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山河图杨戬悟前事 广寒宫吴刚伐桂枝
话说哪吒昏厥过去,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忽觉有人把自家摇晃,张开眼开时,却是杨戬将自己抱在怀里,满脸焦急之色,见自己醒来,不由喜上眉梢。
哪吒这才记起前事,不由又愧又怒,又被杨戬抱住,脸上微微发烧,只得道:“二哥,把吾放下罢。”
杨戬微微一笑,放了两手,轻轻踢他盖上被褥。哪吒方才发觉自己躺在营中床上,又见雷震子和梅山六兄弟亦立在床前,脸上甚有欣慰之色,金木二吒却与李靖远远站在一旁,神情木然,也不理他,便将前事一一说与杨戬。众人听罢俱都骇然。杨戬道:“先前我等恐你此去有失,随后赶来,不想你风火轮行得太快,待赶到此地时,你已昏倒山前不省人事。我便暂且依山下寨,只等你醒来。既是妖魔凶狠,且莫与它争斗,列位在此暂等片时,我且回玉清天请掌教大老爷示下,再做定夺不迟。”
李靖便道:“如此甚好。我等且按兵不动,莫要如那只知闯祸的一般,辱没王师威严。”
哪吒大怒,便要跳起来与李靖厮拼,怎奈浑身无力,只得破口大骂,金木二吒见哪吒又起凶顽之性,一齐冲上前去,却被杨戬横臂一挡。二人立不住脚,踉跄倒退数步。帐门前韦护只是冷笑。雷震子怒道:“你等兄弟,如何全无手足之情,哪吒你莫管他,有我在此,你且安心将息,看他待怎地!”
杨戬见李靖脸色木然,只将手中金塔拨弄,遂谓之曰:“小将人微言轻,此去还请元帅同行,将此地之事一一上奏。”
李天王脸色微变,随即笑道:“本帅镇守中军,岂可轻动?你自去便是,此子与吾恩义早绝,我却懒得管教于他。”
说罢自出帐去了,金木二吒亦跟着出去。
杨戬便拱手谓梅山兄弟共雷震子道:“那便有劳列位弟兄照看三坛海会大神。”众人皆道:“哥哥放心去便是。”
杨戬微微点头,又携哪吒手道:“兄弟自安心调养,我速去速回。”哪吒欲答时,杨戬已转身出帐,驾起云头直奔天上去了。
一路乘风而上,早至三十三天之日行天。原来此天乃第二十三层天,太阳星即位于此天之内。是以终年日光普照,亿万里尽皆通明,普天星辰莫与睁辉。寻常仙家至此天时皆闭目而行,因此多有迷途者。杨戬亦把双眼闭了,只将中间神眼张开,不知高低,只情往上飞去。正行间忽见前方光华大盛,一只火鸟迎面飞来,遍体火焰缠绕,遥遥看去不觉甚大,及至须臾自头顶飞过,方觉有千丈高下,却是一只火红双冠雄鸡。怎见得雄壮?有许氏先贤诗为证:铁树开花怎能齐,阴阳行乐跨红霓;只因无福为仙侣,斩将封为昴日鸡。
杨戬认得是二十八宿之一,东天门光明宫的黄仓,亦是截教异修之仙,万仙阵阵亡封为昂日星官。又见他背上坐了一人,却是太阳星君徐盖,本是界牌关守将,后弃商投周。杨戬记得当初子牙斩其弟徐芳之时,此人袖手旁观,全无兄弟之情。心中鄙夷,也不招呼,自向前行。又行片刻,忽然心头一动,只见一座高山横在面前。杨戬怪道:此乃日行天上,如何却有此山挡路?径上山来,只见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更有桃林遍野,枝繁叶茂,桃大如斗,娇艳欲滴。
杨戬心中纳闷,只觉得眼前种种事物似曾相识,却偏生想不起何时见过。正走间,忽然看见前面山崖边上一坐茅屋,一个少妇坐在屋前,怀里抱着一个岁许婴儿,正将一个拨浪鼓逗那孩子。杨戬立住了脚远远看去,不知为何只觉得那妇人甚是亲切。过了片时,又有一个男子肩了一担柴,自山上下来,将柴放在屋后,转身也取抱那孩儿,不想孩子一到他怀里便闹将起来,少妇忙接过来,孩子又破涕为笑。
