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37阅读
  • 3回复

[资料]第十八章药理复习总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邓丽刚
 
发帖
68
啄木币
243
鲜花
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1-04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亦称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除苯胺类药物外,绝大多数药物兼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
NSAIDs按照结构分类:
1. 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水杨酸
2.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3. 吡唑酮类: 氨基比林、保泰松和羟布宗
4.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舒林酸;
5. 邻氨基苯甲酸类: 甲芬那酸、双氯芬酸;
6. 芳基烷酸类: 布洛芬、萘普生;
7. 其他:尼美舒利、塞来昔布。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AA)过程中的关键酶环氧合酶(COX),使前列腺素(PGs)的合成减少,是NSAIDs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共同作用机制。PG本身是一种致炎剂,能扩张血管、增加白细胞趋化性,还与其它致炎物质如缓激肽、组胺、5-HT、LTs等有协同作用
环氧酶(COX)分型:COX-1(固有型) COX-2(诱生型)
COX-1高选择性抑制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
COX-2高选择性抑制药: 塞来昔布,尼美舒利
功 能: COX-1:保护胃粘膜、调节血小板功能、调节外周血管阻力(PGI2)、调节肾血流量和肾功能(PGI2,PGE)
COX-2:细胞间信号传递、骨骼肌细胞生长、分娩(妊娠时PG增加)
病理学: COX-1 损伤早期的疼痛、风湿病
COX-2 炎症反应
NSAIDs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解热作用: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侵袭后,可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和释放内致热源,它进入下丘脑前部视前区,使PG的合成和释放增加,PG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定点升高,引起发热。NSAIDs抑制 COX,使PGs合成减少而降温。(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不能降低正常体温)
2.镇痛作用:组织损伤造成局部致痛物质PGs、5-HT、缓激肽、组织胺等产生和释放增加,引起疼痛。另外PG增敏作用加重疼痛。NSAIDs通过抑制 COX,使PGs合成减少而减轻疼痛。抑制外周病变部位的COX,使PG合成减少而减少疼痛(特点:镇痛强度中等,对慢性钝痛有效,如神经痛、头痛、月经痛;对锐痛及平滑肌痉挛所致绞痛无效。无耐受性和成瘾性。)
3.抗炎作用:(1. 抑制炎症部位COX,使PGs合成减少,炎症减轻;
(2. 抑制白细胞聚集,降低白细胞的趋化性;
(3. 减少缓激肽的形成;
(4. 保护溶酶体膜,抑制水解酶释放,使致炎致痛介质减少。
(常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对症治疗,明显缓解关节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不能根除,且对病原菌所致的炎症无效)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包括阿司匹林和水杨酸钠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水杨酸盐弱酸性,主要经肝药酶代谢,尿液pH的变化对水杨酸盐的排泄量影响很大,可服用NaCO3来碱化尿液,解救中毒。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 解热作用:降温作用不同于氯丙嗪,仅使发热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 对正常人体温无明显影响。常与其它解热镇痛药配伍组成复方,用于感冒发烧
2 镇痛作用: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抑制外周疼痛部位PG的合成而具有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有效, 无成瘾性。适用于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神经痛、月经痛等
3 抗炎抗风湿作用:首选。用药后可使风湿热、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天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减退。
4 抗血栓形成作用:
---小剂量:抑制血小板的COX, 减少 TXA2合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防止血栓形成,用于预防心肌梗塞、脑血栓及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大剂量:抑制血管壁中PGI2生成, 反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5.其他: 1)降低结肠癌发生2)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3)驱除胆道蛔虫(在肠道水解为水杨酸和醋酸,使胆汁呈酸性,蛔虫厌酸而退出胆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预防措施:饭后服,同服碳酸氢钠或肠溶片/胃溃疡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凝血障碍:用维生素K预防
注意: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及手术前应避免使用以防出血。
3.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
4.阿司匹林哮喘:
5. 水杨酸反应(中毒反应):
大剂量应用,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视力下降及精神失常等症状,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称为水杨酸反应。措施:立即停药,并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水杨酸盐排泄,减轻中毒。
6.瑞夷综合症:
二 、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是非那西丁的体内代谢产物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解热镇痛作用较强,同阿司匹林;抗风湿作用很弱;对血小板和凝血无明显影响。常于其它解热镇痛药配伍组成复方,临床上用于一般的解热镇痛,以及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过敏者。
三、 吡唑酮类-----氨基比林、保泰松和羟布宗
四、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最强的PG合成酶(COX)抑制剂之一
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①解热镇痛作用大于阿司匹林,对癌性发热及其它不易控制的发热常能见效;②对急性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与保泰松相似,对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亦有效;③对痛风的急性发作亦有效。
机制:除抑制 COX外,也能抑制磷脂酶A和磷脂酶C,抑制T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
不良反应多,发生率高:1. 胃肠道反应2. 中枢神经系统 3 .造血系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4. 过敏反应
第二节 抗痛风药
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由于血中尿酸过多,尿酸盐沉积于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引起粒细胞浸润,局部炎症和疼痛。抗痛风药通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或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来治疗。(急性发作:秋水仙碱、非水杨酸类NSAIDs ///慢性痛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中尿酸含量常采用丙磺舒、苯溴马隆和别嘌醇等。)
1条评分
情系山大 鲜花 +1 2008-01-04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死鱼

发帖
4625
啄木币
9524
鲜花
58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0-14
谢谢啊
离线陈庆之
发帖
52
啄木币
80
鲜花
1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0-14
先狠狠地顶一下,在复制,谢谢楼主哦   
离线平行线
发帖
543
啄木币
1056
鲜花
13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0-16
讲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