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大魏村,大魏村很美丽很传奇。村庄里一条清清的河流淌着,河的名字叫温凉河。人们世世代代在河两边繁衍生息,甘甜的河水哺育着善良的人们。温凉河的岸边曾经有一段美丽的传奇故事。
温凉河的下游有一户姓孙的人家,家里最长的是孙大叔。孙大叔的老婆在很多年前的一场雨中得病死去了。孙大叔有两个孩子,都是儿子,大的叫大孙,小的叫小孙。大孙和小孙就像那甘甜的温凉河水一样都是非常善良的孩子。在大孙二十的时侯,孙大爷给大孙娶了一个媳妇。这媳妇,很漂亮,叫小花,是另一个村子小魏村人。小花跟流过小魏村的那条小河一样也那么善良。
一转眼,小花进门五年了,五年过的真快,小魏村的那条小河都改了道。孙大叔父子三的恩宠下,小花开始变的有些矫揉造作。
更不幸的是,就在大孙二十七,小孙二十,小花进门的第七个年头里。孙大叔离他们而去了。大孙,小孙,小花哭的那样的伤心。大孙说自己长这么大了,还没来得及孝顺老爹。小花说假如可以从来,她会更勤恳的侍奉老爹。小孙很伤心,伤心的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哭。
庄严的料理完后事,孙大叔的亡灵得到了安息。半年后,小花的肚子开始变大,小花怀上了孩子。大孙多高兴啊,小孙也多高兴啊,小花一半喜一半忧。
小花对老公说:“孩子生下来以后,怕小孙会烦。”小花对小孙说:“小孙,艾和你哥就要有小孩了,这以后日子一长你就会烦,不如现在我们分开过。”小花仔细的看了看家了,有三间瓦房,两间土房,一头大水牛,一条大黄狗。大孙对小孙说:“以后就分开过了,哥就不能再天天照顾你,你自己要勤劳。”小孙点点头。领着那条大黄狗,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新家,两间黄土房。
春天来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小花的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大孙和小花很高兴,小孙的脸上有点愁。春是播种的季节,小孙没有牛只有一条大黄狗。不过小孙对大黄狗是很好的,总是把自己的吃的东西分一半给大黄狗吃,分家后,小孙和大黄够相依为命。
那天上午,阳光明媚,小孙一手牵着大黄狗,另一只手提着一个大竹蓝,竹蓝里装着用家里全部米做成的白白的大米饭团。小孙把犁具放在大黄狗的身上,小孙把一个大饭团塞到了大黄狗的嘴里。大黄狗大口大口的吃着,一会儿就着一会儿就吃完了,舔了舔舌头。小孙用鞭子在大黄狗身上轻轻一打。大黄狗“呼,呼”的走起来了,它带动着铁犁走的飞快。到了天埂的另一头,小孙又让它转过来,会儿半亩天就犁完了。小孙又往大黄狗嘴里塞了个大饭团。大黄狗吃完舔了舔舌头,又拉起了犁。一个大上午,小孙的田就全部犃完了。小孙躺在田埂上,让那明媚皆阳光照进眼睛,感觉很惬意。小孙徊高兴,为自己的哥哥有了儿子而高其。
田那边的大孙和小花,看傻了,那头老水牛还早慢腾腾的来着。
晚上,小孙回到自己的土房子里,津津有味的吃着番薯野菜汤。门“咚咚”小孙开了门,大黄狗走了进来,小孙要往它的嘴里塞番薯,一块银子从大黄狗的嘴里掉了下来。小孙很呐闷不知道大黄狗从哪里叼来的。“咚咚”门又响了,小花大孙和他们的儿子一起进来。小花说要借大黄狗犁田,要不然那么多田不知什么时侯才能犁完。小孙当然很愿意。
第二天,大孙带着大黄狗去犁田。小花怕儿子以后没饭吃,就只做了半蓝子的小米饭团。到了田里,大孙给大黄够戴上犁具。大孙拿起小饭团塞进了大黄狗的嘴里,大黄狗吃完小饭团,没有舔舌头,大孙一挥鞭子,大黄狗走了几步又停了下来。大孙感到很奇怪,又拿了两个小饭团,塞进了大黄狗的嘴里。大黄狗吃完舔了舔舌头。可还是一步也没走,大孙有点生气,把剩下的饭团都塞到了大黄狗的嘴里。等它吃完了,大孙拿着鞭子用力一抽,大黄狗站着还是一动不动。大孙怒气腾腾,拼命的挥着鞭子。大黄狗被活活的打死了。
晚上,大孙很愧疚的把大黄狗的尸首抬回了小孙的土房子里。小孙哭的很厉害,大孙说不要太伤心了,这不过是一条狗。小孙说“是”。
第二天,小孙伤心的在土房子的后山上挖了一个大坑,伤心地把大黄狗埋了。过了几个月,埋葬大黄狗的地方长出了一片竹子,竹子长得很高很大,叶子很阔。风吹过来的时候,翠绿的叶子会瑟瑟作响。那已经是夏天了,小孙的番薯和野菜都已经吃完了,田里的稻子还没成熟,大黄狗不知从哪里叼来的一块银子也用完了。
这天傍晚,小孙饿着肚子,看着房子里空荡荡的。没有了父亲,没有了哥哥和嫂子,大黄狗也没有了,不禁伤心起来。他出了门,不知觉得走到后山那片竹子下面。小孙看着青翠的竹子,一阵风吹过,竹叶瑟瑟发出响声。小孙伤心的落起泪来,叶有点静。突然,“邦”的一声,一个东西砸到了小孙的头,小孙在地上摸了摸,“啊”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银子。
