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10阅读
  • 9回复

济南VS福州VS上海VS九江 看感冒究竟要花多少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ttle
 
发帖
7018
啄木币
660
鲜花
69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12-09
济南VS福州VS上海VS九江 看感冒究竟要花多少钱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6:58 人民网-华东新闻

  看病难,看病贵,眼下正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热点与难点。尤其是浙江温州打工妇女因治不起病而被“活活送进殡仪馆”、哈尔滨老人翁文辉550万元莫名其妙的天价药费揭批后,这一问题更显尖锐异常。在医改不断推进的今天,这样的情形究竟有多少普遍性?为此,我们特地策划了这期“暗访行动”。我们的暗访者,均为健康人,统一佯称“疑似感冒”,于12月7日这一天,分别在济南、福州、上海、江西九江当地的任意几家医院求诊。他们客观地记录了亲历的每一个细节,而我们期望于这次“随机暗访”中,给读者一个相对真实。




 



——编者

  济南专家先问能否报销

  冉宁 赵晓风

  一场使泉城济南气温骤降至零下9摄氏度的强冷空气,让不少泉城市民患上了感冒。然而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搅得每个想要去医院看病的人心里都没有了底。感冒一次,要花多少钱才能治好,怎么治好?

  一大早,笔者扮成一位感冒患者,针对感冒这个最为普通、常见的病症,前往济南市区内的4家医院,一探其治疗和收费情况。

  7:30,先来到济南市最有名气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挂号时,选择了收费6元的专家门诊,居然领到了呼吸内科专家的第一号就诊顺位。

  候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简直就是赶大集啊--心里想着,凑合着在不算干净的椅子坐下。

  8:00,看病时间到。但领了1号的笔者,迟迟未得到专家“召唤”。过了十几分钟,当笔者终于被允进入诊室时,发现专家正为相熟的一位患者诊病。

  专家开始简短的询问:“怎么了?”

  “可能感冒了,嗓子疼,头也疼。”

  专家检查了笔者咽喉(近期确实发炎),说:“炎症不小啊。”又用听诊器听了听左右心肺,在得到笔者“没有发烧”的表示后,专家还是开出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笔者疑惑了:“只是普通感冒,需要抽血化验吗?”

  专家表示:“都要做的,看结果再对症下药。”

  于是,既没感冒也没发烧的笔者,在交上22元之后,做了血常规化验。

  检查结果要在1小时后领取。笔者抽空又马不停蹄赶赴暗访的第二站--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这次挂了普通门诊。患者寥寥,医生例行检查后表示:只是普通感冒,开点药吃吃就可以了。

  笔者“心有余悸”地问:“不用抽血化验?”

  医生笑起来:“你又不发烧,做它是白费功夫!”

  拿着处方划价,药价不低--很普通的中成药,划价显示58.4元。

  笔者再往暗访第三站--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济南铁路中心医院)。

  笔者先向预检台称:“感冒了,想挂个专家门诊。”工作人员笑笑:“感冒?普通门诊足够了,干嘛浪费钱呢!”就这一句话,让笔者挺感动。

  诊断过程差不多。由于嗓子发炎严重,医生多开了一些消除炎症的“好药”--美锋胶囊,价格不菲,两盒70多元。

  返回第一站山大齐鲁医院,取到了血常规化验结果,正常。

  专家看完结果,问笔者是否报销,得到肯定答复后,便开了3天针剂,还“体贴”地说:“万一发烧,赶紧回来打。不发烧,别人用也一样,花不了多少钱。”

  一划价,笔者吓一跳:不算生理盐水和注射器等费用,光是3天药费就是270元整!

  10:10,拖着疲惫的身体,笔者来到暗访最后一站--济南市中心医院。挂号处一听是感冒,就直接开了收费6元的专家门诊收据。

  诊断结果一样:没有明显的感冒症状。这次的专家认为不用特别治疗,吃点药和充足休息就可以了。但是,即便如此,药价也够受的--一盒感冒冲剂、两盒含化药,还有一点消炎药,一共146.8元!

  看“病”结束了,笔者心情沉重。感冒,仅仅是普通的感冒,到医院治疗一次少则五六十元多则数百元。暗访时笔者并未生病,但仍然被验血和高药费折腾得颇苦。若是真正被感冒困扰的人们,其花费还不知道要高到什么地步呢?

  上海喝着咖啡等看病

  邱晓花

  接到暗访任务,笔者立即来到位于浦东的三级甲等医院--东方医院。不过,朋友一听,回短信讽刺了一句:“杀鸡焉用牛刀。”一个普通感冒,至于上什么三级甲等医院?这不是自找麻烦?

  惴惴地来到医院门诊,疑虑更大了:星巴克?医院里开出了著名的咖啡连锁店?一眼望去,真有不少人在喝着咖啡,聊着天。这样的医院,究竟会有多“宰”?

