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拟胆碱药),能与胆碱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ACh相似的作用。
按其对不同胆碱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可分为:
M胆碱受体激动药: 乙酰胆碱 、卡巴胆碱、毛果芸香碱
N 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
易逆性 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
抗胆碱酯酶药
难逆性 如有机磷酸酯类。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 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
既是外周也是中枢胆碱能神经的递质。
易被酶破坏,水溶液不稳定
表现为全部的M、N受体兴奋的作用。
【药理作用】
1. M样作用:
静脉注射小剂量ACh,产生兴奋胆碱能神经全部节后纤维的作用:心率减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兴奋、瞳孔括约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
扩血管作用与激动内皮M受体,释放NO,激活GC(鸟苷酸环化酶),提高cGMP有关。
2. N样作用:
(1)激动N1胆碱受体:
剂量稍大,产生类似兴奋全部自主神经节的作用;还兴奋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组织,使释放AD。结果: 胃肠道、膀胱等器官的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2)激动N2胆碱受体:骨骼肌收缩,剂量较大出现肌肉痉挛。
3. 中枢作用:存在胆碱能神经元,释放Ach,作用弱,也分M和N受体,大脑多M受体,脊髓多N受体。拟胆碱药可能增进学习记忆行为,而M受体阻断药引起镇静、健忘甚至麻醉。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匹鲁卡品)
能选择性地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M样作用,对眼和腺体的作用最明显,主要用于眼科。
1. 眼:缩瞳 、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1) 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虹膜环状肌)上的M受体, 肌肉收缩, 瞳孔缩小。
(2) 降低眼内压:由于瞳孔括约肌收缩, 虹膜向中心方向拉紧,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 房水易于回流, 眼内压下降。
(房水循环: 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瞳孔----前房---前房角小梁网---房水静脉-----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血液循环)
(3) 调节痉挛:是一种不良反应,即视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因兴奋睫状肌上的M受体, 使肌肉(环状肌)向中心方向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 屈光度增加, 调节于近视。(睫状肌上的辐射肌受去甲肾上腺素支配,存在β受体,但是功能较弱。)
2. 腺体:分泌增加,尤以唾液腺和汗腺最为明显。
3. 平滑肌:增加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力和张力,大剂量可致痉挛,并使支气管收缩。
【临床应用】
1.青光眼:治疗青光眼。此病由眼内压升高所致,表现为头疼。 视力减退,严重者失明。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前房角狭窄,眼内压升高
开角型青光眼(慢性单纯性):小梁内皮细胞变性、脱落或增生,网眼 变窄,房水流出阻力大,眼内压升高
2.缩瞳作用: 1%滴眼液与扩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治疗虹膜炎,防止炎症时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三、N 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对N1、N2及中枢均有作用,产生N样作用)
第二节、胆碱酯酶抑制剂(抗胆碱酯酶药)
通过抑制胆碱酯酶, 使ACh水解减少, 产生M样作用和N样作用。与AChE的亲和力比ACh大,结合物不易分解,使酶失去活性。
v根据其与AChE结合后水解速度的快慢,可将其分为两类:
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不易过血脑屏障,滴眼时不易通过角膜进入前房
[药理作用]引起副交感兴奋样作用: 主要有腺体分泌增加,气管收缩,血压下降,瞳孔收缩;
对神经节作用:低剂量兴奋,高剂量抑制。
对骨骼肌作用
1.兴奋骨骼肌作用最强
原因: ①抑制胆碱酯酶,ACh数量增加;
②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胆碱受体;
③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
作用机制:与ACh竞争结合AChE,抑制AChE 的活性,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ACh 破坏减少,突触间隙中的ACh积聚,表现出M和N样的作用。
特点 新斯的明与酶结合后形成氨甲酰化胆碱酯酶,水解较慢,故对酶的抑制作用较持久,恢复也较慢。
(毛果芸香碱与新斯的明的区别: 如果胆碱能神经损伤,神经末梢不再释放Ach,新斯的明不产生药效,而毛果芸香碱仍有效,因此,新斯的明是间接作用的拟胆碱药。)
2.兴奋平滑肌作用较强,尤其胃肠和膀胱平滑肌。
3.但对心血管、腺体、眼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较弱
4.激动心脏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 传导减慢。
注意:过量可引起“胆碱能危象”,即反复大量使用,使骨骼肌兴奋过度转入抑制,反使肌无力症状加剧,可用阿托品对抗。
[临床应用]
1.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产生抗N胆碱受体的抗体,使神经肌肉接头的胆碱受体受到损害,正常释放的Ach不能使突触后膜胆碱受体兴奋。
表现为: 眼睑下垂,肢体无力,咀嚼吞咽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2. 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增加肠蠕动和膀胱张力,促进排气、排尿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ACh积累,激动M受体,使心率变慢。
4. 肌松药的解毒:治疗非去极化性骨骼肌松弛药筒箭毒碱中毒治疗。
不良反应:胆碱能危象,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梗死等。
相关:毒扁豆碱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机制:进入人体后,其亲电子性的P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中丝氨酸的-OH共价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 不易水解,使酶难以恢复活性。失去其水解ACh能力, ACh在体内增多, 产生M和N受体过度兴奋及中枢症状。
