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0楼唯一于2007-05-25 23:46发表的: 现在有很多事都很需要做,却发现自己以前少学了很多基本的技能,比如交际能力就比较差些,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属于少言寡语的那种,只有跟很亲得人才能畅所欲言,但是在跟人打交道时却很摸不到头绪,以后当医生就得说话有技巧,真是头疼啊,
没关系,当医生每天都要和病人打交道,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我性格就很内向,很多人认为更适合从事研究工作而不是当医生。但我想,当医生因为总是要多和病人打交道,所以可以避免自己更加内向甚至自闭,这对自己的性格发展是有益的,毕竟人总是要去适应社会的。
我认为医生说话的技巧并不在于能言善辩,最主要的是说话留有余地,不要绝对化。象“没事”、“绝对是...”这类话还是少说为妙。很多情况下医生太能说并不是好事,言多必失啊。
容易引起病人和家属误解的话尽量不要说,切忌在病人面前指责别的医生的失误,比如“这么明显的病怎么还没看出来?”、“这病叫下面医院的大夫给耽误了”、“他看病不行”、“怎么用这些药”等等。这些话往往会激化了医患矛盾,很多纠纷的导火索就是医生随口的一句话,这既害别人,也害自己。
另外对病人说话时要真诚,让病人觉得实在,不要夸夸其谈,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如果有学生或下级大夫,在看病同时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不但有利于教学,还可以增加病人对自己的威信(特别是自己没什么名气时)。
一点个人意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