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761阅读
  • 18回复

[杏林风采]考研第一名-龚瑶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5
鲜花
107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7-29
http://www.view.sdu.edu.cn/news/news/mtbd/2003-11-03/1067847009.html
愿为杏林奏新曲
——记山东大学医学院博导龚瑶琴教授
  龚瑶琴,1961年生于湖北黄梅,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十大杰出留学归国科技专家、山东省十佳杰出中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遗传病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工作,先后在国内外首次定位了3个疾病基因,首次发现了2个新的疾病基因。已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2篇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和《NATURE GENETICS》上;获得国家教委、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她有一个极富乐感的名字。瑶是一种美玉,以美玉作琴,该是怎样动听的声音?她有一双艺术家的手,纤细、灵巧,似乎生就适合弹拨那只有天上才会有的“瑶琴”。但她每天面对的不是由五线谱组成的音阶,而是由23对染色体连缀的人类基因链。她心里经常涌动着一种特殊的旋律,那是责任在肩时的圣洁和坚毅。
  1978年,17岁的龚瑶琴被华中师范学院生物系录取。大二时的遗传学课程逐渐吸引了她。所以,本科毕业考研时,她的首选专业是遗传育种。然而因为这项工作多是野外作业,不招女生。于是,半是自愿半是迫不得已,1982年,龚瑶琴以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山东医学院,师从郭亦寿教授攻读医学遗传学。
 
  “那双聪慧的大眼睛……”
 
  初次跟医学打交道,她是那么不适应。她问导师,为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的病人?导师意味深长地说,“进到庙里来了,所以看到的和尚多啊。”郭先生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奋斗了几十年,主要从事遗传病及非遗传先天性疾病的预防,是该领域国内知名的专家。龚瑶琴说,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自己一辈子也用不完。
  1983年春天,一对满面愁容的夫妇带着个漂亮的四岁男孩,千里迢迢来到她们教研室。孩子得的是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这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遗传病,这对夫妇知道对患儿已无力回天,只希望医学能帮他们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年轻夫妇绝望的眼神和漂亮男孩那双格外聪慧懂事的双眸交相叠印,总在瑶琴眼前晃动,她感到自己被什么东西深深触痛了。她记得很清楚,郭先生只轻轻说了一句:“小龚,你做做这个课题吧。”这句话似千斤重锤敲打在她心上。她仿佛突然明白,为什么导师几十年如一日,不图名利、地位,默默耕耘,就是为了这样的一双双眼睛啊!
  假性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也是世界医学界比较重视的病,当时我国对该病的基因研究刚刚起步。在郭先生及许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龚瑶琴一年多的探索,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用生化方法进行致病基因携带者检出和产前诊断的方法,该成果在1984年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是她从事科研以来得到的第一项大奖。而对瑶琴来说,更高的奖赏是,1985年,那对夫妇终于如愿以偿生了个健康的男孩。
 
  “即使这8个月我做不完……”
 
