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31阅读
  • 10回复

NEJM载文质疑多数血管成形术治疗是不必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nana
 
发帖
2205
啄木币
7130
鲜花
53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3-29
三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快讯
雅虎头版头条,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分别给与长篇专题报道,说明此新闻和临床结果非常令人关注,对未来临床操作会有重大影响。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全文:Optimal Medical Therapy with or without PCI for Stable Coronary Disease
这项取名为COURAGE的临床研究,历时七年,涉及美加两国,五十家医院,2287名患者,受八家药厂赞助
著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4月将发表一篇论文,该论文是由纽约州水牛城市总医院的William Boden医学博士领导的小组通过5年时间研究所得的结果。该临床研究表明:每年超过50万人因为胸部痛闷(有血栓)而接受的血管成形术治疗是不必要或不成熟的, 因为要去除动脉中的血栓,用药物治疗不仅便宜而且一样有效。这一惊人的发现是对现最流行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案的极大挑战。必将在业内引起巨大影响和震惊。
五年观察得到的结果表明:对非紧急状态的心脏病患者而言,血管成形治疗术作为最常见的手段,并不能挽救生命或预防心脏病发作,更让人吃惊的是,血管成形治疗术只是给胸痛患者暂时和部分的解脱,解缓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是该治疗程序完成而已,
领导这一临床研究的是美国纽约州水牛城总医院的医师Dr. William Boden. 他对媒体说“他们花了五年时间来对比该标准治疗和药物治疗,在病人症状上真的没有显著差异”。 "很少人会料到这种结果." 他在周一刚举行的美国心血管病学院的会议上正式报告了他们小组的研究结果. 他们还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在线版发表了他们的论文,NEJM4月12日期刊将刊登他们的论文全文.
血管成形术治疗目前依然是治疗心脏病发作或伴随心血管病况恶化的住院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 但是许多血管成形术被用于治疗非紧急或垂危的病人, 通过这一昂贵的治疗手段来解除因血管堵塞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
专家们指出: 这些病人现在应该先使用药物治疗. 如果不起作用,他们可以考虑心脏搭桥术或血管成形术, 心脏搭桥术与血管成形术的差别在于:前者的确挽救生命、预防心脏病发作,并时胸痛症状长期得到缓解. 在这项临床研究中, 研究者发现经过药物治疗的患者只有三分之一最终需要血管成形术治疗或心脏搭桥.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心脏病专家,该心血管病学院院长. Dr. Steven Nissen史蒂文尼桑博士解释说, "如果你推迟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案,并不会让患者处于死亡或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考虑到使用心脏动脉支架(放置用来保持血管畅通)的安全隐患,不急于做血管成形术可能是明智的。”
美国国家心肺血管研究院的主任Dr. Elizabeth Nabel,解释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要比过去的药好很多,药物疗效简直是惊人的,暂时不队动脉做任何成形术处理未必是坏事,
美国每年大约有120万人做血管成形术,通常得做法是:医生通过腹股沟的血管,将细导管插入到动脉血管堵塞的部位. 以小气球充气方式清除血管堵塞位,通常还要植入一个网状支架.
血管成形术这一疗法正在失去往日辉煌,因为最新的证据表明药物涂层支架可以提高几个月后再度形成血凝块的风险.人们已经在争论究竟以什么样的支架更好更安全,新的研究结果将把人们的注意力放到:是否在早期就要采取血管成形术。
这项研究涉及美国和加拿大各地的2287例病人,他们通常在两处均有严重血管堵塞,但临床上还处于稳定状态。他们每周大约有10次左右的比较严重的胸痛经历,40%有过心脏病发作史。
Dr. William Boden.博登说."我们特意选了病重,症状多的病人组用药物治疗,给病情轻的患者组用血管形成术治疗,给后者更好的机会证明其价值。 所有患者都给与阿司匹林、降胆固醇他汀、 硝酸盐、ACE抑制剂、β-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品治疗,使患者解除减缓胸痛,所有患者同时给与必要的饮食,运动,和戒烟等生活方式指导。其中半数的病人再额外给与血管形成术治疗。
四年半后,二组比较发现,死亡和心脏病发作率相似。因心脏病相关住院率也相似;即使在分组吸烟者,糖尿病人,或年纪大的,或病更重的细分病人组中也无差异。五年后,74%的经药物加血管成形术组和72%的仅接受药物治疗组的人,没有胸痛发生,两组无显著差异。
此项研究受美加二国政府相关部门支持
并得到 Merck, BMS, Pfizer,Kos Pharma, Fujisawa Pharma, AstraZeneca,Sanof-Aventis, Key Pharma, Datascope, GE Healthcare, First Horizon 等药厂赞助。但没有一家导管支架生产厂出面支持。

