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界杯历史全程回顾一)
自1930年举办首届世界杯以来,4年一度的世界便成为亿万球迷的节日。虽然对于我们这些晚生后辈来说,更早一些的比赛很难看到了,不过感谢电视的发明,它让我们这些晚生能有幸看到出生前历史传奇。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令人激动的过去,展望美好的未来!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怀旧第一期,1930年第一届——1950年第四届)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
1904年国际足联成立,但直到1924年巴黎奥运会足球才被列为正式奥运会比赛项目,同时人们不满意奥运会的“业余”规定,因此,有职业选手参加的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世界杯应运而生,而其创办和组织者就是时任的国际足联主席的朱尔斯-雷米特。作为最早开展足球运动的国家之一以及1924年、 1928年两届奥运会足球冠军乌拉圭成为首届世界杯的主办地,而首届世界杯举行的1930年,又恰恰是乌拉圭独立100周年。
本届世界杯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比赛,他们是乌拉圭、巴西、智利、美国、阿根廷、巴拉圭、墨西哥、秘鲁、比利时、玻利维亚、罗马尼亚、法国、南斯拉夫。比赛分为4 个组,每组第一名进入半决赛。首届世界杯的揭幕战,也是世界杯历史上第一场比赛是在法国与墨西哥两国之间进行的,结果法国队以4比1大胜,该队的卢申-劳伦特射入了世界杯历史上的首粒进球。由于路途遥远,一些欧洲强队未能参加本次比赛,因此赛前,人们普遍认为南美球队将在比赛中占尽优势。而实际上也是如此,两支南美球队阿根廷队和乌拉圭队进入到最后决赛。同时,因为当时没有决定第三名的比赛,所以美国和南斯拉夫并列第一届世界杯的第三名。
决赛前,球迷情绪高涨,双方均有多名球员遇到了对方疯狂球迷的死亡威胁,气氛十分紧张。为了保证比赛的安全进行,组委会要求对每位进入“百年体育场”的观众进行搜身。乌拉圭警方出动了两千多名警察负责保安工作,最后竟然搜查出1600多支手枪。在严密的安全措施下,世界杯赛的第一场决赛才开始进行。而在开哨前,也许是由于迷信,阿根廷突然提出要用自带的足球,乌拉圭也坚持要用国际足联规定用的足球(当时规定是由主办方提供用球,其实也就是乌拉圭提供的),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只有采用折衷的办法,上半场使用阿根廷的足球,下半场使用乌拉圭的足球。
决赛开始之后,由于换球成功,阿根廷队似乎在心理上占到了上风。上半场,阿根廷顶住了9万多名东道主球迷的狂热压力,利用乌拉圭急于求成的心理,稳扎稳打,以2比1领先。然而下半场风云突变,东道主乌拉圭毕竟是夺得1924年和1928年两次奥运会冠军的劲旅,易地再战后,定下心神,越战越勇,而阿根廷人在换回指定用球后变得似乎不会踢球了,被乌拉圭人连扳3球。当 “独臂将军”卡斯特罗踢入乌拉圭队的第4个进球后,乌拉圭队一举以4比2战胜阿根廷队,第一个世界冠军诞生了。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先生将冠军奖杯授予乌拉圭队长纳塞兹。乌拉圭球员成为了民族英雄,总统宣布全国放假一天,庆祝国家队的历史性胜利。7月31日,被乌拉圭人骄傲的认为是自己国家的节日。而恼羞成怒的阿根廷球迷袭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乌拉圭大使馆,使两国中断了文化交流,致使美洲杯6年不能举办,这是本届杯赛留下的一个遗憾。
虽然本届世界杯只有13个国家参加,但是世界杯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已在比赛中得到了充分证明。阿根廷的斯塔比利以8个入球成为最佳射手,而美国队的帕特劳德则在7月17日对巴拉圭的比赛中上演了世界杯史上的首个“帽子戏法”,帮助该队3比0战胜了对手(国际足联和大多数机构都认为帕特劳德是第一个在世界杯中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但阿根廷球迷坚持认为,斯塔比利才应该享有这一荣誉,他在7月20日同墨西哥队的比赛中独中三元)。不管怎样,自此,世界杯足球赛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并正式确定下来。
