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61阅读
  • 5回复

调控时期,推迟买房zt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6-28
— 本帖被 会飞的企鹅 从 :: 啄记茶馆 :: 移动到本区(2010-05-31) —
关于现在买房,还是推迟买房的问题,我在blog搜索了一下,
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 此贴被shenlang007在2006-06-28 21:58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6-28
王小广 作者系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
最近看到人民网上有这样的好像是“公益性”的提示语,心里很有些不安。它是这样写的:“任志强友情提醒:历史证明房价永远是上涨”。我们先来看看任志强这句话是不是真理,显然他自己认为这是一条真理。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房地产大泡沫破灭,到了2000年前后住房价格比泡沫高峰期跌了80%,这两年有所恢复,但相对于泡沫高峰期时至少仍跌去了一半。再来说说香港,香港房地产泡沫1997年后破灭,最低时比泡沫高峰期也跌去70%左右,最近几年有所恢复但也离高峰期的房价相去甚远。再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的紫金庄园和万寿路边的恩济花园,大概都是1998年的房子,当时这两处作为高档公寓的房子单价超过8000元/平方米,而这一房价到2004年底基本都跌到了不足6000元/平方米,最近北京房价暴涨特别是二手房涨幅巨大,这两处庄园价格有明显回升,不过我要告诉大家,这两处房子的拥有者基本还未解套,这些都是我亲身调查的事实。许多1998年消费者或投资者都遭遇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不能保本,而且每年要付出6%左右的贷款成本,亏损太多了,但这些都是富人,亏损了也不好意思说,最近几年有许多人投资房地产亏损了,同样也碍于面子不敢说。这都是相信“房价永远上涨,只升不降,具有巨大投资价值”的鬼话的结果。
    去年在高峰点被套的上海房市投资者(实际上多数是盲目的投机者)估计正在一步步地从浅套再到深套,跟当年的股市一样。真正的房市增值者是那些操纵市场者,通过信息不对称对公众的利益进行公然的掠夺。房地产暴利是一个事实,既然是暴利,而且是持续的获得暴利,那么这种暴利是从何而来呢?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是消费者的超过价值的“付出”支持了暴利,当然还有对农民利益的“侵害”。他们超值所得,你必然是超值损失,这是一种零和游戏。所以,老百姓买房一定要理智,不能梦想赚大钱而买房,而应该是量力而行,有能力才买房。买房贵时,可以先租房,等条件成熟了再买房。历史经验恰恰告诉我: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如彩电、电脑、手机、汽车无不是在不断降价或相对价格下降(收入增长的速度快于房价的增速,导致房价收入比逐步降低)且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普及的,需求增加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不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需求增加,供给同样会增加,实际的情况刚好是价格下降将创造更多的需求,高价格将抑制需求,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只有人的智力和能力是永远增值,房地产永远增值特别是能发大财绝对是神话。我敢预言,未来房价即使不可能绝对下降,但也会甚至肯定会是相对下降的,收入增长相对快于房价上涨,那么房价就是相对下降的。对一些有投资能力的人来讲,房地产确有投资价值,但真正具有这种投资能力的人并不多,所以,我一直相信房地产甚至所有的产品都不适应大众投资,当然你把储蓄也作为一种投资的话也许是个例外,但储蓄在中国更多的是一种保障。房价只要是超出了它的实际价值,市场经过时间的处理必然会还其本来价值,房价只涨不跌、永远升值不仅是一种神话,而且是一种公开的欺骗。
    但人民网却不假思索地把这样的鬼话当作公益性的提示语,实在不妥。我希望在任志强的提示语的旁边加上我的提示语“王小广友情提醒:房市有风险,买房需谨慎”,甚至还可以加上这样的一句,“看好你的钱袋,注意周边可能有小偷”。
    凭心而论,中国的股市还是有些透明度的,至少透明度在逐渐增加,但中国房地产的透明度太低,信息不对称使这个产业被许多谬论充斥着。我真的非常希望,在所有的售楼处门前,在所有报纸、杂志的房地产广告旁边加上这样一句公益提示“房市有风险,买房须谨慎”,学学股票市场的作法吧。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6-28
中国楼市进入“飘”时代

作者冯海宁系《今日财富地产show》副主编

——对调控时期买房还是租房的解答



新浪网欲策划“调控时期买房还是租房”专题,约我以表态度。

我就是我,我无法替张三李四做主在调控时期是买房还是租房。我甚至有时候都无法替自己做主,在这个高度敏感时期,不但信息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而且太多的困惑往往把人囚徒在一个无形的空间,人人因此而呼吸急促。