消息来源
http://news.yahoo.com/s/ap/20070326/ap_on_he_me/stents_vs__drugs
美国上百万人使用支架和导管,光支架就有三十亿美元的销售。美国做一次导管疏通安置支架的血管成形术,平均每例25000美元,一个品牌支架只有2200美元,中国至少要翻倍。中国每年3万人多人,15亿人民币的导管支架销售,每年30%的成长,业内人士估计此爆炸性新闻可能使导管支架制造商和经销商极度不安!

转自丁香园。
1条评分
dsdsds 鲜花 +1 - 2007-03-2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3-29
http://cardiology.jwatch.org/cgi/content/full/2007/326/1
Comment: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the roughly 5-year incidence of death or MI was similar with a PCI strategy and one of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alone, although PCI showed some advantage in relieving angina. As the editorialist notes, fewer than 10% of screened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his trial, and fewer than 75% of eligibl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results. On balance, the data highlight the benefits of optimal med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who do not have stress-test results that suggest high risk for events. The findings confirm the current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 that PCI can be safely deferred in these patients.

— Howard C. Herrmann, MD

Published in Journal Watch Cardiology March 26, 2007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3-30
做介入的大夫们也是很不安的
呵呵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5-24
您有义务保持沉默
(医药经济报)
http://www.yyjjb.com.cn/html/2007-05/23/content_54230.htm
■王进

  4月20日本报医院周刊7版“医疗器械”以整版篇幅报道了COURAGE研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最近对哥伦比亚大学心脏病学教授 Martin Leon医学博士做出严厉制裁:在未来5年内,禁止其在NEJM上写作综述、特邀评论和评审任何文章。这对一名国际知名学者和NEJM常任评审专家来说是相当罕见和严厉的惩罚。

  Martin Leon博士何许人也?

  他是怎么惹火了NEJM?

  NEJM为何下此“封杀令”?

  Leon博士为何急于披露和谈论如此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

  何为学术会议和杂志的论文沉默期禁令?

  此事件暗藏着什么玄机?

  牛人Martin Leon

  来自纽约的Martin B. Leon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心脏内科和介入治疗专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心脏病研究基金会的主任和NEJM常任评委,发表过1100篇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是国际会议的常客嘉宾和主持人,经常为刊物写评论和综述。在受聘哥大之前,他曾在NIH做过10多年的心血管疾病研究,后进入 Georgetown大学医学中心从事临床研究。他最擅长的领域是心血管介入疗法,至今已做过7000多例支架导管手术,当之无愧地成为业内大牛人之一。

  Leon博士的祖母和母亲先后在他17岁和25岁时死于心脏病,这使得他在年青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心血管疾病医生。入行后,Leon博士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明星”专家。

  19年前,在华盛顿的一个酒吧里,借助半打啤酒的酒兴,他与合作伙伴决定创办一家名为“经导管介入心血管治疗”(TCT)的非赢利性学术会议论坛组织。由于组织有方,该机构赞助多多,会议的规模及影响力逐年扩大,从几十、几百人的小型会议发展成上千名医生和上百家医疗器械厂商出席的重要会议,成为中小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公司新产品上市的“展台”和大型器械商争相赞助的品牌医疗器械论坛。

  现年55岁的Leon博士名利双收,凭借其知名度和经验,创办、孵化和扶植了几十家医疗器械公司。他在24家公司拥有股票,收取顾问费或兼职提供技术咨询服务。2004年,他创办的PVP心脏阀研发公司以1.25亿美元卖给加州的EDWARDS公司,他个人获利600万美元,并拥有该公司未来的业绩提成奖励。他现在的身价保守估计至少有千万美元,这与他1990年离开NIH时年薪只有5.2万美元的情形有天壤之别。

