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算是你师兄,也是七年制的,还没有还有一年毕业,已经选科了。
关于选科,有以下几点心得,希望有所帮助。
1.关于选科的时间流传着两种说法:
(1)尽早选,有以下优势:a.可以早接触专科 b.早与名导师联系 c.早接触导师和课题等等
有以下不足:a.可能会先入为主,以为以后自己肯定就搞这个科,而忽视了后面的实习 b.错过了自己更感兴趣的科室或者导师,又不好与前一个老师“毁约” c.老怕别人抢了自己的老师,导致与同学们的关系不好处等等
(2)晚选科,等到了实习完了再选:
优势:a,对各个科室有个大概的了解,可以很想和纵向比较 b.对各科室的导师基本上了解,在选择导师方面更游刃有余 c.对医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作出的决定更理性化。
缺点:a.别人挑的导师自己不好意思去和别人竞争 b.接触专科的时间短,不利于临床和科研
2。关于挑选的科室:很多人都说女生不好找工作,外科的女生就更难,因为我还没有经历这一关,所以不太确定,但是我前面几届都有女生选择外科,比如乳腺甲状腺专科,小儿外科,脊柱外科,手外科,小儿和女性泌尿外科等等,反映还蛮好,其实这几个科室也满是和女生。其实选科还是要综合考虑,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导师,本医院的强势科室及以后热门科室等等。
3.关于挑选导师:有人喜欢找大牌教授:以后考博有优势(我们学校七年制不能转博);自己找工作时导师的影响会给自己的简历加分;同门师兄弟较多,一人有难,八人帮忙等等。但是也有一些缺点:大牌教授的学生较多,且日常事务多,很难得有时间来观照自己;在大牌教授收下做实验完全靠自己找课题,对七年制学生来说较难。
我选的是一个副教授,博士毕业才4-5年,升副教授2年,但是手上的课题较多,发表的文章也比较多,属于有潜力的那种。他现在只有我一个学生,所以能经常得到他的亲手指导,不光是学习方面,还有生活及工作等方面。所以我还是比较满意。
综上述:万事都有两面性,看到事物优势的一面,更应该看到不利的一面。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建议:在见习阶段不必记着四处联系,现纯下心见习,看看自己到底对临床哪方面感兴趣,观察一下那些导师的声誉比较好(双向选择嘛),等到你把所有的见习科室(包括6个小科室)都转完了,再选导师不迟。我们同学绝大部分是这样做的。目前只想到了这么多,有什么疑问pm我。
祝愿找到好的科室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