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课题的选择关系到能否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关系到如何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较大的效益的关键问题,也是科研计划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科研课题的恰当与否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因而选题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就有关科研选题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 医学科研课题的选题原则
1 科研选题必须在国家的宏观指导下进行,要根据国家长远规划和近期任务选题。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方针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技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医药卫生科学也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为防病治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服务。因此,选题应以经济建设为目标,把以经济建设需要作为选题的重要依据。
2 选题要根据国家医药卫生科学的发展趋势。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保护和增进人民的健康,而那些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现阶段又缺少有效防治手段的疾病,无疑是医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七五”期间,经有关部门调查,在我国死亡原因前6位重大疾病的构成情况,其中死亡前3位的为脑血管病、心脏病、及恶性肿瘤,3种病的死亡率占我国全部死亡人口约一半以上。国家根据这一情况,制定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的肿瘤研究、病毒性肝炎、心、脑、肺血管疾病和重点地方病。职业病防治研究计划,作为攻关项目,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集中全国的科技优势,联合攻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丰硕的科研成果。选题也要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作者单位:100730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编辑部科学的发展趋势,当前在我国由于多种基因改变而导致的疾病,如恶性肿瘤(按照国家1999年发布的信息,恶性肿瘤在我国城市前十位死因中居第一位,死亡率达140.72/10万,在农村死亡率为116.62/10万)、高血压(据报道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2多万),动脉粥样硬化、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老年性痴呆等基因病。基因病中一类是后天造成的,确以基因无关;另一类则与多基因变异相关。对这类疾病的研究应该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其家庭遗传背景,然后进行客观研究。再从分子遗传学出发,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寻找和揭示相关基因,以此为宏观研究。对这类疾病相关基因的寻找及基因诊断与治疗,基因保健品产业的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某些农作物进行品质改造,使之生产的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具有保健功能,如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常见病。关于组织工程和干细胞的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将是21世纪医学研究的发展趋势,选题也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趋势进行。
二、 如何进行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必须调查研究,根据国家任务和医药卫生科学发展趋势,组织科技人员在调查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课题,掌握科研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信息,科研管理部门要帮助科技人员确定正确的主攻方向,认真调研,分析论证,协助科技人员把好选题关,在选题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研究课题的创新性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需要。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
选题要具有创新性,所提出的课题旨在本项目的研究领域内有与前人或别人不同的见解[4]。如提出这一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所提出的这个创新,不是相对个人、本单位过去研究工作的水平而言,而是与国内、外同行在所研究的领域内相比,第一次提出的见解,这种见解才是创新。
2 研究课题的可行性
选择研究项目、课题的方法之一,就是组织专家论证。通过专家论证,可提高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使所选择的课题更加合理,准确。论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学术性分析 课题的学术思想是否正确,从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论证所选择的课题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所选择课题的内容是否关键、合理、先进;课题的预期目标是否明确,能否有推广应用价值。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所选择的课题,不仅仅在科学技术上要先进,而且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我院基础医学研究黄秉仁教授负责的科研项目“生物技术I类新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的研制”,该项目用表皮生长因子工程菌及使用该菌制备表皮生长因子方法,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酵母体系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经专家论证,认为该项目具有创新性,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该项目已建立人表皮生长因子原料药和滴眼液的中试生产工艺,合格产品经送检后进行药理、药代、药效、毒理等动物实验,证明安全有效后,经批准进行角膜损伤治疗实验,最终获得国家I类新药证书。并获得了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基础医学研究所在此开发项目上已获得转让费150万元,并将获得药品销售后10%利润。该项目即将规模生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预计产值可达亿元。
(3)研究、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分析 研究、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是指导整个研究过程的重要手段,要周密、完善、科学、可行。如研究、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设计不科学,内容再好,也达不到目标。具备了科学性,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周密计划来实现。
3 研究科题要有一定的工作基础
本课题在提出以前做了哪些工作?积累了哪些工作基础?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再给些经费支持,才能避免风险投资。如国家资助的一些重大研究项目: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基础,才能获得资助。
课题负责人的专业水平,人员组成结构。课题负责人的学术思想是否活跃,对完成科研任务起到重要的作用。人员组成结构,指人员组成情况,一个课题组,应有高级、中级、初级和技术人员组成,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以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实验条件的保证。本课题应具备开展实验研究的条件,如开展本课题所需必要的仪器设备,实验动物(要求有合格证),实验试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