但我可以胡说八道一番,尽管我不了解每一个购房人因为结婚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而急于出手,也不了解租房人因为什么原因而缩手。如果我说错了,各位看官,你就当我无知者无畏吧。

从时代背景来看,刺激人们买房还是租房的最大原因是人们没有摆脱“飘”的心理。工作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收入的不稳定,表现在住房上面主要是心理的不稳定——自信心不足,不知道明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住房生活,什么样的生存状态。

从楼市现状来看,九部委新政的某些条款尚处在争议旋涡(如90平米,70%),各地调控细则尚未出台需要观察,楼市信息混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如建设部的声音),购房人观望情绪在某些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已发生化学反应——据说房价回落,但在大部分城市(如北京),市场表现还不明朗。另外,这次调控周期有多长、力度有多大还是最大的悬念。楼市以上这些表现,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飘忽不定。

据以上两点,我以为中国楼市已进入“飘”时代——生存的不稳定和楼市的不确定已经抬头。另外,我认为开发商本身也在心里打鼓,对不明朗的政策和不清晰的市场,开发商的心现在一时也难以找到落脚点。

一个售楼员这样看待目前的楼市:购房人的心理极其矛盾,买房吧,又害怕买房后政策作用而使房价大跌;不买房吧,又害怕政策不但不能束缚房价,反而引发房价报复性反弹。结果就是在焦虑中观望,等等看。

这个售楼员没有说出开发商的心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开发商的心是随着购房人的心而起伏的,准确地说是飘忽不定。

  综上所述,我认为调控时期在买房还是租房这个问题上,除个体原因之外(如购房人结婚急用),由于诸多的不确定性,购房人最好还是以静制动为佳——毕竟买房是一大笔开支,谨慎为好,因为租房不但风险最小,也不会风吹雨淋。

尽管我们面对现状好像如临大敌,但在买房还是租房这个问题上,不管张三还是李四,我认为如果我们以自住为目的,我们必须要战胜自己,稳住阵脚,均匀呼吸。

  如果大家都坚守腰包,房价不降我不信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6-28
我给表弟的建议
余丰慧
作者系知名网评人、中华网特约评论员
表弟一家从一个地级市举家迁到了中原某省会城市。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住房问题。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首先在一个还算闹市的地方租了一套两居室,大约建筑面积为80多平方米的房子,月租金1000元。稳定以后,现在正在吵闹着买房子。他们跑了几个楼盘和中介后,一直举棋不定。
昨天表弟约我吃饭,让我参谋一下是否现在买房,要买,如何买?其实,这是一个很为难的事情,要冒一定风险的事情。试想,国六条和九部委意见正在实施,效果到底如何?房价走势究竟会怎样,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我让他现在买房,将来房价下跌,白白多付一定资金;如果我让他等一段时间再买,如果房价继续上涨,他将来又要多付一部分资金。
  无奈之机,我对表弟说,假如是我自己没有房子住,想要买房,在目前形势下,我要最少等待半年以上再买。老表立即就说,为什么?我说,首先,我对这次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抑制过高房价政策充满信心。因为,有上次调控结果反弹的教训,我认为国家这次是不会再重蹈覆辙的。其次,这次调控措施有几项是非常具体和过硬的。比如90平方米套型建筑面积的70%规定,房屋交易税延长到5年的规定,等等,这些都是很有效、很具体的措施。只要认真贯彻落实,效果一定很好。再次,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是,前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依然过大,货币信贷投放速度过快。下步经济上的宏观调控措施一定会加大加快,房地产市场将首当其冲。房价继续上涨没有宏观面支持和环境。其四,我最近暗访了几家楼盘和中介,交易比较清谈,观望情绪占据上风,有些有价无市,说明调控措施初步见效。当然,这是我从调研中看到的表面现象。最后,推迟到半年以后买房,假如房价继续上涨,也损失不到哪里去。试想,现在一个月租金为1000元,加上其他费用半年才五六千块钱,却避免了更大的风险,我感觉值得。况且,假如房价有所下降或者保持目前价位,那就更加划算。
  最终,我的结论是,先租房住着,最少推迟半年再买房。表弟说,会考虑我的建议,回去与老婆商量后再决定。分别时,我向表弟再三嘱托,我的意见仅供参考,中国楼市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在当前形势下,短期内你在买房还是租房上做任何选择,都不要后悔,也不要埋怨我呀。表弟笑了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6-28
按兵不动,静待细则
作者系深圳兴智业地产首席策划 高立民

