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61阅读
  • 44回复

寻访校友,上海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霍普金斯
发帖
2287
啄木币
4053
鲜花
313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08-08-09
公费旅游~~~~~~~~
离线doudouluck
发帖
1694
啄木币
2345
鲜花
176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08-08-09
看题目就知道是你发的,帮顶!
离线手术刀
发帖
2232
啄木币
17737
鲜花
440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8-08-10
咱学校以前超级牛的
离线high
发帖
427
啄木币
46
鲜花
92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8-08-11
为临床医学生答疑
——访97级七年制黎晓光、98级七年制陈星、82级公共卫生系齐广义
一、关于七年制在上海就业的问题:
有学生想知道山大医学院毕业生在上海就业的情况,对此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打探这些信息,综合回答如下:
上海由于自身优越感比较强,而且高校众多,医科类更是不乏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现并入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等著名院校,开设医科院系的学校更是多不胜举。因此招聘时对外地生源表现出明显地极不积极。很多医院直接表明不收外地生源的毕业生。甚至有的医院竟然问:“山东大学在哪里?有临床医学专业吗?”可以这样说,上海的医院多吸收本地学校输送的毕业生,如同山东的省立医院和齐鲁医院吸收掉很多山大医学院的毕业生。
黎晓光可谓是山医临床七年制的优秀代表:身为97级七年制的班长,成绩优异英语突出;专业为神经外科,导师为神经外科主任、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副院长李新刚教授。2004年就业时只身来到上海找工作,考虑到就业的困难,找工作开始时并未定位到三甲医院,或神经外科专业,而是将主要的希望放在三级乙等或二级医院的急诊科。而在山东,他完全可以在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即使降低目标,他一家医院一家医院地亲自上门投寄简历,不是被拒收就是毫无音讯,对东方医院更是连续三次登门拜访。最后人事部门为不被继续打扰临时找个纸箱子将简历放进去。就这样,拜访过十五家医院,没有一家给面试的机会,黎晓光说,那段时间的心情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理解的。
黎晓光最后的就业单位是上海瑞金医院,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传奇经历。
当又一家三甲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以“没有招聘计划”为由拒收简历时,黎晓光碰到了一个好心的医生提醒他去上海市瑞金医院试试运气。瑞金医院是上海市著名的三甲医院,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每年都有招聘计划。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直接去找到急诊科主任,问路时碰巧问到了副主任,副主任就将他带到主任办公室,主任一看是副主任带来的人,因此非常重视这个学生。经过交谈初步了解了他的情况,主任正好要去济南开会。黎晓光把握住这个机会,连夜赶回济南。请自己的导师在会议上能够引荐一下自己。就这样,黎晓光获得了去瑞金医院参加面试的机会,凭借运气和自己的实力,在多方力量的帮助下终于在上海找到了工作。
经过这般经历,黎晓光总结经验,提醒师弟师妹们在找工作时最好去找学科的带头人,因为他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且他有权力将一个人要到自己的科里。这样就省掉了在人事部门隔靴搔痒的麻烦。如果真正想到上海来发展,也可以考虑先考博,等到博士毕业,三年下来人际关系都建立起来,留下来工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据黎晓光师兄的实力,来上海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看是否能够把上海的门敲开。他在瑞金医院做了接近四年后觉得自己不适合那里的工作环境。这里就要提到黎晓光曾经经历的一件事情。来到瑞金医院,黎晓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但是工作仅仅三个月就被病人告了,虽然责任不在自己,自己也胜诉了,但是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他自我解嘲说:“那感觉就像自己全身心地去爱病人,却被反过头来被踢了一脚。”
去年底师兄获得了一个到上海和睦家医院(united family hospital and clinics)急诊科面试的机会,后来就从瑞金医院跳槽来到了和睦家医院。这个美资医院不仅可以提供优厚的报酬,还有瑞金医院所没有的相对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
相比黎晓光找工作的幸运,车在前师兄就没有那么轻松了。1993-1998年就读于山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的车在前师兄,毕业后因为爱人已经在上海工作,因此在上海一家较小的医院找到了工作。工作几年后考上瑞金的研究生,然后继续读博,毕业后留在瑞金医院工作。而当时的那家医院早已不存在。
但是在采访东方医院党委书记齐广义时,他说来医院工作的有很多山东来的毕业生,像泰医,济宁医学院都有毕业生在医院。因此一方面我们要知道来上海工作是有一定困难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相信,在机遇和努力下,想来工作的毕业生还是有路可走的。
[ 此贴被high在2008-08-12 23:08重新编辑 ]
2条评分
龙007 鲜花 +1 经典之至 2008-08-11
清风 鲜花 +1 2008-08-11
离线high
发帖
427
啄木币
46
鲜花
92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8-08-11
二、关于先就业还是先考博的问题
黎晓光师兄自己是先就业的,而且他近期没有考博的打算。他认为是否考博要看个人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己并没有打算做学问,而是更喜欢活得开开心心,因此考博不是他近期的追求,即使读博,也要到国外去读。
对于这个问题记者另外请教了现任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党委书记即山医82级校友齐广义。他认为如果从适合临床工作的需要的角度出发,他不赞成硕博连读。齐广义结合自己的体会强调说。“实用技术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来说非常重要。从实践意义来说,硕博连读并不利于医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即使读研期间可以帮助导师值班等承担一定的工作量,但是由于不是自己独立负责,独立处理各种问题,这与工作时的成长是无法相比的。医学学科的高学历人才往往重理论重学术而轻实践,实践动手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工作,从而无法承担起工作上的责任。”
但是记者也清楚,没有高学历,医院的门槛是进不去的,没有就业机会,“先工作,锻炼动手能力”也只是纸上谈兵。即使工作去了小医院一年到头就是几个简单的门诊也无法提高自己的临床动手能力。对此,齐广义深表理解,因此,他认为,学生一定要珍惜临床实习的机会,利用这些机会锻炼自己。
齐广义还告诉我们,读博士的时候由于专业太窄,找工作也由一定的难度。他举了几个东方医院最近一次招聘的例子,一个生殖专业的博士,主要研究男性生殖的问题。作为生殖专业挂靠到妇产科吧,他对真正的妇产科难以胜任,但是挂靠到男性泌尿科吧,他也是无法承担工作。因此此人虽然很优秀医院也无法聘用。作为博士,在临床上应该定“主治医师”一职的,但是连读出来的博士由于没有经历临床的锻炼,他们很多人无法独立值班,更不用说指导下级医师了。因此大家应该充分认识到现存的问题,尽量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锻炼好自己的各项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离线yangguang
发帖
756
啄木币
1278
鲜花
66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8-08-11
关注ing
离线survivin
发帖
1369
啄木币
208
鲜花
91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8-08-12
写得太少了,希望继续
离线手术刀
发帖
2232
啄木币
17737
鲜花
440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8-08-12
引用第36楼melodyjoson于2008-08-12 00:33发表的  :写得太少了,希望继续

