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伤心啊!没房子就结不了婚吗?未免太物质了吧?
在婚姻当中,爱情和房子,那个更重要?
看似荒谬的问题,在房价飞涨的今天,却成为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没有房子做保障的爱情,能不能走进婚姻的殿堂并携手一生呢?
不久前,地产大亨冯仑说了这么一句断言:“适婚女青年推动房价上涨。”
具体是这样的:“上海的女青年把男人分成四类,一是有房有车无房贷;二是有房有车有房贷;三是无房无车无房贷,但是马上就能有房有车有房贷,属于现金储备充足的一种;四是无房无车无房贷,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有房有车有房贷。对第一类男人,可以马上谈婚论嫁,二、三类可以考察后谈婚论嫁,第四类免谈。对于那些到了结婚年龄的男青年来说,买房或者具备买房能力就成了找对象的前提。因此,其结论是,适婚女青年制造了大量市场需求,推动了房价上涨。”
存在着很大的一个群体,为了房子而结婚,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您会对那些为了房子结婚的人吐口水,但对很多人来讲,存在的现实考虑却让不得不让爱情退到了婚姻中更小的角落。在为了生存奔波的时候,爱情变成了奢侈品。房价高企的年代,在爱情和现实之间,必然要有一个了断,那么是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呢?现实“残忍”地把房子和爱情送上pk台。
历时一周,“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的PK当中,“爱情派”以55.27 %的支持率暂时领先,这个结果再次表明了人们心目中对理想生活的渴求和坚守。但是“房子派”支持率并非想象中那么低则说明,对于一个看似爱情要以压倒性优势胜出的较量中,以房子为代表的现实考虑依然是婚姻当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与此同时,这个话题也引发博客热论。同以往更偏房地产问题的PK话题不同的是,从“一步到位还是梯度消费”,“该不该做啃老族”,到这场“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这三个住房消费观念方面的PK话题,无一例外引发普通网友的热论,每个人都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实或者证伪,尤其以“嫁给房子还是嫁给爱情”为甚:据不完全统计,在焦点博客上出现不少于30篇有关此话题的优质博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把爱情和房子放到一起PK,是件很残忍的事情。但是在房价高得离谱,而需要一间写上自己名字的房子里面结婚的传统观念依然盛行的年代,却又让这种较量有了现实的基础。