杨戬看了半晌,不知为甚只觉心中酸楚,眉心那只神眼里不觉流下泪来。正看时,忽然天上乌云汇聚,雷光电影交映,云丛里无数天兵天将张开天罗地网,为首一员天将,身长两丈四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海下一部虎髯,全身金盔金甲,手持一杆镶金嵌玉的桂木宝杖,似是在高声喝叫,却又偏偏听不见半点声响。
那男子甚是惊慌,少妇却从容将怀中孩子递给男子,抬头与那天将说了些什么,神情甚是倨傲,众天将皆有惧色。那为首天将却一脸有恃无恐,说不几句,眼中突然凶光大盛,将手中宝杖自云端朝那妇人当头打去。
杨戬大惊,他随周军伐纣时曾见过道行天尊所传韦护之降魔杵,乃是镇压邪魔,护三教大法之物,拿在手中轻如鸿毛,落下重如泰山,然此时观那天将的宝杖落下时金光万道,瑞气千条,声威竟犹在降魔杵之上。杨戬心道这三口儿如何禁得起,明知自己亦经受不得,心中不知为何只想将那夫妇二人并其怀中婴儿救下,哪顾得许多,急取出三尖两刃刀冲上前去。不想看似近在咫尺,却怎地也冲不上前去,众人亦似是没看到他一般。杨戬大叫一声,只见那宝杖当头向三人砸下,妇人挥手抛出一物,竟将半空落下的宝杖生生拦在头顶。顿时一层宝光焰焰而起,将那妇人罩在其中,四下里电火纷飞,山前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那男子满脸凝重,怀里婴儿不住挣扎,显是哭闹起来。又过片时,少妇面上见汗,那层宝焰渐渐黯淡下去。男子捉起衣袖为少妇轻轻擦去颊上汗水,少妇回首微微一笑,苦楚之中却饱含甜蜜。
为首天将神色狰狞,额上青筋迭暴,显然亦是吃力非常,却依旧双手结印,一连变化了数十种手法,不断摧力。那宝杖越发光彩四射,眼看妇人就要支持不住,忽然一个肥肥胖胖的天将自阵中挤将出来,双手提了一柄金灿灿的九齿钉耙,大踏步走上前去,将钉耙抛下,只见霞光万条,两般兵器彼此相撞,那宝杖下落之势登时缓了一缓,与那钉耙在半空相持不下。为首天将大怒,与那胖子争将起来。胖子满脸笑容,神情间却颇为鄙夷,显是毫不相让。
正在此时,北方天际忽然一片金霞飘来,转眼落在山前,却是一个年少的道人,生得面白唇红,头挽发髻,足蹬麻鞋,一身素白道袍,朝那争执的两名天将打个稽首。杨戬见了那道人心头剧震,只想大喊出来,却怎么也叫不出声来。
道人向两个天将说了数句,为首天将神色犹豫,胖子亦冷笑着说了些什么,那天将方才怏怏把手一招,宝杖倒飞回去一把接在手中。胖子亦将钉耙收了。
少妇已是筋疲力尽,颓然倒下,周身宝光消失,那宝贝落在一旁,却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七色彩灯,状如莲花,只是光芒黯淡,忽明忽亮。男子抱着孩子扑上前去。少妇从男子怀里接过婴儿,三口儿紧紧抱在一起,夫妇二人相视彼此,神情决然之中又尽显悲戚。
道人上前又对二人说了几句,少妇满脸不舍,犹豫再三,终是男子将婴儿接过递与道人。二人朝道人拜下,道人连忙扶起,摇了摇头,显是长叹了一声,抱了婴儿,驾云去了。
为首金甲天将便将宝杖指着那夫妇二人,不知又说了些什么,男子愤然而起挡在少妇身前,却被金甲天将将手一挥,长声惨叫中,倒撞下山崖去。胖天将不忍再看,背过身去。少妇早已无力挣扎,也不理那金甲天将,只将满眼怨毒射向天空。是时暴雨如注,风雷中金甲天将将宝杖往山前一杵,整座山裂将开来,少妇厉叫一声,坠入深谷。金甲天将念动咒语,那山须臾重又合拢,竟是生生将少妇压在了山中。
杨戬置身虚空之中,只觉天旋地转,恍惚间眼前景象尽皆模糊起来,片刻之后,光焰耀眼,依然是日行天上,杨戬如痴如醉,只见前面一个红衣道人,披发跣足,手里捏着一卷画卷。
杨戬猛醒道:“你不是陆压道长么?”
