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长江七号》神秘面纱首度揭开,与往常的年度大片相比,港人对《长江七号》和周星驰可谓给足面子,除了爱将冯德伦陈冠希身体力行助阵首映,香港特首曾荫权伉俪也亲临现场以行动力挺香港创意工业。
一直被猜测更衍生出诸多古怪剧情版本的《长江七号》在近两小时后现出真相,既没有外星美女老师,也没有外星生物帮助落难父子打败坏人,如果剔除外星狗“长江七号”的元素,这基本就是个一对穷父子在窘困中如何相依为命并找到亲情与友情真谛的励志温情片。
周星驰过去喜欢打破美好用荒诞的残酷来制造笑点,这次转型照顾妇女儿童观感,回归最朴实的情感,周星驰曾坦称,选择温情题材是因为温情片是最好卖的电影类型,优秀的温情片已经有《ET》等前辈,周星驰从技术到表演上保留了被钟爱的诸多旧手段,也大胆实践了他对电影艺术的理解,让这个无论立意与情节本应淡如白开水的故事成为周星驰更显成熟的标志。首映场后,现场影评人与名流都给予影片甚高评价,网易娱乐有幸走进《长江七号》全球首映场,第一时间解析各大看点:
看点一:笑点——周星驰VS周星驰
周星驰每每拍新电影,影迷第一疑问是:好不好笑。《功夫》证实了周星驰在导演的功力,但笑点明显不及《功夫足球》乃至《喜剧之王》密集,以至《长江七号》打出温情牌后,招来“沉闷”或“江郎才尽”的质疑,但首映场内几近无停歇的阵阵爆笑足可推翻此类恶评。
在制造笑点上,严格来说,周星驰并未使出更异乎寻常的招术,相反,《长江七号》随处可见周星驰过去的影子,除了早前被视作恶搞国内外诸多大片的预告片中所现情节,周星驰更是对自己大玩“致敬”,小狄在“长江七号”帮助下大闹学校的一段戏,既有《国产零零漆》里经典的“箱神”,又有《功夫》,《少林足球》中“如来伸掌”“金刚腿”,“长江七号”则俨然是“大内密探零零发”和“多拉A梦”的可爱合体;周星驰对武术的热爱也一如既往地贯彻片中,“长江七号”打狗是对其偶像李小龙的拷贝,小狄和体育老师比武,招式处处恶搞《卧虎藏龙》;影片对白也尽藏周星驰的冷幽默,不少更是星爷代表作台词的再演绎,只是这次换了由“儿子”徐娇代言,从这位眉眼举止都神似的继承人口中说出,颇有些特殊的纪念意义。慕周星驰之名进场的影迷,不妨调动回忆为各个笑点找出处,这将是一次暗藏玄机的怀旧行动。
看点二:徐娇——天才并非浪得虚名
第一次当“爸爸”的周星驰在《长江七号》中表演上佳程度毋庸置疑,这是有史以来形象最破落潦倒的周氏小人物,周星驰对草根的同情和赞赏被表现得更淡然却更易令人动容,但依然无妨第一次登上大银幕的徐娇让“星”光也黯淡。
对于一个只有十岁的小女孩,反串男生尚不是难事,要让一部片子既让人笑又让人哭,对喜感和煽情的把握才是难以言传的技术,徐娇几乎完美地做到了。她扮演的小狄本性善良,但也会有虚荣,妒忌和心虚等复杂的个性,而因为有“长江七号”这个大卖点当朋友,徐娇承担了大部分制造笑点和高潮的重任,她与周星驰童年的神似自然在第一印象上加分,超强的模仿能力和丰富自然的肢体语言更令其他同龄小演员难以企及,在她的鬼脸里能看到周星驰的标志性夸张,也有孩子恶作剧般的天真,她在失去父亲时说着无里头的台词,催泪功力超过直接的悲伤。
周星驰曾多次在采访中把徐娇称作天才,在看过《长江七号》后,影迷赞赏徐娇的演技之余,更应赞赏周星驰的眼光。
当然,看周星驰的电影,除了主角好看,配角也总是必看元素。继如花,酱爆,包租婆之后,周星驰再度引入几大集“丑,怪,贱”于一身的新角色,壮如泰山的美娇娇羞的模样堪称如花升级版,冯勉恒再次出演呆若木鸡的“四眼仔”角色,台词和抽裤子的动作很快就会引来模仿热潮;而周星驰过去作品中不少配角此次将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影片各个角落,细心的影迷可以用心发掘这些虚化在背景里的惊喜。
看点三:长江七号——可爱主打,搞笑补救
科幻,是《长江七号》另一块主打招牌,周星驰就这样带来了一只脑袋毛茸茸身体光溜溜的外星玩具狗。在“长江七号”形象公布之初,对其设计褒贬不一的声音群起,批评的意见大抵觉得它像一个未成品,甚至将其和迪斯尼的《四眼天鸡》比较,到这只似狗非狗的小家伙正式出场后,首映现场不断有女性观众发出“好可爱”的赞叹,对的!它就是很可爱,除了会像狗一样四脚朝天露肚皮,它还会做出呲牙咧嘴,狂笑不止,悲伤含恨等古怪的表情。
更有趣的是,有心的影迷很容易发现,“长江七号”也是周星驰无里头风格的一种复现,如果你还记得《喜剧之王》出字幕时演员们玩的游戏,周星驰早期诸多的屎尿屁笑话,这只看似纯情无比的外星狗会再次狠狠刺激你的笑点。另外,作为一只来自外太空的奇妙生物,“长江七号”除了耍贱装可爱还会发挥带动剧情的作用,对于征服周星驰此次锁定的观众群,“长江七号”的设定值得肯定。
看点四:对白——注定成为流行语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每逢周星驰的新片上映,总有几句台词要被传颂于大街小巷,这次《长江七号》也不会例外。首映场内笑声不断,大多因为台词过瘾,周星驰一方面有保守嫌疑地抽取了过往经典台词的精髓重写入对白中,换了新的演员演绎出新的喜感,一方面利用冯勉恒之类负责搞笑的特型演员开发新的无里头对白,这点在有浓厚本土语言色彩的粤语版中最容易表现,国语版是否能带出另一种幽默,则要考验配音演员和剧本结合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