小孙很高兴,为哥哥的儿子能吃上大米饭而高兴。小花问从哪里来的钱,小孙一五以上十的说了。
傍晚,大孙小花和他们的儿子也到了后山青翠的竹子下。大孙“哇,哇”大哭,“艾好惨呐,儿子都大半月没吃米饭了。” 哭着哭着又说自己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了那条大黄狗。就在这个时侯,“唏,唏”。大孙感觉头上被一个又软又硬的东西砸了一下。大孙和小花在地上一摸,“啊”是两条大蛇。小花嘶叫了起来,小孙拿柴刀赶来,打死了两条蛇。大孙夺过小孙的柴刀,很怒,“啪,啪,啪”一阵乱砍,把整片竹子全砍倒了。
大孙很高兴,儿子这么小就吃上蛇羹了。小孙很愁,他不知道从今以后上哪去哭了。过了几天,小孙愣愣的把那些倒下的竹子拖回土房子里。孙大叔生前心灵手巧,所以小孙也心灵手巧。他用那些竹子,仔细的编了一个大鱼篓。
温凉河的水依旧清清的,流淌着。小孙的那块银子又快用完了,。小孙带着鱼篓,来到河边,他把大鱼篓高高的抛起,抛到河中央。鱼蒌里是有鱼饵的。小孙托着腮,静静的坐在岸边。他很出神的想着事情,想着以前哥哥带着他在这条河上尽情的玩耍。明媚的阳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折射出一道道刺眼的光茫。那时侯,小孩们光着屁股,跑在河沿上,太阳晒在光溜溜的背上。看到水里有鱼,就会“扑通”的跳下去,捉半天但什么也捉不到。小孙想的那样出神,过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他拉起大鱼篓,一看“哇”里面有好多鱼,其中有两条大大的活蹦乱跳的红色大鲤鱼。小孙欣喜若狂,看看,哥哥的儿子又可以喝到美味的鱼汤了。
小花问鱼是怎么来的。小孙说是这样来的。小花就借了那个大鱼蒌。第二天,大孙,小花和他们儿子来到了金色的温凉河边。大孙急急的把大鱼篓扔进水里。夫妻两和儿子等着。小花口若悬河,她说等蒌上了鱼,一部分拿去卖,一部分拿去腌,一部分拿来做鱼汤喝。过了很久,小花终于等不及了。大孙把大鱼篓拉了上来,很重,他们想着里面是许许多多的鱼,可一看里面全是一条条很小的泥蛇,这种蛇吃都不能吃。小孙大怒,大脚把大鱼篓给踩扁了。
小孙看着扁扁的鱼篓发呆,脑子里没有思想。锅里是最后一条鱼里。小孙把扁扁的鱼篓,放进了灶膛里当柴烧。大鱼篓被烧成了灰烬。过了几天小孙去看丘陵地里的豆子快要熟了,他想给豆子催催肥。小孙把灶里的灰装着施进了豆子地里。没过几天地里的豆子就成熟了。一个一个黄滚滚的。小孙想吃,炒了一些,越吃越好吃,就吃了一大把。
第二天,小孙挑着豆子到集市上去卖。昨天吃了豆子,路上开始放起屁来了。小孙一开始有手捂着鼻子,但后来不捂了,原来他发现自己放的屁是香的。他把豆子摆在集市上,大声的喊:吃了会放香屁的豆子,快来买呀。很多人围了过来,但不相信,这时候,小孙放了一屁,那么的香。人们就相信了,一哄而上,豆子一会就被抢光了。小孙又变的像一只小鸟一样高兴,这下他可以给哥哥的儿子买很多很多零食了。
小花又问零食是怎么来的,小孙只好告诉了自己的嫂子。大孙也要那样的豆子,还好小孙吃剩的还有几颗。大孙全部吃了。第二天,大孙挑着家里的豆子也来市集卖。他吆喝着:吃了会放香屁的豆子,大家快来买呀。很多人围了过来,大孙放了一个香屁。豆子又被一抢而空。大孙很高兴,在市集上买了很东西,还给自己的老婆小花买了一多头花。回到家里,小花也笑的合不拢嘴。
可是第二天,大孙家的门口来了很多人,个个凶神恶煞。他们说吃了那豆子根本不放香屁,只会放臭屁。要大孙退钱。大孙哪还有那么多钱。众人对大孙大打出手,群殴了大孙。大孙伤的重,躺在地上,小花哭了,他们的儿子也哭了。
这个时候,很久很久不曾到这瓦房的小孙出现了,小孙把自己卖豆子得的钱给了那帮野兽。他把哥哥扶到床上。大孙静静的躺在床上,脸上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还好头没受伤。小孙紧紧的握住哥哥的手,深情的看着哥哥的眼睛。他说:哥哥,我好想好想和你们住在一起,从分家的那天起。大孙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眼泪掉了出来。
秋天到了,田野里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大孙和小孙辛苦的耕耘了一年。他们获的丰收。他们多高兴。明年一年,自己的儿子,哥哥的儿子,小花都可以吃上白米饭了。从那天以后大孙和小孙就住在了一起再也没分开过,因为他们是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