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179阅读
  • 21回复

令人作呕的关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w56102
 
发帖
28
啄木币
222
鲜花
5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7-12
  《三国演义》对关羽的神化应该是很有责任的,很多故事原本不是关羽的,或者是根本不存在的,都安到了他的身上,这些有很多历史学家的论述,我就不罗嗦了。总体上,我对关羽的印象是:这个人不是实力派,而是一个十足的偶像派,拿腔拿调十足,还有专门的人炒作,炒作的最卖力、影响力最大的当数《三国演义》,但就是在这部书里,仍然有一个情节显示出关羽为人的恶心。

  这个情节就是关羽听说刘备招降马超以后,写信给刘备要去西川和马超比武。诸葛亮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关羽,信里对关羽大肆吹捧一番,关羽这才作罢。原文见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一日,玄德正与孔明闲叙,忽报云长遣关平来谢所赐金帛。玄德召入。平拜罢,呈上书信曰:“父亲知马超武艺过人,要入川来与之比试高低。教就禀伯父此事。”玄德大惊曰:“若云长入蜀,与孟起比试,势不两立。”孔明曰:“无妨。亮自作书回之。”玄德只恐云长性急,便教孔明写了书,发付关平星夜回荆州。平回至荆州,云长问曰:“我欲与马孟起比试,汝曾说否?”平答曰:“军师有书在此。”云长拆开视之。其书曰:“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今公受任守荆州,不为不重;倘一入川,若荆州有失。罪莫大焉。惟冀明照。”云长看毕,自绰其髯笑曰:“孔明知我心也。”将书遍示宾客,遂无入川之意。

  青之园之所以觉得关羽在这件事情上极为恶心,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不识大体。想当初诸葛亮让关羽守荆州就很不放心,临走时留下八字方针: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我看关羽对这八字方针根本就没记在心上,后来死就死在他瞧不起的孙权手上。从要和马超一逞匹夫之勇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关羽不仅政治上幼稚,责任心还很成问题。为了和人掰腕子逞英雄,荆州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在关羽看来也是想扔就扔的。如果实在不服气,也可以让马超到荆州去,干吗非要入川呢?

  第二、心胸狭窄。关羽之所以要和马超比武,肯定是听到别人说马超武艺高强,长的又帅。在关羽眼里,武艺高和长的帅是他的专利。如果是在敌人阵营里,关羽还可以说些“以吾观之,如插标卖首尔”之类阿Q的话来自慰,但现在马超到了自己阵营里,“插标卖首”之类的话是不能说了,他又忍受不了有人在自己面前夸奖马超,于是要和马超比试比试。我们可以想象是怎样的一种恼羞成怒的状况。

  第三、骄傲自大。最近看《卡尔维特的教育》,知道骄傲自大自然伴随着心胸狭窄,反过来心胸狭窄的人除了极度自卑的恐怕就是极度自负的了。关羽看了诸葛亮的信之后那种小人得志的嘴脸,可以让我了解这位盖世英雄爱慕虚荣的本来面目。诸葛亮首先肯定了马超的才能,因为毕竟先前马超和张飞战成平手,之后笔锋一转,说马超顶多和张飞一个档次,和你“美髯公”怎能相比。关羽听了这样的马屁喜不自胜,不顾承认自己暗地里瞧不起张飞的心思,把诸葛亮的信给身边的人传阅,借诸葛的口自我表扬一番。

  诸葛亮确实高明,没有首先说荆州的重要,而是先拣关羽最爱听的说,后面再说荆州的话只不过是给关羽找个台阶下而已。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农夫三拳
发帖
483
啄木币
907
鲜花
2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7-12
骄傲自大自然伴随着心胸狭窄,反过来心胸狭窄的人除了极度自卑的恐怕就是极度自负的了             有道理啊 呵呵
离线linana
发帖
2205
啄木币
7130
鲜花
538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7-12
关羽当初跟着曹操还不错,还能善终,呵呵。
离线k歌之王
发帖
2251
啄木币
2079
鲜花
15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7-12
虽然这样说
关二爷还是很棒的。
离线苇子
发帖
783
啄木币
4205
鲜花
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7-12
三国到后期太多遗憾的地方 其实关公的死也和自己的骄傲有关
发帖
4682
啄木币
2
鲜花
35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7-13
哗众取宠帖
离线苇子
发帖
783
啄木币
4205
鲜花
8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7-13
引用第6楼寂寞在我心2007-07-13 00:52发表的:哗众取宠帖