全部比赛战果
第一轮
A组
法国 4 - 1 墨西哥
阿根廷 1 - 0 法国
智利 3 - 0 墨西哥
智利 1 - 0 法国
阿根廷 6 - 3 墨西哥
阿根廷 3 - 1 智利
B组
南斯拉夫 2 - 1 巴西
南斯拉夫 4 - 0 玻利维亚
巴西 4 - 0 玻利维亚
C组
罗马尼亚 3 - 1 秘鲁
乌拉圭 1 - 0 秘鲁
乌拉圭 4 - 0 罗马尼亚
D组
美国 3 - 0 比利时
美国 3 - 0 巴拉圭
巴拉圭 1 - 0 比利时
半决赛
阿根廷 6 - 1 美国
乌拉圭 6 - 1 南斯拉夫
决赛
乌拉圭 4 - 2 阿根廷
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
由于第一届世界杯的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杯在一片热望中在意大利举行了。遗憾的是,作为对四年前一些欧洲球队拒绝参加首届世界杯的报复,一些南美球队没有参加本届赛事。其中,上届冠军乌拉圭索性没有参加这届比赛,放弃了卫冕的机会,而阿根廷和巴西也没有派出最好的队伍。这样,乌拉圭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夺冠后没有参加下届比赛的球队。其次,意大利队也是唯一参加预选赛的东道主队。另外,本次大赛第一次进行了电台的实况转播。
当时,共有32个国家参加了此次赛事。本次比赛首次采用预选赛来决定决赛阶段参赛队伍,最后共有16支获胜的球队有资格参加最后决赛阶段的比赛。他们是: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法国、瑞士、德国、巴西、阿根廷、美国、埃及。本届杯赛规定:如果两队在90分钟内未分出胜负,便需要加时30分钟,若仍是平局,则需要重赛。奥地利与法国之战便成为世界杯第一场需要打加时赛的比赛,结果奥地利队以3比2战胜法国。
正如人们赛前所预料的,进入1/4决赛的全部都是欧洲球队。最终,意大利队和捷克队杀入决赛,在这场肉搏战中,先后有11个人受伤。在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捷克人一直领先,但在临终场前,意大利人将比分扳平。70分钟比赛结束后双方战成1平,不得不进入加时赛。终场前8分钟,意大利队才以一球战胜对手夺得了第二届世界杯赛冠军。 德国的科南、捷克的内杰德利和意大利的希亚维奥同以4球并列最佳射手。
这届世界杯整体平平,值得一提的是这届世界杯是在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阴影下举办的,据说墨索里尼对于意大利比赛场次的裁判挑选施加了很大的影响。在半决赛和决赛之前,当值的瑞典裁判曾经会见过墨索里尼,并且在比赛中做出有利于意大利的判罚,引起了很大争议。而在决赛时,荷枪实弹的纳粹军队集结在场外,给场内的捷克队员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全部比赛战果
第一轮
匈牙利 4 - 2 埃及
奥地利 3 - 2 (加时赛)法国
西班牙 3 - 1 巴西
意大利 7 - 1 美国
捷克斯洛伐克 2 - 1 罗马尼亚
瑞士 3 - 2 荷兰
德国 5 - 2 比利时
瑞典 3 - 2 阿根廷
四分之一决赛
奥地利 2 - 1 匈牙利
意大利 1 - 1 (加时赛)西班牙
捷克斯洛伐克 3 - 2 瑞士
德国 2 - 1 瑞典
重赛
意大利 1 - 0 西班牙
半决赛
意大利 1 - 0 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3 - 1 德国
三四名决赛
德国 3 - 2 奥地利
决赛
意大利 2 - 1 (加时赛) 捷克斯洛伐克
二、当年万里觅封侯(世界杯历史全程回顾二)
1954年第五届世界杯
