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是么?
有的时候很想和90后、95后来场对话,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如媒体中所说的那样个性。其实,在我看来,更多的是率真而为。作为80后过渡的我们,既没有70+的革命追忆,也没有90+的率性及那么多的乐观。
成长中的我们一直在变革之中,我们经历了香港回归,还记得小时候拿着儿童读物里面首要文章就是邓爷爷的头像和一国两制……我们旁观了国企改革,看到亦或是亲身经历了60+的下岗-迷茫-在创业,从稳定到漂浮再到自力更生,下岗、再就业成了我们成长中新闻的亮点。我们体验了初中、高中、高考、大学各式各样的改革,山东的孩子们的3+X+1,山东高考人数的历史性突破。我们在大学中努力拼搏,让老师看到了我们这些85+近90的孩子的不同与理想。
然而,当我们走入社会,发现这并不是我们的时代,社会在60+、70+的统治和80+的打拼中变化着,同时又不断有90+的新鲜声音事件让我们有新的感悟。是的,我们虽然还没有能力改变,还没有成为中坚力量,但无疑,作为承上启下的我们,作为眼界发展更加多元化的我们,有了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希望如前辈般扛上自己可以担当的担子,按照我们的想法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给90+后来人以经验和责任感,让我们的背后不再那么孤单,希望更加年轻的力量可以支撑我们。终于,我们长大了,不再是孩童,而是集体奔三。
长大了,当初热衷的偶像剧不再那么热情的追捧了;当年喜欢的疯癫的偶像现在抑或继续发展老路抑或不知去向,去KTV里面当下流行的歌少了,我们有了自己喜欢的固定的30岁左右的明星。长大了,我们不再发展新的明星了,慢慢开始固定的听几个人的歌,固定的看一些节目,固定的关注一些消息。如今的网页软件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轻松的过滤掉无聊的内容。
长大了,当初的冲动、反抗、反叛慢慢沉了下来,开始像曾经我们眼中的大人一样开始为现实中的面包思索。毕业、就业、相亲、结婚……虽不同于父辈,但是我们基本的人生路线依旧沿袭。我们知道了五险一金,知道了个人所得税,知道了房贷。有着成家需买房观念的父母和我们也许不那么宽裕的工资,于是房奴、蜗居、蚁族这些新兴词纷纷出现,甚至进入了新的现代汉语辞典。
长大了,不再那么相信所谓权威的新闻消息,在这个消息泛滥的今天,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更何况道听途说。微博上信息的一呼百应,水军泛滥,如今的时代变成了炒作的时代。再不是小时候看到大风车时的欣喜,再不是在国营医院看大电影的激动,炒作让我们对媒体疲倦,很少再有那么好听的歌了,选秀的歌手也选择将经典进行改变,属于我们时代的广为传唱的歌曲越来越少。在一干丧失了底线靠炒作的小丑们走向前台,为嘘声和口哨而自豪炫耀的时候,在经历了食品、服装等行业诚信集体垮塌的时候,我们,由原来单纯的新闻联播到而今的扣扣、微博、邮件的即时消息,却越来越没有信任和耐心。标题党越来越多,随手转发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只是那些许的怀疑、惊喜,却又让它即刻随风飘散。
长大了,我们,在21世纪,该何去何从。
放手去拼吧,其实前方仍旧光明。
少些牢骚吧,胜者才有真正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