重在参与嘛 楼主的视角很新 这是大家没想到的
离线langhuayiduo
发帖
1420
啄木币
1294
鲜花
207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8-02
高处不胜寒吧,关二爷也是难逢对手啊
离线mxg3768
发帖
731
啄木币
387
鲜花
34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8-0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离线langhuayiduo
发帖
1420
啄木币
1294
鲜花
20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8-02
关羽更像神,而张飞更像人
离线aqing6
发帖
744
啄木币
1
鲜花
3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10-20
哈哈.三国的历史不熟,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
关羽没有对手,好不容易来了个高手,练练手
发帖
53
啄木币
28
鲜花
2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10-23
不骄傲的人,有吗?
没缺点的人,有吗?
人家那是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白求恩精神!嘿嘿!
离线灵犀一点
发帖
6537
啄木币
7085
鲜花
58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10-23
这个形象创作出来是警世世人的
大家应该客观的评价
离线卫卫xy
发帖
651
啄木币
478
鲜花
60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7-12-09
向诸葛学习!
离线灵犀一点
发帖
6537
啄木币
7085
鲜花
586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7-12-09
一,首先要考察三国演义的成书的历史背景
    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极度受凌辱的一个时代,蒙古人区别对待,汉人是最低等的民族,没有经济和政治地位,人心思汉唐,此时需要有一种精神信仰来凝聚当时所有的汉人,三国的成书就是基于这种需要.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的信仰是儒学和道学,只不过这两种哲学首先倡导的是修身,一动一静,首先在于提高自己的修养,而非象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样是为了宗教上政治上的需要.故而,中国的哲学就象老子说的一样"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看不到,摸不着,存于无形,看不出有什么信仰,却难以消除,这也是汉民族的韧性所在,多次的外族入侵都难以让中华文化断裂.
二,三国里写的也是现实的东西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也是如此,否则,不会失荆州,走麦城,身死东吴,首走曹魏,虽如此,曹操依然赏识其人才,以王侯之礼埋葬,不单单是出于转移东吴的嫁祸之计,也是因为曹操也为关羽叹息,曹操之爱关羽,从过五关斩六将就能看出来.死了那么多将领,就不肯杀一个关羽,连老蔡阳都掉了脑袋,,张辽与关羽是旧交,感情很好.奈何,各为其主.纵然感情再好,也不会出现华容道这样的事情,这只是作者为了塑造一个义薄云天的关羽而故意安排的故事情节.至于,关羽要战马超,也是作者在无形的批判关羽因勇成名,进而目空一切也必因此而身败名裂,这样的例子现实中还少吗?按理说,关羽是三国第一将,有勇有谋,单从勇上讲,区区一个庞德岂能放在眼里,奈何,瑟瑟秋风,将军老矣,庞德正值壮年,关羽已然垂暮,一胆、二力、三功夫,胆且不惧,体力已衰,功夫虽在,却没有体力支撑了,还勉强是个平手,可见当年关羽之勇.为此,曹操心惊肉跳,几欲迁都,等到看到关羽的人头,才能放下心来睡觉.
三,刘备之韬光隐晦,虚伪做作,,张飞之性直如火,关羽之骄傲自大,都是客观的东西.书上描述出来,既有其意义.我们看到了,正如儒家之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而非唾弃,不屑一顾...善于从失败的地方学习经验,善于向对手学习,也是成功之道..处处都有真理,只不过缺少发现的眼睛。
四,世人皆称颂诸葛先生,可知陈寿做"三国志"的时候,唯独缺少蜀国的国史,为何?
    因为西蜀不设史官.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有史官,为何西蜀没有,为何不设,其目的何在,当时西蜀是谁掌权?想想这几个问题,就明白了诸葛先生的历史真面目...毕竟,史官是记录历史的,不设史官,除非是怕别人知道真相,这么说,岂不又成了欲盖弥彰? 呵呵,所以,"三国志:蜀志"篇幅最少,内容最少,五虎上将竟然合为一传,实在是搞笑,再看看魏志,主要人物单独做传,内容翔实,历史资料真实可靠,蜀国功臣埋没于历史尘埃,诸葛亮功不可没.
1条评分
永远的鱼 鲜花 +1 有道理 2007-12-0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