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4阅读
  • 1回复

六中全会中心议题:向百姓分钱2.2万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inyouyou
 
发帖
9
啄木币
197
鲜花
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9-26
六中全会中心议题:向百姓分钱2.2万亿

西李湾

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所导致的一系列的社会政治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国,这一问题已经超越其他所有一切因素成为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之间矛盾之最主要源头。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社会高度分化,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纠正,社会的稳定就成大问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成大问题。只有2006年向老百姓开仓分钱2.2万亿,才能真正建成和谐社会。

五中全会,中央决定提议制定十一五规划。党中央、国务院在2005年10月25日又专门下文,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议题,号召建言献策。马上又到十月,六中全会即将召开,收集天下之策进行决策。特向六中全会推荐中心议题:2006年向百姓分钱2.2万亿,构建基本社会正义的经济体系,实现中国政府职能由经济发展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六中全会中心议题必定是追加2006年度国家预算问题。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年度国家预算为3.8万亿,这3.8万亿元国家预算还包括赤字国债,而到7月份统计上半年单财政收入就达2万亿,到9月份很明显全年财政收入要突破4万亿。就是不采纳本方案,六中全会也必须讨论如何将多出的几千亿元财政收入追加到2006年度国家预算里去。六中全会不是讨不讨论追加国家预算的问题,而是讨论追加多少的问题。

中国财政能力极度低下,中国财政能力仅相当于国际标准一半。中国的财政收入如果做分子,以全国的当年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为分母,这个比重是17.3%,这个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30%多、40%多,也比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水平还要低。简单来说就是中央政府无钱来解决各种问题,根本就无力行使各项职能。这是为啥中央对各项工作只能说、只能号召而根本做不到的经济基础。财政能力低是中国民穷国弱的根源,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是三大差距的根源,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是台湾问题解决不了的根源,是腐败问题的根源,是就业难的根源,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列党、国家、人民所面临的几乎所有重大难题的根源。查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找到问题之所在就有破解的办法。

破解财政能力极度低下之策是发行国债,追加预算。“国债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的比重,日本1979年竞达39.6%”,参考日本标准增加财政收入但更谨慎少发国债。2006年发行国债控制在2万亿元,财政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0%-15%的安全区间内。中国国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2005年为21.6%,2005年数据意大利为150%,日本为160%,经合组织预测日本将达成230%,中国2006年发行2万亿元国债还远远未达到国债余额最低风险线。2006年国家预算由3.8万亿增加到6万亿, (2005年基数税收3万亿元,国债2万亿元,2006年税收正常增加6000亿元,国债转化税收4000亿元,合计6万亿元),多出2.2万亿消除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各项难题。2006年分钱2.2万亿每个分钱方案都另有专论,本文只是纲要。

1、2006年国家预算向企业减税3000亿,创造2250万个就业机会。

现在的税太重了,企业已不堪重负,严重削弱企业的发展后劲,如不及时进行减税,中国经济有崩溃的危险。国家预算向企业减税3000亿,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减税3000亿依靠企业的经济扩张急增人工,将2006年度需就业的2500万人安置90%。就业是一切问题的核心,这问题解决得好,一切就解决了。据国家发改委估算2006年全年新增需要就业的人数达2500万,其中本年度410万大学生只有160万能找到正式工作,250万大学生失业半失业。2250万没上大学的青年也一样是人,也不能把他们忘了。这些青年都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必须解决失业过剩问题,大大减少过剩总量,提高首薪价格,解结恶性竟争就业循环,以避免剩余累加和就业挤压。剩余是国家财富的浪费,长期就业挤压会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社会紧张,决不能让宝贵的财富变成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苦难。

2、2006年国家预算向社会保障追加4000亿,向不分城乡的60岁以上老人提供国家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保,扫除“三大差距”。

通过国家财政支出替代百姓赡养老人费用支出,这笔开支百姓现实负担最重,未来压力也最大。现阶段我国由于户口隔离、职业身份隔离所造成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类似南非种族隔离所造成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南非在打破种族隔离后就立即向所有60岁以上老人提供国家基本养老金和基本医保,从根本上扫除了“三大差距”。 虽“三大差距”仍然存在,但只是相对而言。

3、2006年国家预算向教育追加2000亿元,百姓教育费用负担很重。通过财政支出替代百姓教育费用支出,让中国亿万普通家庭卸下这个天大的包袱。

4、2006年国家预算追加2000亿经费解决腐败产生的经济基础问题,将腐败削减大半。

腐败是个经济问题,只能用经济手段解决。党政机关党政干部也是人(法人),和其它人一样,也想过上好生活。想象他们面对经济发展却视而不见安于清贫,那是自欺欺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标准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正当正常需要去罪化,通过经济替代合法化,把党政机关党政干部的行为纳入合法制度框架内,从根本上解决失控的党政机关党政干部行为(腐败)。 这一条很多人不爱听,但只有这样做才能解决腐败问题.

5、2006年国家预算追加2000亿军费,达到国际标准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获得压倒性军事优势来解决极具爆炸性的台湾问题,谋求军事威慑下台湾问题的政治解决。

6、2006年国家预算向“三农”追加3000亿,“三农”投入达6000亿。

将财政支出投向三农基础建设,一方面替代了农民的支出,让农民节省下大笔可支配收入,手头有了现钱,增强了购买力。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大量非农业就业机会,获取了大量的非农业现金收入。
7、至于说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小问题,2006年国家预算向公共卫生追加600亿就轻松摆平。

8、人民币汇率和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累加是国内外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急待解决。

一大规模发行国债人民币对美元自然就稀释了,发行国债还可将境内外资本稀释吸附并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调回国内倍增为10万亿美元,打破贫困恶性循环,让国家和人民迅速富起来。

附加简略解释:

1、2006年发行2万亿元国债作用机理,就是利用国债强制向老百姓分钱。11亿在改革中收入微薄、支出暴涨的掉队老百姓分到大笔现金,1亿多先富起来的人利用国债拿到期票,获利更多,都皆大欢喜,人人捅护。一无所有的老百姓手中有了大笔可支配现金,购买力大增,迅速拉动内需,将中国经济以倍数而不是以百分数膨胀,彻底根治依赖出口的低水平经济恶性循环,使中国脱胎换骨,攀登上高水平的发达国家行列,民富国强。

2、2006年利用公共服务分钱2.2万亿,就是通过财政收入进行二次分配,穷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超过富人,或者说富人较之穷人往往不依赖公共服务,因为富人是可以用钱来购买公共服务的替代服务,甚至是更好的服务。


后注:人民网7月24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10月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六中全会提出目标,号召建言献策,西李湾提交实现目标的办法.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缘续来生
发帖
750
啄木币
1242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26
希望当官的别拿太多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