述杂乱无章,头绪不清,看不出内容特点。此稿本来准备退稿。后经过仔细审读,发现尚有可取之处,于是他帮助作者反复修改整理,最后获得编委会通过。文章发表后,得到读者好评。

  他善于从来稿中发现苗头,发现人才。他耐心地帮助缺乏写作经验的作者修改文稿,从而培养了作者队伍。凡是修改较大的文稿,他都要退还作者审读,或者在退改函中具体指出其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在写作科技文稿上得到提高。他还对一些稿件的实验设计、科学性、方法学等提出意见,帮助作者提高科研工作及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例如,《药学通报》发表的《用药物进行大面积空气消毒的初步研究》一文,原稿在实验设计上有缺点,实验记录亦不完整。经指出后,作者补充作了实验,并补充了有关数据,从而提高了该项科研工作的科学性。
他还善于发现大多数读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稿件。如由于新药品种的增多,临床治疗的发展,静脉注射药物的配伍问题日益增多,在他的安排下,组织发表《常用静脉滴注药物的配伍禁忌》(附有24种常用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一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后相继有80种、104种、120种静脉滴注配伍禁忌表出版。各医院药房、急诊室、护士值班室等处加以张贴,作为工作参考。许多医药书籍,如《实用儿科学》、《临床药物手册》、《实用药物手册》等等,也将这些表格收载在附录中。

  编撰的《新编药物学》内容丰富久享盛名 陈新谦不仅在编刊工作中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编书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他编著过3本书:《植物化学成分提炼法》、《新编药物学》和《药物学》。《新编药物学》一书由于内容丰富,材料新颖,久享盛名,自1951年第1版问世后,即受到广大医药工作者的欢迎。40年来,该书共进行过12次增订,重印达35次,累积印数达200万册,目前第13版已经出版。曾获“1986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足见该书读者之广,影响之深。

  倡导成立药学史分科学会积极推动药学史研究工作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陈新谦于198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焕发,决心发挥余热,努力为药学事业多做贡献。他除了仍继续从事编刊、编书工作外,还热衷于中国近代药学史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药学史分科学会的组建。

  药学史是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由于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重视不够,从事药学史研究的人不多,我国近代药学史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为了推动药学史这门学科的发展,陈新谦和我国其他药学界的老前辈共同发起于1983年9月在李时珍家乡湖北蕲春县正式成立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陈新谦当选为药学史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会后,他组编出版了《李时珍研究论文集》,书中收载有他与别人合作的重要论文《本草纲目与现代药学研究》。他对药学史这一新学科在国内的开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到目前为止,学会已先后召开过6次全国性药学史方面的学术会议,交流药学史研究论文达767篇。《药学通报》及《中国药学杂志》还开辟“药学史”专栏,发表重要文章累计100余篇,有力地推动了药学史的研究和发展。

  积极钻研努力开拓填补近代药学史研究的空白 自70年代以来,陈新谦即留心药学史的研究,并集中精力钻研近代药学史。他在近10年内,通过深入研究,撰写发表的论文已有40篇左右,内容涉及我国药学近代史范围的医药工业、商业、药材业、教育、科研、学会、出版、单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等方面以及太平天国药学史料等。此外,对药学通史的若干领域,例如药店和药市、药学大事纪、《本草纲目》等亦有专门研究。他的工作,在中国药学史特别是近代药学史方面有着开拓性意义。

  经过几年的努力,陈新谦与张天禄合作于1987年撰成《中国近代药学史》一书。该书总括了1840—1949年百余年间我国药学事业的进展史实,已于1993年出版。

  继《中国近代药学史》之后,陈新谦又于1989年撰成《中华药史纪年》。该书上起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下迄1983年。把几千年来我国药学领域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年代顺序简要地加以编列,以备读者检阅参考。

  陈新谦除编辑书刊、研究药学史外,对科普工作也非常重视。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医药知识,他在《大众医学》、《祝您健康》、《开卷有益》、《健康报》等报刊上先后发表了不少科普文章,受到读者的欢迎。