时光荏苒,世界杯又回到欧洲,第五届世界杯在瑞士隆重举行,这一年正好是国际足联成立50周年大庆,因此将主办国定为国际足联总部所在地瑞士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本届比赛首次采用电视报道,而且也特地发行了纪念币,共吸引了38个国家参加预选选赛,其中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以及非洲的埃及,可以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的聚会。从这一年开始,每届比赛都有16支球队进入到最后的决赛,直到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决赛名额才升至24个。同时,这届比赛上所有球员都身着带号的球衣,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1954年世界杯比赛不愧为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16支球队共射进 140个进球,平均每场5.38个,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杯历史的最高纪录,匈牙利的柯奇士以11粒进球获得最佳射手。本届杯赛采用了一套新的种子队伍系统,即各组中的两支种子队无需在小组赛中对战,每个小组积分前两名的球队将进入十六强赛,但比较独特的是,在小组赛中如果打成平手也需要进行加时赛。带来足球阵型革命,并在两年前夺得奥运会冠军的匈牙利队无疑是这届比赛中最大的热门,他们从1950年以来,保持了31场国际比赛不败的战绩(其中27胜4平)。从首轮赛开始,匈牙利便向世人展示其不可战胜的实力,他们分别以 9-0狂胜韩国队,以 8-3击败德国队。随后他们又在1/4 决赛中以4-2力克巴西队,但是这场比赛最为出名的还是它的暴力性,在比赛中两队共被罚下3人,之后在球员更衣室内两队球员再次大打出手,这便是足球史上臭名昭著的“伯尔尼之战”。
半决赛中,尽管西德队以6比1大胜奥地利,然而最经典的比赛还是匈牙利乌拉圭之战。乌拉圭在这场比赛前从未在世界杯上输过一场比赛,开场之后,匈牙利首先以1比0领先,但是到了终场结束前,两队战成2比2平。打破僵局的匈牙利英雄是柯奇士,他的两个入球把老牌劲旅乌拉圭队挡在了决赛的门外。之后乌拉圭又被奥地利打败,仅获得第四名的成绩,而此后,乌拉圭也逐渐从世界足坛的第一集团中消失了。
1954年7 月4日,伯尔尼的范可多夫(Wankdorf)体育场的6万观众见证了世界杯有史以来最大的冷门之一。两队在首轮比赛中就已交过手,当时匈牙利以8比3大胜西德。虽然伟大的匈牙利球员弗兰奇·普斯卡什是带伤上场,但他仅在6分钟内就使匈牙利领先,两分钟后他们的齐伯尔又攻入一球,这支大热门似乎将会顺利地夺得桂冠。然而中场前德国队的莫尔洛克和拉恩的两个进球开始让比赛发生了逆转。下半场拉恩攻入了第二个进球,而普斯卡什在终场前两分钟踢入的进球被判无效,匈牙利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雷米特杯进入德国人的怀抱。
当拉恩踢入制胜一球时,西德著名评论员Herbert Zimmermann在沉默了8秒钟之后,喊出了“德国队进球!德国队3比2领先!我就是个疯子!我就是个狂人!”这是德国最经典的一句解说。
本届世界杯对于匈牙利来说是一次灾难,在1956年匈牙利发生暴乱之后,大部分球星逃到国外,使得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匈牙利再也没有杀回到世界足球的第一集团;而德国人却从此确立了其世界强队的地位,在随后的12次世界杯里他们6次杀入决赛,成为欧洲足坛的王中王!毫不夸张的说,这场比赛成为了德匈足球的分水岭!!
全部比赛战果
A组
南斯拉夫 1 - 0 法国
巴西 5 - 0 墨西哥
南斯拉夫 1 - 1 巴西 (加时赛)
法国 3 - 2 墨西哥
B组
西德 4 - 1 土耳其
匈牙利 9 - 0 韩国
匈牙利 8 - 3 西德
土耳其 7 - 0 韩国
加赛
西德 7 - 2 土耳其
C组
乌拉圭 2 - 0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1 - 0 苏格兰
乌拉圭 7 - 0 苏格兰
奥地利 5 - 0 捷克斯洛伐克
D组
瑞士 2 - 1 意大利
英格兰 4 - 4 比利时 (加时赛)
意大利 4 - 1 比利时
英格兰 2 - 0 瑞士
加赛
瑞士 4 - 1 意大利
四分之一决赛
奥地利 7 - 5 瑞士
