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801阅读
  • 3回复

倡议:让我们把医疗事故纠纷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记录总结一下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燕小六
 
发帖
960
啄木币
885
鲜花
5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7-31
the post is deleted.
i made a mistake,so...
thank you for kanfuyishi and merck
[ 此贴被shenlang007在2006-08-06 15:53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7-31
对不起!您没有登录,请先登录论坛.
离线车驰

发帖
4860
啄木币
13466
鲜花
1539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7-31
去年,济南某医院,一位实习生私自接诊并开药,结果病人在注射完后回家的路上死亡。居说是实习研究生,因为研究生有处方权。那位实习生的错误就在于药理没学好,分不清哪些药是青霉素族的,哪些药是头孢类的。那病人病例上,用红笔写明了青霉素族和头孢类的抗生素过敏,结果那学生给人家用的青霉素族的新药。
还有一个护士的,一病人打点滴,问护士是不是打的太快了。护士没好气地说就打这么快。结果,病人因输液速度太快,导致心衰死亡。那实习护士最后被学校开除。
教训:1、一定要看清病历、问清病人实际情况,强调药物实验。
2、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不要怕丢人、怕挨训,总比出了事强。
3、服务态度一定要好,对病一定要客气。遇到难缠的就躲着,万不可顶撞病人,激化矛盾。
4、遇事不怕事,无事不生事,遇事不打头,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就比别人强。医学是以经验和学识论成就的。
不知道这样说可不可以,还望楼主指教。
[ 此贴被康复医师在2006-08-01 18:53重新编辑 ]
离线merck
发帖
7064
啄木币
5576
鲜花
107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7-31
误诊之鉴
2006.07.31 5版 医生论坛:探求   编辑:周环
作者:余振 苏冠华 齐进春 洪福 丁香园

  错把疟疾当“伤寒”
  读研期间碰到一例误诊为“伤寒”的恶性疟疾,印象深刻:
  患者女性,37岁,以“不明原因发热”入院。第二天晚上,患者
忽感全身不适,1小时后开始发热,体温高达40℃,伴剧烈头痛,持
续3小时后大汗,体温恢复正常。诊断为“伤寒”,用丁胺卡那霉素
等治疗1周。
  既往史:患者发病前曾有疟区旅居史,四年前至柬埔寨、越南及
缅甸山区等地经商,滞留半年,常被蚊子叮咬,回国前曾感头痛、全
身不适约1周,未就医。同居室中一人也有类似疾病,并被确诊恶性
疟疾。故入院当日即为其行血涂片、骨髓液及血培养等检查,在红细
胞内均找到恶性疟原虫裂殖体,确诊为恶性疟疾。立即予以磷酸咯萘
啶160mg肌注,6小时一次,共两次,观察72小时病人未再有畏寒、发
热发作,复查血片见原虫逐步消失。
  体会:本例一直被误诊为伤寒长达2个月。应该注意的是:
  1.近年来内地疟疾发病率明显下降,因此医生对该病重视不够,
也缺乏经验。
  2.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例,未注意收集流行病学资料,甚至忽视
流行病学资料对确诊的重要性。
  3.本病例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少有寒战,或仅有畏寒,热型无规
律,在病程中出现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很容易同伤寒、
败血症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等)相混淆。
故在疟疾高发地区凡有以上症状,无论是否伴有发热,均应想到疟疾
的可能,及时和多次检查疟原虫,可避免误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04级神经外科硕士余振

  当不同检查结论不同时
  我们科室集体讨论了一个疑难病例:
  患者女,36岁,主诉:活动后气促10年,双下肢浮肿4年。做了
几个与心脏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几个结论都不一样,分别诊断为“
缩窄性心包炎”,“限制性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
  UCG:(吕教授)
  1.IVS1.7cm,左室中段及心尖部较肥厚1.5~1.7cm,左室后壁1.
6cm。2.主动脉、肺动脉瓣基本正常,下腔静脉内径2.1cm。3.双房大
,左室饱满,右室不大。4.二、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5.肺动脉压
力增高。6.少量心包积液(不排除限制性心肌病可能)。
  后复查心脏彩超(王教授):
  1.主动脉、肺动脉瓣基本正常,下腔静脉内径2.1cm。2.二、三
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3.双房大,左室饱满,右室不大。IVS最厚处
1.2cm,左室壁未见明显的增厚,心尖部厚1.3cm,左室后壁1.6cm。
4.少量心包积液。5.局部脏层心包增厚。
  心脏MRI+心脏造影:
  1.左、右心房增大。2.二尖瓣返流。3.心肌肥厚(收缩末期室间
隔2.4cm,舒张末期1.3cm)。4.心包未见增厚。
  病例分析:后请CT室,彩超室,以及MRI,心外科进行会诊,最
后诊断为:1.缩窄性心包炎。2.肥厚型心肌病。体会:
  1.不同检查手段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而且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必
须结合临床判读结果。在选择检查时必须考虑结合自己的诊断倾向。
  2.不同操作人员之间也可能存在判读差别,在诊断出现疑问或无
法解释时,应敢于质疑辅助检查结果。
  3.当用一元论解释时,应考虑多种疾病并存的可能性,不能一味
盲目追求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的问题。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苏冠华

  别以为熟练就掉以轻心
  我们收了一名病人,是因为血尿来的。给他对症治疗几天后,血
尿明显减轻,我们就给他做膀胱镜检查。当时是主任和我一起看的,
只见膀胱左侧壁有一约5厘米×5厘米×6厘米大小肿瘤,有蒂,当时
考虑可以行电切。
  但是术中我们发现,在病人的左侧壁肿瘤后面还有一个肿瘤,也
很大,遂停电切改为开放手术。当打开膀胱时,我们惊呆了,整个膀
胱都被瘤子给占据!因为事先没有给病人交代全切,也没有进行相关
准备,所以我们很被动,只得硬着头皮行肿瘤姑息切除术,肿瘤的血
供非常丰富,术中出血很多,我都没有信心做下去了,主任一直在给
我打气,最后好不容易收了场。
  这件事使我认识到,术前检查的每一项都非常重要,都要求我们
认真对待,不要因为熟练了就掉以轻心。另外我们在术前应该按照术
中可能行的最大最复杂的术式,进行术前准备,以防不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齐进春

  宁可多查三千绝不放过一个
  我是泌尿外科大夫,2005年硕士毕业不久,就遇见一个特殊病例。
  患者男性,37岁,因右侧腹部隐痛不适来院。在门诊做B超示肾
囊肿,行CT检查发现巨大肾囊肿,当时发现肾的上极有点高密度影像,
觉得就是囊壁增厚所致,也没往心里去。手术时发现上极有点硬的囊
壁,当时在手术台上大家觉得没必要送病理,可主任说:还是送个“
快速”吧。我们还没当回事,把囊壁缝合好了,只等病理回来关刀口
了,结果等了好长时间,病理科来电话说:“我们病理科的人一致同
意是肾癌”。出乎大家的意料啊!
  结果又施行肾癌根治术,最后病理结果是肾集合管癌,是肾癌的
一种,比一般肾癌恶性程度还高,想想还多亏送病理了,要是不久发
现是癌,那就太难看了!
  罕见病例啊!感想:
  1.当你觉得不大正常时,一定要多想想!宁可多查三千,绝不放
过一个!
  2.知识应当全面,临床上罕见病例与普通病例有相似之处,多看
书就能想到!                 洪福(丁香园供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