  遗传疾病发生的分子研究属于“贵族性”研究项目,不仅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而且需要大量的试剂消耗。在世界卫生组织项目的资助下,1994年3月,瑶琴来到著名的哈佛医学院学习。
  从接到通知书那天起,龚瑶琴就感到莫大的压力。哈佛是什么地方?自己毕竟连个博士学位都没有。规定的学习期限仅有8个月,哈佛的导师也没指望这个瘦弱的东方女子能够搞出什么名堂。首先在课题选择时龚瑶琴就碰上了难题。朋友建议她选个容易点的题目,有望在短时间内发表文章,不至于空手而归。并提醒她,“这里不是你混的地方”。而龚瑶琴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难度最大的“骨质疏松症”这一课题。她是这样考虑的, “即使这8个月我做不完,也会从导师那里学到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回国后还可以接着做”。因为骨质疏松症涉及人群特别广泛,全世界每年仅由于骨质疏松所导致的髋关节骨折患者就超过170万,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这一课题的社会价值大,不选择它,有违自己从事遗传学研究的初衷。
  此后,龚瑶琴把自己完全泡在了实验室。早上6点,她第一个打开实验室的门,晚上8点才离开,每天在实验室的时间都要超过14小时。她仔细谛听导师的每一个讲解,每一点示范。稍有疑点,就翻书查资料,直到弄清为止。所幸读硕士时,在郭先生手把手的调理下,她的一双巧手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开发,难度再大的实验,她总能按照导师的要求,规范地做出来。后来,龚瑶琴才知道,在她去哈佛之前和离开哈佛之后,每天最早到达实验室的人,都是她的导师本人。导师非常欣赏龚瑶琴的勤奋、能干,而瑶琴开朗大方的性格也使她很快融入了这个陌生的环境。导师后来邀请她住在自己家,像他们的家庭一员一样生活在一起。
  两个月后,她与同时到哈佛、同师一位导师的一名德国学者,差不多同时完成了各自的课题实验。不知情者以为他们都是幸运儿,其实,德国学者在分析了20多个位点时,就遇上了所要定位的基因,瑶琴直到检测了160多个位点才成功。如果说前者是上帝眷顾,后者则纯属“天道酬勤”了。她不仅成功地将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症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上,还帮助所在的实验室建立起了多种实验和分析方法,得到导师和同事的认可。
 
  “难过‘情’关……”
 
  当她结束学习将要回国时,导师的夫人哭成了泪人,导师的女儿也天真的问她什么时候再回家来。导师曾认真地劝说这个得力助手,应当考虑把家搬过去,因为只有那里的条件才有可能使她的项目最后成功。
  笔者问龚瑶琴,考虑过他们的建议吗?她坦诚地回答:“考虑过。”应当说,导师的建议是非常实际的,离开哈佛的实验条件,她的项目前途未卜。之所以没有那样做,瑶琴说:“原因在于自己有一个很大的‘弱点’,难过‘情’关。”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项目组成员,她感到不回来就没法交代;人在国外,学校已经帮她晋升了副教授职称,她觉得盛情难却;郭先生多年的悉心培养,她认为应当报答……总之,她说,自己是回来“还愿”的。瑶琴走后,她的美国导师竟接连收了6个中国学生。
  1995年底,龚瑶琴回到学校,她一方面加紧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利用与哈佛的合作关系继续进行项目研究。从1998年到2001年,她每年都往返于大洋之间,在美国工作3-5个月。2000年4月19日,是龚瑶琴终生难忘的日子,关于骨质疏松的课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在1995年完成基因定位的基础上,又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导致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症的致病基因。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骨质疏松-假性神经胶质瘤综合症的病因问题,同时也为理解成年型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寻求有效防治手段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6年的苦苦追求,终于有了回报,瑶琴第一个想到的是要与家人分享这一喜悦。而打电话时的意外发现令她潸然泪下,4月19日,是自己宝贝女儿的生日啊!6年的艰辛日月可鉴,仿佛上帝也为之感动,选择这样一个时日褒奖她。似乎是说这个成果只能属于她,属于一个为事业付出过十分聪慧、百分情感、千分汗水的中国女性。该成果于2001年11月发表在世界著名杂志《细胞》上,并被评为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
 
  “我们的平台搭起来了”
 