  提心吊胆来到预检分诊处,笔者自称感冒,护士问:“发不发烧?”我答:“不发。”她便撕了张红色呼吸内科的单子给我,让挂号。

  挂号窗口前排着七八个人。填病历,换磁卡,连诊疗带病历磁卡工本费,一共11.5元,其中4.5元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收据显示,我是今天第61个看呼吸内科的“病人”。

  内科门诊不断更新的显示屏上,显示着此刻呼吸科的病人才看到46号。这段时间怎么打发?导医护士建议我到处走走。这时才回过味来:为什么星巴克的生意那么好了。

  好一阵子,终于叫到我的号。大夫问:“什么问题?”

  “感冒。”

  “有没有头疼?发过烧吗?”

  我一一否认。大夫又检查了扁桃体,听了听呼吸,得出结论:扁桃体肿大。这倒也对,前几天确实感冒了,没有完全痊愈。开药时,我说没带太多钱,希望开便宜的药,大夫就在电脑上将两盒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改成一盒阿莫西林。药价也从58元降到25元。

  上医院,喝咖啡,等看病,挺新鲜的。上海的医院这几年都挺注重便利服务,有的医院成立了集“配膳、导诊、护工、护送、保洁、绿化”于一体的临床服务部,有的提供“医保卡刷卡菜单式点击选择就诊科室、医生的自助挂号”服务,还有的,推出了在诊疗区域“挂号—诊治—收费—检查—预约”的“一门式”服务。这些便民措施明显减少了患者往返次数。

  福州看病开药6元搞定

  俞凤琼 徐志南

  下午4时,笔者来到位于福州市繁华路段上的市第七医院。踏进这家二级乙等医院,只见患者络绎不绝,一派繁忙。

  先花了10元钱在大厅的挂号室购买了一本可在市内13家市属医院就诊通用的“门诊病历”和IC卡。然后来到二楼门诊室,随机挑了位姓王的主任医师。一见面,王医生就开门见山:“想看专家号还是惠民门诊?”并解释道,“惠民门诊的挂号费比较便宜,只要1.1元,专家号7.1元;选择惠民门诊的患者,能不检查的项目尽量不检查,医生只开最基本的治疗药物,而且,金额控制在50元以内。当然,前提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对患者而言比较实惠。”

  笔者选择了惠民门诊。

  王医生立即在电脑上点击了挂号类别一栏,将鼠标移向了主治医师。王医生明明是主任医生,为什么要“自贬”为“主治”呢?王医生再次解释:“你选择的是惠民门诊,所以只能在栏上填主治医师。不过,病还是我看。”

  接下来,量血压、听心脏,大约20分钟,医生得出了感冒的拟诊结果。

  开药方时,笔者希望开西药,医生又坦言:“你的症状不太严重,用强力维C银翘片就可以了。一盒30粒,4.55元。”

  从医院走出来,一算账,这次惠民门诊的实际看病费用总计为:6.15元。

  而在随后的暗访中,类似的情景同样在福州市第一医院、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等几家医院上演。

  在社会高呼看病贵、看病难的今天,到医院看一次感冒常要花上几百甚至上千元,而在福州几家医院的暗访中,最多的费用竟不超过20元钱,这多少让人有点吃惊。不过,也是福州近几年改革的结果。2004年,在试点成功后,全市逐步在所有市属医院中推广“惠民门诊”,看来,还真是名副其实,深得民心。

  九江不检查就开药

  兰天

  上午9:40,笔者首先前往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导诊处工作人员简单地询问了病情,让笔者直接去普通内科。

  这里的患者并不多,无需排队。接诊的杨医生,问了问有没有发热,然后让护士量了量体温。正常。

  医生问:“哪里不舒服?有没有鼻塞、咳嗽等现象?”

  “头痛,痰多,偶尔还咳嗽”。笔者编造起了“症状”。

  根据自述症状,医生又检查了扁桃体,听诊,相当仔细。然后,作出了“患轻感冒”的诊断,书写了病历,开了2盒阿奇霉素颗粒〔抒罗康〕(25.8元)、1盒氨溴索片〔双倡〕(17.64元)、10片酮替酚片(0.96元),加上工本费、挂号费、诊疗费(5元),共计49.40元。

  接下来,暗访的第二站是位于浔阳东路的九江学院附属医院东院。这一次,医生诊治的时间少多了。听完笔者的自述“病情”,就直接书写病历,给笔者开了2盒头孢呋辛酯胶囊(45.40元),1盒咳哌宁(20.16元),加上挂号费、工本费、诊疗费(4元),共计69.56元。

  从两医院的收费情况看,对于真正的感冒患者和较高收入人士来说,不算太高。就服务态度看,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的接诊医生不作检查就开药,着实让人不踏实。说起来,九江一医和附属医院是市里最大的两家医院,如果服务态度更好些,收费更合理、更实际些,恐怕,很多人也就不会选择那些热情的、花费不高的、但疗效着实不敢放心的私人诊所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little
发帖
7018
啄木币
660
鲜花
697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2-09
han
离线kevin
发帖
276
啄木币
295
鲜花
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2-0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xyzmoon
发帖
7033
啄木币
8336
鲜花
105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2-09
下面是引用little于2005-12-09 13:16发表的济南VS福州VS上海VS九江 看感冒究竟要花多少钱: 济南VS福州VS上海VS九江 看感冒究竟要花多少钱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6:58 人民网-华东新闻 .......


