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的好多特色都没了
硬实力上,1.海洋学科远东第一,没了;
2.生物学科全国最好,没了(就一个微生物的小方向还行);
3.文史见长,现在也不明显了,学科评估前五也没有一个上榜
软实力(山大文化建设上)
1.弱化原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改成个“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中国最好听的大学校训之一就被改的没一点特色了
2.虽然南门只有二十多年,但是相当有山大特色的了,拆了;
3.校歌,谷建芬老师作曲、乔羽老师作词的山大之歌就非常好听,非要弄个新歌,
那个歌词写的让人想吐,什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是清华校训,清华的特色,
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是南开的校友周总理的名言。。你想让新同学唱着山大校歌的时候想着清华南开是吗??!!
4.新生的录取通知书,迎新标语,体现山大特色的东西也太少了吧,越来越简陋,虽然不是太大的事,但还是要用心吧,这是新生对大学的第一印象啊。新生看了一点归属感都没有,就是失败。
我不是一个反对革新的守旧派,但学校这些瞎折腾的举措真心让我有爆粗口的冲动,不知道是他们在挑战山大师生的智商还是在秀自己的下限。。。
一个大学要生存,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吧
附加 给徐校长的一封信 --- 来自小树林吧
徐校长,
您好!
时光荏苒,山大走过了110年的艰辛岁月,而我在山大也学习生活一年了。人在山大,心却难以认同现在的山大。今年,2011年,也是厦门大学90年校庆,据在厦大交流的学姐说,校庆期间共请来了十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讲座,对学生宿舍也进行了很大改善。今年也是麻省理工学院150年校庆,请问与MIT相比,山大又算得了什么,可是熊丙奇参观后说,整个校园几乎看不出校庆的痕迹,倒是学生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反观山大,各种落后不说,还把大笔资金投入无谓的形象工程中。只能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想当年,山大号称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文史见长,可如今落得个全国三流大学,悲哉!痛哉!
先说说中心校区最近的建设,北门附近的那片空地,自从我来山大以来已经是第三次改造了,开始种上草坪,然后铺上大理石,间种些树,现在又把所有大理石出去,树移调,重新建设,作为生物专业的一员,看着那百年老树就这样被活活移死,怎一个心痛!
操场前边那条路,就我见到的来说,已经是第三次重铺了,不知还会不会有下一次。如今,体育馆前面那路也被扒了皮,看来又要重铺,巨大的机器噪音丝毫不顾紧邻的自习室的孩子们。南门也没了,图书馆也披了一层新外套。。。这熟悉的校园也变得陌生了。您徐挖挖的称号也忒合适了。
笔者并不是反对学校的建设,只不过反对这样无谓的、没有计划的、重复性的、浪费资源的、很不合理的施工,也就是说钱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换来山大外表上的貌似美观。君不见,站在蒋震图书馆向B座看去,墙上密密麻麻的挂着空调,有的一个凹处竟有两台,可是再往下看去,一楼的怎么没了?因为一楼是自习室,是一百多人的自习室!夏天热的如蒸笼一般,也没有按中央空调的迹象,也没有风扇。这样,我又该说些什么呢,又怎么能轻易爱上这个学校,你可知操场门口看门人的那间屋子都安有空调啊!
也许山大并不缺钱,30来层得知新楼都盖起来了,标幅上号称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纯粹扯淡!学校根本没把精力放在本科生教学上,我们的实验室啥器材没有,当做兔子实验室,老师照着ppt给我们说明各个实验器材,然后补充一句,这个我们实验室没有。据老师说,当然老师都会带学生到庐山等地实习,考察,可现在呢?
图书馆有了新外墙,进去一看,书不但少的可怜,而且纸页泛黄,也许文史爱旧,可我们是日新月异的生物学科啊,借本新书真是太难了。新书借书处暑期关门,开始说7月16日完工,后来改成26日,26日去时,门口有贴一条子“开放日期再定”,回校来再一次去,终于开门了,进去,管理员冷冰冰的说不办理!哎!蒋震的书新点,居然搞出个名堂不外借!动物学那排书架上,光《昆虫记》就占据了够三分之一,图书采购员啊,你可知我们不是小学生了,那种百年之前的科普读物怎么能让生物专业的学生看!难不成你有收集《昆虫记》的癖好,各种版本很全啊!偶然翻看图书馆荐购历史,已经几百页了吧,可是已经处理了的,几十页中可能有一个,大家就不要再犯傻荐购了,图书馆是不会管学生的心声的。看看那些人的脸色就知道了。
想说的还有很多,理科生当以专业课为主,可是我们这学期唯一的专业课居然与一门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的扯淡课课时相同!!真不知怎么安排的这课程,苦了我们的专业课啊。学不到东西啊。
至于校长信箱,之前还觉得挺民主,都有回复,可是不过是带着官腔的客套回复,不知从某文件中复制过来,塞学生之口,以政策压人。鄙人上学期提的几个建议到现在还没动静,就比如餐厅外往下掉的墙皮,真挺危险的。学校领导又不去餐厅吃饭,所以随他掉吧!一次心血来潮翻了翻校长信箱,居然是整理过的,还挺有序,这就不能说明问题了,应该把学生的来信及回复,不加删改的挂出来,有问题应确定改过的期限,不合理的你也忍着,做出合理的解释。
就这样吧。校长,您觉得呢?
同学们也说说自己的意见,期待着校长能听到学生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