  但Leon博士的名气和成功也给他带来很多争议。他创办的TCT论坛越来越火爆,商业味道也越来越浓。在创办TCT的前10年,他们从不对外公布TCT与工业界的密切联系和金钱利益往来。受邀到TCT论坛做报告和展示的厂家,并不完全由其科学价值所决定。产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的CEO们对 Leon的某些做法颇有微词,但却没人敢得罪他。因为谁都需要一个展示机会和平台,而TCT就是医疗器械厂家理想的宣传论坛。 (Jim)

  

  NEJM生气了

                                                   

  Leon博士是不久前NEJM发表的重要论文COURAGE研究的论文评委,该论文是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William Boden 医学博士领导的协作组历经7年多时间完成的临床研究,它比较了药物治疗与支架介入治疗稳定型血管狭窄症和心绞痛的长期效果,发现二者在死亡率和心脏病发作方面无明显差别。这一结果又在已经产生争议和安全隐患的支架介入治疗领域,对支架导管厂商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因为业内估计,40%的使用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属于这一类别。

  这篇论文有5位评委,LEON是唯一的反对者,其他4位都给予了正面的评语。Leon对论文存有异议本是正常的学术争议,但在论文还未发表以前,他就在华盛顿研讨会上,公开批评COURAGE研究“是瞎胡搞,注定失败,而且已经失败”。他的行为不仅剥夺了论文作者选择首次对外公布成果的时机和场合的权利,而且破坏了学术论文发表前必须保密(只对部分媒体选择开放)的游戏规则。尽管外人还不能断定Leon的直接动机,但他的做法明显是在维护相关厂商的利益,提前放风,使厂商可以先入为主,左右舆论和视线,控制论文带来的负面影响。

  NEJM在处理此次泄密事件上并没有归罪《华尔街日报》和《福布斯》等媒体,因为记者只是报道了他们所听到和了解的事,不存在违反禁令的行为。但在确信Leon违反论文禁令后,NEJM果断对其实行了制裁。

  NEJM主编和行政编辑在给Leon博士和哥大健康医学科学院长Goldman博士的信件中,明确阐述了对Leon的处罚决定,并要求学院考虑对Leon作进一步的学术处罚。学院对NEJM的决定表示理解和尊重,但至今还未对Leon采取任何其他处罚。

  Leon承认接到了NEJM的处罚通知,也知道美国心血管医师协会(ACC)正在调查此事,以决定是否对其实施处罚。他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在发给ACC的申辩信中,他强调自己的评论多半为猜测性,并不构成重大违规。ACC不接受这样的解释,因为就凭Leon承认披露“自己是评委且看过这篇论文”的事实判断,谁还能相信他是在猜测呢?

  

  论文发表前的沉默期

                                                   

  在研究论文递交给杂志社和某学会会议组委会后,作者、编辑、评审、出版商和学会人员都被要求遵守保密规则,不得对外公布、暗示或披露论文内容、作者、编委或评审等重要信息。在论文正式对外发表前一周,科技或医学记者可以获得特许权事先浏览论文,以便有时间消化,配合重大论文和成果公布,编写报道和访谈文章。

  率先提出并实施科学期刊“禁令规则”(即Embargo 或Ingelfinger Rule)的正是NEJM和该杂志社的主编Franz Ingelfinger博士。禁令规则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一方面,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促使科学期刊需要保护自己的核心优势和资源,不让新闻媒体抢到热点首发机会;另一方面,在公众日益希望获得更多知情权的压力下,科学团体和杂志编辑有责任把握好公众的兴趣和利益,需要在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下完成同行评审,同时避免非专业媒体的误报和误导。

  这项规则在实践中逐渐被多数科学家和编辑所认同,并被大部分主流刊物采纳。尽管资深评审专家经常让自己手下(助理甚至博士后)审阅有关论文(技术上已属违规),但类似Leon的严重泄密事件少有发生。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网络使用普及,华尔街及对冲基金的日益活跃,人们更感到实施该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它在防范内线交易、保护股民利益、减少白领犯罪等方面的确发挥了作用。

  

  信息是金

                                                   

