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有幸认识二位华藉美国医师(一位是普通执照医师,一位是麻醉学专科执照医师),由于比较熟悉,可以长谈。另外,我去美国时曾与一位普通执照医师正在接受麻醉学专科执照医师培训的第二年美国执照医师,以及一位美国某医院的麻醉科主任(K.C.Wang,)交谈过。因此,初步了解一些美国麻醉科执照医师的浮浅概貌。
2.我原意聊聊这些内容,目的只是提供一些我国麻醉科医师与美国麻醉科执照医师比较的几个方面的思考内容。以便做到咱们自己心里有数,可以学习借鉴,避免说大话,避免自满。
3。美国医学院毕业需7年,但还不是一个任职医师,必须再经过3年的实习住院医师培训,如果是中国人,还需要经过语言关(美国地方方言俚语关,有相当的困难性)、以及多次各种各样考试,门门及合格后才能取得“医师执照”,还只不过是一个“普通执照医师”,但此时已经是博士学位(MD),只能从事全科医生工作,还不能干麻醉科医师等专科医师的工作。
4。如果想当专科执照医师(例如麻醉科执照医师),则还需要再继续接受3年的专科医师培训(如果是心脏、脑外科等专科医师,则需要延长培训至5年之久),同样需经过规定数量的病例处理、理论考试和专项技术操作等种种考核,以及报告论文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等条件,如果门门合格,才能拿到“麻醉学专科医师执照”(不合格者,随时可被取消专科医师培训资格)。当拿到专科医师执照后,此时才是一个真正的专科医师,才能独立担任专科业务工作。但这种专科医师已经是理论知识渊博扎实、技术熟练精湛、医德高尚受人遵照敬(一般地讲)、严格自觉遵守政府和医院“医师法律和法规”的专科医师,可以独立开业,也可以在医院里工作兼自己开业,除拿基本工资外,还有额外的“计件计时报酬制”收入,即多干多拿,少干少拿,收入极为丰厚,税也交得多,但到此地步确实也很不容易。一般干到60岁退休(也可以自愿不退休),但退休不退休都可拿到全额养老保险金(因都买保险,都交税,退休后可拿与工作时几乎等额的收入数)。看来,美国麻醉科专科医师已经不是一位正在培训中的医师,而是一位货真价实、身价高的成熟医师。
5。我们几个人组成美国访问团,曾在美国几个大医院的CPB心脏手术和麻醉,人人操作有计划、有步骤,协调非常良好,操作熟练、正规、轻巧、快捷,样样事(麻醉诱导、插管、动静脉穿刺、贴胶布等,都是一个人干,无需助手),但决不离开病人一步。每个医师每天从早晨8点至下午4点工作,一个麻醉专科医师要连台做3个CPB手术(如两个搭桥、一个换瓣)的麻醉,中间不休息,也没有看见去吃饭。或者5~8个普外科手术,由科主任带麻醉专业培训住院医师连续做完。一般往往都超过下班时间,有的下班后需要值ICU班至次日晨,不休息再去做第二天的几个麻醉,连轴转。有一天,白天3个CPB心脏手术完毕前,医务处通知直升飞机送来一个供体心脏,需立即安排做心脏移植术,原班人马又接着干,一直干到次日晨4点半做完。此时,手术室护士问手术医师:当天已经安排好的手术是否继续干,手术医师很快回答:“照样干”,不停手术。结果还是原班人马将3台CPB心脏手术干到底,而我们参观的几个人早已在晚间心脏移植手术之际已经站着就想瞌睡,眼皮睁不开了。他们说,这样连轴转的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常的。我们确实能体会到,他们对病人的爱心,也体会到手术执刀医师的权威性,也体会到手术医师、台上护士、巡回护士、麻醉科医师、体外循环技师一个手术Team的工作协调性和一致性。确确实实令人佩服,深有感触,体会深刻。难道就是为了多拿钱吗?我想,不是单纯为钱吧,还是为病人的利益,早做手术,早出院,早投入工作。这样的社会和人那能不先进呢!
6。我国医学院是5年毕业后,即分配入麻醉科,在对麻醉科专业一无认识的情况下,就已经是一位“麻醉科专科医师”啦。因此,理论知识、医德素质和技术质量都普遍的不成熟,不够格。
以上聊天的目的是,希望借鉴美国培训经验和工作精神,对我们每一位麻醉科医师有所启发,需要有一点自知之明,首先应该大大地努力提高自身,充实自己,切切不要忽视!!!更不要鄙弃自己的麻醉科专业,认为是低人一等或混混日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