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613阅读
  • 8回复

[影视]《赤壁》中马驹萌萌的含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g.c.dr.
 

发帖
4867
啄木币
9
鲜花
78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8-02
— 本帖被 欣宇 从 【影视天地】 移动到本区(2015-08-29) —
萌萌与荆楚的关系:
礼记里面说:“句者毕出,萌者尽达”。注曰:“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就是说:有刺的,直着生长的叫做萌,用来和“句者”相对。而荆楚就是带刺的灌木,我们常说的“负荆请罪”是也,所以这里用“萌”来代指荆楚是比较合适的。同时考虑到和“屈生”的“句者”的相对,在当时的环境下,更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就是告诉诸葛亮,我们东吴,连马都是“芒而直”的萌者,绝不做“屈生”的“句者”。


听人解释,深受启发
[ 此贴被g.c.dr.在2008-08-02 22:52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270173
发帖
1385
啄木币
18
鲜花
22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8-02
苦了咱没文化的了,当喜剧就给看完了。。。
离线欣宇

发帖
5723
啄木币
227894
鲜花
168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08-02
编剧不是当喜剧编的,只是被观众当喜剧看了。《赤壁》不是无厘头的搞笑,喜欢这种处理方式。
一路向前
离线g.c.dr.

发帖
4867
啄木币
9
鲜花
787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08-02
转一帖:小亏无损大节-评《赤壁》
小亏无损大节-评《赤壁》
看了吴宇森执导的诗史巨片《赤壁》,虽然只是上半部,许多人物和情节只是来了个铺垫,真正精彩的大戏尚未开锣,但起严谨的制作和气势磅礴的场景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到底是在好莱坞吃过洋面包的名导演,对场面的把握,对情节的铺垫和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远不是陈凯歌之流可以相提并论的。俺以为,这是国产大片中毫无争议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即便里面《英雄本色》式的个人打斗风头出得太过,即便个别台词经不起推敲,但仍然是没有任何一部国产大片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的(《见龙卸甲》除外,因为我没看过,不敢乱说)。
    虽然万达影城的座位不如中南影城的坐着舒服,但最让我不安的还是空间太大,座位太多,而这就意味着看电影的过程中…… 哎,不说了,列位自己去体会吧。
    除去一些必要的铺垫,电影真正的开场是从长坂坡开始的,虽然英雄们都有仍了自己的成名兵器去抢人家手里家伙的怪僻,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气势、效果还是打斗场面,都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水准,7000万美元烧得不算冤枉。其中的花絮--光盾阵估计灵感来自阿基米德镜子阵的传说,虽然有点无厘头,且破绽较多,但和《三国演义》里张飞喝退曹兵相比,还是显得更合逻辑一些的。
    然后就是诸葛亮到东吴见周瑜,说服孙权的情节。这段笑场不断,颇为人诟病,我认为实在是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嫌疑。
    首先是“冷静”说,吴导显然是想幽默一下活跃气氛的,三国英雄们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国人就对教条框框以外的东西就这么不能容忍呢?
    “听笛”估计是吴导精心安排的得意之笔,通过一支短笛就把江山的壮丽,英雄的胸怀与责任,“曲有误,周郎顾”的对音律极其精通与敏感的真实的周瑜,在不经意间描绘得淋漓尽致,实在是高超的手法。对此居然也有人要横加指责,我就只能以无知者无畏来评价批评者了。
    “接生”段,我前面的一位女士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差点就要满地打滚了,我也不是很明白,既然诸葛亮“躬耕陇亩”,又有知识,给牛马接生过也是很正常的事,虽然“萌萌”和荆州的关系我也搞不清楚,但我并不以为有什么特别好笑的地方,当然,也不排除我本人感觉特别迟钝的可能。
    “对琴”几乎被一致指为“断背”,应该是麻将思维,可能很多精英的脑子里是没有“合作”、“欣赏”和“惺惺相惜”的概念的,“吃住上家,看住下家,一吃三”,这些才是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猎虎”太假了,完全是弑君,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算是一个败笔吧,莫不是吴导考虑到全球发行,故意用洋思维去吸引蓝眼球?
    曹操发动战争的原因,呵呵,太低估曹操了。
    最后一段,联合成功,周瑜探营(历史上张飞真的是书法家,想不到吧),小试牛刀。一如既往的大气磅礴,只是八卦阵围个区区两千人还要大将们轮番上阵,最后连主帅都差点挂掉,阵法的作用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应该是片中最大的败笔,而曹军渡江陆路包抄的战术也让人质疑水战的必要性,除此以外,白鸽的运用恰到好处,曹营踢球又不失时机地把足球的发源地交待了一下(YY,呵呵),特技和场面都还不失水准,在国产片里算是经典之作了吧。
    人物的演绎上,关羽的形象有点单薄,赵薇的演技毫无进步,除此以外,其他的表演虽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倒也还算得中规中矩。
总的来说,宏大的构思足能撑起整个场面,是国产电影中首屈一指的杰作。作品虽有硬伤,但因为结构太过庞大,出些纰漏应属正常,瑕不掩瑜。导演为周瑜翻案,还其历史本来面目的根本目的基本达到。能把历史、娱乐和商业功能糅合到这个地步,实属难得,看客们不妨多一点包容之心。
    期待《赤壁》下部早日公映。
离线天殇