  严格保密未发表论文的内容除了上述理由以外,更重要的理由或许是防范商业和金融资本界对学术界的渗透和非法谋利。

  医学论文,尤其是临床研究论文的数据公布与资本市场的波动有很大关系。在国外,资本市场没有涨停板限制,临床试验的利好消息可以让该产品拥有者的公司股票大涨,反之亦然。由于研究项目从完成到正式发表,会有数月的时间差,学术会议的论文摘要从递交到公开报告或发表或许会有长达半年的时间差。如果不采取严格的禁令或沉默期,就会出现许多泄密案和黑箱操作,消息灵通人士很容易在公众知道试验数据前买卖股票,乘机牟利。当然,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也许就不属于编辑部和学会管辖和制裁范围了,应当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司法部门介入调查和处罚。

  学会或学术刊物实施论文发表前的禁令,虽然能有效阻止和预防消息泄密,但无法阻挡资本逐利的无孔不入,因为提前探听内幕是每个基金经理和股票分析师的天职,谁最先获得利好、利坏消息,谁就掌握了赚钱的商机和主动权。比如在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ASCO)、美国血液病学年会(ASH)等大型会议上,许多投资公司的经理、股票分析师都在会场内外捕捉临床试验等敏感信息,他们大都有医学、药学、生命科学博士学位,或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会问很专业的问题,深挖内幕消息和临床数据。他们与华尔街紧密联系,与成千上万个机构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即时互动交流,可以通过大笔买卖交易在瞬间让股票价格波动百分之几十到几百,给投资者带来巨大回报或损失。

  美国的对冲基金经理就是专门关注重大利好、利坏消息的贪婪逐利者,他们最擅于打听内部消息,甚至不惜代价买通医生提前获得内部消息。华尔街有专门的“星探”公司,负责安排基金经理和股票分析师与临床专家电话或私下交流,每小时费用高达500美元。据了解,这种违规操作及打擦边球的做法,正在接受美国司法部门调查的就有十几起,更多的案情可能还鲜为人知。

  Leon怎么了

  对学术界名人来说,对Leon处罚的程度相当严重。人们不仅要问,像Leon这样的名人犯得着这样吗?人们猜测,他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学术霸气太重,容不得别人挑战或否定他的行业,迫不及待地要反击学术对手;二是他与工业界走得太近,且持有众多相关公司的股票,利益相关,行事自然会偏向利益最大化的一边。

  值得关注的是,与企业和商业联系紧密的往往是学科带头人或大牌专家,如何维护其学术地位,不至于在为企业代言或学术推广过程中失去科学家和医生的尊严,这是学术界需要思考和防范的问题。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学术界越牛的人,越是容易得到企业的赞助和顾问合同;而与企业走得越近的医生,也最会开新药和贵药。

  Leon泄密事件回顾

  虽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认定Martin Leon博士在文章正式发表前36小时泄密违反禁令,但MEDPAGE的调查和其他来源的线索表明:Leon的泄密事件或许发生在论文报告和发表的3周前。

  

  2月4日,保德Prudential金融旗下的医疗器械股票分析师Biegelsen根据COURAGE研究的内幕消息,对其客户首次发出负面影响警告。(看来泄密已经发生)

  

  2月6日,COURAGE临床试验组向NEJM递交论文原稿。

  2月7日,NEJM将原稿复印件分发送给5位评审者。

  2月14日,最后一位评审者书面意见送达NEJM杂志社。

  2月22日,COURAGE研究者们和NEJM主编商定论文最后定稿的版本。

  

  3月7日,Martin Leon博士在华盛顿举办的CRT研讨会的茶息其间,与记者和Biegelsen等人讨论了COURAGE试验结果及其看法。

  3月8日,股票分析师Biegelsen再次对其投资顾客发出警告:“即将公布的COURAGE试验结果将对支架导管厂商带来负面影响。”

  

  3月12日,《福布斯》发表文章,预测COURAGE的临床发现会有负性影响。

  3月22日,NEJM向特定的记者团透露尚处在沉默期的COURAGE论文内容。

  

  3月23日,Gregg Stone医学博士(Martin Leon的合伙人)在心血管研究基金会的专题讨论会上负面评论了COURAGE的试验设计。(Stone本不该知道或评论此临床试验,是谁把消息告诉了他?)