乌拉圭 4 - 2 英格兰
西德 2 - 0 南斯拉夫
匈牙利 4 - 2 巴西
半决赛
西德 6 - 1 奥地利
匈牙利 4 - 2 (加时赛) 乌拉圭
三四名决赛
奥地利 3 - 1 乌拉圭
决赛
西德 3 - 2 匈牙利
1958年第六届世界杯
1954年世界杯赛的录像开始通过电视报道进入千家万户,而本届杯赛更是引入了电视直播,足球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本届世界杯赛上,共有55个国家参加这次比赛。预选赛的结果也许会令所有人大吃一惊:比利时、荷兰、瑞士、西班牙、乌拉圭还有更令人吃惊的意大利队全部落马。最终,16支球队进入决赛阶段。其中苏联国家队首次参赛,而英国的四支球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也是首次一起出现在决赛中。本届比赛一改上届的规程:参加决赛阶段的16支队伍分成4个小组,小组内各队都要比赛一场,在出现平局的情况下不举行加时赛,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如果小组二三名积分相同,将举行重赛而并非按照进球数(或净胜球)决定胜负。
本届世界杯明星荟萃,科帕、方丹、亚辛、加林查、瓦瓦,当然,还有后来成为球王而当时年仅17岁的贝利。在这届比赛中,他一人独进 6球,其中包括巴西队在最后决赛中的两粒入球。而法国队的进攻铁三角——科帕、皮安东尼和方丹在比赛中刮起了一阵蓝色旋风,他们赢得了一系列荣誉:最佳射手方丹(13球,至今仍无人打破这一纪录,而且看来已经很难被超越了),攻击力最强的球队(法国队共打进23球)以及本届世界杯最佳球员科帕。
在第四、第五届世界杯连续两次失利后,巴西人终于得到了补偿,他们创造的424阵型在国际足坛又一次带来了革命。他们在小组赛中3:0战胜奥地利,0:0战平英格兰,2:0战胜前苏联,以2胜1平不失一球的战绩在这个死亡之组中力夺小组头名。在对威尔士队的1/4决赛中,双方激战1个多小时,均毫无建树,此时,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攻入制胜的一球,他,就是贝利,他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决赛阶段进球最年轻的球员,这也是他在世界杯上攻入的首粒入球,世界足坛最伟大的球员就此诞生了。在半决赛中,贝利越发势不可挡,上演了帽戏法,与他的队友们共同摧毁了法国人的梦想,以5:2的比分再次挤身世界杯决赛。
在决赛中,几乎全部队员都在意大利踢球、经验非常丰富的东道主瑞典队利用巴西队的大意先进一球,但是,加林查在右路的两次突破,为瓦瓦制造出两次得分机会。巴西队上半场以2比1领先。下半场,贝利像跳桑巴舞一样精彩地打进第三个球—— 他用大腿停下队友的后场长传球,将球挑过对方后卫的头顶,然后凌空射门破网;终场前1分钟,他又在比他高出近20厘米的后卫紧密防守下头球射门得手。后来成为巴西队主教练的扎加洛在这场比赛中也射进一球。巴西队以天才的球技彻底征服了全世界,瑞典观众也为巴西队的精彩表演而欢呼。
这场决赛如同这届世界杯一样也创下了许多纪录:它是迄今为止进球最多的一场世界杯决赛,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欧洲大陆上南美球队的夺冠;贝利成为世界杯历史上决赛进球最年轻的球员;这也是贝利球王神奇生涯的开始,更是巴西王朝的诞生的标志!
全部比赛战果
A组
西德 3 - 1 阿根廷
北爱尔兰 1 - 0 捷克斯洛伐克
阿根廷 3 - 1 北爱尔兰
西德 2 - 2 捷克斯洛伐克
西德 2 - 2 北爱尔兰
捷克斯洛伐克 6 - 1 阿根廷
加赛
北爱尔兰 2 - 1 捷克斯洛伐克 (加时赛)
B组
法国 7 - 3 巴拉圭
南斯拉夫 1 - 1 苏格兰
南斯拉夫 3 - 2 法国
巴拉圭 3 - 2 苏格兰
法国 2 - 1 苏格兰
南斯拉夫 3 - 3 巴拉圭
C组
瑞典 3 - 0 墨西哥
匈牙利 1 - 1 威尔士
威尔士 1 - 1 墨西哥
瑞典 2 - 1 匈牙利
瑞典 0 - 0 威尔士
匈牙利 4 - 0 墨西哥
加赛
威尔士 2 - 1 匈牙利
D组
巴西 3 - 0 奥地利
英格兰 2 - 2 苏联
巴西 0 - 0 英格兰
苏联 2 - 0 奥地利
英格兰 2 - 2 奥地利
巴西 2 - 0 苏联
加赛
苏联 1 - 0 英格兰