陆压叹道:“然也。杨戬,你如今可知前事了么?”
杨戬心灵机巧,此刻早知是陆压以山河社稷图点化自己。他知此图所现之物皆由心生,自己当初虽然年幼,惨剧之种种情形历历在目,却是被此图引出,更无半点虚假。当下心中略一转念,再不犹疑,翻身拜倒在地。
原来这陆压来历惟有女娲,彩凤寥寥数人知晓,连那元始亦只知他不晓为何暗助女娲。杨戬虽然知道是敌非友,然则事关自家身世,哪顾得许多。当下陆压摇头叹曰:“你母本是昊天上帝亲妹子,名为瑶姬。当年因思凡下界,与杨君配合,生育一男,不幸夭折,后又生下你来。不想玉帝震怒,以为败坏门庭之事,遣天将把你父杀死,又将你母镇压在桃山之下。你被玉鼎带去,修成本事助周灭商,始有今日之功。女娲娘娘怜你,命我以山河社稷图使你知晓前缘。方才所见者,乃山河社稷图所化幻象也!”
杨戬此时一心只想救母,虽知对方此时揭破自家身世之意,却切齿深恨玉帝,哪还管甚阐妖之争,当下又拜陆压道:“还请道长千万助我一臂之力!”
陆压点头道:“你孝心可嘉,吾自当助之。你母被压在北巨芦洲桃山之下,若要救她出来非一物不可。如今你也莫要去寻玉帝。吾去将那物事寻来,你自去桃山等候。”
杨戬忽然想起哪吒等人,心中略一犹豫,暗道:我便不去元始处,他们终有人报之。哪吒有六兄弟雷震子护卫,又无战事,李靖父子亦无甚想头。
便再拜了陆压,掉转云头下界直奔北巨芦洲去了。
陆压见杨戬去了,微微一笑,化道长虹,径望月宫而来。须臾便至,却落在蟾宫之外。只见月色萧条,清冷袭人,一角宫宇掩映在桂枝丛中。
这正是:嫦娥悔乘夕风去 千秋寂寞广寒宫。
原来商后姜氏自封为太阴星君后,与那月里嫦娥仙子颇说得来,时常结伴出游,此时却在瑶池陪西王母说话,连那对玉兔儿亦叫素娥一并抱了去取悦王母。以此月宫里空荡荡更无半个人影。只听得阵阵“嚓嚓”闷响声声自院后传来。仔细听来,竟仿佛有人不断用利器砍在肉身之上一般,其间更夹杂了惨叫之声,叫人听了没来由心生寒意。
陆压看了一回,便绕至后院来。只见那月里桂树高逾千丈,枝叶繁茂,犹如一张伞盖,将月宫后院遮了大半。只见漫空落叶纷纷扬扬,树荫下一个巨人挥着一把巨斧,不住朝那树干上猛砍,每一斧下去只见鲜血狂喷,犹如喷泉一般溅得巨人满身都是,那树干之中便传出一声惨叫,撕心裂肺,叫人听了毛发悚然。
巨人早已全身浴血,只是在阴影里看不清颜色,远远亦能闻到一股子奇腥之气。那巨人弓腰驼背,看不到头部,背向着光亮处,只将一个脊背对着众人,背上伤口沟壑纵横,筋肉外翻,深处依稀可见白骨。
陆压看了,默然半晌,忽然失声道:“将军,别来无恙。”
那巨人只顾一下下挥斧猛砍桂树,哪里听得到他说。
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