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疏疏密密有五个年头了,晃若床头挽的梦,梦的伊始注定了它的结尾,但总有一些细枝末节牵肠挂肚的,济南的路便成了细节。
其实是惧怕逛街的,橱窗后琳琅的商品,宣泄的繁华,扑朔的霓虹,如汐的车人,总带来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如在这个城市里蒸腾的时光。然而,却莫名地喜欢上了路,阡陌交通也罢,宽阔大道也罢,像一种萌发于心底的情愫,播散于心,蔓延开来,竟不可自拔,我想这也许是宿命。
记得经十路刚竣工那会,心情竟孩子般酣畅的如光洁的路基,疯疯癫癫坐上115路公交车,挤到尽头,然后盎然而归,甜甜喝一碗米线。徜徉在路上,柏油的芬芳还不曾淡去,嗅着,眯眼想象先前路的模样,一无所获。这条路的体面留不下记忆的罅隙,大到水泥的质地,交通灯的亮泽,小到空气里浮起的拂尘,变了。其实那个假期是枯燥的,甚至是杂糅了失望和落寞的一抹极光。有时候,趁着暮后霞光,披一身嫣红在这条路上游弋,思考,然后叹息,抬头看看前方攒动的人群,感慨的抑不住地悲伤,每每此时,总安慰似地呓语:好在有路!
安慰留不住什么,中国队又输了,在那届亚洲杯,我也没有找到兼职。放纵的慵懒和生活的胁迫让自己倏忽遗失了。切断电话线,不再下楼,除了吃饭和去图书馆:好在有图书馆!也就是在那时,虔诚甚至有些固执地迷信,看了老舍,图书馆里尽有的,一个字一个字,像活字印刷,印在了眼睛里,却没有印入大脑。晚上看得眼睛酸涩昏花了,于是对着窗外广漠的虚无想象出一条路,亘长的路,来自混沌延伸至极致。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孤寂带来的宽度让自己有了飞腾的惬意,踏上去,心便不再彷徨了。
经十路终究不是那条路,解放路,英雄山路,文化路,花园路……终究也不是,像郑智化遥远的嗓音:都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
零六年的这个夏日,路依然淌过记忆,迁延在现实里,假期来临,我忐忑。时光不会因为斯人的憔悴和忐忑而生出恻隐之心,依然匆忙的心疼,像路上的轮子,没有为小凹凸驻留的理由。很多路完工了,很多路在修,循环往复的没有了悼念的契机,然而,我还是沉滓了,如路上扬起的沙尘沉滓了路的前生,虚无中那条若实若幻的路沉滓了我二十五年来一个厚重的梦,只是不再完整,碎的回不去了。我抓,知道那是枉然,像幽州台上的陈子昂,但没有问天的幽邃,历史无非是路的碎石。
想到这里,忽然想到了先生: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像一句谶语。
我想济南的这些路应该算自己的梦,碎了旧壳,蓬勃出新意。站在自己的梦里,于是喟叹:好在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