四分之一决赛
法国 4 - 0 北爱尔兰
巴西 1 - 0 威尔士
瑞典 2 - 0 苏联
西德 1 - 0 I 南斯拉夫
半决赛
巴西 5 - 2 法国
瑞典 3 - 1 西德
三四名决赛
法国 6 - 3 西德
决赛
巴西 5 - 2 瑞典
三、天下英雄谁敌手(世界杯历史全程回顾三)
三、天下英雄谁敌手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
1970年后,球王贝利宣布退出世界杯比赛,但世界足坛注定不会进入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在1974年世界杯上,涌现出了众多的巨星,更将这种群雄争霸的局面推向了极致。
就在第10届世界杯正式开战的前三天,国际足联选举产生了新一任主席,巴西人阿维兰热接替斯坦利-罗斯成为了担任国际足联主席之职的第一位非欧洲人,他为世界杯的全球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1974年在德国举办的第十届世界杯首次进行了彩色电视转播。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革是竞赛规则的改变:首轮的小组循环赛出现的球队,在第二轮比赛时将被重新分组,再进行循环比赛,虽然这一规则仅持续了三届,但以净胜球数区分排名的方法在首次得到采用后,直到近年才略有改变。此外,由于巴西队三次获得世界杯后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一只名为“FIFA世界杯”的金杯走上了舞台,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大力神杯”。
本届世界杯共有98个国家参加了预选赛,16支球队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东德、西德首次同时出现在世界杯赛的赛场上;海地、澳大利亚和扎伊尔等国家也首次进入决赛阶段的比赛;而匈牙利、西班牙、法国以及英格兰队竟都未能从预选赛晋级。第一轮比赛中,西德队与东德队在汉堡展开一场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比赛。东德队以1比0赢得了这场比赛。虽然这时两队均已获得小组出线权,这场比赛在体育上没有多大意义,却给许多球迷情感上造成了很大影响。西德人震惊了,他们的队长弗朗茨·贝肯鲍尔以一种西方不太常见的方式做出了反应:他与球队召开会议商讨危机,并随后在电视上向不安的公众就球队形势作出了解释。事后看来,这一举措显然获得了成功:在“伯尔尼奇迹”之后20年,西德人第2次为自己赢得了世界冠军奖杯。
本届世界杯最耀眼的明星是克鲁伊夫及其所在的荷兰队,他们在主教练米歇尔斯的率领下,以克鲁伊夫为核心,开创了全攻全守的足球战术,开始了现代足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他们在克鲁伊夫、内斯肯斯、伦森布林克等球星的带领下,运用这种在阿贾克斯所发扬光大的“全攻全守”打法,在小组出线后,复赛中又先后击败了阿根廷(4-0)、东德(2- 0)与巴西队(2-0),一路杀入决赛。
在这届比赛中,还涌现了一位超级射手——波兰人拉托,他以7粒入球高居射手榜首位。但是波兰人还不足以阻挡住开创自由人战术的东道主——联邦德国进军决赛的脚步,两支为世界足坛带来革命的球队杀入了决赛。
决赛刚刚开场,德国人还没有碰至皮球,荷兰人就在16次经典的传递,使克鲁伊夫杀入禁区创造了一次单刀赴会的机会。德国人在禁区内无奈将其绊倒,被处以极刑,内斯肯斯一蹴而就,荷兰队1:0领先。不过此后,西德队越战越勇,布莱特纳同样利用点球机会将比分扳平,而世界杯历史上最佳射手盖德·穆勒的进球最终帮助西德队以2:1击败了的荷兰队,再次问鼎世界杯。而荷兰队失利后,克鲁伊夫宣布不再参加世界杯赛。他说:“我生来就不能失败”。 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
全部比赛战果
第一轮
A组
西德 1 - 0 智利
东德 2 - 0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0 - 3 西德
智利 1 - 1 东德
澳大利亚 0 - 0 智利
东德 1 - 0 西德
B组
巴西 0 - 0 南斯拉夫