  陈新谦为人质朴谦逊,平易近人。作为一名编辑工作者的前辈,对年轻编辑的培养非常重视。在平日工作中,他对编辑同志随时进行指导帮助外,还专门组织他们学习,亲自讲课多次。为了更有效、更具体地帮助编辑同志们提高,他选择编辑加工好的稿件进行再加工,然后和编辑一道讨论,使他们体会更深,受益更大。

  总之,陈新谦在数十年的编辑生涯及科研工作中,勤勤恳恳,呕心沥血,为整个药学事业奉献出一腔赤忱,为药学编辑事业和药学史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张天禄 章捷)

  简历 1918年7月21日 生于湖北省汉阳县。

  1942年 毕业于陆军军医学校大学部药科。

  1942—1943年 任陆军军医学校附属药品制造研究所技佐;中国国际救济委员会贵阳总库药师。

  1944年 任重庆亚光药厂药师;创办《科学中学生》杂志,任主编。

  1945—1946年 任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助教。

  1946—1947年 任湖北医学院教员。

  1947—1948年 任北平市立第一医院药房主任。

  1949—1952年 任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后改山东医学院)讲师。

  1950年 创办《药学学习》月刊,任主编。

  1952—1983年 任《药学通报》(现名《中国药学杂志》)副主编。

  1953年 任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理事。

  1979年 任中国药学会第十六届常务理事。

  1983年 任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1984年 任《中国药学杂志》(原名《药学通报》)顾问。

  主要论着 1 丘晨波,陈新谦.植物化学成分提炼法.广州:丘晨波药师事务所,1949.

  2 陈新谦.新编药物学.第1~5版.济南:华东医务生活社,1951年6月,1951年11月,1952年1月,1952年10月,1952年11月,第6~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年,1957年,1960年,1963年,1974年,1981年,1985年,1992年;第11版增补版.1983年.

  3 陈新谦.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4 陈新谦.《本草纲目》及其后续性著作.药学通报,1982,17(9):550.

  5 陈新谦.我国药学期刊简史.药学通报,1982,17(10):610.

  6 陈新谦.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药学会.药学通报,1984,19(4):239.

  7 陈新谦.建国以来的中国药学会.药学通报,1984,19(5):302.

  8 陈新谦.记解放前的药科“改院”斗争.药学通报,1984,19(11):689.

  9 陈新谦.山楂药用简史.中国科技史料,1985,6(4):18.

  10 陈新谦.我国近现代药学史文献概述.药学通报,1985,20(7):437.

  11 陈新谦.太平天国药史拾零.药学通报,1985,20(10):620.

  12 陈新谦,张天禄.《本草纲目》与现代药学研究.见李时珍研究论文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24—354.

  13 陈新谦.清末至解放前的药学教育概况.中华医史杂志,1986,16(1):53.

  14 陈新谦.我国现代抗肿瘤药发展简史.中国科技史料,1986,7(2):37.

  15 陈新谦.简记解放前上海及内地的制药业.药学通报,1986,21(3):170.

  16 陈新谦.阿片史话.中华医史杂志,1986,6(4):238.

  17 项隆周,陈新谦.上海西药商业的发展过程及特点.药学通报,1986,21(8):479.

  18 陈新谦.中国近代药学大事年表(1840—1949).中国科技史料,1987,8(2):57.

  19 陈新谦.本世纪20—40年代国人对中药的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87,17(2):107.

  20 陈新谦.鸦片战争以前的药店和药市.药学通报,1987,22(3):166.

  21 陈新谦.中药界在日中国受到的迫害及其抗争.药学通报,1987,22(8):487.

  22 陈新谦.中国药学会八十年纪要(1907—1986).药学通报,1987,22(11):645.

  23 陈新谦.中国近代药学书刊的出版工作.中国科技史料,1988,9(1):20.

  24 陈新谦.一本最早介绍西方药学的著作《内科新说》下卷.药学通报,1988,23(3):174.

  25 陈新谦.我国近代药学史给人的启示.中华医史杂志,1989,19(2):102.