  3月24日,在波士顿科技公司(支架导管主要生产商)的午餐新闻会上,记者们也听到有关COURAGE试验的负面评论及有利于厂商的解释。

  3月25日,Leon博士在工业界赞助的专题讨论会上告诉听众:“COURAGE试验是胡搞,注定要失败,而且(他相信)已经失败。”

  

  同一天,“华尔街日报在线(健康博客)”发表了Leon医生的评论,促使NEJM和心脏病学医师协会(ACC)作出文章提前解禁的决定。

  3月27日,COURAGE研究论文正式对外发表,比预期提前一天。

  3月28日,Boden博士在ACC会议上报告COURAGE研究结果。

  3月30日~4月1日,NEJM主编向Leon教授及哥伦比亚大学发出通告,解除Leon的常任编委身份,并对其实施制裁。

  4月4日,ACC行政管理委员会决定启动针对Leon博士在COURAGE泄密事件上的道德行为调查。(Jim)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5-24
http://omelon.com/bbs/thread-1984-1-1.html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社最近对哥伦比亚大学的Dr. Martin Leon做出严厉制裁决定:在未来五年内,禁止其在 NEJM上写作,评审和发表任何文章及内容。这对一名美国知名学校的著名教授学者是很罕见和严厉的惩罚。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NEJM 对这位医学界的“摇滚明星”式的大牌下此狠招?因为Dr. Martin Leon博士违反了杂志社严格规定的禁令“不得在杂志社规定的期刊沉默期内对外公布或谈论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其数据结论等”。
Dr. Martin Leon博士何许人也?
他为什么要急于披露和谈论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
学术会议和杂志为什么如此讲究论文沉默期?
在此事件背后的利益冲突和职业道德问题?


背景资料

COURAGE事件 打破禁令: 无意漏嘴抑或蓄意破坏?

纽约消息—介入心脏病学的一位重要人物,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B. Leon,M.D.,在一项重要研究预定发布时间之前数周可能已经泄漏了该研究的细节。

一项MedPage Today的调查发现,Leon博士从3月7日开始就提前3周以某种方式泄漏了信息,该试验的结果原本将在美国心脏病学会的会议上呈交并同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布。

这一泄密事件涉及了COURAGE试验的结果。这一试验发现,对于稳定型心绞痛而言,支架与医学治疗在本质上是共同的。该杂志曾发给Leon博士一份有关COURAGE试验结果的出版前手稿,供其进行审阅,他从而得以接触这些数据。

MedPage Today发现:Leon博士在审阅了这份未出版的COURAGE研究手稿后,意识到它的不利之处,他采用了某种方式暗示了试验的结果,与此同时还批评了这一试验的设计。

COURAGE试验的主导作者William Boden,M.D.称,在该研究结果计划发布前几周里发生的泄密等于是一场“有预谋的活动,以诋毁COURAGE研究的发现。”

Boden博士把Leon博士的举动鉴定为“最高级别的学术行为不端。 他通过这些行为剥夺了我以及同事们第一个向同行展示我们的研究数据的机会。” Boden博士称,篡夺权利尤其令人气愤,因为他和同事“为设计和进行这项试验工作了11年。”

Leon博士被举称的这些行为的动机尚不清楚,除非他也许想通过先发制人的批评来削弱这一研究的结论。

在出版前知道COURAGE研究结果使介入心脏病学界--包括研究人员和行业--得以试图以某种方式将其对支架工业的负面冲击降至最低。

迟发支架血栓这个问题,自2006年在美国心脏病学会出现报告以来,就一直话题不断,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一系列的的研究报道象狗一样缠住药物洗脱支架。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积极主动地对(不利证据造成)的损害进行控制是很好理解的。在此期间,美国的所有支架植入中,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已经从90%下降到大约60%到70%。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Boden博士及其同事本来希望在去年11月的美国心脏病学会上公布COURAGE研究的发现,但分析工作没有及时完成。 “如果我们在药物洗脱支架臭名昭著之前,那时候就公布我们的发现,我怀疑这事情(打破禁令)还会发生,”他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同行评议是在严格保密下进行的。 同行评议者同意,在他们所评议的研究出版前或在线发布前,不公开泄漏他们所知道的研究结果。 甚至连评议者的身份这一点都不能泄漏。

