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483阅读
  • 5回复

[旅行]发个关于旅游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2-09
— 本帖被 欣宇 从 :: 旅游美食 :: 移动到本区(2015-08-29) —
先说说自己家的,再说说泰安的。要是谁想介绍自己家乡的旅游,也可以在这发帖,重在参与和宣传。
济南,山东省的省会,素有齐鲁雄陡,海右名城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窗口。济南,人杰地灵,有“泉城”之称,游客慕泉城之名而来。来济南旅游,先要对济南有所了解。
 “济南”这个名字,最早开始于汉代,因为它在古济水之南,故而得名。济水,据说是“伏流”,即地下水,它在济南的趵突泉涌出地面之后北流,即成为泺水,这条水后来流入小清河和大清河,而大清河走的还是济水原来的河道,但以后河道又被黄河所夺,因此现在济水、大清河已经和黄河成为一条河了。
  春秋时代,济南地属齐国,被称为泺邑,鞍邑、平陵等,战国的时候成为齐国得历下邑。汉代时,设为济南郡,从此才有了“济南”这个名字。后来又多次改名,直到北宋时,在此设济南府,一直沿用到现在。
  济南,素以名泉众多,景色秀美闻名于世。“齐多甘泉,甲于天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寰中之绝胜,古今之壮观”……古人的赞誉,画出了济南的神态和风貌。

  济南泉水历史悠久,泉水多,而且甘、美,历代许多文人都对它的声、色、形、貌、味加以描述,留下了许多赞泉咏水的诗篇。泉水之美,还可从那匠心独具、贴切雅致的命名上反映出来。如响泉、趵突泉;有的以其性取名,如温泉、冷泉;有的以动物名命名,如金虎泉、黑虎泉、马跑泉、卧牛泉、白龙泉;有的以植物命名,如柳絮泉、芙蓉泉;有的以它的形状命名,如悬泉、水帘泉;有的以它的颜色命名,如朱砂泉;有的以人名命名,如舜泉、杜康泉、孝感泉、罗姑泉;有的以珠宝命名,如悬珠泉、珍珠泉、玛瑙泉等等。

济南泉水,有的“水涌若轮”,有的像瀑布倾泻,有的如串串珍珠,有的似细雨飘洒,真是千姿百态。有的泉水流经千家万户,大街小巷,或穿墙流入庭院,或临窗便可取水,别具情趣。“郭边万户皆临水”。整个泉城沉浸在泉水淙淙、杨柳婀娜、鸟语花香、诗情画意之中。
 济南泉水还以质纯味甘著称。泉水来自岩层深处,水温稳定,水中极少悬浮物质,清冽甘美。泡茶色清味正。乾隆皇帝两次南巡,一路上都是饮用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
这么好、这么多的泉水是怎么来的呢?济南的泉水,来源于济南市区以南,锦绣川以北的广大山区,这些山区的岩石是约四亿年以前形成的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这种石灰岩地区,地表有溶沟、溶槽、地下有漏斗、溶洞、暗河以及钟乳石,便于大量的雨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因此,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在干旱季节里,土地龟裂,禾苗枯焦,到处看不到水迹,而就在这里的地下深处,却能听到流水的淙淙声。山区的石灰岩层,以大约三十度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大量的地下潜流,神出鬼没的向济南运动。恰巧,济南的大明湖往北,地下岩石变成了坚固的火成岩,大量的地下水流到这里,碰到火成岩的阻挡,拦蓄起来,约积越多,水泄不能,必须另找出路。正巧济南旧城一带,地势低洼,有的地方甚至低过了地下水的储水面,地下水便穿过地表,争相夺门而出,形成了众多的泉水。
  根据泉水露出的集中情况,露出处的地形,流出的特点和汇流的状况,可以把泉水分为四个大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黑户泉泉群。
  趵突泉泉群位于济南旧城西南,东起趵突南路,西至徐家花园街,约700米,南起围屏街,北至五路狮子口,约250米,以趵突泉,白龙湾为中心,共有泉水34处。其中趵突泉公园内就有16处。
五龙潭泉群在旧城西门外,原估衣街往北300米以内,东西宽200多米。以五龙潭、古温泉为中心,共有泉水21处。
  珍珠泉泉群位于旧城中央,在曲水亭、芙蓉街、东更道、泉城路邮局之间,分布面积约五万平方公尺。以珍珠泉、濯缨泉为中心,共有泉水10处。在珍珠泉饭店内有4黑虎泉泉群在旧城东南方,在东西长约半公里的南护城河的两岸和河床露出。以黑虎泉为中心,共有泉水14处。
  其他分散露出的泉水共有29处。趵突泉泉群以流量大、泉水甘美为特点;五龙潭泉群以泉水澄明清澈为特点;珍珠泉泉群以水面平静、气泡多而像珍珠为特点;黑虎泉泉群则以泉水清洌、气泡多为特点。
处。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4条评分
舒碧荷 鲜花 +1 - 2006-12-09
欣宇 鲜花 +1 - 2006-12-09
撒哈拉的鱼 鲜花 +1 - 2006-12-09
团团 鲜花 +1 - 2006-12-0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2-09
在中国的名山崇岳中,似乎没有哪一座山像泰山一样同人的关系是那样密切又那样悠远。在漫长的岁月里,泰山不仅给了华夏先民以生存的庇护,而且还给他们带来了广阔的精神驰骋的领域——从原始的东方崇拜、柴望祭天直至“仁者乐山”……中华民族从这里由蒙昧走向了文明。
