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740阅读
  • 0回复

[杏林风采]春暖人间——记齐鲁医院东八病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083
啄木币
695
鲜花
77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1-22
— 本帖被 淡蓝色的阳光 从 【大医精诚】——走进临床一线,构建和谐医患 复制到本区(2011-07-02) —
春暖人间
——记齐鲁医院东八病房                

    2010年9月13日,75岁高龄的左老在因颅脑外伤行左额颞骨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后14天收入了我们东八病房。入院后经过仔细的查体,发现患者呈思睡状态,精神淡漠,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不等大,东八的教授们立即下了一级护理、病重等医嘱,并纠正患者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几天后患者开始出现间断性发热,体温38℃以上,痰培养见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致病菌,尿培养也见酵母样菌,细心的单培彦主任发现患者的颈部稍有抵抗感,立即考虑到患者发热的原因除肺部感染外,不能排除颅内感染,建议患者家属行腰椎穿刺化验脑脊液。但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家属开始不十分赞成,后来经过近一步沟通,家属终于同意行腰穿检查,并同意组织全院相关科室会诊。会诊建议大致为多次复查腰穿,明确颅内感染情况,同时控制肺部和泌尿系感染。
    次日,患者复查脑脊液涂片见大量霉菌孢子,颅内真菌感染明确。多次脑脊液和尿培养均见近平滑念珠菌。颅内常见的真菌感染为隐球菌感染,对于这一少见类型,神经科医生多数都缺乏经验。神经外科的黄齐兵副教授积极与其他神经科专业医生沟通,决定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并向患者交待患者目前病情状况危重,及用药的风险等,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并给予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减轻颅内压。
    但是患者仍处于嗜睡状态,颈部抵抗感明显,脑脊液里仍可见到近平滑念珠菌。大家知道,真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颅内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非常高,因此为了控制病情,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尽快找到既敏感又副作用相对小的抗真菌药物。年近80岁的李大年主任,业务繁忙的李新钢院长也都前来会诊,经多方面考虑后与患者家属商议,决定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并从小剂量加起抗真菌治疗。
    按照上述方案治疗两三天后,复查脑脊液涂片未见真菌孢子及菌丝。但病人身体多处出现皮疹,并伴有腹泻,显然对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能耐受,只能考虑停用。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又成了问题,主管麻琳副教授为此寝食难安,经与患者家属反复协商,决定请宣武医院教授会诊,他们建议换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因病人长时间腹泻,可暂禁饮食改用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不到一周,患者又开始对脂肪乳出现皮疹、寒战等过敏反应,并多次出现应激性溃疡,于是主管麻琳副教授除了每天多次观察病人、核对医嘱、检查化验单变化外,又多了一项工作——反复计算患者每天的静脉营养总量和分配,并就患者的病情、每一项治疗向患者家属讲解沟通,几乎从未按时下过班。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我们终于把患者从死亡边境拉了回来。目前病人神志清楚,精神活动明显好转,并且连续三次脑脊液培养均未见到真菌孢子和菌丝。当然,抗真菌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仍在继续。
    这个秋天,东八病房的医护人员、包括我们齐鲁医院的呼吸科、泌尿科等相关科室,还有我们尊敬的李大年主任、李新钢院长等等,他们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奉献精神挽救了一位老人的生命。治疗中,虽然存在病人病情危重、花费昂贵,病人家属心情急躁等等一系列问题,但我们的医护人员却在医患双方间架起了沟通这座桥梁,使问题得到圆满得解决,患者及其家属的一声声“谢谢”更是让这个秋天春意盎然。

——齐鲁医院学生党支部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