2006-06-20 13:10:08

大 中 小


自从2005年宏观调控政策接二连三陆续出笼,房地产市场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景象没产生丝毫改变。从房地产这个金矿上挖出金子的老板连年增多,亿万富翁逐年成长。那些贩卖毒品的伙计对房地产老板的羡慕那叫没边没沿——人家谈笑之间财源广进,论坛之上电视之中,万众瞩目而挥洒自如;咱可好,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死拼活挣的那点小钱,还没人一个10万平米的住宅项目多,整天提心吊胆,东躲西藏,没一天安生日子。真是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咱们搞房地产开发可有多滋润!



国六条实施细则犹如一个角儿,上台刚做了一个动作便赢得满堂彩,好声一片,地动山摇。可惜,这个被给予深厚希望的角儿当天感冒外加头昏脑涨,宿酒未醒,一张口荒腔走板亚赛叫驴,惊得刚才叫好的FANS张大了嘴合不上(估计有掉下巴的),脸上透出来的表情,和见了鬼一摸一样。



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市场,城市正在有与无之间进行阶层划分。有房的,就是有产者,对城市具有较高的认同,希望这个城市更加美好;无房的,就是无产者,心情复杂——如果我能站住脚扎下根,我当然希望这个城市是中国最好的城市,如果不能,这个城市最好烂掉或者越来越糟糕。骨子里当然巴望尽快进入有的行列,但是被市场不断抬高的门槛搞得欲进不能,欲罢也不能:没有一个标示身份的住房,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你总是和浮萍一样有被风吹草动边缘化的危险,而这个危险几乎触手可及!



各种消息充斥媒体与小道,各地还在根据本地的特色,对十五条进行翻译。换届工作还在进行中。换届重要还是十五条重要?无需赘述。十五条在各地成为具有某地特色的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还有一段滞后的时间,通常估计两个月。乌纱帽重要,经济发展重要,人民的福祗最重要。最不是东西的就是GDP,人们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完全与他的收入水平成正比。为房子、医疗、教育、养老、失业闹心,是改革开放之前N倍。



政府动辄劝人租房,但是没有提供任何合适的房源,买不起的无产者只好向有产者租赁遮风挡雨的房子,保护一家老小。在租赁法律尚不健全,租赁者利益完全得不到保护的当下,政府已经划分了治下百姓的阶层——有多套住房的有产者正在成为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房主;其他人租赁房主住房因此心怀忐忑,风雨飘摇,不知道在这个租赁来的房子里能够呆多久,因此无法有计划地安排一家人的生活,其后代的教育当然远不如房主阶层稳定……,再过一代,又一代,是不是再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游戏?



各地细则没有出台,大家还是观望一下吧。房价全面下跌的可能性不大,政府不敢;但是随着供应量的增加,有可能买到更合适的房子,现在不宜出手,宜捂住口袋。实在需要住房的,租一套吧。让房东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配齐全套家私电器。炒房炒成房东的大有人在,租赁价格日趋合理,此时租当然更划算一些。



1、钱多的不知道怎么花的,买房,买大房,买别墅;

2、钱来的不明不白的,买房,买大房;

3、中了彩票大奖的,买房;

4、买也行,租也行,工作稳定的,买房,不明朗的,租房;

5、其他的,租房;

6、政府提供廉租房(假如),先租10年(估计最多十年就破败不堪了)

7、经济适用房,能买多少买多少,能买多大买多大;
离线wowo
发帖
1117
啄木币
1526
鲜花
11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7-09
因为这个莫名其妙的市场,城市正在有与无之间进行阶层划分。有房的,就是有产者,对城市具有较高的认同,希望这个城市更加美好;无房的,就是无产者,心情复杂——如果我能站住脚扎下根,我当然希望这个城市是中国最好的城市,如果不能,这个城市最好烂掉或者越来越糟糕。骨子里当然巴望尽快进入有的行列,但是被市场不断抬高的门槛搞得欲进不能,欲罢也不能:没有一个标示身份的住房,没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你总是和浮萍一样有被风吹草动边缘化的危险,而这个危险几乎触手可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