  泰山与人的不解情结,使它在人的心目中变得分外高大。自古以来,它就被称作“岱宗”、“五岳之尊”、“天下名山第一”,受到了国人的景仰。世代更迭,沧桑轮换,历经了千万年风雨的泰山依旧巍然屹立。如今,当人们再次眺望大山,那初起的红日、飘过的白云,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泰山是一座神山。早在远古时期,泰山就被视作“天”的象征。传说无怀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曾到泰山封禅,以表达对天神佑护的谢意。自秦以后,历史记载又有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清圣祖、清高宗等12位皇帝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泰山就像一座超乎人力的天然神坛,“气通帝座”、“镇坤维而不摇”,使历代帝王借泰山的神威巩固了他们的统治,而泰山也在帝王的礼敬中被披上了一袭金贵无比的龙凤华兖,其地位自是国内其他名山所无法比拟的了。帝王的“朝拜”,自然影响着百姓,于是泰山产生了众多的神祗。其中最著名的是碧霞元君,她是一位慈祥的东方女神,千百年来倾听民众的心声,安慰着民众的精神,甚至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忘记她,她的像前每天都会燃起一柱充满着虔诚敬意的香……。
泰山是一座圣山。在帝王封禅的同时,泰山也正以它博大的胸怀陶冶着人们真正的人文精神。比如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就曾直接受到过泰山的巨大影响。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便充分反映了两千年中国圣贤们“以天下为己任”,站在泰山般高度上观察社会与人生,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崇高精神追求。孔子一生曾多次游历泰山,甚至当他临终前,所想到的仍然还是泰山,他的形象已同泰山永远地连在了一起。古人说:“孔子,人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比喻的十分贴切。西汉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同样以泰山为标准,来衡量人的社会、理论和道德价值,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真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千百年来,灾难沉重的中华民族从未沉沦过,正是有着心系“泰山”的无数中华儿女为社会进步而前仆后续,血染丹青,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泰山造就了一带伟人,而他们的思想又积淀在泰山,丰富了泰山文化,使它在众多名山中地位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高大了。伟人的思想闪现着泰山的灵光,泰山又折射出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璀璨光芒,这也是中国其他山岳所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泰山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山。自古以来,泰山便以起高大、厚重、尊严、进取、不屈、向上的形象,启示、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去完善自我品格,实现自身价值。如唐代诗圣杜甫,25岁时写下了他诗作中的名篇《望岳》。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早已成为千古绝唱,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这首诗之所以广为传唱,是因为人们从中感受到了诗人以泰山极顶为目标,敢于不断超越的雄心壮志,这种勇于向上的精神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成了中国人民优秀民族品质的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将军赴南京促蒋抗战不成,于1932年至1935年两次隐退泰山,他在泰山一面学习,一面宣传抗战,深受泰山熏陶。他的部僚曾写过一首〈〈泰山颂〉:“泰山何其雄,万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都包含,一切宇宙事,皆作如是观。”这首诗字面样歌颂泰山,实则以泰山作象征,说明“宇宙事”——历史,就像泰山一样包罗万有,它不会倒退,不会摧折,其尊严是不会撼动的,这正是当时一批抗战将领的意志,意蕴深长,对抗战颇有鼓舞作用。到了20世纪80年代,著名美学家杨辛先生写下了一首《泰山诗》:“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这就是泰山的写照,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 发个关于旅游的|:: 自娱自乐 :: - 啄木论坛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2-09
古人在泰山的活动,为泰山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如周天子巡狩泰山会盟诸侯的周明堂、汉武帝亲手栽植的汉柏,我国最大的宫廷式古建筑群岱庙,以及历朝历代建起的宫阁亭坊和数之不清的碑刻与摩崖石刻……泰山的自然景致也有独到之处,它的一峰一岭,一草一木都被古代人审视过、命名过、加工过。因此,泰山的自然景观就具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以致经多见广的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卢卡斯先生考察了泰山后说:“泰山把自然与文化独特的结合在一起了,它使国际自然协会的委员大开眼界。泰山使我们认识到必须要重新评价自然与人关系。”      