发帖
10012
啄木币
30242
鲜花
648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08-03
原来如此...我又文盲了一次...
离线阿拉丁
发帖
511
啄木币
165
鲜花
38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08-03
有文化

发帖
7611
啄木币
1
鲜花
59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8-05
Re:转一帖:小亏无损大节-评《赤壁》
引用第3楼g.c.dr.于2008-08-02 23:02发表的 转一帖:小亏无损大节-评《赤壁》 : 小亏无损大节-评《赤壁》 看了吴宇森执导的诗史巨片《赤壁》,虽然只是上半部,许多人物和情节只是来了个铺垫,真正精彩的大戏尚未开锣,但起严谨的制作和气势磅礴的场景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到底是在好莱坞吃过洋面包的名导演,对场面的把握,对情节的铺垫和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远不是陈凯歌之流可以相提并论的。俺以为,这是国产大片中毫无争议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即便里面《英雄本色》式的个人打斗风头出得太过,即便个别台词经不起推敲,但仍然是没有任何一部国产大片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的(《见龙卸甲》除外,因为我没看过,不敢乱说)。     虽然万达影城的座位不如中南影城的坐着舒服,但最让我不安的还是空间太大,座位太多,而这就意味着看电影的过程中…… 哎,不说了,列位自己去体会吧。     除去一些必要的铺垫,电影真正的开场是从长坂坡开始的,虽然英雄们都有仍了自己的成名兵器去抢人家手里家伙的怪僻,但总的来说无论是气势、效果还是打斗场面,都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水准,7000万美元烧得不算冤枉。其中的花絮--光盾阵估计灵感来自阿基米德镜子阵的传说,虽然有点无厘头,且破绽较多,但和《三国演义》里张飞喝退曹兵相比,还是显得更合逻辑一些的。     然后就是诸葛亮到东吴见周瑜,说服孙权的情节。这段笑场不断,颇为人诟病,我认为实在是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嫌疑。 .......


写此评论的人,tm有文化。
吴xx拍大电影不拘小节啊。
貌似人家真正的洋导演都很注重细节的……
离线millanstarb
发帖
544
啄木币
3
鲜花
5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08-05
引用楼主g.c.dr.于2008-08-02 22:46发表的 《赤壁》中马驹萌萌的含义 :萌萌与荆楚的关系:礼记里面说:“句者毕出,萌者尽达”。注曰:“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就是说:有刺的,直着生长的叫做萌,用来和“句者”相对。而荆楚就是带刺的灌木,我们常说的“负荆请罪”是也,所以这里用“萌”来代指荆楚是比较合适的。同时考虑到和“屈生”的“句者”的相对,在当时的环境下,更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就是告诉诸葛亮,我们东吴,连马都是“芒而直”的萌者,绝不做“屈生”的“句者”。 听人解释,深受启发


这个也忒难了吧,全中国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退一步讲,大学生都不知道,老百姓能知道么
这就叫“晦涩”像是“茴香豆”“茴”字的几种写法
离线feifei6925
发帖
234
啄木币
279
鲜花
1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08-07
顿时觉得自己好没文化 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