  26 Chen Xingqian(陈新谦),Qian Shouchu(钱寿初).Great achieve-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pharmacy.J Tradit Chin Med,1989,9(3):230.

  27 陈新谦.两晋以前药学大事记.中国药学杂志,1989,24(8):485.

  28 陈新谦.两晋至五代药学大事记.中国药学杂志,1990,25(2):113.

  29 陈新谦.两宋金元药学大事记.中国药学杂志,1990,25(5):304.

  30 陈新谦.明代至清鸦片战争以前药学大事记.中国药学杂志,1990,25(6):36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pepsin
发帖
36
啄木币
252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7-29
随 机 事 件哈哈,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天上掉下 11 个啄木币砸在你头上!


《新编药物学》,我买过一本,里面有第一版的序,其中提到,感谢齐鲁大学的两位老师!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7-29
引用第0楼merck2006-01-01 17:09发表的“山医校友药学编辑家-陈新谦”: 陈新谦 (1918— )   陈新谦,药学编辑家。他先从事药学教育,后改从事编辑,把全部精力奉献给药学编辑事业,是我国第一位药学编辑专家。他主编的《药学通报》(现名《中国药学杂志》)影响较大;编撰的《新编药物学》,久享盛名。他倡导成立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现名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并组织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   陈新谦,1918年7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1942年,毕业于陆军军医学校大学部药科。毕业后留校在军医学校附属药品制造研究所工作,从事土法制造酒精、鞣酸蛋白代用品等项研究。此外,还参加《药学季刊》的编辑工作。在此期间,经同学介绍,在贵州安顺参加“新中国科学建设协进会”(简称科建会)。1943年,科建会负责人何庆钵函请陈新谦入川协助会务。因此,陈新谦于当年11月间辞职离所,于1944年1月到重庆,在科建会办的亚光药厂工作,并负责创办《科学中学生》杂志,担任主编。该杂志因经费不足,只出了一期就夭折了。1945年,陈新谦到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任助教一年,1946年暑期回武汉,应聘到湖北医学院任教,讲授有机化学和药物学。1947年秋,到北平市立第一医院任药房主任。1949年初,到张家口华北医科大学分校任教,是年8月,被调到山东济南的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后改山东医学院,现为山东医科大学)药科任讲师、生药教研室负责人。1952年他到北京,直至1983年,在中国药学会担任《药学通报》(现名《中国药学杂志》)副主编,1981年,评为编审。曾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卫生部支部副主任委员,《药学学报》、《中国海洋药物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期刊的编委、顾问等。现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杂志》顾问。.......


