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65阅读
  • 11回复

[啄木论坛常见病学习系列]----糖尿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8-07
1、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复合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除碳水化和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

根据糖尿病的病因学,导致高血糖的原因包括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的缺陷、葡萄糖利用减低、葡萄糖生成增加。
糖尿病高血糖的症状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问题一:为什么?)。

糖尿病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2003年全球有1.89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24亿,中国
在美国,糖尿病是终末期肾病、非创伤性低位下肢截断术、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


2、   糖尿病的分类

根据病因学糖尿病分为以下四类
(1)1型糖尿病
此型患者多见于青少年,因胰岛B细胞发生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性损伤,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成酮症酸中毒倾向。
此型糖尿病起病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有自发酮症酸中毒的倾向,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此型患者多见于成年人,患病率高,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伴,具有更强的遗传基础。危险因素包括老龄化、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食物等)以及肥胖。
此型糖尿病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相对较轻,在一定诱因下发生酮症酸中毒,治疗上不依赖胰岛素,但在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并发症和伴发病时,需应用胰岛素。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包括胰腺外分泌疾病、药物和化学物质诱导、内分泌疾病、某些遗传缺陷等8亚型,胰腺切除术导致的糖尿病属此型。

(4)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间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3、   并发症

(1)   急性并发症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多一少”症状进展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血压下降,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嗜睡以至昏迷。
b.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是极度高血糖导致严重失水,约2/3患者发病前无糖尿病史,起病时常现有多尿、多饮,多食不明显,甚至食欲减退,进展为神经精神症状:嗜睡、幻觉、定向障碍、抽搐等,最后陷入昏迷。
c.感染
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

(2)慢性并发症
a.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大脑动脉、肾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为主,下胶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致肢体坏疽

b.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首位死亡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程大于10年者半数发生,失明的主要原因

c.神经病变
以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通常呈对称性,下肢较上肢重,进展缓慢。肢端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感、灼热及感觉迟钝等),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痛觉过敏;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d.糖尿病足
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

4、糖尿病的治疗

诊断标准:相应的糖尿病临床表现+随机血糖高于11.1 mmol/l,或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两小时静脉血糖高于11.1 mmol/l。

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糖
具体措施以饮食治疗和核实的体育锻炼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
治疗目的
a.   消除糖尿病高血糖症状;
b.   消除或减轻并发症;
c.   使病人尽量达到正常生活状态。

(1)   糖尿病教育
教育内容应包括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自我监测血糖、尿酮(1型糖尿病)、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胰岛素注射技术、患病期间的自我护理等,糖尿病教育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2)   饮食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适的总热量、食物成分、规则的餐次安排等措施的基础上,配合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或超重患者,饮食治疗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以及减少降糖药物剂量。

糖尿病饮食治疗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计算日所需总热量,然后进行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不超过15%,脂肪应占30%,每日三餐进行热量分配,治疗过程中应随访并按实际效果进行必要调整。

(3)   体育锻炼

1型糖尿病患者,锻炼宜在餐后进行,运动量不宜过大,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并于餐前腹壁皮下注射胰岛素,可避免运动后低血糖反应。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质代谢,但是心脑血管病患者或严重血管病变者,应按具体情况作妥善安排。

(4)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治疗,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避免糖尿病发病
二级预防—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
三级预防—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提倡不吸烟、少饮酒、少吃盐,合理膳食、经常运动、防止肥胖。
[ 此贴被liu_redsnow在2007-08-08 23:40重新编辑 ]
1条评分
唐文博 鲜花 +2 2007-08-0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8-07
我已经游走在糖尿病的边缘了,不过自己知道下一步怎么做。这个病遗传很厉害的,我家好几位呢。
离线清风
发帖
6827
啄木币
7046
鲜花
49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8-08
这一系列不错
离线alvlv
发帖
3850
啄木币
83
鲜花
168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8-08
感觉很系统地又复习了一下。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8-08
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要经常从实践中领会理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我就是这样学糖尿病的知识的。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8-08
引用第4楼车驰2007-08-08 18:20发表的: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要经常从实践中领会理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我就是这样学糖尿病的知识的。


这个系列旨在进行系统的知识普及,所以好多内容类似科普

等有时间会把啄木里相关的内容选择性的连接到这里,这样大家就能对这个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了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8-10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8-16
消渴