  这就是泰山,它伴随着华夏民族从远古走来,它所记录下的我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就像一部巨著,在无言地彪炳着我们这个东方古国所走过的不寻常的历程。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泰山,无论从科研、保护还是从审美价值看,都具有突出的特点,因而它不但受到众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也获得了无数游览者的喜爱。泰山形成年代久远,地址结构复杂,呈现出白姿千态的自然景观;又由于地出温带季风气候区,且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下部为暖带,顶部为中温带,适宜各类植物生长,因此泰山又犹如一个天然植物园。到泰山来领略一下大自然造化的天工,也有一番情趣。
  泰山的基岩形成于28亿年前,28亿年沧桑巨变,泰山曾几度沉浮,它最后一次从汪洋中崛起也已距今3000多万年了。大自然的洗礼造就了泰山刚峻、沉稳的身资,那高大的玉皇顶、傲徕峰,天烛峰……拔地而起,今人肃然起敬。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泰山地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层之一,组成泰山山体的岩石具有重要的地质科学价值。早在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B威廉斯和E比克维尔便发表了《泰山杂岩》的研究报告,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孙云铸教授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泰山杂岩成为举世文明的太古代泰山系标准地层出露分布区,而泰山北侧的张夏——崮山地区的馒头山地层剖面则是世界上少有的标准寒武纪地层剖面,是研究地球生命起源及演化的第一手资料。
  泰山的水系十分发达,山体总储水量达30亿立方米,造就了泰山“山多高,水多高”,山泉密布,河溪纵横的灵绣景色。拒统计,泰山共有名泉72处,如王母泉、月亮泉、玉液泉、黄花泉、云泉、双泉、来鹤泉、灵异泉等都是著名的景点。泰山的河流溪谷纵横交汇,最著名的有渿河、梳洗河、雁岭河、沐龟沟、猴愁峪、彩石溪等等。
  泰山植被十分繁茂,众多的植物使泰山常年郁郁葱葱,一派生机,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则是古树名木,目前泰山有百年以上的古树万余株,曾被古人命名的千年古树如“汉柏凌寒”、“六朝遗植”、“秦松挺秀”、“一亩松”、“望人松”等也有近百株。1987年,卢卡斯先生对泰山古树也有一番评价:“泰山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珍贵遗产,是有生命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也是古代人以他们的审美情趣创造的艺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泰山景观雄伟壮丽,主峰傲然拔起,环绕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岭98座、溪谷102条,构成了群峰拱岱、气势磅礴的泰山山系。俯瞰泰山,山南麓自东向西有天津河、天烛峪、桃花峪三条大谷。六条大谷溪分别向六个方向辐射,将泰山山系自然地化分成六个不规则区域。六个区域,景观各异,形成了泰山著名的幽、旷、奥、秀、妙、丽的六大旅游区。
  古代帝王登泰山,多从中路缘石级而上,因此中路被称作“登天景区”,又由于此路深幽,故亦称“幽区”。登天景区人文景观众多,是因帝王封禅、宗教活动、文人览胜的需求而建设的。与西溪基本平行的西路,人称“旷区”,此处丛峦叠嶂,谷深水长,是泰山自然景观最佳处。东路登山由大直沟到中天门后再至岱顶,为汉武帝登封泰山之路,现尚存汉武帝登封遗迹——汉明堂。泰山之阴三条溪谷中亦有三条路通往岱顶,一条是泰山东北麓的天烛峪,经后石坞登顶,此处山姿多变,奇石林立,旧有“奥区”之称;一条是有西北麓玉泉寺直达岱顶,另一条是从西北麓桃花峪进山,沿彩石东行,然后沿步游路或乘桃花源缆车到山顶。这一带也是以自然风光见长,人称“秀区”。岱顶海拔1500余米,有日观峰、丈人峰、象鼻峰簇拥着,亦有碧霞祠、玉皇庙、瞻鲁台、仙人桥衬托着,站在此处放眼远望,群山、河流、原野、城市尽收眼底,且时常可见“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和“云海玉盘”四大奇观,是为泰山“妙区”。而泰山之阳的山麓部分,由于古人活动甚多,人文景观极为丰富,亦是游览的好去处,人称“丽区”。

  这“幽、旷、奥、秀、妙、丽”,便是泰山神秀的精髓,它既是天成,又有数千年来无数劳动者的构筑。伴随着人类的活动,泰山逐渐成为中国古老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高度和谐的统一体,它的一切无不按照人的意志与情趣,给予了艺术的想象与塑造,使它的美在不断升华。也就是说,在我们民族源源流长的历史发展中,泰山首先以其雄伟恢宏、端庄肃穆、深厚质朴、清秀娟丽的自然形体,成为人们审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人们又将自身的审美理想赋予了泰山,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化于泰山的各个自然与人文景观之中使之成了中华民族审美创造的结晶。
1条评分
舒碧荷 鲜花 +1 - 2006-12-09
离线蓝.希
发帖
7652
啄木币
4766
鲜花
21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2-09
向往东北的雪却怕冷怕的要命
离线舒碧荷
发帖
2165
啄木币
802
鲜花
34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2-09
楼主真厉害阿
离线团团
发帖
1331
啄木币
3053
鲜花
19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2-10
好文,UP~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