扎伊尔 0 - 2 苏格兰
南斯拉夫 9 - 0 扎伊尔
苏格兰 0 - 0 巴西
苏格兰 1 - 1 南斯拉夫
扎伊尔 0 - 3 巴西
C组
乌拉圭 0 - 2 荷兰
瑞典 0 - 0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 1 - 1 乌拉圭
荷兰 0 - 0 瑞典
保加利亚 1 - 4 荷兰
瑞典 3 - 0 乌拉圭
D组
意大利 3 - 1 海地
波兰 3 - 2 阿根廷
阿根廷 1 - 1 意大利
海地 0 - 7 波兰
阿根廷 4 - 1 海地
波兰 2 - 1 意大利
第二轮
一组
荷兰 4 - 0 阿根廷
巴西 1 - 0 东德
阿根廷 1 - 2 巴西
东德 0 - 2 荷兰
阿根廷 1 - 1 东德
荷兰 2 - 0 巴西
二组
南斯拉夫 0 - 2 西德
瑞典 0 - 1 波兰
波兰 2 - 1 南斯拉夫
西德 4 - 2 瑞典
波兰 0 - 1 西德
瑞典 2 - 1 南斯拉夫
三四名决赛
波兰 1 - 0 巴西
决赛
西德 2 - 1 荷兰
1978年第11届世界杯
没有哪届世界杯象在阿根廷举办的这届比赛一样,拥有如此多的争论。在那一刻,足球一度成了某些人的政治武器。由于阿根廷在1976年发生的军事政变,欧洲国家希望通过抵制世界杯而反对维德拉独裁统治及其反人权暴行,但最后,所有国家仍然抵达了阿根廷。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没通过预选赛的英格兰,南斯拉夫,和苏联。而像伊朗和突尼斯这样的足球不发达国家,也首次进入世界杯赛。
本届世界杯参赛国首次突破了100个,共有1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预选赛,14支球队与东道主和上届冠军进入了决赛阶段。决赛阶段赛程与上届世界杯完全一样。法国在12年后,重新回到了这项世界最高赛事中来。不幸的是,法国队分在了一个死亡之组,在先后以两个1:2不敌阿根廷队和意大利队后,后来成为一代巨星的普拉蒂尼和他的队友虽然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以 3:1击败了匈牙利队,但最终还是没能进入第二轮。
第一轮比赛涉险过关的荷兰队,在第二轮比赛中大发神威,虽然克鲁伊夫没有参加本次比赛,但在伦森布林克和内斯肯斯的率领下,一路以 5:1狂胜奥地利队、 2:1击败了意大利队,并以 2-2战平西德队,杀入决赛。在半决赛的另外一个小组中,巴西队是公认的最强一支,虽然在第一阶段分组赛中跌跌撞撞,但在比赛中途更换了8名主力的巴西队仍以不败的战绩进入复赛,虽然被东道主逼平,但他们在济科的带领下连胜秘鲁和波兰,逼得阿根廷队在最后一场对秘鲁的比赛中至少要获得 4个净胜球才能出现。此时,人们都以为出现队非巴西莫属,因为秘鲁队在小组赛中仅失两球,力压荷兰队成为小组第一,而阿根廷在此之前的5场比赛中一共才打进6个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这场比赛中阿根廷队竟然 6次洞穿秘鲁队的大门,最终将巴西队挤出了决赛。在这场多少让人称奇的比赛中,秘鲁队的领队的缺席显得十分显眼;而那场极富争议的比赛中秘鲁队的门将奎罗加,原本就是阿根廷人;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第二年,阿根廷免去了秘鲁的绝大多数的外债。
但不管怎样,阿根廷队进入到最后的决赛。阿根廷队充分利用了主场之利,在决赛开始前,迟迟不出场,让荷兰队久等;出场之后又抱怨荷兰队球员克尔克霍夫胳膊上缠着的绷带不合规定,希望以此再次影响荷兰队的情绪。比赛开始后,他们利用裁判员判罚比较宽松的特点,逼抢凶狠,并由肯佩斯先进一球。不过荷兰队很快调整了阵容,由替补上场的纳宁加接队友传中球头功得手,将比分扳平。在90分钟比赛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伦森布林克杀入禁区,但势在必进的一脚射门却击中门柱弹出,这是足矣改变球队历史和球员个人命运的一个门柱。加时赛中,肯佩斯又进一球,贝托尼锦上添花,阿根廷以3-1战胜了荷兰队,从而捧的了梦寐以求的金杯。肯佩斯以6个进球独得本届世界杯金球、金靴奖。自从1930年首届世界杯阿根廷队就进入决赛以后,阿根廷人整整等待了48年才实现了这个梦想,他们也成为历史上第六支捧起世界杯以及第五支东道主捧杯的球队!
