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46阅读
  • 1回复

[心理]多重人格障碍:让“人格们”互相残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aoyao
 
发帖
*
啄木币
*
鲜花
*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9-26
记者 林天宏

2006年07月19日09:10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10个不同身份的陌生人:女明星、妓女、逃犯、孩子、警察……被困在一家荒凉偏僻的汽车旅馆里,公路和电话线被洪水冲垮,他们和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美国影片《致命ID》(《IDENTITY》),就此为观众拉开了一场神秘连续谋杀的序幕。

  以所住旅馆房间的门牌号10、9、8、7……为顺序,这10个人,正一个接一个死于匪夷所思的谋杀:没有人看见凶手是谁,连被害者的尸体,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随时降临的死神面前,他们恐惧、颤抖,人人陷入疯狂的猜疑之中——身边的某个人,就是隐藏在黑暗中的冷血杀手?又或是,这个建立在印第安人墓地旧址上的汽车旅馆,冥冥之中有某种神秘力量在主宰?

  凶手究竟是谁?导演并没有让谋杀的剧情继续发展,而是将镜头一转——心理学家马里克在协助审理即将被处死的杀人狂瑞沃斯(Rivers)(他被指控连杀6人)时,从证物中发现了瑞沃斯的日记本。日记本中时而粗野、时而娟秀、时而幼稚的笔迹,以及不同的说话方式和语气,让马里克意识到,瑞沃斯是一个严重的多重人格障碍患者。

  何为多重人格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的定义如下:“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子人格,是为多重人格。这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它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特征;尚有不同的智商和视力;更有甚者,有的对同一种药物竟也有不同的反应。尤具戏剧性的,是有些人格还可相互交换意见,并合作进行某项活动。

  凶手的谜底终于揭开。原来,马里克为了说服检察官,瑞沃斯并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不应被判死刑,以瑞沃斯的大脑为舞台,导演了一出假想出来的“汽车旅馆杀人案”。

  马里克使用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注射药物和电击,再以催眠为辅助,在瑞沃斯的大脑中虚拟出暴风雨中与外世隔绝的汽车旅馆,瑞沃斯的多重人格——女明星、妓女、逃犯、孩子、警察……聚集在一起,互相“残杀”,从而达到减少人格数量的目的。

  马里克最终向法官证明,“今晚,在这10个人里,有9个是有罪的,但有一个是无辜的”。他让“这一个”人格“活”了下来。瑞沃斯是可以治愈的,杀人犯是可以消失的。通宵会审之后,法官作出了决定——废除瑞沃斯的死刑,由马里克医生陪同前往精神病院。

  那么,这种“消除多余人格”的极端治疗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效吗?

  威廉·密里根(比利)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犯下重罪(3次抢劫、4次强奸、4次严重伤害)却被判无罪的嫌犯,因为经过鉴定,医生发现他体内有着24重不同的人格。

  对比利进行长期的观察与治疗之后,心理医师丹尼尔·凯斯认为:“应该避免对患者的任何一个人格抱以反感或恶意,设法对他们进行融合,这样的治疗最具动力。如果治疗者试图操纵和离间多重人格,或是企图消灭其中之一,比利就会强烈抵御一切治疗,甚至出现新的、更具有攻击性的人格。”

  果不其然,影片的结尾,瑞沃斯又举起了耙子,在现实中继续了他的谋杀,而牺牲者,则是刚刚将他从毒针下挽救出来的马里克医生。

  《致命ID》用电影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多重人格进行了分析,并且断言了这种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和最终结果。结果是什么呢?治疗者可以消除患者多余的人格,但你永远不知道留下来的将会是谁。或者说,由于有太多的“谁”的存在,治疗者也许根本无法确切地获知,哪个人格在哪个时刻控制着病人。

  这正如影片开始时,瑞沃斯用不断改变的语气,念着他写的一首诗:“我走上楼梯,碰到了一个本不应该在那里的男人,那个人今天也不在。我希望他离去。”人类大脑中的世界,也许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不应该”,那里还有很多地方,人类依然知之甚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缘续来生
发帖
750
啄木币
1242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26
胡搞阿 这不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