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疾病。又称消瘅、肺消、消中。消渴病变脏腑在肺胃肾。燥热伤肺,则治节失职,肺不布津;燥热伤胃,则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燥热伤肾,则肾失固摄,精微下注。凡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情志失调,气郁化火,或劳欲过度,耗伤肾阴,均可诱发该病。常见证型有:①肺热津伤型消渴。证见烦渴多饮,口干尿多,舌边尖红,脉洪数。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用消渴方加味。②胃热炽盛型消渴。证见多食易饥,体瘦便秘,苔黄脉滑。治宜清胃火,生津液。方用玉女煎加味。③肾阴亏虚型消渴。证见尿频量多,口干腰酸,舌红脉沉细。治宜滋阴固肾,方用六味地黄丸。该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阴阳两虚,证见尿频,饮一溲一,腰膝酸软,面黑耳干,舌淡脉沉细。方用金 匮肾气丸。消渴兼证较多,可并发肺痨、痈疽、目疾、中风等病证。此外,临证时还可根据多饮、多食、多尿的程度来辨明上、中、下三焦的病位,指导治疗。除中药外,调节情志,控制饮食亦很重要。
1条评分
blue moon 鲜花 +1 - 2007-08-16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8-16
中医对消渴病并发症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血管神经并发症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消渴日久,久病入络,阴损耗气损阳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引起血液运行受阻,津液代谢障碍,导致气机阻滞,湿浊内停,痰浊、瘀血痹阻脉络,而引起五脏六腑、四肢五官、皮脉肉筋骨等外诸多慢性并发症,其中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是消渴病早期血管神经并发症的主要病机。

1、   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传统医学认为消渴早期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


〈1〉 阴损耗气:气津相关,气能生津、化津、摄津,津能载气,若阴津亏耗,无以载气,则气失依附而气散气耗而致气虚;气生于精,精化为气,阴精亏耗必致气虚。

〈2〉燥热耗气:燥热均为阳邪,最易伤阴耗气,所谓“壮火食气”即指阳热之邪最易伤人正气,最终导致气阴两虚。中医认为人体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若机体的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因为消渴病以阴虚为本,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津严重亏损必致阳虚,或因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通过临床观察消渴病人,阴虚表现为五脏阴虚,但主要是肝、肾脾阴不足;阳虚则主要是心、脾、肾阳亏虚;气虚则主要为心、脾、肺、肾气虚。


2、   瘀血痰浊内生、痹阻脉络


〈1〉瘀血阻滞: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表明消渴病病人确有瘀血的存在。瘀血阻滞主要表现为:①舌质多黯红黯淡、紫黯或舌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瘀滞怒张。②伴有血管神经病变时可有胸闷胸痛、肢体麻疼、肢端黯红、半身不遂等症状。③微循环观察表明消渴病病人微血官形态异常与微血流紊乱。④血液流变学异常,处于高凝、高聚集、高浓度、高黏状态。消渴病病人血液的这种状态与微血管改变及微血流紊乱,共同形成消渴病病人微循环障碍,而致瘀血阻滞,促进消渴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血瘀的主要成因有:①热灼津亏血瘀:津血同源,互相资生。阴虚燥热,津亏液少,势必不能正常载血循经畅行,而致血流滞涩不畅,致阴虚血瘀并存。②气虚血瘀:消渴病日久,阴损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若气虚运血无力,可致气虚血瘀。③气滞血瘀: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行血行,气滞血瘀。④阳虚寒凝血瘀:消渴病日久,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血宜温,温则通,阳虚则寒,寒则血凝而致血瘀。⑤痰湿阻络血瘀:过食肥甘,雍滞易损脾胃,痰湿内生,痹阻脉络,阻碍血行而致血瘀。

2〉痰浊内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或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湿浊内停,积聚成痰;或肺气不足,宣降失司,水津不得通调输布,津液留聚而生痰湿;或肾虚不能化气行气,水泛而为痰;或肝气郁结,气郁湿滞而生痰。


气阴两虚、痰浊瘀血痹阻脉络是消渴病多种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①若气阴两伤,心脉痹阻则出现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心系并发症;


②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闭清窍,脑脉脉瘀阻,则出现中风偏瘫、眩晕、口僻、健忘、痴呆等脑系并发症;


③若肝肾阴亏,脾肾两虚,肾络瘀阻,则出现尿浊、腰痛、水肿、阳痿、遗精、癃闭等肾系并发症;


④若肝肾亏虚,目络瘀阻,精血不能上承于目,则视物模糊、白内障,甚则失明;


⑤肾开窍于耳,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肝肾精血亏虚,则耳鸣耳聋、齿摇齿落,发生骨病;⑥若肝肾阴虚,痰浊瘀血痹阻四肢脉络,则肢体麻痛,感觉障碍,甚则肢端坏疽;

⑦若皮肤脉络瘀阻,皮肤失去血濡养,或兼感受风湿毒邪,则出现皮肤疖肿、干燥、瘙痒、水疱、皮癣、紫癜、溃疡等多种皮肤病变。
1条评分
blue moon 鲜花 +1 - 2007-08-16
离线yaoyao
发帖
*
啄木币
*
鲜花
*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8-17
看到中医内容blue moon 就兴奋了
离线月岛
发帖
1286
啄木币
474
鲜花
551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8-17
引用第9楼yaoyao2007-08-17 10:20发表的:看到中医内容blue moon 就兴奋了

其实俺不懂,哈哈
离线林暮寒
发帖
6376
啄木币
3233
鲜花
505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1-02
引用第10楼锳子于2007-08-17 10:35发表的  :其实俺不懂,哈哈
1012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