全部比赛战果
第一轮
A组
意大利 2 - 1 法国
阿根廷 2 - 1 匈牙利
意大利 3 - 1 匈牙利
阿根廷 2 - 1 法国
法国 3 - 1 匈牙利
意大利 1 - 0 阿根廷
B组
西德 0 - 0 波兰
突尼斯 3 - 1 墨西哥
西德 6 - 0 墨西哥
波兰 1 - 0 突尼斯
西德 0 - 0 突尼斯
波兰 3 - 1 墨西哥
C组
奥地利 2 - 1 西班牙
巴西 1 - 1 瑞典
奥地利 1 - 0 瑞典
巴西 0 - 0 西班牙
西班牙 1 - 0 瑞典
巴西 1 - 0 奥地利
D组
秘鲁 3 - 1 苏格兰
荷兰 3 - 0 伊朗
苏格兰 1 - 1 伊朗
秘鲁 0 - 0 荷兰
秘鲁 4 - 1 伊朗
苏格兰 3 - 2 荷兰
第二轮
一组
荷兰 5 - 1 奥地利
意大利 0 - 0 西德
荷兰 2 - 2 西德
意大利 1 - 0 奥地利
奥地利 3 - 2 西德
荷兰 2 - 1 意大利
二组
巴西 3 - 0 秘鲁
阿根廷 2 - 0 波兰
波兰 1 - 0 秘鲁
阿根廷 0 - 0 巴西
巴西 3 - 1 波兰
阿根廷 6 - 0 秘鲁
三四名决赛
巴西 2 - 1 意大利
决赛
阿根廷 3 - 1 (加时赛) 荷兰
四、不尽长江滚滚流(世界杯历史全程回顾四)
1990年第14届世界杯
这是一届组织成功但比赛乏味的世界杯。官方曾认为“这是一届令人失望的FIFA世界杯,充斥着太多乏味的防守型足球以及通过互罚点球才能决出胜负的场次。在西德队和阿根廷队之间进行的决赛本身就是这项运动历史上最没有激情的比赛……”而许多评论员也认为,这是最不精彩和充斥了暴力的一届比赛,因为本届杯赛创造了平均每场入球的最低纪录和16张红牌的最高纪录。他们指出“大多数球队都依赖于防守和粗暴铲球,而且对裁判也进行粗暴的威胁。在淘汰赛阶段,许多球队都期望平安地度过120分钟,并寄希望于在点球大战中凭借运气获胜。”然而他们可能忽视了这样一点: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世界杯!!!
本届比赛喀麦隆队大出风头,开幕式上在被罚下两人的情况下,仍以1:0战胜了上届冠军阿根廷队,而爆出特大冷门,紧接着又以 2-1击败了罗马尼亚,以小组头名的身份进入16强。进入淘汰赛后,他们又以 2-1淘汰南美劲旅哥伦比亚队进入8强。虽然在1/4决赛中,被英格兰逆转,但喀麦隆队的表现使非洲足球名扬世界,并为本洲争来了第三张世界杯决赛的入场券。而非洲人的英雄米拉大叔,不仅成为当时世界杯赛历史上年龄最大的进球手,更是在后来,94年世界杯赛时打破了自己的纪录。
第二个英雄是斯基拉奇,这位在比赛开始阶段尚且名不见经传的球员,却成为了意大利队的领军人物,尽管这支意大利队踢的是颇具观赏性的足球,但其他队员缺乏在比赛中最终得分的能力。这位在世界杯前只为意大利队效力过一场比赛的球员,在意大利队的首场比赛中,只是作为替补登场,但上场四分钟后就攻入一球,使意大利队以1比0战胜奥地利队。虽然他在对美国队的比赛中再次坐到了替补席上,但从那以后他在每场比赛中都有机会登场,并且每场比赛都有进球,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把意大利队带进了半决赛,并最终成为本届世界杯赛的最佳射手和最佳运动员。不过,虽然意大利队在全部七场的比赛中只让对手进了两个球,但他们还是在半决赛互罚点球时被阿根廷队被淘汰出局。
第三个英雄是贝肯鲍尔,他不仅率领西德队时隔16年后再次夺得世界杯,也成为了继巴西的马里奥·扎加洛之后以球员和教练身份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人;并成为首位以队长和教练身份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的人。在有贝肯鲍尔参加的五次世界杯(三次球员、两次教练),德国人拿了两次冠军、两次亚军、一次第三名,他不愧是世界足坛的足球皇帝!
第四个英雄是一个曾与中国人息息相关的名字,那就是“神奇教练”博拉·米卢蒂诺维奇。首次杀入决赛圈的哥斯达黎加只有两名在墨西哥乙级联赛踢球的职业球员,他们与世界杯永远的热门巴西队、后一届的世界杯季军瑞典队、连续5次杀入世界杯决赛的苏格兰分在了一组,但米卢却率领这支几乎全部由邮差、工人、农夫组成的球队,接连战胜了瑞典队和苏格兰队,仅以1球小负巴西队,打进16强,震惊了世界!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哥斯达黎加这个国家的苏格兰球员,这一次永远记住了这个中北美洲小国;而中国人也终于真正记住了这个名字。世界杯后,中国队确定了聘请洋教头的方针,米卢一度成为了呼声最高的人选之一。然而谁也没有想到,10年后,他真的来到了中国,帮助那些真心热爱中国足球的人们圆了一次永远的梦……
然而本届世界杯最大的英雄既不是攻场拔寨的前锋,也不是运筹帷幄的教练,更不是场上的某个攻防核心,而是一个守门员,他就是阿根廷历史上最出色的门神——戈耶切亚!