急性中毒解救:1. 按一般急性中毒处理原则,隔离中毒环境
2. 对症治疗● 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和氯磷定)
(●阿托品: 对抗M受体过度兴奋所产生的症状/不能对抗骨骼肌震颤症状,也不能恢复胆碱酯酶活性;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需碘解磷定或氯磷定与阿托品合用.)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胆碱受体阻断药:能与胆碱受体结合而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拟胆碱作用,却能妨碍ACh或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受体的结合,产生抗胆碱作用。
n特点:对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
n分类: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节后)
N受体阻断药: N1 受体阻断药(神经节)
N2 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
第一节 、M 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阿托品及阿托品类生物碱构效关系: 6、7位具有-O-桥使中枢镇静作用加强(东莨菪碱和樟柳碱); -OH使中枢作用减弱(樟柳碱在托品酸部位多一个-OH );东莨菪碱中枢镇静作用最强;山莨菪碱中枢作用最弱(因为在7位有-OH ,而无氧桥);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均无-O-桥存在
阿托品
1.易过胎盘屏障,对眼作用时间长
2.小剂量就能阻断M受体,拮抗ACh作用, 但是,对不同M亚型选择性比较低。
3.不同器官对阿托品的敏感性不同, 随剂量增加依次出现:腺体分泌减少----- 瞳孔散大,调节麻痹---- 解除平滑肌痉挛----- 心率加快----- 大剂量中枢兴奋。
药理作用:
1. 腺体分泌
小剂量可使唾液腺、汗腺分泌明显减少,泪腺及呼吸道分泌液减少。
对胃酸分泌影响小(胃酸分泌与M1、H2、胃泌素受体激动等有关,影响因素复杂)
2. 内脏平滑肌
松弛作用,尤其平滑肌痉挛时更明显;
作用比较: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输尿管、胆管、支气管及子宫平滑肌
对括约肌的作用,取决于当时的功能状态,痉挛时可松弛。
3. 眼 与毛果芸香碱相反,维持时间长
(1)扩瞳: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扩大肌仍保持原有张力,失去对光反射。
(2)眼内压升高:扩瞳,虹膜退向周围边缘,前房角间隙变窄,阻碍房水回流,所以,禁止用于青光眼病人。
(3)调节麻痹:阻断睫状肌M受体,悬韧带拉紧,晶状体成扁平,屈光度减低,看近物模糊。
4. 心血管系统
(1) 心脏:低剂量使心率减慢.低剂量时阻断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突触前膜)M1受体,抑制负反馈,使ACh释放增加,心率减慢.中高剂量可以阻断窦房结M受体,使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被减弱或阻断,而使心率快,治疗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
(2)血管与血压:阻力血管大多无胆碱能神经支配,所以治疗量基本不影响血压,但中毒量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脸潮红。
5.抗休克作用:大剂量能解除血管痉挛,增加组织有效灌注,改善微循环,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 治疗感染性休克。
机制:(并非直接作用于血管)
(1)能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及内毒素的耐受力;
(2)稳定溶酶体和线粒体膜,减少溶酶体的释放和休克因子的产生;
(3)对抗多种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6.解除M样作用症状: 用于治疗有机磷酸酯类引起的中毒
7.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量影响小;严重中毒由兴奋转入抑制,昏迷。
临床应用
1. 解除平滑肌痉挛:适于各种内脏绞痛,治疗遗尿症,松弛膀胱逼尿肌及增加括约肌张力。2. 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用药
3. 眼科:(1)虹膜睫状体炎(与毛果云香碱交替使用)
(2) 检查眼底:扩瞳
(3) 用于验光:松弛睫状肌,减少神经对晶状体的影响
4.抗休克: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对伴有心动过速或高热的休克不用。
5. 抗心律失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也用于窦房结功能低下引起的室性异位节律。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足量、反复持续使用,对于严重者应先使之出现“阿托品化” (扩瞳、颜面潮红、腺体分泌减少、口干、轻度骚动不安),然后适当减量维持。应合用胆碱酯酶复活剂,并注意防阿托品中毒。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严重中毒时出现昏迷、呼吸麻痹等
中毒解救:洗胃等排出胃内药物/用镇静药和抗惊厥药对抗中枢兴奋症状/ 注射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 人工呼吸、吸氧
相关:
东莨菪碱:外周作用与阿托品相似, 但是抑制腺体分泌及散瞳作用强。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和晕车晕船。
山莨菪碱
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为克服阿托品不良反应较多的缺点,通过对其结构进行的改造,合成了一些副作用较少的代用品)
合成扩瞳药 :后马托品 托吡卡胺
合成解痉药:(1)季胺类:丙胺太林(普鲁本辛)/(2)叔胺类 :双环胺(双环维林)
哌仑西平:选择性M1受体阻断药,选择性地阻断胃壁细胞上的M1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第三节 N2胆碱受体阻断药--骨骼肌松弛药(或称神经肌肉阻断药)简称肌松药
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终板膜(突触后膜)上的N2受体结合后,阻碍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冲动的正常传递,导致骨骼肌松弛,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药。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
一、去极化型肌松药(非竞争型肌松药)----- 琥珀胆碱
与N2受体结合后,能够持续兴奋受体,产生ACh样作用,随后受体失去兴奋性而产生肌松。其肌松作用过程有两个时相: Ⅰ相阻断(去极化)/Ⅱ相阻断(脱敏)
二、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竞争型肌松药)----筒箭毒碱
本类药物可以被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所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