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63阅读
  • 3回复

[心情]凝视张爱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48
啄木币
1375
鲜花
14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11-05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我喜欢张爱玲送给胡兰成照片后面的这句话,我喜欢张爱玲。。。

心一直低低的,低到尘埃里,是不是真能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呢???

    “爱情的力量,能让一个城市倾颓。”

     她自道这段“落到尘埃里”的情缘,是早已预见日后的凄凉结局吗?从1943年末两人相识,1944年结婚,到1946年张爱玲提出分手,两人其实聚少离多。甜蜜的时光何其短暂,这时的胡兰成,已因为汉奸罪名而被通缉,但仍不改风流本色,与别的女人同居,伤透了她的心。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到底是善缘还是孽缘? 当爱在心头蔓延时,谁有办法理性判断,眼前这人,真是我一生的良人吗?要知道,当理性从心头涌出时,就表示爱情在脑海里消退了呀!那么,如果遁入空门,四大皆空,就能避开人生的痛苦吗?在倾城之恋里,张爱玲透过笔下人物,骂白流苏道:

    “你就算剃头当了尼姑去化缘,化的也还是尘缘,离不了人。”

     既然离不了人,在漫长的生命过程里,你总想碰到你的Mr. Right?还是,你想把碰到的人,都变成Mr. Right呢?前者宿命,后者造命,两者其实并不冲突,如果人能先“认命”再来“造命”。先了解宿命的限制,在造命时,不就更能量身打造,事半功倍,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吗?
     分分合合既然是人生的必然,为什么人会特别重视感情的分与合呢?爱情是不是被行销得太过分了?陈文莤在她的自传《半生缘》里的自剖,说她:

    “认清爱情的永恒性不在于爱情本身,而在于爱情是可以,可能结束的。因为,人生变动超过常人的人,情境的转变很容易导致感情的变化。这是宿命,却合逻辑。”

     这句话用来形容开创型的爱情观,是不是非常贴切?而对追求稳定的合作型的人呢?如果他们爱上了开创型,最后会不会变成悲剧?命盘的相生相克,真让人感到造物者的奇妙。

人生,往往只有在刻骨铭心的遭遇之后,才能重新定位生命的选择,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这就是爱情的代价,也是人生的代价,它应该是打破虚幻的外在假相,反朴归真的转折点。当你渡过去了,云淡风清,地球仍然在转,可是渡不过呢?那是你的命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 此贴被微微在2008-11-10 15:47重新编辑 ]
2条评分
西校区楼管会 鲜花 +2 优秀文章 2008-11-05
永远的鱼 鲜花 +1 2008-11-05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庸人在线
发帖
1256
啄木币
150
鲜花
4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1-05
对张爱玲,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袍子矶子说,尽管到现在也没能全明白。
离线蓝月依晨
发帖
36
啄木币
174
鲜花
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1-09
呵呵
离线永远的鱼
发帖
1981
啄木币
2724
鲜花
25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1-10
我当年的论文就是关于她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