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中国航母的预警机上舰问题解决啦?怎么可能?没有蒸汽弹射装置、怎能解决的?笔者叶剑证券分析师兼军迷、作为坚定的“航天航母核潜艇三合一派”(航天、航母、核潜艇、军人加工资,一个都不能少),现在告诉你:用这个方法--“水上飞机上舰法”就可以解决。笔者认为,笔者设计的下列“水上飞机改预警机上舰法”有下列办法和好处:
一、回避了蒸汽弹射的研制难题和周期
蒸汽弹射也好,电磁弹射也好,对于中国而言,有下列弊端:1、工艺复杂,设计得出、加工不出。2、维护复杂。一旦在大洋上发生故障,涉及到部件损耗等问题,很难“远洋不靠港”维护。3、占地方。占航母的空间、重量、人员,尽管弹射效率高于滑跃式起飞。4、对于弹射“初速慢”、“重量大”的预警机而言,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飞行员即使掌握也需要过程,更何况设计生产出来过程更长。5、国内无这方面技术储备。无法从美国法国引进,别人根本不会给你这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因此,与其在毫无技术储备的情况下、“两眼一摸黑”地、长周期地研制,不如不用蒸汽弹射器、或者电磁弹射器。相反,歼轰机直接滑跃式起飞,不能滑跃起飞的预警机、直接从水面起飞,干吗费事从航母甲板起飞。想到这里、写到这里,笔者只是感觉:爽!
二、水上飞机装配雷达电子系统并改装并无“门槛式”难度
水上飞机装配雷达电子系统,并无难度。主要是“水密”的问题。体积的问题。笔者叶剑证券分析师兼军迷设计的“水上飞机预警机”思路是:
1、采用“平衡木预警机”技术。也即:在水上飞机的背部、加装类似中国“运八平衡木预警机”的“平衡木形电扫描雷达装置”(抱歉,不知道那个装置的准确的“学名”)。不一定采用类似中俄军演中出现的、中国“运八海警机”那样的“大鼻子”,原因是对于水上飞机配备“大鼻子”可影响起飞、影响电子系统的防水等事项。
2、针对海上起降,做好机外天线或机外电子系统的、各个环节的防水、防腐、防盐碱等等问题。这主要是密封等的问题,已经不难了。
3、中国水上飞机例如成熟的水轰五,机型小于“运八”,载油少于运八。因此,以水轰五为载机的航母舰队预警机,机上设备还需进一步小型化、精简化。笔者是文科、国际政治系出身,这里面的技术问题就不甚了了。但是,精简化、小型化肯定是必然的研究方向。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应该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地球人都知道:电子技术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技术之一。
4、水轰五机型小,载油少,需要增大载油量,以便尽量延长滞空时间、空中预警时间。例如:升空前、机翼下面加装副油箱2~4个。副油箱甚至可以大型化。
5、水轰五可以换装更大功率、更先进发动机。这在中国难度并不大。综合可见上述五个难处,都不是“门槛式”的难度。是可以跨越和克服的。
三、水上飞机的“上舰入库”等问题“脑筋急转弯”就解决
机库回收的问题,如果上航母本舰,则有小小难度。难道要装载大型起吊机在航母上?完全不必。否则,占用了航母上的空间、重量、人手。那么,航母舰队航行途中、难道“水上飞机预警机”不用上舰和入库吗?当然要的。那么,怎么上舰、入库?笔者叶剑证券分析师兼军迷设计的办法是:这个上舰,不是一定要上航空母舰,而是上类似日本“大隅级”运输舰的舰腹机库即可。大家都知道:日本“大隅级”运输舰的舰腹机库,可以容纳3~5艘大型气垫船。航行时气垫船收在舰腹机库内,气垫船被运输舰拉着走;必要时、需要使用时,气垫船在舰腹机库大门打开之后、从舰腹机库开出来就行。那么,这就行了。“水上飞机预警机”就有“机窝”了,就使用这个“大型运输舰舰腹机库”就行了。笔者设计的思路是:只需要对于水轰五和舰腹机库做如下处理即可--
1、水轰五的机翼能够自动、机械式进行180度的折叠。而不仅仅是90度折叠。这样,缩小宽度、以便进入运输舰的舰腹机库。这样,一艘类似日本“大隅级”运输舰的舰腹机库,应该至少可以装载2架“水上飞机预警机”,这就基本够了。飞机滑入水中之后,可以再打开机翼。然后发动、升空。
2、“水上飞机预警机”的机背“平衡木”,其支架设计成可以伸缩、收放。以便入库时降低机身高度。“平衡木”本身的设计,应该与中国已经在试飞的、“运八型平衡木预警机”的平衡木不同,“运八型平衡木预警机”的平衡木目前从照片看,“窄而高”;“水上飞机预警机”的机背“平衡木”,应该是“扁而平”。这应该不难解决。如果运输舰的舰腹机库的深度(高度)足够的话,甚至不必解决。
3、运输舰的舰腹机库做如下设计:机库的底板,低于海面1.5~3米,这样机库大门打开之后,海水涌入机库,水上飞机就可以直接从水平面开入机库。停稳之后关闭机库大门、排水即可,如果需要维护的话。甚至,只要飞机固定住、不排水也可随舰走。也就是:美国的预警机是从“上面”、“天上”降落和入库,而笔者叶剑证券分析师兼军迷设计的思路是从“下面”、“水面”回收和入库。至于机库的总高度,应该在5米(吃水两米、水上3米)。长度应该是2~3架水轰五的长度。大约50~60米<未经过精确计算,大家可以搜索水轰五的机长数据、作为参考>。宽度应该在20米左右<未经过精确计算,大家可以搜索水轰五的机宽数据、作为参考,注意机翼可以折叠、短于原机数据>。机库内必须有将飞机完全固定不动的装置。
4、该大型运输舰的航速,应该在30节或以上,以便随时紧跟航母行动。不能太慢。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也就是:需要设计新型运输舰。这对于大连造船厂等等而言根本不难,小菜一碟。
四、传统上、美国航母舰队将预警机安置在航母上、占据航母空间,这个空间,在中国的航母舰队的航母上、就可以腾出来、用于安放“歼轰机”。这样,2架预警机的面积,至少可以用来安置3~4架歼轰机。这样,增加了航母舰队的战斗力。
综合上述,笔者很高兴告诉你:用笔者的上述设计思路,中国航母的预警机上舰问题就这样可以解决啦!用这个思路,航母预警机的问题上,难道还有什么难题吗?没有了。大家如果赞同,则欢迎大家有空转贴到各个军坛军网。如果你在军队的中、高层认识有朋友,则请将此文打印、呈交军队的有关部门。感谢!下周起,股市行情可能又要起旺了,笔者要忙于销售自己发明的“指南针股市主力动态监测软件”了,笔者想到好多有意思的题目,例如《印度军事霸权20年内震撼世界如何应对》、《科技创新将让中国回到“英雄出少年”时代!》、《大陆要引以为鉴的台湾民主六大教训》、《自由市场经济推动中国进入科技创新时代》、《伊朗惹火上身将牵制美军身陷中东吗?》,等等,题目想好了,都来不及写,有写作能力的军迷请同我联系。我给你提纲和思路你来写你发表你拥有版权。 至于对本文的不同意见,补充意见,请大家发信到
yes413a@163.com信箱,共同探讨。 叶剑证券分析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