觉得医学院毕业去坐杂志的编辑也绝对是肥差啊
比如一个97七年制的师姐在北京坐编辑
工作也不忙
没有纠纷没有夜班
多幸福安逸的生活啊
离线pepsin
发帖
36
啄木币
252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7-30
绝对好差事阿
离线在线药师
发帖
1
啄木币
156
鲜花
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2-02
《新编药物学》之情结
杨壮志   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药学部(250021)
1、知书
周日例行到一家医学书店转一圈,发现在新上架的书中摆放着第十五版的《新编药物学》一书,一阵欣喜涌上心头,等待已久的书竟悄然出版了,二话没说就买了一本!打开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扉页上印着“新编药物学五十周年版”一行醒目的大字,不禁引起我与《新编药物学》有关的许多记忆。
我第一次见到的《新编药物学》是第十版,那是摆在父亲的书架上的其中一本书。父亲是内科医生,50年代初毕业于山东医学院(或许称白求恩医学院)。80年代初我又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的药学专业,开始了我的药剂师的生涯。这本书的背景和学术意义是父亲告诉我的,然后我就知道了陈新谦、知道了已经有十个版次的《新编药物学》、知道了这本书在学术界的显赫地位。当时我对这本书的认识比较浅,只是对他的版次比较吃惊,在我们能够看到的中文学术著作中哪有出版到第十个版次的啊!也看到很多的临床医生和药师都在看这本参考书,当我也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时,感到无比的自豪!
   2、学书
  在80年代,书店里的出版物较之今天少的多,尤其是药物学方面的专着很少,《新编药物学》在那个年代作为一本大型的参考书是独当一面的。我在医学院上学使用的那本《药理学》(应该是第一版教材,现在是第六版了!)课本尽管收载了400多种药物,但只有100多种代表药物有详细的解释,而且这些药物的“理性”都很强,不是临床最常用的药。我毕业后作医院药师,开始接触大量的药品,那点药理学知识是不够用的了,幸亏有了一本第十版的《新编药物学》在手边随时翻阅,后来在80年代的中期又分别购到了第十一版和第十二版,我就这样读着《新编药物学》,由一个涉世未深的药学青年逐渐演化成一个成熟的医院药师,现在我是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回想起来我的大部分有关药物方面的实用知识(如性状、化构、药理、用法、剂型……)都是从《新编药物学》中获得的,构成了我的专业知识的主要来源,这本书是我的“随身导师”。
   3、用书
   直到今天,我仍然保持着一个习惯,我的书架上或我的工作室内必须有一本《新编药物学》,作为一个医院药师,有关临床用药方面的问题,我总是首先翻开这本书寻找答案,每每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新编药物学》跟随我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在药房、药库,用于检索药名、简单的形状、剂型、规格;在临床药学,用以合理用药的咨询依据;在药物研究上,用于提供各种科研数据和资料,等等。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只要是手边有一本《新编药物学》,心里就是踏实的,我不能及时应答的问题自然有《新编药物学》给我垫底!
我依赖这本书,是由于我熟悉它的作者,是由于我习惯于它的版式,是由于它的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更是由于我对这本书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那是因为通过这本书的十五个版次,可以看到近代药学的发展进程,可以体会书作者的崇高的治学精神,并且还能让我回想起许多的往事……
              4、觅书
应该是在九十年代的初期,我在济南英雄山的旧书市上偶然的发现了一册32开本的《新编药物学》,书的封面很旧,也说不上是什么颜色的,书页的纸已经发黄了,但整本书还是挺整洁的。当我看到这本书是1951年6月由华东医务生活社出版的,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第一版的《新编药物学》吗?我心里一阵激动,太珍贵了也是太巧遇了,我便在小贩手里很便宜的买了这本旧书,带回家中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于是突发奇想,我要搜集各版次的《新编药物学》!!从那以后,我又陆续搜集到了第五版、第七版、第八版、第九版等等,至今我共有一、五、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版的11种版次的《新编药物学》版本。可惜的是还没有找到二、三、四、六等四个版本。
第一版《新编药物学》所收载的药物用现在的眼光看,已经是很原始、很简单了,有许多的植物的提取物、有重金属的化合物(汞剂、砷剂、铅剂等),有抗生素类,其中的“主要抗生物质”有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洛菌素、苏联抗革兰阳性菌素等6种,“其他抗菌物质”有14种,有多粘液菌素、新霉素、蒜素等,更多的是现在见不到的一些药物。但是这本50年前编写的书的体例与今天的新版的书大体是一致的,或许这是陈氏药物学的风格吧。今年十五版《新编药物学》的序言页上,复印了第一版的扉页和尾页以及第一版的序言,在第一版的序言中陈新谦写到感谢齐鲁大学的黄文兴等先生的帮助,听我父亲讲那时候的黄先生可能是助教,而到我在山东医学院读药学专业时,黄先生已经是国内知名的药理学教授了,有一部分课程是他亲自给我们讲授的,它的音容笑貌我记忆犹新,黄先生前几年已经仙逝,它的儿子现在山东医学科学院是高级管理人员,由于一些科研项目的的缘故,我们不断有些接触,倍感亲切,所以说《新编药物学》是我的一个情结。