该杂志声称,Leon博士违犯了这一协定,在研究结果发布前36小时在一个行业专题讨论会上发表评论时泄漏了研究的发现。当时,Leon博士清楚地表明,他拥有保密的信息,COURAGE研究结果并非对支架介入有利的正面结果,没有任何意义。据称他还泄漏了他是一个同行评议者,因而知道这些信息。 作为《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行评议者,他所泄漏的这两点都违犯他的身分要求。

但MedPage Today所开出的时间表表明,第一次泄密发生在此几周之前。Boden博士于2月6日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递交了COURAGE试验的论文手稿,该杂志的编辑们立即将COURAGE手稿的电子拷贝发给了五名评议者。

每一份稿子都有一个封面页,盖有这些红色的字: “机密 评议结束后请销毁。”

此外,给评议者的说明提醒道,该稿件应“被视作特许交流用,
不得复印,未经编辑部同意,不得向他人展示,不得就评价和建议与作者或他人进行讨论。


Boden博士称,五名评议者中有四人“热情洋溢”,有一个人对该研究进行了攻击。 我们以前知道该评议是来自一位介入专家,但直到Leon博士自我表明我们才知道是谁。

该稿件于2月14日退回给作者,并且作者们和编辑们于2月22日签字认可了最终的版本。3月7日,Leon博士由Cardi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Therapies(心血管血管重建疗法)赞助的在华盛顿一个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上提供了不相干的数据。

在会议之前以及上午休息时,Leon博士与一小组对此感兴趣的听众讨论了COURAGE试验,这其中包括一些报告者和财务分析员Lawrence Biegelsen,他追踪医疗器械行业以寻找投资者。Leon博士预测,COURAGE试验的结果对介入心脏病学可能会有负面冲击。

休息后,Biegelsen告诉这位报告者及另一个人,他刚于2月4日给客户确认了一份通知,在通知里提出COURAGE试验结果可能对支架产业会有负面冲击。 Biegelsen声称他是唯一一个预测COURAGE会是一个负面试验的分析员。

3月8日,在Leon博士的华盛顿报告一天后,也就是美国心脏病学会会议前两个星期,Biegelsen将这份email发给了客户。

“在我们看来,COURAGE代表了支架制造商(股票)下调的风险,因为参与COURAGE试验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现在在接受支架植入,而这些患者占所有支架手术的大约40%。” 因此,如果COURAGE试验表明支架并不比药物有更多的益处,支架的使用将会下降。但是,如果COURAGE试验表明支架是有益的,使用仍将不变。”
离线fumin1232006
发帖
8
啄木币
144
鲜花
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6-07
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曲折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Leon是一位介入专家,他提出反对意见的原因,除了公司和自身利益之外,也可能是因为他从事介入数年来,从心底认为介入就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从未听到过异样的声音,从没有人反对过他,他瞬间接受不了,才会犯这种错误。
  支架也在更新换代,说不定,几年之后又会有新的观点出现,说新的实验证明,对于稳定性血管狭窄及心绞痛,介入优于药物。
当然,Leon的做法的确不算光明正大。
1条评分
little 鲜花 +2 - 2007-06-07
离线dsdsds
发帖
505
啄木币
1195
鲜花
22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6-07
是不是 柳叶刀 发了篇文章

质疑这个结论`
离线roughsea
发帖
234
啄木币
310
鲜花
4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6-07
大家仔细阅读COURAGE的全文就会发现,药物控制组的血脂水平控制极低。
在中国,他汀类的药物服用剂量为20毫克(以立普妥为例),每天药费约人民币10圆,若要达到文章要求的血脂水平,他汀药得吃到40至80毫克/天,那么5年的他汀药费就得36500圆至73000圆,甚至比放支架还要贵。
从这个角度上看,在中国,放支架还是好于吃药的(按COURAGE提供的方案吃)
1条评分
little 鲜花 +2 - 2007-06-07
离线霍普金斯
发帖
2287
啄木币
4053
鲜花
31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6-08
发贴请注名出处。
离线dsdsds
发帖
505
啄木币
1195
鲜花
2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6-08
引用第8楼霍普金斯2007-06-08 01:58发表的:发贴请注名出处。


好好看看文章 看完再说
离线霍普金斯
发帖
2287
啄木币
4053
鲜花
31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6-08
引用第9楼dsdsds2007-06-08 14:31发表的:好好看看文章 看完再说

早就在DXY上看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