同盼,越多越好
离线high
发帖
427
啄木币
46
鲜花
92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8-08-12
黎晓光师兄特别叮嘱:
   另外我还想补充的一点就是,外语的重要性。上海的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对外语特别重视,说实话,很多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但如果你操一口流利的外语,他们马上就刮目相看。我当时到瑞金医院面试时,是一个刚从美国回来的副院长面试的我。他基本上没有问我专业问题,而是直接就用英文问我为什么来上海,喜欢上海哪里等的问题。而正是因为英语,我刚开始工作就被瑞金急诊科主任派出来做到上海来教学的美国急诊科医生的随行翻译,以及后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培训,还有很多到瑞金医院看病的外宾,我通过这些机会建立起来很多的人脉,为以后的顺利跳槽打下了基础。
外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日常临床工作上,现在医学模式正在向循证医学转变。而我们很多地方是“权威医学”,就是教授的经验说了算,其实这是错误的。目前全世界很多研究或医疗中心在做循证医学的临床试验或归纳总结,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找到最好的治疗方法,而获得这些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上网去查相应的网站,而大部分网站都是英文的。刻苦的临床实践+良好的外语水平一定能让你迅速的掌握临床的基本技能。
1条评分
龙007 鲜花 +1 外语老大 2008-08-12
离线手术刀
发帖
2232
啄木币
17737
鲜花
440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8-08-13
越来越感觉到外语的重要了
离线tianya_79
发帖
14
啄木币
132
鲜花
11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08-08-16
呵呵,好久没有见到黎晓光了,很和善的一个人。明年俺也毕业了,希望能有个好运气。
离线tianya_79
发帖
14
啄木币
132
鲜花
11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08-08-16
97七年制有很多能人。就像现在跟我在一起的宋师兄,不到三年的时间,以第一作者发了三篇文章,其中两篇JBC。
离线手术刀
发帖
2232
啄木币
17737
鲜花
440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08-08-16
引用第40楼tianya_79于2008-08-16 03:48发表的  :呵呵,好久没有见到黎晓光了,很和善的一个人。明年俺也毕业了,希望能有个好运气。

师兄一定会好运的。
离线tianya_79
发帖
14
啄木币
132
鲜花
11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08-08-18
谢谢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08-08-20
引用第33楼high于2008-08-11 22:44发表的 : 为临床医学生答疑 ——访97级七年制黎晓光、98级七年制陈星、82级公共卫生系齐广义 一、关于七年制在上海就业的问题: 有学生想知道山大医学院毕业生在上海就业的情况,对此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打探这些信息,综合回答如下: 上海由于自身优越感比较强,而且高校众多,医科类更是不乏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现并入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并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军医大等著名院校,开设医科院系的学校更是多不胜举。因此招聘时对外地生源表现出明显地极不积极。很多医院直接表明不收外地生源的毕业生。甚至有的医院竟然问:“山东大学在哪里?有临床医学专业吗?”可以这样说,上海的医院多吸收本地学校输送的毕业生,如同山东的省立医院和齐鲁医院吸收掉很多山大医学院的毕业生。 .......


建议high师妹将这部分单独成文发帖
个人觉得足够精华贴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