这样的报道
看都不值得一看的
我一直认为
中国媒体万万岁
现在正在看一本书叫做《媒体公关12法则》
英文书名叫什么那?
feeding the media beast
真是汗死了
离线little
发帖
7018
啄木币
660
鲜花
697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5-12-09
随 机 事 件为表彰你为论坛作出的突出贡献,奖你 30 个啄木币


不过看病的确贵,
从小就学会了,
感冒————打篮球,
发烧————擦酒精!
离线liu_redsnow
发帖
3119
啄木币
13806
鲜花
63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5-12-09
所以大家都来学医嘛
不过一定记住做好大夫!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5-12-14
首先给那个记者纠正一个错误,那个东方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属于同济大学附属,原来的上海铁道医学院。二级甲和三级甲收费标准本来就不同。

记者写了这么多,貌似自己对于感冒都可以做医生了。难道就是这么简单么?
根据他的逻辑,感冒就是挂号+看看嗓子+查血常规,治疗开感冒药+输液。这个可以作为程序储存在电脑里面了,如果没有发热,就不查血常规。病历,挂号等事项似乎应该免除,至少应该减少到1元,最好和山医二附院一样不收挂号费才好。

事实上呢,他为什么自己不给亲戚看病,至少专门看发热呢?如果他在进医院之前自己已经确诊感冒,为什么还要去医院挂号诊疗呢?
原因就是,他自己根本不能诊断。事后诸葛亮根本不用他来做。他知道挂号的那几块钱里面凝结多少劳动么?

从挂号进医生办公室开始,他就在享受医疗服务。医生从他进门看他,首先进行视诊,看他有没有残疾,步态是否正常,精神是否良好,营养是否正常,面色是否正常,毛发是否正常,发育是否正常...与他的交谈,要注意到他是否口齿是否正常,意识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皮肤有无异常等等。查看口腔,咽部的时候需要查看红肿程度,有无滤泡等等。要考虑是否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血常规要注意有无贫血,有无各细胞分类变化。听诊心肺要注意到有无呼吸循环系统的病变。胸片,透视也是为了排除结核,肺炎,肺脓肿,甚至肺癌等等疾病。甚至CT等等检查。要知道,在单方举证的医疗制度下,没少做一项检查医生就是少一个证据。
为什么要输液3天?为什么不口服呢?因为,在单方举证的医疗制度下,患者只重视结果!如果吃了一盒康泰克加利君沙患者没好,那么前面所有的诊疗过程都没有意义了。要确保取得满意的疗效,只有过度医疗才行。
医疗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病情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如果医生脱离了对于病情变化的了解,结果就很难把握。这也是在医院3天随访观察的原因。而且抗菌治疗少于三天,引起复燃的话,只会导致更多的耐药和更复杂的病情。

如果要简单,为什么医院那么多患者不给报纸电视台记者们打个电话,让他们开个便宜的方子呢?或者让他们分析一下呢?
一个医生从十八九岁到医学院学习医学,直到60岁,70岁退休的时候也会漏诊,误诊误治,这说明了什么呢?干这一行的都很难清楚的说,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一个个半年医学院都没学习的记者怎么能对医疗行为品头论足呢?

所以说,九十年代以后,在中国不会有名医了,只会有名记者!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时刻记得,我们可以不说话,我们所说的每句话,写的每个字都可能作为呈堂证供!”
离线asprin
发帖
672
啄木币
740
鲜花
1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5-12-15
不化验要是他有个什么血液病还不得赖上大夫啊
离线skye
发帖
55
啄木币
253
鲜花
1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8-27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现在感冒真的很难治。其实我最感慨的是医院要查血,或其他检查的时候除了老光顾者,病人很难找到地方的,没有人陪着看病更痛苦,生病了还要到出走
我记得最近有个报道说浙江的杭州(?记不清了)市内各大医院可以相互使用还在使用时间内的化验,照片结果,可想而知以前转院就要重新来过,医疗费用多高呀!
离线sdum
发帖
1490
啄木币
3792
鲜花
6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8-28
引用第6楼merck2005-12-14 20:10发表的“”:首先给那个记者纠正一个错误,那个东方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属于同济大学附属,原来的上海铁道医学院。二级甲和三级甲收费标准本来就不同。记者写了这么多,貌似自己对于感冒都可以做医生了。难道就是这么简单么?根据他的逻辑,感冒就是挂号+看看嗓子+查血常规,治疗开感冒药+输液。这个可以作为程序储存在电脑里面了,如果没有发热,就不查血常规。病历,挂号等事项似乎应该免除,至少应该减少到1元,最好和山医二附院一样不收挂号费才好。.......



得顶师兄一下
对于skye说得,医院实行起来也有些难处
也许正是以前医院得片子拍的不好,或是不到位才导致病情不明,但这时你要重新拍一张,或是化验一下,患者在这种当前得大环境下,首先就会想你是不是在想方设法得赚我得钱....
所以一旦态度不对,整个事情就变味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