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贞,女,药学院2003级药学专业。主要荣誉和事迹:2004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授予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05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授予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06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授予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05年度药学院“院优干”,2005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团员,2006年度山东大学优秀团员,2005年度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基金一等奖 ,“五?四”学术论文评比三等奖。“我运动,我健康”征文比赛优秀奖,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合格),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优秀),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总分540)。座右铭: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成为一名大四的毕业生。母校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是一方沃土,难忘的大学四年,我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刻,衷心的对我亲爱的母校说声“谢谢”。
2003年9月,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进入山东大学药学院,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广阔的天空,老师渊博的学识,同学丰富的才艺,校园生活的五彩,在这里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知不足而后进”,我下决心大学四年我会发奋努力,不会虚度宝贵时光。
通过竞选,我担任了班级学生委员的职务,我明白自己担负的是老师同学的信任,班干部不仅仅是一项职务,更是一种责任。我把“为同学服务,建立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集体”为目标,开展班级工作,组织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被评为“院优干”并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团员”。
作为学习委员更要在学习上为同学树立一个好榜样,大学四年,我连续三年获得“山东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并授予“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在这个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课堂狭小的空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感谢老师培养了我们自学的能力,课余时间,我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开拓了思维。
实验在药学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有些院校,单位对我们学生的评价是“专业知识扎实,实验技能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加强了实验管理,同时鼓励同学参加“暑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挑战杯”等活动。2005年7月,我参加了“暑期开放实验室”活动,参与完成课题《竹红菌乙素纳米粒的制备》,在药物分析测试中心程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药物分析新技术有了全面认识。第三学年,我参加了“山东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在邓树海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完成课题《脑靶向灯盏花素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灯盏花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获“五四”论文评比三等奖。通过实验实践,我的实验技能有了很大提高,也使我明白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严谨,求是,创新,踏实。科研素质是一种无形的宝贵财富,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成功与否的基础。在实验中,邓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不懈的钻研精神使我油然生敬。这期间,我对药剂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将其作为我一生奋斗的方向。2006年,我获得“山东大学保送研究生资格”,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药剂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决心努力奋斗,像邓老师一样在药学领域有所建树。
大学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为同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辅导员曾这样评价大学生活:“1-代表学习,0-代表素质发展,0-代表实践,学习是基础,离开学习一切都是0;只有学习不能发展素质参与实践,价值只有1。只有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自己,那样的大学才是完美的”。大学生活验证了老师的话。我在做好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学校组织的“我运动,我健康”征文比赛中,文章《健美的旋律》获优秀奖。
大四下学年,进入紧张的毕业实习阶段,这是对个人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全面考查。大学期间的刻苦努力为我奠定的扎实的知识基础,课外实验活动使我具备了较好的技能,在实验中,能够综合利用药分,药理,药剂,分子生物学的知识,熟练的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好评。
回顾大学四年,在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下,我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仍然继续保持勤奋刻苦的精神,为理想努力奋斗。再次感谢母校,为我的成长提供的广阔空间。
[ 此贴被小东在2007-06-22 11:3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