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81阅读
  • 4回复

齐鲁大学,你在哪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calpel
 
发帖
514
啄木币
774
鲜花
6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12-01
齐鲁大学,你在哪里?
  旧中国有13所教会大学,坐落济南的齐鲁大学是其中之一。我曾经错误地认为,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是一回事,至少有前后承接的关系。其实,同处在山东的这两所著名大学原来的关联并不多。  齐鲁大学前身是由美国、英国等教会创办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04年由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而成。1916年在北京的美国“罗氏竹花医学社”将北京协和医院的三个班的学生转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并带来15万元的“协款”。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也迁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济南共合医道学堂。为了适应学校扩充之需要,学校筹巨款(200余万元)在当时济南市新建门外,建筑校舍,创办新校,学校定名为“齐鲁大学”。1917年9月正式开学,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学生277名,教工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工36人。校长是英人布鲁斯,经费由英、美、加等国教会支付。
  齐鲁大学校址,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齐鲁医院。在历经了山东医学院、山东省立二院的变迁,原齐大的建筑,除个别受到损害拆除外,其余均保护尚好,仍在使用中。齐大的建筑以德国、英国、美国的风格为主,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办公、教学、运动、生活分区建设,各种设施完备、耐用,至今不衰。办公楼称之为麦柯密古楼,美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物理楼叫考文楼,化学楼称柏尔根楼,图书馆名叫奥古斯丁图书馆,神学楼叫郭罗神学楼,礼拜堂称康穆礼拜堂。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军逼近黄河,学生无心读书,学校停课。除留下部分员工留守外,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第二年秋天,在成都华西坝借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校舍复校开课。留驻济南的师生在抗战的前几年尚能“平安”,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齐大,外籍教工被押往潍县乐道院关押,其他人解散,学校教学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8月,日本投降,齐大师生陆续返校,经过整修,学校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在济南复校。1947年上半学期的在校学生为442名,其中文学院105名、理学院123名、医学院203名、医事检验技术专修科11名,教职员工70人。1945年经费3亿元。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极少数人的操纵下,齐大曾将部分人员和教学物资南迁,医学院被迁往福州。济南解放后,齐大经过短时间的修整,由原总务长杨德斋代理校长,重新开课,南迁的师生也相继返校。1949年全校共有学生799人、教师119人。1951年齐大被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9月,根据华东高等学校调整方案,撤消齐鲁大学,文、理两个学院的有关系及部分人员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校址由山医接收。齐大存在了48年。
  齐鲁大学虽是一所教会学校,但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政策,改善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使学校的教育目标能与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相符合。就整体而言,齐大已融入中国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齐大已经“作古”,她留下的那些典雅、古朴、大方、充满了异国风情的校舍建筑,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校园一道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和煦的春日行走期间,似依稀可见“保罗楼”丰盛的早点,教师学生一边“学说英语,分享社交和查经活动”。齐大还聚集了大批文化和教育界的名流,他们共同涵养了齐大的文化精髓。1930年8月,作家老舍到齐大任教,住在南新街一个四合院。在这里老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大明湖》《牛天赐传》等。与老舍同在齐大文学院任教的栾调甫,是蜚声海内外的墨子研究专家,人称“齐鲁一大怪杰”,梁启超呼其:“迈越前人,石破天惊”。甲骨文研究大家胡厚宣,在齐大被迫南迁的困难时期,到齐大任教。在这里他潜心钻研甲骨文,著述颇多,出版了《甲骨六录》等多部著作。建国后,胡厚宣任《甲骨文合集》总编辑。1932年加拿大人明义士,被齐大聘为考古学教授,他将自己在河南安阳收集到的甲骨和其它文物运到济南,在校内建博物馆。明义士的儿子明明德曾任加拿大驻华大使,前几年明明德向山东大学捐赠了父亲留下的大批有价值的资料和文物。另外还有钱穆、张维华、孙伏园等一大批文化精英。学校还编辑学术性校刊《齐大季刊》及国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国学汇编》,影响国内外。
  1948年,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出齐大校园,如医学院的病理科主任侯宝璋、化学科主任江清、皮肤科主任尤家骏等。但是、齐大初建时,招生和毕业的学生很少,1917—1931年毕业生只有438人。究其原因,一是招生条件过高,高中必须毕业,还要通过党义、国文、英文、混合算学、中外历史、科学六门考试。历史政治系前四届每年只招三四名学生;二是学费过高,学生要向学校缴纳10项费用,每年高达140元,其他杂费还要20多元。也有其他原因,像一个时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长期未能在中国政府立案,影响了学校的扩张。即使如此齐大名声膨胀,学界曾有“南齐(齐鲁)北燕(燕京)”之说,足见齐大功力之深。
  现在承其所有的山大,正在对“齐大”的校舍进行整修,力争修旧如旧,保护好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笔者之见,其整修力度完全可再大,校园里的那些别墅,居住的人多且杂,整体形象遭到破坏。腾出来,“养”起来、或者居住可以,不许乱动手脚,保持原貌。全国诸多高校,拥有山大这样一些不同风格建筑物的不多了。  正午12点,麦柯密古楼的钟声敲响,我驻足静听:悠远,浑厚,承载着从不停息的文明与历史走向远方……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月芒
发帖
256
啄木币
375
鲜花
3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2-08
但屈指
西风几时来
有道不流年
暗中偷换
离线piaopengqq
发帖
765
啄木币
34
鲜花
28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2-08
是啊,刚进山医的时候,看到那些古老的建筑,还有那些小别墅,就被山医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闲时漫步在校园里,有时也到老教授的小花园去赏赏花,牡丹开的时候还会去拍几张照片,满墙的爬山虎亦是一特色,跟老教授们聊一聊山医的历史,听听他们的故事,乐趣在其中
而今天的山医校园里的别墅,住着那么多的人,而且那么杂,有的老房子里还开启了小饭馆,。。。
无言
离线六翼天使
发帖
327
啄木币
20
鲜花
2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2-08
往事随风,不堪回首……
离线泰达希尔
发帖
806
啄木币
61
鲜花
2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2-09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将来还不知道是啥样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