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电影迷,看的电影很多,当然比不上专业的影评人,但是和普通人比起来,观影经历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了。虽然真正的电影应该是在电影院里,但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所看的大部分电影却是在家或者宿舍。
最早的电影是在小学的时候,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辆带简易驾驶棚的三轮车停在学校的操场上。如果一旦发现了那辆三轮车,整个小学会像过节一样高兴,首先是有电影可看,其次最重要的是可以不用上晚自习了。记得那个时候我的很多小学同学们包括我自己对上晚自习深恶痛绝,一个不能自由玩耍,第二是因为很多电视剧都要被耽误了。除了放电影以外,学校意外停电也是暂停晚自习的一种情况。所以有些小坏孩就想出了各种方法破坏晚自习。比如往变电室扔砖头,可以说那个时候农村里的一半意外停电事故是小学生们引起的,直到有一次变电室着起火来,那些家伙才害怕了。后来是拿弹弓射学校外面的电线,甚至有的家伙总结出有的电线打掉不管用,有的打掉才管用,似乎从经验当中已经体会到了火线和地线的区别。最绝的是在电灯接口处放塑料布。当然这些风险太大,并且在一次学校的严打之后,这些破坏性逃脱晚自习的方法最终销声匿迹了。
所以我们最盼望的还是放电影的。我还记得那个放映员的长相:胖胖的身材,有点秃顶,很有点现在国家干部的风貌,经常穿一件灰色的中山装。不怎么说话,有时候凑到他身边问放什么电影,电影的原理等等问题,一律得不到回答。后来据说因为贪污被开除,还有一种说法是找了个外遇和人私奔了。我觉得后一种说法比较可靠。因为一个电影反映员不知道有什么可贪污的东西。但是从那以后就再也看不到那辆带驾驶棚的三轮车了。之后农村偶尔有广场电影,都是哪家儿子结婚臭显摆请来的,我也再没有看过,因为我已经出去上学了。
回想那个时候看过的电影,有些还是记忆犹新的,似乎已经成为不可超越的经典。比如有一部阿拉伯的电影,电影中有一种飞毯,还有瓶子里的妖怪,把人从石头中解救出来的白玫瑰,在枣核和蓝宝石之间自由切换的仙丹等等。去年的时候我终于从某个网站上找到了这部电影,其心情不亚于离别家乡多年的人重返故土,但是看过之后才发现里面的技术早已经过时的不像样子。但是那种经典的感觉还是无法替代。其他的一些都是港台的武打片。大部分都记不清了,唯一有印象的是于荣光的那部《海市蜃楼》,不仅是因为第一次看到那么血腥的电影,还因为一个传奇的谣传:当时很多人说徐小明就是死在电影后面的火场戏中,有的同学还信誓旦旦的说:“你们没等演完就走了,我看到了最后,后面就有他被烧死的镜头。”有了这个噱头,很多人都想再看一遍这部电影,但是胖放映员是不可能给你重播的。好在后来电视上放了一次,这次我睁大了眼睛就等着看最末尾,其实只是一个像成龙电影片尾花絮一样的镜头,徐小明也不过是满身着火躺倒以后工作人员冲上去扑火。今天我特意搜索了徐小明的新闻,人家还活得好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