  比起骨质疏松这一课题的艰难来,她对“关节融合”基因的确立,似乎是信手拈来的事。1998年在美国做研究时,习惯性的翻阅最新专业杂志,偶然读到一篇文章,了解到缺少NOG-GIN基因的小鼠表现为关节融合,人类也有两种疾病具有关节融合的症状,这两种疾病的致病基因已被英国和加拿大学者研究确立了基因位置。是否人类关节融合是由人类NOG-GIN基因所致?龚瑶琴当即与加拿大和英国学者联系,对他们所收集的患者家系进行研究。短短的几个月,她便在国内外首次发现NOG-GIN基因突变导致人类指趾关节融合,1999年3月该成果首次发表在遗传学领域顶级刊物《Nature Genetics》上。
  龚瑶琴这两项最重要的成果的产生过程如此迥异,前者从开始到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延宕了整整8年,如果不是借助于国外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条件可能还要延长,而后者又似乎得来全不费工夫。其实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恰恰预示着科学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雄厚的物质条件,灵活的头脑,顽强的毅力,广泛的信息,缺一不可。
  “智力低下”这一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的高发病,也是龚瑶琴长期以来的重点研究项目,1999年,她们在国内外首次将一种智力低下综合症的致病基因定位于人类X染色体长臂上,为分离该病基因奠定了基础。此外,她与郭先生长期进行的“提高人口素质干预模式”研究,经多年的推广普及,也已初见成效。经统计,在他们的试点单位招远市,人口出生缺陷由过去的8.9‰降低为3.7‰,临沂市由8.82‰降低为4.88‰。
  2003年1月13日,对于龚瑶琴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经过两代人的多年努力,她们的实验畸形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一天正式揭牌,标志着山东大学的医学遗传学研究已经正式进入国家队。目前该实验室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26项。
  在宽敞明亮、装饰一新的办公室及实验室里,瑶琴欣慰地说:“近两年,学校投资加上课题经费近千万元,实验条件得到根本改观,等今年一批新的仪器到位,实验室与国外差距已不是太大,这是吸纳高水平研究人才、吸引优秀学生的重要条件,网络也使我们得以随时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信息交流。我们的平台已经搭起来了,我们再也不用因为一个实验而往返于大洋之间了。”
  郭先生的办公室就在隔壁,老人已80高龄,依然日复一日伏案劳作,查资料、作研究、指导课题,半个世纪来一直躬身前行。也许,从老师的背影中,瑶琴时时都能看到20年前那个4岁男孩清澈的大眼睛,激励着她不断在自己的键盘上奏出新的乐章,她哪敢有丝毫放松呢?
4条评分
yjmforever 鲜花 +1 2007-07-29
诸葛笨笨 鲜花 +1 2007-07-29
hehehe 鲜花 +1 2007-07-29
夏子之酒 鲜花 +1 2007-07-2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流星紫雨
发帖
930
啄木币
1027
鲜花
7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7-2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linana
发帖
2205
啄木币
7130
鲜花
53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7-29
文采不错.
离线并刀如水
发帖
132
啄木币
328
鲜花
1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7-29
说实话,不如措辞平实点好,这不会是山大校报上的文吧
离线林暮寒
发帖
6376
啄木币
3233
鲜花
505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7-29
引用第1楼流星紫雨2007-07-29 11:27发表的:听龚老师讲课的时候没觉出那么多事来啊

要称龚院
离线mxg3768
发帖
731
啄木币
387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7-2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冰结树
发帖
27
啄木币
223
鲜花
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9-07
很佩服龚院长的精神与毅力...
离线小子王
发帖
158
啄木币
163
鲜花
3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10-15
我们班论坛有邀请龚院做嘉宾
好有风采的说~~
偶门都被折服了
离线jayct
发帖
92
啄木币
251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11-20
龚院长给我班上过没几次课,但是开会倒开了不少。呵呵。
离线gaolei55555
发帖
10
啄木币
392
鲜花
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11-25
2002年给我们上课时,非常喜欢她!!
她是位非常好的老师,至于当领导,就不知道了。
发帖
783
啄木币
938
鲜花
7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2-31
离线zpneateasy
发帖
737
啄木币
1045
鲜花
3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2-31
超越她
离线逍遥游
发帖
1123
啄木币
1087
鲜花
64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12-31
引用第11楼zpneateasy于2007-12-31 00:44发表的  :超越她

超越岂是随便说说?
离线霍普金斯
发帖
2287
啄木币
4053
鲜花
313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12-31
龚院是发《cell》的人,超越她意味着发《nature》或《science》
离线jackson
发帖
333
啄木币
570
鲜花
5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12-31
晕死。cell的IF比nature和science高的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