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91阅读
  • 1回复

[资料]中医经典名著——临证指南医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4
鲜花
153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2-17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江苏吴县人(1667-1746),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

叶天士酷爱医学,性格谦逊,凡是听说有比自己高明的医生,都不远千里,前往求教,从不矫作遮掩。曾有一位患者,命在旦夕,他认为是无法救治了,可一年后,却又见到了这个人,原来是一位老和尚把他的病治好了。第二天,叶桂便赶往宝山寺向和尚求学。他隐姓埋名,从学徒做起,挑水担柴,劳动之余就精研学问。过了几年,老和尚对他说,你已经学到了我所有的本事,可以下山了,以你现在的医术,完全可以独立行医,你的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江南名医叶天士。他闻得此言,连忙伏地叩首,告诉老和尚自己就是叶天士,老和尚感动不已。就这样,叶天士先后拜了17位老师,终成医界骄子,他的谦恭诚恳,也成了后世的习医者学习效仿的典范。

  叶天士与薛雪是同一时代的温病大家,二人在观点上有所不同,便相互排斥,频有学术争执。叶天士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踏雪斋”,薛雪把自己的书房题作“扫叶山房。”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高热大汗,面赤口渴,脉象洪大,叶天士开了药方,可服后总不见效,他知道治疗母亲的病应该使用白虎汤,可总是担心母亲年岁已大,受不了这种攻伐力量强的方剂。薛雪闻得此事后,笑道:“老太太得的是这个病,本就该用白虎,药下对了,当然不会伤人,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叶天士闻言顿悟,便改用此方,果然很快就好了。于是,他亲自前往薛雪家中,拱手作揖,诚心请教,薛勇也十分感动,二人尽弃前嫌,从此成了至交密友,也是一段趣谈。

  叶天士的著作《温热论》,是对治疗温热病的大量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虽然文章不长,甚至没有记载任何具体的方剂,但全文言简意赅,对于临床常见的温热病的病状和其传遍规律做了精辟的分析和总结。《温热论》就此成为了后世中医学乃至现代中医学临床诊断热性疾病的重要依据。除去在温热病状分析方面做出的重要总结之外,叶桂在中医学辨证方法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将使用了千余年的以“六经辨证”为主的外感病诊断方法,进一步发展为以“卫、气、营、血”四个层次为主体,由表及里的辨证方法,这既是成功的创新,又是对于六经辨证的高水平的应用和发展,标志着中医学在辨证水平上的又一次提高。自此,也将“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从辨证方法上区分开来。他这种大胆的创新来自于对先贤著作的透彻分析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也有人认为,叶天士称得上是对《伤寒论》理解得最透彻的一位医家。

  另外,叶氏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如此短短几字就概括了温病的特征性发展规律,一些医家认为,这也是对现代医学常见的由肺炎导致心肌类这一现象从中医学理论角度最贴切的诠释。再者,文中还提到了“吾吴湿邪,害人最重”的观点,也是温病学的重要特征,这一学派产生于江南一带,与北方的伤寒派的差异很大,这与地域和气候有很大关系。以至于现代中医界的伤寒与温病学派也存在着南北的差异。

  叶天士的《温热论》,是学习温病学说的必读书。其后,温病学派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医家和论着,但是都未离开他所创建的理论体系。叶天士还留下了不少的医案记录,他十分善于使用轻灵短小的方子治愈严重的疾病,这是中医达到很高境界的时候才能做到的所谓“四两拨千斤”的高超医术,我们从中似乎还可以依稀见到他曾经叱咤医坛的潇洒。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4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2-17
脾瘅
??某,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腻滞可投,口甘一症,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中虚伏热〔。○川连、淡黄芩、人叁、枳实、淡干姜、生白芍。
??某,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宜用温胆汤法。○川连、山栀、人叁、枳实、花粉、丹皮、橘红、竹茹、生姜。口甘一症,内经谓之脾瘅,此甘,非甘美之甘,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譬犹造酒蒸酿者然,倘一有不和,肥甘之疾顿发,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也,胸 必痞,口舌必腻,不饥不食之由,从此至矣,内经设一兰草汤,其味辛,足以散结,其气清,足以化浊,除陈解郁,利水和营,为奇方之祖也,夹暑夹湿之候,每兼是患,以此为君,叁以苦辛之胜,配合泻心等法,又如胃虚谷少之人,亦有是症,又当宗大半夏汤,及六君子法,远甘益辛也,(邵新甫〔。脾瘅症,经言因数食甘肥所致,盖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故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陈气者,即甘肥酿成陈腐之气也,夫兰草即为佩兰,俗名为省头草,妇人插于髻中,以辟发中油秽之气,其形似马兰而高大,其气香,其味辛,其性凉,亦与马兰相类,用以醒脾气,涤甘肥也,今二案中,虽未曾用,然用人叁以助正气,馀用苦辛寒以开气泄热,枳实以理气滞,亦祖兰草之意,即所谓除陈气也,此症久延,即化燥热,转为消渴,故前肾有膏粱无厌发痈疽,热燥所致,淡薄不堪生肿胀,寒湿而然之论,余于甘肥生内热一症,悟出治胃寒之一法,若贫人淡薄茹素,不因外邪,亦非冷饮停滞,其本质有胃寒症者,人皆用良姜丁香荜拨吴萸输姜附子等以温之,不知辛热刚燥能散气,徒使胃中阳气,逼而外泄,故初用似效,继用则无功,莫若渐以甘肥投之,或稍佐咸温,或佐酸温,凝养胃阳,使胃脂胃气日厚,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也,又有肾阳胃阳兼虚者,曾见久服鹿角胶而愈,即此意也,未识高明者以为然否,(华岫云)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245938&PostID=3391394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