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满载的心情准备真正投入新年的奋斗之中,一大堆的计划,一大堆的安排,当静下心来才发现原来这十天的点滴总让人不能放下,佛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放的下,而后,拿的起!”我想我还在最低的层次,拿的起放不下......
四天的老家生活,让自己明白父母之爱是代代相传的,奶奶对爸爸的,爸爸对我的。刚到家的时候那放在桌上的三双保暖拖鞋......离开家的时候爷爷奶奶跟着车后不停的脚步......
初三从老家回来,钻进自己家的空调室,顿时暖和了许多,却觉得少了些什么,奶奶的罗嗦?爷爷的教导?
还没等我研究明白就又赶到表舅三十岁的生日现场,依旧是过年人山人海的场面,依旧是新年一派热闹的场景,可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有着隐隐的痛,这是第一个舅公不在的年,墙上他的遗像向我们每个人微笑,可是没有人敢转头送去我们对他深深的思念。
初四惯例去外婆家拜年,这是二老七旬生涯的第一个年头,一群子女围坐膝下,依旧是那样慈祥幸福的笑容。可心里却总惦记着答应外公中秋后去做的白内障手术。
下午,冒着小雨,姨夫说要我们看看一年后他的车技有长进没,在游城时被电子警察拍下走错单行道路,全国连网的政策不让沪的车牌。哈哈,花了200元走了两公里到了他家的大院子,不知谁人提起打羽毛球,我不担心,反正晚上回去是要洗澡的。两个小时后没人能敌姨夫左手的杀球,一群人狼狈成落汤鸡,各个不服,于是在他家开出了一条杀吃的路,“血债血还”,奶茶,巧克力,派,吃饱了再减肥!
最难忘的是初五小学的聚会,让我想起原来自己还是班长,让我见到曾经暗恋的男小朋友如今已经有房有车有家事,一群子人暴料小时候的缺德事情,一群人攀比着谁的房东好,一群子人晒出自己恋爱的次数,一群子人说好了,我们会每年相聚。
初六去了校长叔叔家,惯例他会请我们去最好的酒店,只是今年不一样的是给我们孩子辈的单开了一桌,小四,初二,高一,高二,大二,大五,还有一个刚工作的90后.........不一样的话题,不一样的青春活力,却有件事情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原来每个人都爱吃那个烤鸡肋,最开心的是数着自己面前剩下的木棍,1,2,3,4,5,6,7第一是小四的11岁小伟,倒数第一的是我这个大五的居然都没吃过烧烤的人。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去洗手,他洗的特别认真,告诉我,寒假在家干活,手都粗糙了,哈哈,一个小男生也开始注重手的保养了。
初七本想在家呆着,表妹要回上海了,懒懒从被窝钻出,已经十点半了,我一脸深情打算道别,到她家竟告诉我不去了,说不定和男朋友今年就结婚......
好累,好开心,好幸福,虽然人是物非,却让自己感受着生活的真实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