在世界杯开始阶段,阿根廷的世界杯英雄蓬皮多是当然的主力,但是首场比赛他的致命失误使阿根廷0:1失利;次战若不是马拉多纳再演“上帝之手”,他把守的球门早已告失。不过让阿根廷感到幸运的是,蓬皮多在此战中受伤,戈耶切亚临危受命出场了。经过小组赛最后一战的热身后,阿根廷在1/8决赛遇上了巴西队,巴西队全场30多次射门竟全被戈耶切亚和门柱挡在了外面,马拉多纳的灵光一闪,巴西人打道回府了……在1/4决赛中,阿根廷队在11打10的情况下,仍然全场被动,但好在他们有戈耶切亚,左扑右挡,力保球门不失,虽然在点球决赛中马拉多纳罚失了点球,但戈耶切亚扑出的更多!在半决赛中,面对意大利主场球迷的欢呼,面队意大利队潮水般的进攻,戈耶切亚再次扑出了对方至少3个极有威胁的射门,而在点球决战中,他再次将阿根廷队送进了下一轮——决赛!虽然在决赛中,他没有扑出那个有争议的点球,但这支全部7场比赛仅进5球、4场淘汰赛仅进2球的球队最终能获得世界杯亚军,最大的功臣无疑是他们的守护神——门将戈耶切亚!
全部比赛战果
第一轮
A组
意大利 1 - 0 奥地利
美国 1 - 5 捷克斯洛伐克
意大利 1 - 0 美国
奥地利 0 - 1 捷克斯洛伐克
奥地利 2 - 1 美国
意大利 2 - 0 捷克斯洛伐克
B组
阿根廷 0 - 1 喀麦隆
苏联 0 - 2 罗马尼亚
阿根廷 2 - 0 苏联
喀麦隆 2 - 1 罗马尼亚
喀麦隆 0 - 4 苏联
阿根廷 1 - 1 罗马尼亚
C组
巴西 2 - 1 瑞典
哥斯达黎加 1 - 0 苏格兰
巴西 1 - 0 哥斯达黎加
瑞典 1 - 2 苏格兰
瑞典 1 - 2 哥斯达黎加
巴西 1 - 0 苏格兰
D组
阿联酋 0 - 2 哥伦比亚
西德 4 - 1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1 - 0 哥伦比亚
西德 5 - 1 阿联酋
西德 1 - 1 哥伦比亚
南斯拉夫 4 - 1 阿联酋
E组
比利时 2 - 0 韩国
乌拉圭 0 - 0 西班牙
韩国 1 - 3 西班牙
比利时 3 - 1 乌拉圭
韩国 0 - 1 乌拉圭
比利时 1 - 2 西班牙
F组
英格兰 1 - 1 爱尔兰
荷兰 1 - 1 埃及
英格兰 0 - 0 荷兰
爱尔兰 0 - 0 埃及
英格兰 1 - 0 埃及
爱尔兰 1 - 1 荷兰
十六强
喀麦隆 2 - 1 (加时赛) 哥伦比亚
捷克斯洛伐克 4 - 1 哥斯达黎加
巴西 0 - 1 阿根廷
西德 2 - 1 荷兰
爱尔兰 0 - 0 (5 - 4 点球) 罗马尼亚
意大利 2 - 0 乌拉圭
西班牙 1 - 2 (加时赛) 南斯拉夫
英格兰 1 - 0 (加时赛) 比利时
四分之一决赛
南斯拉夫 0 - 0 (2 - 3 点球) 阿根廷
意大利 1 - 0 爱尔兰
西德 1 - 0 捷克斯洛伐克
英格兰 3 - 2 (加时赛) 喀麦隆
半决赛
西德 1 - 1 (4 - 3 点球) 英格兰
意大利 1 - 1 (3 - 4 点球) 阿根廷
三四名决赛
意大利 2 - 1 英格兰
决赛
西德 1 - 0 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