其实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见到陈新谦先生,亲耳聆听陈先生对药学的高见,并表达我对先生的敬仰之情。在中国的药学学术界,说到著书立说一事,中药方面应当是古代的先贤李时珍,其《本草纲目》独特的学术成就至今没有人可以超越;而在现代药物方面,陈先生的《新编药物学》在当今中文药学著作中,也是高屋见顶,其学术成就、其声誉、其权威性还没有可以比拟的。
            5、品书
一部大型权威专业参考书,半个世纪以来易版十五次,畅销不衰,在出版界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由最初的几十万字到今天的一百七十万字,是量的飞跃更是质的飞跃,是一部走向辉煌的药物百科全书。我作为这部书的老读者,不仅见证了这部书的发展过程,更是亲历了这部书所伴随的我们这个社会、我们的医药学事业以及整个科学的发展历程,我称赞这部书,我深知他的伟大的意义,我更关心这部书的发展,在此,我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供书的作者参考:
《新编药物学》这部书已经成了医药界的“名书”,应该利用这个“名书”效应,做一些文章,是否可以编辑一些附属出版物,诸如新编药物学的袖珍手册、品牌药大全、药名全录等,造成一种氛围,让大小制药商家以自己的商品药能登录《新编药物学》为荣,由此而获得的版酬再用于新书的编纂改版,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新编药物学》不仅是一分事业,还要做成一分产业,启动一种市场运作方式,充分体现出它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建议出版电子版的新编药物学,如电脑软件、电子书、“药物通”等,有利于进行各种检索,这也是药学资料的特点所需要的。我想一部好书,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利用作者的知识和科技手段,真正成为一簇智慧的结晶。
新编药物学是我的一个情结,他引起我对许多往事的回忆,我更期待新一版的《新编药物学》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于《新编药物学》16版修订的一点建议
《新编药物学》的意义、地位、作用等等的赞美之词,在我们的药学界是无以伦比的,我就不多说了。
我感到高兴的是,通过网络结识了出版社的匡先生,恰恰又是《新编药物学》的编辑。
这样,我就有机会对自己钟爱的《新编药物学》再说点什么。有以下几点:
1、该书的内容,在编辑方式上,有独特的地方,可以通过药名体现出[典]、[基]、[I]等药物的属性,很有指导意义。现在,药品说明书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已经得到了相当的规范,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具有法律意义,我们的书中,是否可以体现出药品说明书的内容?与药品说明书内容一致的地方,是否可以做成黑体字?或者说,每一个我国法定市售品种的说明书是否都可以在书中以黑体字的方式体现出来?
2、可以做一个《新编药物学电子书》,类似“商务通”一样的掌上电脑的东西,我看到资料上讲,台湾有这样的东西,国外也用这样的东西。
3、进一步的说,我们的书,应该再“豪华”一点,最近,我买了第12版的《实用内科学》,该书从形式到内容比前几版都有较大的突破,很有“冲击性”,我们的书可以稍稍的借鉴一下的,相关的概述、进展、评估、文献等,可以有所展开论述;在药理、药化、临床药学、安全性、经济性等诸多方面有所充实,给我一个“一站式阅读”的感觉,把《新编药物学》做成一个“大书”!在中国的药学界,还真的缺少这样一部有威望、有分量、有内容的药学实用“大书”,要做到这一点,非《新编药物学》莫属,《新编药物学》要担当此任啊!
4、可以制作商业版的《新编药物学》,可以收载国内外著名的药品品牌的广告彩色的插页、企业形象的图片、相关的人文地理文化视觉资料等等,这在国外一些教科书、参考书等有的做得是挺好的,赏心悦目,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一些读者的需求。等等拙见,不知是否有用,见笑。
(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 药学部 250021   杨壮志 电话:87558691 13869132828)
1条评分
merck 鲜花 +1 - 2007-02-02
离线yanjie
发帖
20
啄木币
151
鲜花
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3-30
打开《新编药物学》16版,可见第一版的版权页和序言影印页,山医前辈的业绩令我自豪,催人奋进。
通过DXY中的一回忆母校的帖子(其实是一在校小兄弟的回帖)知道了啄木,一个离开山医7年的校友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了。
离线linana
发帖
2205
啄木币
7130
鲜花
53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3-30
“杂志也得有人去办嘛。如果能办好一个杂志,其作用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离线chong
发帖
3904
啄木币
6827
鲜花
17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4-03
好差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