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511阅读
  • 8回复

高山流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370
啄木币
2
鲜花
54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6-25
落座落在武汉龟山之西、月湖之畔的汉阳有一座琴台。我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崔颢笔下的“芳草萋萋鹦鹉洲”,但相传这里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相知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这对知音在这里建造了这座公园。

  在许多年以前,我同我的一位知心朋友就游历了这琴台,似是想听听伯牙的琴声,看看子期的品韵,然后也合奏一曲高山流水。

  高山嵯峨,流水泱泱;山傍水而高,水依山而流。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如伯牙子期那样知心。尽管我们的境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尽管我们的条件已经很不相称,尽管这是失业者与县官的交往,但我们一见面就能品出对方的心思,在一起就要不醉不罢休。大有伯牙子期再世之感觉。

  如今,我们又游览了这琴台。我又想起了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在未遇钟子期之前,常常于夜深月明之时,独坐幽篁,静听松风,将满腹心事付与瑶筝,抑郁地弹着,然后沉闷地叹着。后来就是在这汉阳遇见钟子期,俞伯牙抚琴一首,志在高山,钟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俞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钟子期又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自此俞伯牙遇到了知音,于是他只消在泠泠七弦上优雅地一挥手,千山万壑的松涛便会此起彼伏奔赴在钟子期为他而敞的心胸。真是一曲千古绝唱啊!

  印象中的高山流水,印象中的俞伯牙钟子期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了。但是,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知音仍是不计其数的。常听人们说知音难觅,可那只不过是不遇而已。一旦相遇又何愁相知呢?比如上述提到的我的那位朋友。又比如在茫茫网络间,有缘与朋友们相遇想必也一定有相知的时候。

  二千年前的俞伯牙在遇到钟子期之后到底弹了些什么?钟子期又究竟知了些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也许俞伯牙只是像姜太公直钩钓鱼一样,胡乱地拨弄了几下琴弦,很巧合被钟子期听到而得到一通赞赏;也许钟子期根本就不谙音律,也只是胡乱地说了一通,两人便成了知已。事情有时就是那么简单。简单如我什么也不懂却也常常到网络中寻觅……或许这就是一种寄托吧?

  高山依旧嵯峨,流水依旧泱泱,琴台依旧供人们参观游览。宇宙的光阴流转,人类的沧海桑田,都没能风蚀那座高山绕过那道流水。高山流水自成千古,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苇子
发帖
783
啄木币
4205
鲜花
8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6-25
逝者如斯,然而"高山依旧嵯峨,流水依旧泱泱,琴台依旧供人们参观游览。宇宙的光阴流转,人类的沧海桑田,都没能风蚀那座高山绕过那道流水。高山流水自成千古,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楼主说的好.

发帖
9370
啄木币
2
鲜花
54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6-30
珍惜现在 就不会被时光抹去
离线苇子
发帖
783
啄木币
4205
鲜花
8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6-30
苏辙云,人生在世,若不出一番好议论,何自别于禽兽!话我记不全了 但意思在此。当与楼主共勉啊 哈
离线蓝.希
发帖
7652
啄木币
4766
鲜花
21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6-30
对啊 有专门的评论家呢
记得看诗词的时候还有一个女的特别厉害忘记是谁了
离线苇子
发帖
783
啄木币
4205
鲜花
8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6-30
呵呵 我们是随便发牢骚,在红与黑里有这么一个公爵说了这么一句话,此公身无分文枉论天下大事。呵呵 我就是此公了
离线蓝.希
发帖
7652
啄木币
4766
鲜花
21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6-30
呵呵谦虚 本性   师兄
离线假装酷
发帖
466
啄木币
450
鲜花
1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7-15
巍巍之乎在高山,洋洋之乎在流水〉
离线枫林雨潇
发帖
388
啄木币
911
鲜花
16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7-18
有机会去听听古筝曲"高山流水"
陶冶情操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